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又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在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这一点上,语文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这是由于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特点所决定的。语文不仅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学生个体生命阅读、表达、交流的基本工具。不论是读、写、听、说,还是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它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都包含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发展层面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而使其精神世界得到本质上的发展和提升。
语文阅读教学最能体现个性化这一特质,语文的阅读课堂也是最能展现个性的课堂。这是由语文教育的载体以及语文学科的参与者的共同特点决定的。
作为语文教育所借助的载体,文字、文章是人类文化精神的结晶。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创作者们,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其创作过程当中本身都已打上了深深的个人烙印。同是散文,郁达夫难掩忧郁感伤,朱自清则尽展温柔敦厚:同是小说,老舍的笔锋幽默心酸,笑过之后是沉痛,孙犁则笔触秀雅隽永,清新雅致见纯净:同是豪放词风,苏轼大气豪迈、旷达从容,辛弃疾则豪纵奔放、沉郁悲壮;同是抒写人性,鲁迅于幽默辛辣、冷峻深刻之中见出爱憎分明,张爱玲则在敏感细腻、苍凉忧伤之下隐藏宽容悲悯。这些在岁月的流光中绽放异彩的阅读文本,使我们在收获阅读快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更拓展了我们的生活空间,加深了我们的生活体验,滋养了我们的心灵,陶冶了我们的性情,使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对读者而言,对一篇作品的阅读欣赏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于语言的模糊性以及读者各自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角度等方面的差异会变得更加精彩纷呈。同是李商隐的《锦瑟》,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学养的人能从中品出不同的滋味,有各自独特的感悟。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本为登高怀远,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本是自喻明志,而到了王国维的眼中心上却由此悟到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境界。这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对莫泊桑《项链》的解读,有人看到了玛蒂尔德的浅薄世俗、虚荣无聊,有人看到了玛蒂尔德的纯洁善良、勇敢坚强;有人读出了人格的多面、人性的复杂;有人看到了人生的变幻、世事的无常。这也正应对了那句话:“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如此说来,彰显个性特色的文本,具备独特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兴趣习惯的教师,拥有不同智力能力、性格气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的学生,都昭示着语文阅读课堂应该成为展现个性、放飞心灵的舞台。
为学生搭建这样一座个性舞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语文教师胸襟、胆识、智慧的考验。
在此,所谓的胸襟,是指能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改变自己的角色,走下高高的讲台,变俯视为平视,与学生平等对话。不能只满足于当“传声筒”,四十分钟的课堂,只为传达一个“权威”的声音;不能自诩为“引路人”,做足了课堂预设的功夫就抱着教案,在一问一答之间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忽视学生不一样的声音;不能因为是“领舞者”就自以为是地独占课堂舞台,用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代替学生的思考和判断。在阅读课堂上,我们大多数教师往往是讲得太多而听得太少。
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上,要甘当“架桥者”和“倾听者”,为学生架起一座沟通文本的桥梁,从教材切入点的选择、课堂气氛的营造、文本认知难点的疏通等方面为学生的感知、体验、领悟做准备。在不偏离教学要点的前提下,关注课堂生成,倾听学生的声音,及时捕捉教育契机。也许学生的某些看法、疑问只是阅读课堂上随意擦出的一点火花,只要引导得当,它就会燃起学生阅读、探究的热忱,并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在领悟中得到发展。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也许有些理解因为各种局限而显得幼稚或偏激,甚至带有他们这个年纪常有的“离经叛道”,但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有包容的胸襟,允许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毫不留情地掐掉学生思维的嫩芽。
所谓胆识,在此指的是有勇气、有远见,能立足今天并放眼未来,在当今的教育大环境中保持自我个性,不盲从,不媚俗,不人云亦云,并且竭尽全力为学生搭起一座个性的舞台、撑起一片自由的晴空,与学生们一同起舞、一同飞翔。
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既有进去的深度,更有跳出的勇气。在总体把握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实际、教材实际大胆选择教学的切入点,不刻意追求面面俱到,不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忽视课堂上学生一闪而过的思维的灵光。
对教法的选择,敢于秉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从文本出发,因文而异,不千篇一律;从课堂实际出发,灵活机变,不机械死板。不因某些教育主管部门的硬性规定或评价标准就放弃对教学个性的追求。
对于学生,教师要敢于放手。要唤醒学生课堂主人翁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手让学生在阅读中认知、探究,体验、感悟,发展、创造。同时,“不以成败论英雄”。教师要有“不以成绩论学生”的胆气和见识。在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社会的浮躁带动了教育的浮躁。考试成绩几乎成了衡量学生、教师、学校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关注每一个学生”确实难能可贵,这不仅需要有戒除浮躁的从容淡定,更要有激流勇进的胆气和超越功利的远见卓识。
在阅读课堂上,语文教师要以才情感染学生,以智慧引领学生。教师以自己的才情为学生搭起一座沟通作家作品的桥梁,巧妙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在体验中领悟,在想象中创造。教师教学是极富个性化的劳动,如何把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体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这确实需要一种智慧。从教材的处理到课堂气氛的营造,从教学方式的选择到课堂结构的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具体展现这种教育智慧。例如:教师要能准确把握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尺度,既不能只顾课堂预设而机械死板,又不能一味被课堂生成牵着走,而是通过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通过巧妙的提问方式鼓励学生个性表达,教师因势利导,抓住疑点、重点、闪光点,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学会合作交流,在情感、思想的碰撞中提升自我。彼此分享,共同创造。
在今天,语文教学空间日趋逼仄,教学个性受到抑制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语文教师,坚守教育良知,颇觉力不从心;放纵自我,随波逐流,又心有不甘。在这样的困境中,我们更要思考如何处理类似的矛盾冲突。例如:在阅读课堂上,在讲清考纲考点之后,能否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见解和感悟?在立足现实,抓好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运用,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同时,能否又着眼于未来,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未来发展?
只要我们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平等的阅读氛围,关注心灵、张扬个性,就能让语文阅读课堂更加鲜活灵动,让学生更能领略汉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让语文阅读课堂最终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描画出最亮丽的一笔。
语文阅读教学最能体现个性化这一特质,语文的阅读课堂也是最能展现个性的课堂。这是由语文教育的载体以及语文学科的参与者的共同特点决定的。
作为语文教育所借助的载体,文字、文章是人类文化精神的结晶。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创作者们,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其创作过程当中本身都已打上了深深的个人烙印。同是散文,郁达夫难掩忧郁感伤,朱自清则尽展温柔敦厚:同是小说,老舍的笔锋幽默心酸,笑过之后是沉痛,孙犁则笔触秀雅隽永,清新雅致见纯净:同是豪放词风,苏轼大气豪迈、旷达从容,辛弃疾则豪纵奔放、沉郁悲壮;同是抒写人性,鲁迅于幽默辛辣、冷峻深刻之中见出爱憎分明,张爱玲则在敏感细腻、苍凉忧伤之下隐藏宽容悲悯。这些在岁月的流光中绽放异彩的阅读文本,使我们在收获阅读快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更拓展了我们的生活空间,加深了我们的生活体验,滋养了我们的心灵,陶冶了我们的性情,使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对读者而言,对一篇作品的阅读欣赏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于语言的模糊性以及读者各自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角度等方面的差异会变得更加精彩纷呈。同是李商隐的《锦瑟》,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学养的人能从中品出不同的滋味,有各自独特的感悟。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本为登高怀远,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本是自喻明志,而到了王国维的眼中心上却由此悟到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境界。这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对莫泊桑《项链》的解读,有人看到了玛蒂尔德的浅薄世俗、虚荣无聊,有人看到了玛蒂尔德的纯洁善良、勇敢坚强;有人读出了人格的多面、人性的复杂;有人看到了人生的变幻、世事的无常。这也正应对了那句话:“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如此说来,彰显个性特色的文本,具备独特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兴趣习惯的教师,拥有不同智力能力、性格气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的学生,都昭示着语文阅读课堂应该成为展现个性、放飞心灵的舞台。
为学生搭建这样一座个性舞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语文教师胸襟、胆识、智慧的考验。
在此,所谓的胸襟,是指能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改变自己的角色,走下高高的讲台,变俯视为平视,与学生平等对话。不能只满足于当“传声筒”,四十分钟的课堂,只为传达一个“权威”的声音;不能自诩为“引路人”,做足了课堂预设的功夫就抱着教案,在一问一答之间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忽视学生不一样的声音;不能因为是“领舞者”就自以为是地独占课堂舞台,用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代替学生的思考和判断。在阅读课堂上,我们大多数教师往往是讲得太多而听得太少。
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上,要甘当“架桥者”和“倾听者”,为学生架起一座沟通文本的桥梁,从教材切入点的选择、课堂气氛的营造、文本认知难点的疏通等方面为学生的感知、体验、领悟做准备。在不偏离教学要点的前提下,关注课堂生成,倾听学生的声音,及时捕捉教育契机。也许学生的某些看法、疑问只是阅读课堂上随意擦出的一点火花,只要引导得当,它就会燃起学生阅读、探究的热忱,并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在领悟中得到发展。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也许有些理解因为各种局限而显得幼稚或偏激,甚至带有他们这个年纪常有的“离经叛道”,但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有包容的胸襟,允许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毫不留情地掐掉学生思维的嫩芽。
所谓胆识,在此指的是有勇气、有远见,能立足今天并放眼未来,在当今的教育大环境中保持自我个性,不盲从,不媚俗,不人云亦云,并且竭尽全力为学生搭起一座个性的舞台、撑起一片自由的晴空,与学生们一同起舞、一同飞翔。
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既有进去的深度,更有跳出的勇气。在总体把握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实际、教材实际大胆选择教学的切入点,不刻意追求面面俱到,不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忽视课堂上学生一闪而过的思维的灵光。
对教法的选择,敢于秉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从文本出发,因文而异,不千篇一律;从课堂实际出发,灵活机变,不机械死板。不因某些教育主管部门的硬性规定或评价标准就放弃对教学个性的追求。
对于学生,教师要敢于放手。要唤醒学生课堂主人翁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手让学生在阅读中认知、探究,体验、感悟,发展、创造。同时,“不以成败论英雄”。教师要有“不以成绩论学生”的胆气和见识。在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社会的浮躁带动了教育的浮躁。考试成绩几乎成了衡量学生、教师、学校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关注每一个学生”确实难能可贵,这不仅需要有戒除浮躁的从容淡定,更要有激流勇进的胆气和超越功利的远见卓识。
在阅读课堂上,语文教师要以才情感染学生,以智慧引领学生。教师以自己的才情为学生搭起一座沟通作家作品的桥梁,巧妙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在体验中领悟,在想象中创造。教师教学是极富个性化的劳动,如何把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体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这确实需要一种智慧。从教材的处理到课堂气氛的营造,从教学方式的选择到课堂结构的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具体展现这种教育智慧。例如:教师要能准确把握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尺度,既不能只顾课堂预设而机械死板,又不能一味被课堂生成牵着走,而是通过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通过巧妙的提问方式鼓励学生个性表达,教师因势利导,抓住疑点、重点、闪光点,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学会合作交流,在情感、思想的碰撞中提升自我。彼此分享,共同创造。
在今天,语文教学空间日趋逼仄,教学个性受到抑制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语文教师,坚守教育良知,颇觉力不从心;放纵自我,随波逐流,又心有不甘。在这样的困境中,我们更要思考如何处理类似的矛盾冲突。例如:在阅读课堂上,在讲清考纲考点之后,能否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见解和感悟?在立足现实,抓好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运用,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同时,能否又着眼于未来,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未来发展?
只要我们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平等的阅读氛围,关注心灵、张扬个性,就能让语文阅读课堂更加鲜活灵动,让学生更能领略汉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让语文阅读课堂最终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描画出最亮丽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