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教材插图 搞活初中语文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R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初中,我们应该利用好教材里的插图,可以更好地激活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更利于深化教学效果。并且,图文并茂,也是苏教版初中语文的突出特点。
  一、利用插图,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插图是直接具体可感的视觉艺术,利用文中的插图为学生有效地打开一条“高效通道”。如在学习《端午日》这课时,教师不必仅仅局限于端午节的风俗,完全可以从文中的插图入手,给学生介绍他们所不熟悉的吊脚楼这一茶峒特色的建筑,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穿插茶峒的风俗人情介绍,顺势导入课文,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文中涉及的吊脚楼、河街看龙舟赛和赶鸭子的场景学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还可以顺势给学生推荐沈从文的《边城》,借此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效积淀文化素养。有的插图往往同课文的重点、难点部分密切相关,教师可利用插图作为解读难点的突破口,化难为易。教材中的插图,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利用好这种媒介,能够让它关联到很多知识;插图也是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让我们看的更多,更高,更远。不仅让学生对课文加深了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更乐于去理解。
  二、利用插图,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
  在处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学生对捕鸟没有真切的感受,对于农村的一些工具不认识,即使从文中找出一连串动词,学生对于捕鸟还是模糊的。这时,让学生参照插图示例,把各种工具一一对照列清,请学生回家在家长的帮助下,动手做那些工具。第二天,学生在讲台上把捕鸟过程演示一遍,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才对捕鸟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对文中那一连串动词才真正理解。这样利用插图,不仅解决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无形中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动手能力,拓宽了知识面。要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教师可以在插图所反映的内容和学生好奇心理之间巧设问题,并加以正确有益的引导,使学生进入相关的情境。在教学《最后一课》《背影》这些课文时,都可以很好地去利用插图,如《背影》中父亲那过铁路艰难翻越的一幕,同样让学生对照插图来表演体会,不仅理解了文中那寡言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父爱,联系实际生活还充分体会自己身边的亲情。直观性原则是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之一,通过表演,把插图化静为动,变死为活,用最直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了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理解到应掌握的知识。当学生通过插图,联系生活,产生共鸣后,教师要适时地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思维可以是立体的,生活化。
  三、利用插图,巧妙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利用好插图进行教学,能感染和鼓励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而不把它当作沉闷单调的说教。不仅如此,一幅优美充满激情的插图如自然风光、名山大川、历史文化图更能将美直接传达给学生,那么学生心中热爱自然,热爱历史文化的情感便油然而生。
  面对《幽径悲剧》中那株毁于愚氓之手的哭泣着的藤萝,学生悲愤之余感悟到只有科教才能兴国,激发学生对社会对祖国的那份责任感;欣赏《飞红滴翠记黄山》,学生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自豪;在欣赏《呼兰河传》中的插图时,自然会被画面中“我”纯真的快乐和祖父的慈爱形象所感动;在观察《热爱生命》插图时,学生不禁因主人公对生命的渴望和追求而对生命肃然起敬;《阿里山纪行》那精美的彩图让学生对宝岛台湾更多一份热爱与憧憬;《苏州园林》那精致的亭台轩榭不得不让学生折服于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在众多的插图中,学生可以亲近文学、了解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领略多彩四季中祖国多娇江山、一睹伟人风采、穿梭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隧道、畅享至爱亲情、滿怀爱国激情……可见,运用插图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增强教学感染力,激发学生的热情,还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唯物主义教育。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学生也明白自己就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未来靠我们去奋斗,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多年的教学经验,语文教材中大量生动有趣,形象具体的插图,它们功能全、作用大,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很大帮助。教师运用插图开展教学,在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热情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我们如果能有效地利用插图与文本的完美结合,因势利导,加强形象直观教学,定然能提高教学质量,也为初中语文教学开辟出一条新途径。
  张文华,江苏沛县初级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当时光流转已无迹可寻时,蓦然回首,才发现时光长剧的背后有心底最美的风景。一缕清香沁入心脾,勾起一段尘封已久的记忆。门前那棵桂花树已是风烛残年,在瑟瑟秋风中诉说着那些逝去
在教学中我发现对于诗歌的阅读,有的学生是不愿意去看,他们认为诗歌鉴赏很难且花的时间多而收到的成效少,何况分值也不是很高。因此,这些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只能跟着感觉走了,读懂诗并且会做题那就更遥不可及了。由此,我们如何引导学生解读与应对诗歌考试呢?  一、关于解“读”办法  原因找到了,对症下药,我相信同学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解决诗歌问题将有一些突破。我的做法是:  第一,语文课堂让学生爱上诗歌。在上每一
期刊
江苏的高考语文命题专家对小说可谓独有情钟,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小说占了大头:2014年考名著的结尾《安娜之死》,2015年考王安忆的小说《比邻而居》,2016年考沈从文的小说《会明》,2017考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小说《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受此影响,小说阅读也就成了阅读复习的重点。但是,当我们回过头来反思小说复习教学的时候,常常发现阅读复习收效甚微,其实,不仅仅是阅读复习,整个
期刊
导读:本期理论文章是黄伟教授撰写的《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与相关目标》,这是他接上期《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与教学内容的取舍》中所谈的语文教学目标大而空的话题,试图解决语文教学目标多而杂的问题。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都很随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不知道为什么要教,也不知教了效果究竟怎么样。黄教授指出,语文教学目标多而杂,主观上讲,是教师误解了所谓的高效课堂,以为高效就是教得多,结果贪多嚼不烂;客观上讲,
科学发展呼唤着科学领导.没有科学领导,就没有科学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
EDA实验是数字逻辑电路理论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现代化系统仿真分析与ASIC设计手段.通过实践和探索,本文从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模式
作文是高考必考内容,高考作文对高中作文教学影响巨大。遵循高考作文要求来探讨高中作文创新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提升高中作文教学针对性。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高考作文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体现。突出高考作文的导向性,力求从具体作文教学策略中来强化学生写作思辨力。  一、转变认识,渗透多种作文教学新理念  作文教学要求高中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体验,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高考作文侧重于对学
期刊
诗词,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创作名家辈出,精彩纷呈。对于充满幻想的小学生来说,从小爱诗、读诗,必定能丰富想象、发展思维、涵养性情,陶冶心灵,为成长打下丰厚的精神底子。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收录了许多意境优美、韵律和谐的古诗词。学习古诗词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怪象  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幼儿时期
期刊
鸡鸣、犬吠,袅袅炊烟从寨子里浮起来了,飘飘摇摇进了林子。父子俩早早起了床。父亲手脚麻利,戴上斗笠,荷上锄头,“吱”地打开门,走出去。儿子的动作显得嫩生了许多,摸下床,掬
【摘要】笔者根据自己从事实验教学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了全面理解实验教学效率的概念,并论述了提高实验教学效率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实验教学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a)-0100-01    1 引言  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是实验室工作的出发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验教学的最终归宿。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人们认为广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