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活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sk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美术活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幼儿,使他们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但回顾以往的幼儿美术评价环节,经常是设置在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度,以及对幼儿美术作品进行选拔和甄选。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存在着评价标准统一化,评价内容片面化,评价方法单一化等情况。幼儿美术活动中评价的主体不明确,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评价的语言也不够艺术、缺乏情感的调动和激励性等问题。而随着二期课改理念的变化,教师对于评价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评价观将评价的功能从作品的甄别不断转变为幼儿个性化的发展。这些转变使得评价与教学更好的融合,从而丰富幼儿创作的内容,帮助幼儿树立创作的信心,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更有效地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一、幼儿园美术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标准划一,评价目的有偏差
  在开展美术活动中,教师往往会事先准备一张“示范画”。当评价时,教师往往是站在成人的立场看作品,以“示范画”为标尺进行衡量评价,其评价标准往往定位过高,忽略了幼儿个性化的发展。同时,在评价时也往往会忽略幼儿能力的差异性,而未真正做到“以幼儿发展为本”。
  (二)评价方法单一,评价内容有缺失
  教师在评价中往往注重作品的造型是否优美、线条是否流畅、色彩搭配是否协调,过多的强求幼儿“技能”的掌握,缺失幼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重视。
  (三)评价主体单一,忽视过程性评价
  以往在评价环节中,教师永远是评价的主体,而幼儿永远是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而幼儿本身、家长、同伴等人员,时常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同时,教师大多会在幼儿完成作品后进行总结性的评价,缺失过程性的评价以及教学前的诊断性评
  价。
  (四)评价语言平淡,缺乏激励性语言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在评价幼儿艺术的问题上,不用“像不像”、“对对”来评价幼儿的艺术表现与创作,而要强调评价的发展功能与内在的激励机制。但是在以往的评价中,“像不像”、“对不对”、“真漂亮”等语言经常会从教师口中冒出来。而幼儿听到这些评价的语言,并不知道自己像在哪里、对在哪里、进步在哪里。针对幼儿过程性的评价语言指向性也不够明确,缺乏启发性。
  二、促进幼儿园美术活动评价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美术活动评价理念
  美术活动评价作为一種价值评判过程,不是为了给幼儿划上一个等级,而应重视幼儿审美情趣的激发,自信心的培养和个性化的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所以,幼儿美术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在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幼儿借助美术这一载体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把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与人格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的判断指标。
  (二)关注个体差异,丰富评价内容
  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作为教师应该尊重每位幼儿自由的表现方式,保护每一位幼儿的个性发展,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以往,我们时常会以“像不像”来进行评价,整齐划一的标准遏制了幼儿个性化的发展。因此,教师在美术活动评价过程中,应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过程性以及多元化,不仅应包括粗浅的美术知识技能,还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评价。不能忽略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淡化“横向评比”(标准评价),实现个体的纵向比较(个体差异评价),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位幼儿。
  (三)综合运用评价方法,注意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教育过程中,任何一种评价方法都不能是万能的,我们应注意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根据每位孩子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同时,幼儿虽然年龄小,经验少,但“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能够进行自我评价”。我们应改变教师在每次评价中“独角戏”的角色,让更多的幼儿、家长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比如在开展评价时我们可以请幼儿来做点评:“说说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鼓励同伴之间进行评价,从而关注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而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们也应鼓励家长一同参与评价,但评价的侧重点可以集中在对孩子在家的美术活动兴趣。
  (四)评价与教学相融合,实现评价过程动态化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中,往往把“评价”放在最后一个环节,关注的是活动结果,这其实是不正确的。我们应将评价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应以“评价”作为基础进行实施和指导。而教师也应根据观察幼儿的创作表现情况进行实时调整与针对性地评价,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美术活动中的“评价”更应关注过程,而非结果。教师应通过评价促进教学目的的有效达成,其评价过程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将评价活动作为教育活动来进行,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价值,对前后连贯的教育活动作出诊断和修正。
  (五)注重评价语言艺术,促幼儿个性化发展
  有位教育者曾说过:“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其实孩子都很在意。因为,这往往被孩子们看为是成人对自己的一个评价,影响着孩子们的情绪。所以,我们应注意评价过程中的每一句话,注意评价的语言艺术。在评价之前我们应该多注意观察幼儿的作品,充分了解他们的想法、独特的表现方式再进行评价。
  总而言之,幼儿美术教学中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发展的终结。我们应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与不同点,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语言艺术,注意教学与评价相结合,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记住一句话: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错了”,因为艺术是无错的。
其他文献
生活化课程强调的是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生活、学会生活,热爱生活、改造生活、创造生活。我园在开展生活化课程以来,深入挖掘、探索,并不断地进行课程完善工作。作为教师,我们有意识的放慢节奏,让幼儿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学会生活技;同时,要学会抓住契机,在各环节中挖掘教育价值;追随幼儿真实需要与兴趣,让他们的学习与真实生活紧密相连。  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凡是幼儿需
期刊
“复习课难上、复习复课难教”这是广大教师的心声,是因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复习课教学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课型。理念背景下,怎样上好复习课,其实就是梳理形成知识系统,练习形成技能,激趣促进扩展延伸。那么复习课也有它的结构了,首先要揭示课题,提出目标。其次要概括梳理,形成系统。然后强化练习,形成解决问题技能技巧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作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教师,在送教下鄉活动中,常常遇到学生甚至是教师的阅读匮乏,写作空洞无物,语文写作教学知识面窄,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作为乡村中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认清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让中小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扎实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
期刊
摘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良好的班级管理对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班级环境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 班级管理 问题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均把班级管理当作一个重要的内容来抓,在教育管理上予以足够的关注。由于小学生处于认知的初步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还有所欠缺,还没有完全形成自身的人生观与价值
期刊
一、心理健康個案分析个案基本情况:  小丁,男,10岁,2014年9月升入我校一年级,2017年9月1日即将升入四年级。从入小学以来,我一直担任其班主任。  该生身体健康,智力状况和精神面貌良好,衣着整洁,遵守纪律。一年级时,品学兼优,是班上的学习尖子生,还担任班里的班长职务。但一年级的第二学期,该生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课堂上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常会走神,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常常不能作答;家庭作业完成质
期刊
一、  摘要:“课程教学总结”的撰写内容与方法是每位教师都非常关心的事情,怎样写好教学总结也是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研究的问题。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和“学”两方面的课程教学总结,而如何应用教师的“课程教学总结”提高教學水平,应该是学校、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课程教学总结,教学反思,教学经验  1引言  目前在许多学校的现行教学运行管理中,教师在完成每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之后,都必须提
期刊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的形势下,在21世纪“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感召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怎样去面对数学——这门充满挑战的学科,我们怎样去看待学生——未来的世纪之才,我们怎样去对待课堂——师生焕发生命力的所在地,这些,都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那么新课程理念下应该怎样教好数学呢?  一、数学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主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主导理念。以学生的发
期刊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作者、作品、读者三个环节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其中作品是媒介,是联系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个桥梁。作者以文字符号为形体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读者往往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触摸作者的灵魂,与其发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因此语文的阅读教学一定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基础和重点,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鼓励他们多读,引导他们主动地读、自觉地读。同时,注重学
期刊
“声乐艺术就是气息的艺术”,在国古代的音乐论著中对气息的掌握和运用都有十分精辟的论述。公元九世纪末声乐家段安节在他所著《乐府杂录》中写道:“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拉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宋朝张炎在《词渊》一文中对气息的运用也有非常深刻的体会,如“忙中取气息不乱,停声待拍慢不断,好处大取气流连,拗则少入气转换”。这是我国声乐家总结出来的对后人有深刻影
期刊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实习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官方网站、中国学生定向网等网站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在幼儿定向运动上的发展以及幼儿定向运动的开展形式及其内容的定义,在中国知网上查阅相关的学术论文,为论文下一步打下基础。  2.观察法  通过观察实习幼儿园的一日体育游戏活动探索把定向运动应用于幼儿体育游戏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