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盆景”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ongy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是自由的,办展氛围好,不代表艺术创作的氛围好。像此类的“盆景”艺术展应该可以发出不同于官办展览的声音,可以打开新的局面。
  最近一年上海的画廊或私人美术馆联合办展已呈一个明显的趋势。有人会直观地认为这种趋势是“抱团取暖”,是画廊的处境越来越难的写照,这未免有些武断。在中国经营画廊不是到今天才越发困难,而是从一开始就不怎么容易。如今的当代艺术展出现一种新的模式,也即“盆景”化——若干家画廊带来精心挑选的作品,联合举办的一个小而精致、有设计感的展览。
  9月11日,上海K11艺术空间举办的一场名为“艺术都市Art In The City”的画廊群展,便是这样的展览。可惜K11艺术空间设在本就格局较小的商场地下室,不然若能俯视整个展厅,会对“盆景”展有更直观的印象。“艺术都市”是上海本地15家画廊的联合呈现,名单里有:阿拉里奥画廊上海、ArtCN、艾可画廊、BANK、东画廊、非青计划、格蕊莉画廊、沪申画廊、Mao Space、M艺术空间、VANGUARD画廊、香格纳画廊、学古斋画廊、五五与艺术门——以外资画廊与新锐画廊为主。展厅被分割成博览会的单间形式,一律的白板。整场展览的格局像是精致的盆景:格局小,此为其一;精致而有设计感,此为其二。15家画廊并不多,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主办方所想呈现的上海当代艺术面貌:“既本土又国际化,既商业化又非盈利”。盆景的好处是具有完整而精致的展示作用,该有的都有了;但盆景也是样板化的,尤其是像这样的画廊群展,你只能看到作品,但很难看出画廊本身的特色,只能是“一窥”。比如这次参展画廊之一的艺术门(Pearl Lam)画廊,他们位于江西中路的画廊有更充足的空间展示当代艺术作品。这些体验在群展中是完全无法获得的。
  “盆景”式的展览也有利于体现展厅本身的设计元素。而上海的当代艺术展普遍也更偏重于设计感,艺术展的含义其实已被大大地拓展。如今奢侈品牌、时尚品牌都开始更有意识地尝试跨界设计,似乎新品不搞点艺术元素就Out的节奏。比之北京这样的艺术大本营,上海的优势在于组合的灵活性,还有市场的商业化程度。然而遗憾的是,上海文化由海派文化开创,在今天的当代艺术展览的举办上却有日趋保守之势。所以现在的局面是,上海的展览形式日趋趣味性和娱乐性,而回避着宏大叙事、严肃主题、哲学深度。不过,这种传统倒也是与兴于商业的海派艺术是一脉相承的。只是,作为一个强调设计元素的展览,而主办场地K11商场本身也是强调设计元素(比如,将艺术元素融入商场空间),那么,展览的灯光则显得太不专业。和我一同观展的一位在纽约从事艺术创作的学姐看了现场之后惊呼“灯光太可怕”。灯光确实有点惨白,覆盖住了艺术作品本来的颜色。联想到之前莫奈大展对灯光和布展的广泛诟病,不差钱的香港新世界集团(K11集团曾赞助过纽约艺术博览会及弗里兹艺术博览会)为何不考虑改进一下灯光设置?
  “艺术都市”展览中的作品,看下来不乏有趣味性的、有设计感的。抽离出作品,从整个艺术场域来看K11艺术空间还是更适合装置、雕塑、影像作品更甚于传统的画作展示,上半年莫奈大展口碑不佳就是明证。既然“艺术都市”的策展理念强调的是“城市的特质——由创意、活力和乐趣引领下的多元性”,那么就该在策展理念中多强调一份互动性。然而在现场所能看到的是寥落的人气,冷冰冰的氛围,一如这展厅过于刺眼的白炽灯照片和洁白的展板。就如同前文指出的,这个展览既然是明确表示要做成美术馆形式的展览,“用一种新颖的展览方式将艺术和大型公共空间结合起来,保证展览的质量和策划理念,同时让艺术走进生活、贴近大众”,那么就要承担一定的美学普及与艺术教育的功能——起码,不能再用博览会上那种每个展厅的工作人员除了大藏家和名人来的时候会笑脸相迎之外,一律启动低头看手机的高冷模式吧。
  关于画廊的联合展,笔者也曾与几位圈内人交流过,普遍的反馈是这样的形式很好,因为可以“节省大家不必要的车马时间”,“开幕式也不会撞时间了”。看来,热闹是肯定有的。然而,凡事还是要把握一个度,过犹不及。作为一家画廊,个人风格和品牌意识很重要,画廊是应该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发掘、培养、经营艺术与美。对艺术发自内心的爱与敬畏,同时又谙于经营之道,这才是画廊能持久的灵魂所在。这种灵魂,不管是单独做展览,还是参加群展,都不会有所改变。
  艺术是自由的,办展氛围好,不代表艺术创作的氛围好。像此类的“盆景”艺术展应该可以发出不同于官办展览的声音,可以打开新的局面。
其他文献
对于从大上海走出来的摩登人士,贵州的少数民族对于庞薰琹来说带有极强的异域色彩,正如高更笔下的《塔希提少女》一般,庞薰琹用自己现代人的身份去审视这些还未汉化或是现代化的民族,用独特的视角创作了《贵州山民图》系列作品。  庞薰琹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于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滩领导的决澜社及其现代美术运动至今仍让人回味。在大多数人眼里,庞薰琹是时髦又摩登的前卫艺术家,但却极少有人注意
期刊
蛋糕这种西方甜点,自进入我们生活伊始,就如魔力一般占据着所有值得纪念的时光,这魔力似乎总来自于奶油裱花细腻的香气,入口即刻的幸福感如密码般编织在层层叠叠的奶油之中,毫不夸张的说,裱花是一个蛋糕的灵魂。如同这个看脸的世界,蛋糕看的就是一朵裱花。  自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人的生活就没有离开过蛋糕,即便是我们童年时物质匮乏的80年代,上海人对乳制品的热衷也从未停歇。而乳品厂的老师傅们根据前辈的工艺手法独创
期刊
下了飞机,延安高架居然飘来浓浓的桂花香。  我拿着百度地图指挥出租车师傅开往驻地,师傅说,小姐啊,你对上海很熟啊,这么窄的小路,很少人知道的呀。我呵呵。师傅还在说,你能干的,这趟是北京飞来的飞机啊,北京人都能干的。不知道怎么解释,我呵呵。车里干干净净,师傅也干干净净客客气气,上下车的时候,师傅都殷勤地帮我拿行李,虽然路途很近,行李也不沉。这让我很快忘了刚刚在飞机上和一个飞机刚起飞且颠簸着就敢在过道
期刊
范曾  著名书画艺术家  曾工作于历史博物馆,参与博物馆组织的主题性创作。  我的艺术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获得各阶层人民的喜爱,那是由于我所画的主题弘扬了中国光辉的历史,歌颂了那些为祖国的生存和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孤忠之士,赞扬了那些千百年来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之维系的高风亮节。  1962年我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中国历史博物馆,跟沈从文先生编绘中国历代服饰资料。这是件十分浩繁的艰巨的工
期刊
曹肇基(已故)  曾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部副研究员  采访时间  2012年8月  1949年开始从事展览馆、博物馆、大型会场的美术设计。作品有天安门城楼大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苏联展览馆的部分美术设计、装饰布置,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会场设计,中国历史博物馆通史陈列中部分单元的总体美术设计及陈列等。  建国初期,对美术字需求量比任何东西都大,当时每一个会议会场标语都要
期刊
陈大章  当代著名画家  采访时间  2012年8月  1953年经沈从文和郑振铎推荐,调进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部,负责展览设计、古画临摹和绘画创作。  当时从美术设计到组织美术创作就这么个任务,有的在那画半个月一年就走了,有的在外面画,有的外地来北京的就在宾馆里画,有时候还要组织深入生活。好多画家都在我们这生活,费用由馆里出。现在这些画家都去世了,当时组织他们都很费劲的,画家楼上一层楼都是画画的,
期刊
上海艺术影像展的销售似乎很是火热,有的画廊甚至报出70%的作品已成交的喜人结果。这大概又会成为诸多艺术媒体为总结“上海艺术圈热度远超北京”而选择的成功例子吧。  被冠以中国首个国际摄影博览会的上海艺术影像展于9月5日至7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担任本次展会总监的亚历山大·蒙塔格-斯贝瑞是著名策展人、摄影专家、前伦敦佳士得摄影部总监,此次艺术影像展选址的上海展览中心,乃各类博览会钟爱的展馆。展馆外的广
期刊
这是一个混乱而宽容的时代里,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个性都被允许存在,任何多样性的事物都获得了存在的理由。  9月5日,2014大声展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南区橙色大厅盛大开幕。之所以说“盛大”,一方面是基于已连续举办10年的“大声展”所积累的名望和人们对于这个像双年展一样的新锐展览的期待;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展览团队前期盛大的宣传推广效应;此外,本届大声展集合了126位艺术家的多组作品,无论在作品形式还是现场
期刊
“尽兴”、“过瘾”是创作过程中最大的乐趣,但这种“尽兴”、“过瘾”的快乐大多与寻找、发现过程中的痛苦对半掺合。正所谓“画者从于心”,作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内心必须要有态度与坚持。毕竟,只有灵魂里镌刻着艺术的人,才能握紧艺术的真正灵魂。  如果你没有看过那幅曾被英国人评为“世界十大名画之首”的《战斗的泰梅莱尔号》(Fighting Temeraire),也没有见识过那幅曾拍出2000万英镑天价的《威
期刊
首都斯德哥尔摩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首都之一,  作为诺贝尔的故乡,整座城市焕发着华美、和平的色彩。  瑞典是世界上最接近童话故事的国家之一,身材窈窕的金发男女在街上慢跑,女权主义盛行,每年接纳近30万名政治难民或宗教难民。除了缺少日照让人染上抑郁症之外(也有人说在瑞典高发的抑郁症是因为人民生活太安逸而失去了追求),这个国家近乎完美。  首都斯德哥尔摩(Stockholm)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首都之一,作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