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外活动”的反思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chCon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外活动对促进学生充分的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全面实现中学教育目的,科学有效地提高教育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课外活动;学生态度;个性差异
  去年十一月份,我有幸被学校派遣到昆明十二中为期一个周的交流与学习,我除了在昆明十二中进行教育教学的学习和交流外,闲暇之余通过大学同学的关系,还参观了几所中小学的教育管理和课外活动的开展。这几所学校以不同的方式举办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真正从培养学生德﹑智﹑美﹑劳等方面出发,展开素质教育,这使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
  这些学校的活动是怎样组织的?除了这一周的活动外还有哪些活动?这些活动对学生的文化学习影响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深入的了解。通过了解发现,这些学校一年到头的各种活动真的是太多太精彩了,多的令人目不暇接。特别是部分初中学校。以十月下旬的体育文化周为例,各学校的活动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化,学生、教师参与度之高,学生表现力之强,真的令人惊叹不已。
  在这个活动周里,我有幸参加了昆明八中的“科技、体育、艺术周”活动,感受颇深。
  组织:计划性强,程序规范,组织严密细致,细致到每场赛事的哪个赛道是哪一个学生都安排打印到秩序册上;
  参与:师生全员参与;
  内容:体育、文艺、书法、科技创作等等;
  学生态度:如同我们教师小时候盼望过年一样盼望这个周的到来。这一个周,就是学生在学校中的“过年”。
  反思:今天一些发展相对滞后的学校,为了抓升学率,往往采取一些很极端的做法,比如说:倡导鼓励学生挤压休息时间,尽可能地延长学习时间,所谓多一分耕耘就多一分收获。为此,有的学校晚自习上到十一点,甚至是零点,第二天早上又是零晨五点多就起床读书。再比如:学校尽可能多地取消“不必要的”课外活动,尽可能地为学生学习让路。这样,传统的元旦文艺晚会、五四文艺晚会,冬季运动会,各种学生社团活动等课外活动统统在为学习让路的口号下放弃了。
  今天的很多家长出于孩子“发展前途”的考虑,从小就逼着孩子去学钢琴、古筝、舞蹈、绘画等等,这些做法,在评价中褒贬不一。但总的来说还是贬的多,褒的少。
  如果说我们的家长的这些做法是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不懂教育规律的急切心理的话。那么我们的学校应该懂教育教学规律,但为什么懂教育教学规律的学校还会这样做呢?值得深思、反思。
  没有丰富多彩童年的孩子是悲哀的;没有丰富多彩课外生活的学生同样是悲哀的。
  适当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会对学习造成冲击和产生负面影响吗?只要具有常识的人(更不要说教育工作者)都知道,不会。作用可能是悄悄相反。
  组织得当的课外活动和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如同挖井时的深度和宽度的关系一样,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没有宽度就没有深度。学校的办学也如此,盲目地追求文化成绩而放弃了对学生身心培养极为重要的课外活动无异于拔苗助长,只会造成文化成绩难于提高,学生人格发展不健全,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难管,学校出路越来越窄的尴尬境地。而课外活动开展的好的学校则悄悄相反,昆明八中等学校的实践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课外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发挥其特有的作用,特别是中学。
  (一)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自觉自愿的健康的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
  中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是按照课程规划规定的科目上课,但仍有许多课余时间由学生自由支配。中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对周围一切都感兴趣。但是,他们还未成熟,知识不足,分析辨别能力差,易受不良思想感染。如果不用有意义的健康的活动去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他们就可能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甚至去从事有害的活动,如逃学上网、喝酒、打架等。学校在课余时间为他们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使他们避免不良影响,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袭和污染,而且能够把他们旺盛的精力、浓厚的兴趣爱好,引导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满足他们多种多样的精神需求。在课外活动中,通过时政学习、形势报告、演讲和课外阅读等活动,可以满足他们关心国内外大事、思索人生价值的精神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在课外活动中,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搞社会调查,接触实际,接触社会,能够激起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感情。在课外活动中,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实验,制作一个作品,完成一项劳动,研讨一个课题,取得一个科学数据等各种实践,还可以培养学生缜密的科学态度,培养他们为实现一个目标而努力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以及团结互助、爱科学、爱劳动、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等品德。总之,在课外活动中,通过生动形象的教育和亲身的实践,往往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能够促成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适应学生多种需要和个性差异,培养、发现和选拔各种专门人才。
  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教育,应当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全面发展”只是出人才的基础,只是出人才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从对人才培养来说,必须把全面发展的统一性与充分发挥个性特长的多样性结合起来,即在“每个学生尽自己的可能在各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特长,做到“全面发展打基础,发挥特长育人才……使学生成为既全面发展又各有所长的人”。
  客观上,学生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既有发展自己身体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需要,又有发展自己认知、能力、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心理素质的需要。他们除了要求学习求知外,还要求友谊、社交,要求独立自由活动和从事创造活动,要求对美的享受和各种文化娱乐等等。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可能满足他们的种种需要。此处应看到,不同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富于艺术素养,有的长于逻辑思维和数理运算,有的善于阅读欣赏,有的好于科技活动和实验等,这些倾向性,有的因没有表现机会而处于潜在状态或萌芽状态,只要经过适当的引导、培养和勤学多练,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特长,表现出某一方面的特别才能。课外活动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三)能够使学生多渠道地获得即时信息,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新科技、新发明、新创造、新成就,通过各种信息传递的手段,广泛地影响着、教育着每一个中学生。而且,随着社会的进一步信息化,其作用还会大大加强,各种现代化传播手段发达,其信息量之多、之快、之广,已大大超过课堂教学这个信息传递的形式。课外活动不受课程、教材的束缚,它可以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电影、课外书籍等传播信息的工具,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吸收新的知识。获得课外的“即时信息”,它对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信息量,对于缩短课堂传授的“昔时信息”和科技迅猛发展之间的距离,了解世界新的动向和趋势,跟上时代脉搏,对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四)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
  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的实践性较强。从事课外活动,往往既要用脑劳动,又要用手劳动,如搞科技制作与实验,制作标本、模型、进行种植、养殖试验,植树、种花草等,都需要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在动手中遇到难题,便需要学生动脑反复思索,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就充分体现了把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很好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
  课外活动固然需要有教师指导,但主要是靠学生自己努力学习、实践,自己动脑筋克服困难,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在活动中,阅读、观察、收集资料、记录、实验、设计、制作、表演等都是由学生独立进行的。这就能够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培养独立性,增强独立工作的能力。
  课外活动搞得好,还可以使学生发挥创造性,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造的精神。中学生求知欲强,遇事喜欢追根究底,他们在做科学实验中,在小发明、小制作、小改革、小论文、小建议等富有探索性创造性的活动中,常常表现出突破“接受学习”的水平,自己认识新事物、新现象,大胆提出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勇敢地创造新的产品、作品,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此外,学生参加各种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和公益劳动,能够发展学生的艺术兴趣,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调节大脑,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愉快活泼,活跃身心,增进学生的健康。
  总之,课外活动对促进学生充分的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全面实现中学教育目的,科学有效地提高教育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如何全面、完整地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真正做到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值得我们反思。
其他文献
学习历史的目的不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智慧,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中应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有明确的规定:(1)要求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要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3)形成崇尚科学的精神和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4
期刊
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伴产物,是一种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资源,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错误宽容对待,并且善加利用,正确巧妙地引导,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有的老师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采取“马上制止”或“立即纠正”的方法,但这样做却忽视了错误的价值。下面谈谈教学中对待错误的一些技巧:  1、反思纠错,自我诊断。课堂上错误资源由学生而起,
期刊
阅读能力是认知、分析、整合能力的综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告诉我们,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这里谈谈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和方法。  1.阅读能力的认识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感知、辨析、领悟、筛选、联想、比照、品味、质疑等心理活动,其核心是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要提高阅读能力就必须培养领会文章主旨的能力
期刊
我们要在新课标的前提下,让学生有个充分发挥创造思维的舞台,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得到强化和提高,创造思维就会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就会逐步形成,也就能够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发展而教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没有参与就没有教学。如果学生没有意愿,教师花再多的工夫也是枉然,正如西方一句俗语所言:“你只能牵马到水边,但不能保证它一定饮水”,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
期刊
1.通过心理接触,增进领导与教职工间的理解与信任  1.1 把握教师的个体心理活动特点。心理接触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受,将对方看作是值得尊敬、关心和真诚合作的朋友。学校领导要利用观察、谈心、参加活动等形式,深入到教师中,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了解他们的想法,把握他们的个体心理活动特点。对他们思想倾向的肯定与否定,都采用采用和善友好的态度来表达;对他们个人的习惯、特长、愿望、兴趣爱好等做到心中
期刊
【摘 要】热爱学生、一视同仁、保护自尊是建设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热爱学生;面向全体;批评的艺术  师生关系影响学生成长,师生关系左右教育质量,师生关系也从侧面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建设新型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新型师生关系是尊重、关爱、民主、平等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依赖,
期刊
【摘 要】思想品德课兴趣是学生获取思想品德知识、技能的动力,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思想品德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初中学生自身的素质(生理、心理、道德、法律、政治、能力、个性特征等素质)形成的基础,学好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学生全面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成为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兴趣;激发;培养;提高  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课学
期刊
【摘 要】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要关心、爱护孩子,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幼儿教育是保教并重的,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在教他们的时候,很多事情是要反复去做的,很多话也是要反复去说的。教师要有耐心,以正面教育为主,积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要尊重他们,关注每个幼儿,善于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多表扬和鼓励幼儿,多用赏识的眼光、激励的方法促进孩子的发展。教师还要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做好家长工作。
期刊
【摘 要】根据学生差异,从知识体系、教学环节、教学手段、学习形式、评价反馈等多方面实施差异教学,使不同层次学生取得不同的进步。  【关键词】学生差异;差异教学;客观评价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三要素: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要实现这一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的教学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取
期刊
【摘 要】阅读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能力,已成为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阅读能力的高低都将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的其他能力的发展。农村中学生使用英语环境面狭小,利用英语频率低、资源缺乏、课外补充阅读少。在教学中应更注重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切实提高农村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兴趣;习惯;速度;技巧  对于语言类学习,听、说、读、写是必不可少的四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