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理数学习看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j_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对知识与技能掌握的标志是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一个人能力的高低决定其认知结构的状况。有理数是初中数学的开端内容,也是中学数学对数范围的第一次全面扩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大都会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混乱到稳定、从外在到内化的过程,这反映了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本文就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作一些探讨。
  一、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问题
  1.符号观念不牢固。由于符号特别“-”号是加在非负数前面的一种记号,在学生的意识中,这并非一个数固有的组成部分,常常被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在具体情境中,学生一般会明确符号的意义,而一旦离开具体情境,如纯算式计算中,往往会忘记符号的意义,表现出较大的混乱性:(1)丢失“-”号,负数变成了正数,从而改变了数的性质;(2)不能区分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出现符号连写的情形,如“+-”等;(3)忽视过程中的符号,例如多步骤计算中,结果中有符号,中间步骤找不到对应的符号,而消除这种混乱现象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2.容易返生。学生学得快,但也遗忘得快,甚至出现隔夜忘的情形。例如,学习乘法时会忘记加减法,学习乘方时会忘记乘除法,学习综合运算时会出现各级运算上的障碍,而对于绝对值概念则经常需要提醒。
  3.数典忘祖。在教学中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对熟知的运算忽然陌生了,例如,学习减法后,个别学生对基本的算式如“3-2”等不会进行了,非要变成“3-(2)”来计算,有的甚至不知如何计算。
  4.不理解简写与简算的规则。有理数中主要简写与简算的规则有加减混合运算中代数和的写法,乘除运算中先确定积的符号后进行绝对值计算等。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是两个很难贯彻的要求,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常常出现不恰当的符号连写或数字连写,或省略括号后又添上的现象;在乘除混合运算中,由于缺少体验性,学生不明确这种规定的便利性,仍然带着符号运算,导致结果的错误与步骤的繁琐。
  5.抽象思维水平低。一是对具有抽象性的概念如绝对值理解不透彻,往往把性质与概念混为一谈,以性质当作概念;二是对用字母表示的性质法则理解困难或不习惯。比如,把绝对值的性质用字母表示出来,许多学生就不理解,如果把加法法则用字母表示出来,学生就更不理解了。
  二、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特点
  1.认知结构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认知结构是思维对知识的一种储存形式,是认知对象、对象之间的关系和认知方式的总和。认知结构是技能和能力的思维基础,反映了人的认知特征,认知结构具有如下特征;(1)系统性。认知结构是一个体系,包括认知的全部要素,而且各要素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相对完备的体系。(2)动态性。认知各要素间的组合不是刚性的,而是动态的,面对新的任务,各要素之间能够迅速重组与选择,来接纳信息与解决问题,并且能够表现出一种快捷性与创造性,动态性是个体学习的思维基础。(3)稳定性。认知结构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较强的稳固性,能够长久存在,不会轻易丧失与变异。(4)发展性。即认知结构不是一个封闭的牢固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生长的体系,能够吸纳新要素,组成新结构,不断完善和扩充自身。
  2.认知结构具有个性化特征。认知结构作为思维对知识的贮存形式,受个体因素的制约,具有个性化色彩。思维品质不同的学生,其认知结构的品质也不同,思维品质决定认知结构的品质。有理数学习证明,抽象思维水平较高的学生能尽快确立符号意识,理解概念,熟悉运算法则,较快地形成认知结构。而对抽象思维水平较低的学生,确实是一个艰难反复的过程;思维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较强的学生能发现计算的捷径,并且善于简算,而思维缺乏这种品质的学生则难以发现捷径,并且不善于简算。
  3.认知结构是在对已有认知结构的破坏中重建的。在一定阶段,认知结构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外在的表现就是技能与能力。但当个体学习新的任务时,新的信息有时会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冲突,表现出一种暂时的不容性,在反复的较量中,思维要求产生新的结构以接纳新知识,于是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分化变异,其外在的表现就是学习中的混乱与多变,待到学习者对新任务有清晰的识别与理解时,混乱与多变就会逐渐消除,这说明新的认知结构已开始形成,这个新的结构不是叠加在原有结构上的,而是一个重组再造的更高级的结构。由于有理数中负数的规定与原有的非负数知识发生冲突,所以会产生学习时的诸多混乱现象,其深层原因就在于原有的认知结构遭到破坏,而最终形成的关于有理数的认知结构,就是在对非负数认知结构的破坏中重建的。
  4.认知结构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人的认知结构是一个相对稳定并且完备的体系,其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是在个体反复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稳定下来的。学生学习中经常会出现“暂会”与“速忘”现象,这只表明一种暂时联系的打通与关闭,并非认知结构的形成,认知结构形成的真正标志是“永会”与“恒记”。前面分析到的有理数学习中出现的符号观念不牢固、容易返生等现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尚未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消除这种现象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强练习,及时复习巩固,不断总结归纳。这是因为只有在总结归纳中才会把握内在联系,在反复练习中思维才会形成一种模式,而模式化的思维方式是认知结构形成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冷静心态,包容的气质,看待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切毋急于求成。
  5.结构化了的知识有助于认知结构的形成。认识是思维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思维不仅反映事物本身,而且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与运动变化。事物之间的关系越明了,认识就越快与深刻,反之事物间的关系隐蔽,认识就越缓慢与肤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习内容庞杂,就要阶段性地帮助学生梳理总结,勾描知识的发展脉络,进行必要的分类分块,揭示各点、块之间的联系,并铺设连接,构建知识结构图,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能帮助他们尽快地形成认知结构。
  6.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是师生双方共同促成的。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认知结构主要是个体自己建构的,因此,我们强调自主学习,也只有在自主学习中,个体才能充分运用自己的认知方式,调动经验系统,进行有效学习,促生认知结构。但是我们提倡自主学习,并不否认教师在学生认知结构形成中的积极作用。如果没有教师的深刻揭示与适时归纳,这些分散的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就不会形成一个整体,而整体的观念是形成认知结构的基本条件;其次,教师恰当的点拨提示可以使学生产生顿悟,而一旦产生顿悟,就会发生多边联系,激活一片,这也是形成认知结构的必要因素,因此,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更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进行诱导与干预,帮助学生尽早形成认知结构。
  7.认知结构是一个不断完善的体系。前面已经指出,认知结构是一个不断完善的体系,会不断吸纳新的成分,生长成新的结构,这个新的认知结构是一种更高级的认知形态,其内涵更丰富、结构更合理、外延更宽泛,会表现出更高的认知水平。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随着年级的增加,其认知结构在不断的发生质变,所以学习的过程就是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试比较初中学生与小学生的认知学习能力,就会发现不仅思维方式、思维品质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认知结构更加完善的结果。例如,有理数的学习是对非负数认知的完善,而以后实数的学习又是对有理数认知的完善,总之,认知结构是一个相对稳定但又会不断完善的体系。
其他文献
摘 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的学习,不能愉快地学习,就没有学习效率,没有效率就是我们教师的失败。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位教师苦苦探询的一个课题。本文是笔者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并参考部分音乐教学论文和专著而成,实际上也是我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构想。以如何提高初中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为主题,以如何提高教师的教的效率和学生的学的效率两
期刊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本人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学为主体”的教学意识。而要真正实现“学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培育好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本文主要通过在小学自然实验中不同的案例,阐述了如何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学为主体”的目标,并从“激发兴趣”、“主动学习、大胆探索”、“因材
期刊
摘 要:目前在中国,手风琴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手风琴曲受地域和历史沉积的影响,大部分是前苏联或解放初期军队创作的作品,已经与目前开放、流行的中国乐坛乃至社会不相适应,所以不能被现在的年轻人接受和喜爱。但是听一听欧美的手风琴曲特别是法国的流行手风琴乐曲,会发现手风琴和流行其实并不冲突。本文将具体阐述个人认为的手风琴目前在中国得不到发展的原因以及手风琴在中国重新被人们接受认可的方式方
期刊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不管教材怎样变化,古诗文都是小学语文教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而且还能从中吸收丰富的思想养分和精湛的表达技巧,对于提高自己的阅读和欣赏诗歌以及创作诗歌的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我国的古诗文从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上都有其独特的写作特点和深厚的历史背景,小学生通过学习古诗文,既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
期刊
“学困生”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能适应普通学校教育下的学习生活,造成学习效果低下、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达到教学大纲或课标基本要求的学生。在每一个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都会有“学困生”。“学困生”的转化一直是老师们最费心思的工作,我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发现转化“学困生”是有窍门的,只要“学困生”愿意学好,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
期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但在教育教学中却没有很好地贯彻与实施。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
期刊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语言精品,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底蕴。它对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起到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诵读好古诗文,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第一,要让学生认识到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积累古诗文,可以为自己打下精神的底子,不能为背诵而背诵。诗词中蕴涵的思想精华和情感魅力,举不胜举。因此,教师
期刊
调查表明,我校的留守儿童较多,部分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差,生活没有规律,缺乏正确的引导,还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在生活中情绪消极,好面子、自尊心强、不轻易表露,在行为上也缺乏社交技巧、情感淡漠;有的甚至厌学,有抑郁等种种心理和行为问题。这些心理和行为问题久而久之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也给我们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困惑。  为了改变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帮助其健康成长,我校结合课题——以经典诵读为纽带促进小学生健
期刊
聋哑学生由于先天的不足导致了聋生语言的发展迟缓,表现为思维模式过于单一,思维空间过于狭小,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他们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应努力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为聋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聋哑学生喜爱数学学习,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活动。  一、捕捉瞬间,提高学习兴趣  聋哑学生和正常孩子一样,有着强烈的探索未知事物的本能
期刊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可大部分学生却见到作文就头疼。据调查研究,学生惧怕作文主要是觉得“无话可写”。  生活是个丰富多彩的大世界,但是学生社会阅历不够,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力、思辨力,现有的人生经验和现实的习作能力同作文教学目标之间客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以致于一到写作,他们就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为了作文而作文,或者干脆抄袭别人的文章来应付。  既然小学生的作文“没有生活”,教师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