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下文物保护工作愈加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西时强调“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脚步加快,城市范围内建筑增加,道路硬化使城市环境与城市下垫面发生了改变。在强降雨时期,植物截留减少、地表径流增多、地下水管网不畅等多种因素造成内涝,文物常常处于雨水威胁的境地。文章通过对地势、植物、下垫面及地下管网的分析,采用景观设计的方法为太原市的文物保护单位留出缓冲区,如增设缓冲带、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等设施,以达到在强汛期间,缓解文物受危害程度,为不可移动文物增加一层防护屏障。
关键词:不可移动文物;文物保护单位;景观设计;保护研究;太原市
2020年7月全国进入汛期模式,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加强汛期文物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受强降雨影响全国多地发生严重的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文物安全造成极大威胁,需要各省市加强文物、博物馆单位防汛安全工作。“根据2015—2017年的统计数据,暴雨已成为影响遗产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随之而来的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遗产的影响呈上升趋势。”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因此,我们要防患于未然,在文物受害之前就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护。一方面是对文物本体实施遮盖与加固等防护措施,另一方面利用景观设计的手段减缓雨水对文物本体冲刷造成的损害。
1 太原市不可移动文物概况
太原又称晋阳、并州,素有“锦绣龙城”之美誉,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文明古都,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存丰富。截至目前,太原市有不可移动文物223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1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33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697处。其中古遗址334处、古墓葬121处、古建筑932处、石窟寺及石刻4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96处、其他6处。
2 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所面临的威胁
近年来,山西省气象局都会在强降雨汛期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大多降雨量可达50毫米或以上,部分地区的甚至在3个小时内就可达到50毫米以上,容易引发局部地区的洪水及地质灾害等情况。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历史不同朝代,主体由砖、石、木等原始建筑材料构成。而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经过时间的洗礼变得格外脆弱,雨水冲刷导致古建筑地基松散,墙体开裂;房梁、柱等木结构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变形开裂、发霉腐烂;雨水浸泡对砖石的侵蚀等问题都是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这些潜在的威胁若不能排除会使文物保护单位处于风险之中,在汛期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
根据实际走访调研,选取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作为示例,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纯阳宫、大关帝庙、太原文庙、山西大学堂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国民师范革命活动旧址、山西省立川至医学专科学校旧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矿机厂专家宿舍、太原府故城;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大学早期建筑、山西大学毛泽东塑像。可以看到在强降雨时期,各个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各处都有雨水积涝。在一些具有小区性质的居民区内涝极为严重,一些具有游览性质的文物保护单位内涝情况相对好一些,在文物保护单位外部拥有公园、游园的文物保护单位内涝情况较少。
3 文物保护单位遭受内涝的原因
3.1 热岛效应使雨水量增大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多,交通产生更多的尾气,高楼大厦密度增加,形成相对于其他周边地区较高温度的环境,随着小环境的循环,造成更多的大气流通,形成“热岛效应”及“雨岛效应”,因而引起更多的降水,增加了内涝的发生,从而威胁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
3.2 下垫面的改变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的道路由自然化转向了人工化,以往的沙石土路变为沥青路或水泥路。人为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貌和地表状态。大面积的乡村和自然基底向城市建成区转化,所带来的水系统结构和下垫面的变化给雨洪调蓄带来更大压力。自然道路、农田和绿地、树林被灰色混凝土所覆盖,灰色基础设施的增加,使自然地表渗透的面积大量减少,雨水因无法下渗汇集形成地表径流。在强降雨時期排水系统无法及时排走水流,植被稀疏无法有效的阻截水流,且太原市中部地势较低,雨水随着周边山脉一路冲刷而下,水流汇入太原市区中心,导致文物保护单位常在内涝之中“生存”。
3.3 雨水管网
在还未完成城市化的地域,地上排水管网的铺设较为简单,地下排水管网的铺设径流口较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多,早先铺设的排水管网不足以支撑城市化生活下的排水。且大多数文物保护单位的排水管网较为老旧,常从屋顶上接入管子将水排至地表,在强降雨过程中,无法快速排入地下管网的雨水长期在文物周边汇集,造成积涝,使文物的地基受损。
4 充分尊重客观自然规律是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的关键所在
4.1 关注气候及风向
不同纬度的地域拥有不同的降水量,中国处于北温带,中部、北部都处于比较干旱的气候状态,而大多数的历史景观也在中部、北部地区,储水问题也就成了一大难题。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季节,需要做出不同的控制雨水径流的设施。太原市的冬天的风向为西北风,寒风刺骨,风力较大,对一些石质建筑及墓葬的损害较大,我们可以在西北方向利用植物、土壤的吸附性做雨水花园,并在周边增加明沟暗渠及池塘排水、储水等设施,为文物保护单位设置一道天然保护屏障。
4.2 关注地形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的前提是尊重客观的自然规律。从太原市的现实状况来看,地形地势是保护文物保护单位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太原市区的主要地貌是盆地,北高南低,东西各有山脉,导致大量的雨水随着地势流入太原市区,在地势较低的太原老城—府城内汇集。在强汛期期间,常有城市内涝发生。因此,地形地势成为雨水径流走向最主要的原因。面对相同情况的地势,需要考虑地势的坡度及坡向,根据地势制定相应措施,或制定相应措施将雨水引入地势较低、开阔的地方,或将雨水汇入到汾河及其城际河流之中。改善暴雨形成的径流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的冲刷程度,以期降低文物受灾害程度。 4.3 关注地表径流污染
地表径流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农业生产、城市生活,大气沉降等。在农作时,大量含有氮磷钾的化肥原料因为灌溉随着径流、排水、土壤渗入到水体,造成水体径流污染。在城市中,大量的生活垃圾、建筑废物等污染物被雨水冲刷后形成地表水污染。大气污染由于小气候的形成沉降、垃圾及尘埃物质汇入地表径流,导致污染。因为受到污染的径流富含各类有害有机元素,对于传统文物保护单位的材质(如木质、砖质等)具有较大的影响。文物保护单位的地基不但遭受雨水的浸泡,还经受各种类型污染的腐蚀,使其受损程度加大,修复难度提升。对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的污染物排放及处置进行严格管理,及时清理处置。
5 建议与对策
太原市域内最低海拔677米,最高海拔2686米,在太原地图底图上(除古墓葬外)看太原市域内文物保护单位的位置,可见六城区(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海拔较低,在1000米以下,这里相对比较平缓的地区拥有大量的近现代及重要古建筑,而三县一市(古交市、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海拔较高,这里拥有更多的古遗址、古墓葬,但大多数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海拔1300米以下。
5.1 宏观层面—增设植被缓冲带天然屏障
植被缓冲带是以不同的乔木、灌木、草本多层次的密集分布,通过植被本体的林冠截留与土壤吸收下渗雨水的方式,减缓对目标地域内的雨水冲刷。根据太原独特的地形分布特点,六城区和清徐县以汾河为间隔,纵向分布,东西各有山脉,因此可以在文物分布较为密集地域,海拔为1000米左右的边缘东西侧,纵向增设多个植被缓冲带。同理,古交市、阳曲县、娄烦县位于太原相对较高的地域,并横向分布,可以在海拔为1000米左右的边缘南北侧,横向增设植被缓冲带。
在强汛期时,因东西山两侧地势较为陡峭,雨水急速向相对平缓的六城区涌入,使大量处于六城区边缘的文物保护单位岌岌可危,频繁地遭受大量雨水的冲刷。增设植被缓冲带,可以有效地截留从东西山冲刷而下的雨水,处于六城区及清徐县边缘的文物保护单位可以得到首次的缓冲保护,通过植被缓冲带的截留、土壤下渗,进入六城区及清徐县的雨水大量减少,成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天然屏障。
5.2 中观层面—增设透水铺装与下沉式绿地
为了保护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划定文物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七条规定,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第十八、十九条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也就是说,在原则上,保护范围内不允许有建设工程。在建设控制地带内,可以在限制性条件下进行建设工程。由此可见,在大量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还留有一定的空间,可以增设透水铺装与下沉式绿地。
透水铺装被称为“会呼吸的”地面铺装,它是通过特殊材质制作,其中含有大量的孔隙,软性、柔性的蒸发到地面以上,再下渗、吸收到地表以下的一种铺装方式。由于透水铺装的承载能力不够强大,因此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的人行道、停车场大量增设,铺装的形态、铺砌的方式要与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风貌整体一致。这样可以在强汛期间,在文物保护单位的本区域内有效地吸收降雨,通过“会呼吸”的铺装,减缓本区域内因强降水所带来的雨洪压力。
下沉式绿地是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毫米以内的绿地,通过这样下沉的方式,使雨水以高低差的方式流入到绿地以达到蓄洪的目的。下沉式綠地大部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植物,用来拦截部分降雨,并有效吸收至地下;另一部分是底部的雨水管网,在植被吸收达到峰值时,多余的雨水会流至地下的雨水管网,从而减缓雨洪压力。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根据实际情况,在距离文物保护单位较近的位置增设下沉式绿地,从地势较高的地方冲刷而来的雨水即可通过下沉式绿地调蓄雨水,使文物本体周边的雨水还未到达文物本体时,就已进入到下沉式绿地进行调控。
5.3 微观层面—增加地面排水相关设施
地面排水设施是连接降雨与下水排水系统的中介,是雨水进入地下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周边,增设一些沟渠或水窗,使屋顶排出的水流进入排水沟,通过地下排水系统。当然,这些沟渠与水窗,也要与文物保护单位本体的风貌协调一致,不可破坏文物的本体风貌。
6 结语
文物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璀璨文明的印证,是连接历史的桥梁。我们可以通过文物本体了解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去探索文物代表的各个时代特征,因此,文物保护工作尤为重要。在城市发展中,由于环境、下垫面等因素的改变,在短时内强降雨的情况也愈发严重,大多数文物保护单位饱受内涝之苦。本文利用景观设计的手段,对太原市域内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规划,通过宏观上增设植被缓冲带,中观上增设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微观上增加水窗、沟渠,提出创新建议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
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不仅应在文物本体上下功夫,还应该在文物本体的周边利用科学的手段对其进行保护,形成一个隐形保护网,抵御外界环境的不稳定与威胁。这种保护方法并非传统意义的抢救性保护措施,而是预防性保护措施。在文物本体受灾之前就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对文物本体的受害压力,降低对文物本体的人为干预。本文旨在以太原市为例,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段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为所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提供一种较为合理的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汛期文物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EB/OL].(2020-07-10)[2020-07-22].http://www.ncha.gov.cn/art/2020/7/22/art_2237_43927.html.
[2]罗颖,王芳,宋晓微.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状况及趋势分析—中国世界文化遗产2017年度总报告[J].中国文化遗产,2018(6):4-28.
[3]邓晓斌.城市内涝形成原因及解决措施探讨[J].价值工程,2019(23):104-105.
[4]王磐.徽州村落中的水口园林[J].安徽建筑,2011(3):53-54.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修正本[EB/OL].(2017-11-28).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37601/38374/xgzc38380/Document/1630060/1630060.htm.
[6]佚名.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下)—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15(2):42-52.
[7]姜宇鑫,吕奇,张京.下沉式绿地对雨水径流污染物的消减效果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0):98.
关键词:不可移动文物;文物保护单位;景观设计;保护研究;太原市
2020年7月全国进入汛期模式,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加强汛期文物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受强降雨影响全国多地发生严重的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文物安全造成极大威胁,需要各省市加强文物、博物馆单位防汛安全工作。“根据2015—2017年的统计数据,暴雨已成为影响遗产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随之而来的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遗产的影响呈上升趋势。”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因此,我们要防患于未然,在文物受害之前就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护。一方面是对文物本体实施遮盖与加固等防护措施,另一方面利用景观设计的手段减缓雨水对文物本体冲刷造成的损害。
1 太原市不可移动文物概况
太原又称晋阳、并州,素有“锦绣龙城”之美誉,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文明古都,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存丰富。截至目前,太原市有不可移动文物223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1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33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697处。其中古遗址334处、古墓葬121处、古建筑932处、石窟寺及石刻4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96处、其他6处。
2 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所面临的威胁
近年来,山西省气象局都会在强降雨汛期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大多降雨量可达50毫米或以上,部分地区的甚至在3个小时内就可达到50毫米以上,容易引发局部地区的洪水及地质灾害等情况。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历史不同朝代,主体由砖、石、木等原始建筑材料构成。而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经过时间的洗礼变得格外脆弱,雨水冲刷导致古建筑地基松散,墙体开裂;房梁、柱等木结构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变形开裂、发霉腐烂;雨水浸泡对砖石的侵蚀等问题都是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这些潜在的威胁若不能排除会使文物保护单位处于风险之中,在汛期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
根据实际走访调研,选取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作为示例,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纯阳宫、大关帝庙、太原文庙、山西大学堂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国民师范革命活动旧址、山西省立川至医学专科学校旧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矿机厂专家宿舍、太原府故城;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大学早期建筑、山西大学毛泽东塑像。可以看到在强降雨时期,各个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各处都有雨水积涝。在一些具有小区性质的居民区内涝极为严重,一些具有游览性质的文物保护单位内涝情况相对好一些,在文物保护单位外部拥有公园、游园的文物保护单位内涝情况较少。
3 文物保护单位遭受内涝的原因
3.1 热岛效应使雨水量增大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多,交通产生更多的尾气,高楼大厦密度增加,形成相对于其他周边地区较高温度的环境,随着小环境的循环,造成更多的大气流通,形成“热岛效应”及“雨岛效应”,因而引起更多的降水,增加了内涝的发生,从而威胁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
3.2 下垫面的改变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的道路由自然化转向了人工化,以往的沙石土路变为沥青路或水泥路。人为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貌和地表状态。大面积的乡村和自然基底向城市建成区转化,所带来的水系统结构和下垫面的变化给雨洪调蓄带来更大压力。自然道路、农田和绿地、树林被灰色混凝土所覆盖,灰色基础设施的增加,使自然地表渗透的面积大量减少,雨水因无法下渗汇集形成地表径流。在强降雨時期排水系统无法及时排走水流,植被稀疏无法有效的阻截水流,且太原市中部地势较低,雨水随着周边山脉一路冲刷而下,水流汇入太原市区中心,导致文物保护单位常在内涝之中“生存”。
3.3 雨水管网
在还未完成城市化的地域,地上排水管网的铺设较为简单,地下排水管网的铺设径流口较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多,早先铺设的排水管网不足以支撑城市化生活下的排水。且大多数文物保护单位的排水管网较为老旧,常从屋顶上接入管子将水排至地表,在强降雨过程中,无法快速排入地下管网的雨水长期在文物周边汇集,造成积涝,使文物的地基受损。
4 充分尊重客观自然规律是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的关键所在
4.1 关注气候及风向
不同纬度的地域拥有不同的降水量,中国处于北温带,中部、北部都处于比较干旱的气候状态,而大多数的历史景观也在中部、北部地区,储水问题也就成了一大难题。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季节,需要做出不同的控制雨水径流的设施。太原市的冬天的风向为西北风,寒风刺骨,风力较大,对一些石质建筑及墓葬的损害较大,我们可以在西北方向利用植物、土壤的吸附性做雨水花园,并在周边增加明沟暗渠及池塘排水、储水等设施,为文物保护单位设置一道天然保护屏障。
4.2 关注地形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的前提是尊重客观的自然规律。从太原市的现实状况来看,地形地势是保护文物保护单位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太原市区的主要地貌是盆地,北高南低,东西各有山脉,导致大量的雨水随着地势流入太原市区,在地势较低的太原老城—府城内汇集。在强汛期期间,常有城市内涝发生。因此,地形地势成为雨水径流走向最主要的原因。面对相同情况的地势,需要考虑地势的坡度及坡向,根据地势制定相应措施,或制定相应措施将雨水引入地势较低、开阔的地方,或将雨水汇入到汾河及其城际河流之中。改善暴雨形成的径流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的冲刷程度,以期降低文物受灾害程度。 4.3 关注地表径流污染
地表径流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农业生产、城市生活,大气沉降等。在农作时,大量含有氮磷钾的化肥原料因为灌溉随着径流、排水、土壤渗入到水体,造成水体径流污染。在城市中,大量的生活垃圾、建筑废物等污染物被雨水冲刷后形成地表水污染。大气污染由于小气候的形成沉降、垃圾及尘埃物质汇入地表径流,导致污染。因为受到污染的径流富含各类有害有机元素,对于传统文物保护单位的材质(如木质、砖质等)具有较大的影响。文物保护单位的地基不但遭受雨水的浸泡,还经受各种类型污染的腐蚀,使其受损程度加大,修复难度提升。对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的污染物排放及处置进行严格管理,及时清理处置。
5 建议与对策
太原市域内最低海拔677米,最高海拔2686米,在太原地图底图上(除古墓葬外)看太原市域内文物保护单位的位置,可见六城区(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海拔较低,在1000米以下,这里相对比较平缓的地区拥有大量的近现代及重要古建筑,而三县一市(古交市、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海拔较高,这里拥有更多的古遗址、古墓葬,但大多数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海拔1300米以下。
5.1 宏观层面—增设植被缓冲带天然屏障
植被缓冲带是以不同的乔木、灌木、草本多层次的密集分布,通过植被本体的林冠截留与土壤吸收下渗雨水的方式,减缓对目标地域内的雨水冲刷。根据太原独特的地形分布特点,六城区和清徐县以汾河为间隔,纵向分布,东西各有山脉,因此可以在文物分布较为密集地域,海拔为1000米左右的边缘东西侧,纵向增设多个植被缓冲带。同理,古交市、阳曲县、娄烦县位于太原相对较高的地域,并横向分布,可以在海拔为1000米左右的边缘南北侧,横向增设植被缓冲带。
在强汛期时,因东西山两侧地势较为陡峭,雨水急速向相对平缓的六城区涌入,使大量处于六城区边缘的文物保护单位岌岌可危,频繁地遭受大量雨水的冲刷。增设植被缓冲带,可以有效地截留从东西山冲刷而下的雨水,处于六城区及清徐县边缘的文物保护单位可以得到首次的缓冲保护,通过植被缓冲带的截留、土壤下渗,进入六城区及清徐县的雨水大量减少,成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天然屏障。
5.2 中观层面—增设透水铺装与下沉式绿地
为了保护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划定文物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七条规定,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第十八、十九条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也就是说,在原则上,保护范围内不允许有建设工程。在建设控制地带内,可以在限制性条件下进行建设工程。由此可见,在大量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还留有一定的空间,可以增设透水铺装与下沉式绿地。
透水铺装被称为“会呼吸的”地面铺装,它是通过特殊材质制作,其中含有大量的孔隙,软性、柔性的蒸发到地面以上,再下渗、吸收到地表以下的一种铺装方式。由于透水铺装的承载能力不够强大,因此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的人行道、停车场大量增设,铺装的形态、铺砌的方式要与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风貌整体一致。这样可以在强汛期间,在文物保护单位的本区域内有效地吸收降雨,通过“会呼吸”的铺装,减缓本区域内因强降水所带来的雨洪压力。
下沉式绿地是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毫米以内的绿地,通过这样下沉的方式,使雨水以高低差的方式流入到绿地以达到蓄洪的目的。下沉式綠地大部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植物,用来拦截部分降雨,并有效吸收至地下;另一部分是底部的雨水管网,在植被吸收达到峰值时,多余的雨水会流至地下的雨水管网,从而减缓雨洪压力。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根据实际情况,在距离文物保护单位较近的位置增设下沉式绿地,从地势较高的地方冲刷而来的雨水即可通过下沉式绿地调蓄雨水,使文物本体周边的雨水还未到达文物本体时,就已进入到下沉式绿地进行调控。
5.3 微观层面—增加地面排水相关设施
地面排水设施是连接降雨与下水排水系统的中介,是雨水进入地下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周边,增设一些沟渠或水窗,使屋顶排出的水流进入排水沟,通过地下排水系统。当然,这些沟渠与水窗,也要与文物保护单位本体的风貌协调一致,不可破坏文物的本体风貌。
6 结语
文物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璀璨文明的印证,是连接历史的桥梁。我们可以通过文物本体了解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去探索文物代表的各个时代特征,因此,文物保护工作尤为重要。在城市发展中,由于环境、下垫面等因素的改变,在短时内强降雨的情况也愈发严重,大多数文物保护单位饱受内涝之苦。本文利用景观设计的手段,对太原市域内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规划,通过宏观上增设植被缓冲带,中观上增设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微观上增加水窗、沟渠,提出创新建议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
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不仅应在文物本体上下功夫,还应该在文物本体的周边利用科学的手段对其进行保护,形成一个隐形保护网,抵御外界环境的不稳定与威胁。这种保护方法并非传统意义的抢救性保护措施,而是预防性保护措施。在文物本体受灾之前就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对文物本体的受害压力,降低对文物本体的人为干预。本文旨在以太原市为例,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段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为所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提供一种较为合理的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汛期文物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EB/OL].(2020-07-10)[2020-07-22].http://www.ncha.gov.cn/art/2020/7/22/art_2237_43927.html.
[2]罗颖,王芳,宋晓微.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状况及趋势分析—中国世界文化遗产2017年度总报告[J].中国文化遗产,2018(6):4-28.
[3]邓晓斌.城市内涝形成原因及解决措施探讨[J].价值工程,2019(23):104-105.
[4]王磐.徽州村落中的水口园林[J].安徽建筑,2011(3):53-54.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修正本[EB/OL].(2017-11-28).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37601/38374/xgzc38380/Document/1630060/1630060.htm.
[6]佚名.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下)—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15(2):42-52.
[7]姜宇鑫,吕奇,张京.下沉式绿地对雨水径流污染物的消减效果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