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美学与诗歌教学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ck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位青年老师在《琵琶行》的公开教学课上,像演示理化实验那样让学生在同一高度分别将大小两把珠子撒向瓷盘,让大家明白“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不同听觉效果;还有一位教师则让会口技的学生当堂表演,以理解“间关莺语花底滑”。这几位老师的敬业精神十分可贵,但他们的这些力气化得并不值得,甚至是弄巧成拙,和教学目的南辕北辙。每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特征,“模糊美”正是诗歌最普遍的特征。不可能也不必要把这种“模糊美”的意境讲得如说明文般的清楚;不恰当的讲解只会破坏诗意,把诗歌教学引向死胡同。
  在众多的文学样式中,最具模糊美的当数诗歌。明代谢树榛说:“几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以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唯片石数叶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清代叶燮也说过:“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两句,被后人誉为描写西湖的千古绝唱,这一句诗之所以有如此动人的艺术魅力,恐怕与其所表现的意象以一种丰富生动的模糊体验传达给读者的接受机制不无关系。这里虽然用了“把抽象化为形象”的比喻辞格,但西湖到底怎么美法,“西子”又怎么美法,答案仍然是模糊的。那么好吧,你以为有多美就多美吧(因为谁也没见过“西子”),可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西子”的美,一千种西湖的美了。这里,喻体的模糊性,既给本体的再创造以极大的诱发力,又为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们尽可以根据它的基本特征,再创出千姿百态的审美对象来。
  借助诗的语言,诗人把自己的体验传达给读者,以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和经验的交流。这一过程靠明晰的表达是难以实现的。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其“绿”字从逻辑角度来看,是模糊而唐突的。假如换成“到”字,确实变得明晰合理了,但诗味也因此逊色。诗歌历来把意境作为追求的一个极地。而意境的美学价值通常取决于“情与境浑”的艺术概括。这种艺术概括的结果,使诗歌成为一个模糊的集合。在这种集合中,不仅“情”与“境”、“物”与“我”无比例可寻,而且诗中所描写的“象”亦奥妙惝恍。“绿树连树暗,黄花出陌稀。远陂春草绿,犹有水禽飞。”(司徒空《春望》)这首诗的四句诗无疑是一个整体,一个集合。诗中的每一句又是一个子集合。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情境交融的田园佳境图。然而这“树”、“池塘”和“水禽”,各应在图画的哪一个位置上,又分别是怎样的具体形态、情状?这“暗”又到了什么程度?这“绿”又绿成什么样子?所有这一切,既难以在具体精确性方面作出回答,也无须作出这样的回答。“既无轮廓,又无丝理”,却可以生无穷之“情”,真是“大象无形”。
  对诗歌艺术的这一模糊性特征,我们的诗歌教学怎样才能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提高学生的接受效应呢?诗歌的模糊美所造就的那个恍惚悠渺的境界,实为一种“吁情结构”,需要的是音乐般阔大的联想和心灵的超悟,只有当读者沉浸其间,立身其中,与之浑然一体,其意才能朗现。这种“吁情结构”排斥概念性的逻辑分解活动。概念性的逻辑分解只能割裂它、分解它,解之愈细,则离之愈远。教师的过度讲解无异于贴标签,大大限制了诗中模糊美意象的联想空间和解释空间,束缚了学生的审美创造,甚至还会给学生的体验感悟制造“背景噪音”,很难诱发学生的无限情思。“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说“着一闹字境界全出”,可王国维没有也不会去喋喋不休去分析这“春意”怎么个“闹”法,因为这个“闹”字所构成的正是一个模糊美的意象,其内蕴是无限的春景春情,难以言传和描摹,“今人仿佛中如灯镜传影,了然目中,却是捉摸不得”(王骥德《咏物论》)。教学实践可以证明,对诗歌的模糊美意象进行模糊的控制,反到可以取得准确与模糊相统一的美的效应。“白发三千丈”和诗人的愁思是无法精确对应的,用审美体验的方式模糊地对待它,反而能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愁思的深长。“黄河之水天上来”,不能也不必据此准确地寻求黄河的源头,用审美体验的方式模糊地对待它,反而能真切清晰地感受到水天相接的情状和黄河的奔腾气势。
  所以,诗歌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决不在于将诗歌中的模糊美意象讲得如何仔细透彻,表述得怎样精细明晰,而在于为学生的体验感悟的触发起良好的导向作用,为其接受机制创设一种有利于产生兴趣的情境氛围,诱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与对象合一,从而与作者发生情感上的共鸣和生活经验的交流,乃至补充、发展和丰富诗人所完成的意象。对此,采用以下一些具体的教学途径会有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审美心境,触发学生的体验感悟。对于诗歌模糊美意象的体验感悟的产生来说,它离不开一定的审美心境,“较好的环境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马斯洛语,转引自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教学中我们可以用投影仪或张贴诗配画等环境的布置,以及教师在介绍背景和解题时的语言、表情、手势的声情并茂等感情信息的传递,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审美心境,触发其体验的进入和感悟的产生。
  (二)缘景设画,激发学生对意境的深入体味。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美学家宗白华当年曾在名画《蒙娜丽莎》前默默领略了一小时,口里念着《诗经》中的两句诗:“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便觉得诗的精神启发了画的意态;画给了诗以具体形象,诗画交辉,意境丰满。所以,对于诗歌意境这一模糊美集合,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边体味,边缘景作画。这样做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画出高水平的画,而在于激发其对诗歌意境的领悟,达到对模糊美意境集合的把握。
  (三)模糊描述,诱发学生的想象、联想。“审美体验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沟通,这种沟通的中介以及沟通的结果,都是审美意象。”(叶朗《现代美学体系》)所以,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诗歌模糊美意象作绘声绘色、深入浅出的模糊描述,架桥铺路,诱发学生的想象、联想,沟通学生与审美客体的渠道,促使其体验感悟的发生。
  (四)巧借音乐,拨动学生的情思。音乐是表情的艺术,能拨动人们感情的琴弦,在引起人们相似的情绪体验等方面,具有比语言高出百倍的力量。教学中进行配乐朗诵,或播放与所教诗歌情调节奏相谐和的音乐,能使学生“耳醉其音”、“心同其情”,从而入情、入境、会心。
  (五)反复吟咏,达到“自致其知”。叶圣陶先生说:“诗要反复地吟,词要低回地诵。”反复地吟咏品味,同样可以造就良好的诗歌审美心境,引起体验情绪的高涨。“这种品味和吟咏,就是在接通审美者心理的内部联系,多接通一层机制,多一层味道……”(余秋雨《戏剧审美心理学》)
  (六)发表感受,多向交流。审美心理学实验证明,审美感受的群体多向交流,可将个体美感体验推向丰富化和强烈化。因此,教学中可让学生在体味的基础上发表体验感受从而相互引发,促进其对诗歌模糊美意象体验的丰富化和深刻化。
  我们不用担心将模糊美学机制引进诗歌教学,会导致学生对诗歌接受的模糊不清,甚至稀里糊涂。脑科学的大脑互补优势学说和神经回路学说两大实验成果已为我们证明:模糊机制有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互渗的中介功能。它不仅能对诗歌意象的模糊美进行有效的体验,而且能帮助把握其深层的思想观念。只是这种对深层观念的把握不象一般的认识活动那样,只得到一个干巴巴的结论,而是将这种把握混合在审美体验之中:理性积淀在感性之中,理解溶化在想象和情感之中。因此,引模糊美学机制于诗歌教学之中,不但不会影响教学效果,相反,它能帮助我们的诗歌教学,乃至其它文学作品的教学迈上科学化和审美化的道路。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我们的阅读课堂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如何实现根植传统,而又超越传统,使我们的阅读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使我们的学生接受良好语文能力的教导与熏陶呢?笔者认为,必须把目光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焦点之一:必须注重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是作用于直觉的语文教学训练方法,它以一定的文字作品(书面语言)为基础。通过朗读加深对文字作品的理解,依靠声音传达出来,可以使学生从文字符号中感知
期刊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注: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独立获取、自觉探索知识等多种能力的重任
期刊
笔者看来,语文教育应贴近儿童生活,与儿童生活体验相结合,使之成为一种既是对真实生活的模拟学习、更是有真实情感的参与、个体精神的真实成长的活动。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才会提升着孩子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在各种言语的实践中内化言语,培植对生活,对语文的新感情,达到人品与文品携手共近,共同走向丰妙的境地的活动。  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语文学习走进孩子的生活,使他们更好地习得言语呢?笔者在实践中曾做了以下的一些尝试,
期刊
在新课程推进之时,人们关注起“未预设的精彩。”笔者以为所谓“未预设的精彩”,凭借的是老师具有相当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具有相当的与同学同构共长的智慧。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更有了如下的想法:要想生成,要想精彩,精力还是要花在老老实实的“预设”上。“未预设”的精彩,毕竟可遇但不可常遇。有时的未“预设”可能就是我们老师在备课时或教学时的一种疏忽。如果课前老师多了几种猜测,多几种教学应对方案,那么可能会更精彩。
期刊
天很冷,但太阳仍旧肆无忌惮地射进窗子来,在地板上投射出无数细小如米粒的珍珠,教室左侧一片灿烂。来到太阳底下,有几个同学甚至脱下了大棉袄。阳光触摸着我们,每一个人都捧着一本书默默地看着,我们各自沉浸在自己在世界里。  阳光下,我们收获了一地的书香。——陈杭亮  今天下午,阳光撒在了地板上,暖洋洋的。可爱的阅读课是随着悦耳的铃声和章老师一起踏进教室的。老师允许我们在窗子边阅读,所以,那温暖的阳光下又多
期刊
在孩子们的心中课堂是充满灵性的,既美丽又奇特。可是在现实中我们大人却因为太平常、太常见的原因而经意或不经意地忽视课堂,忽视对课堂内涵的深刻挖掘,将课堂简单化,程式化了。其实,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课堂就是我们的生活,应该如生活一般充满喜怒哀乐,厚实多彩。用心经营你的课堂吧,有时只是简单的改变,你会发现课堂充满生气与活力,洋溢着亲情与幸福,收获着真诚与智慧!     一、少些冷漠,多些温情与激情   
期刊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巨人,从古到今,留下许多的文化沉淀使后人享用不尽,其中,大量的诗歌就是其中最璀璨的精品,透过这些文字呈现出立体智慧的内涵空间,其价值需重新认识和开发出来。为了培养儿童具有民族文化本色的儒雅,我们应该激活传统,实施以“读经教学”为核心的诵读教学,充分发挥其记忆力的特长,通过反复熟读背诵最有价值的诗词。在长期的诵读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他阅读古文的能力,陶冶他的性灵,开
期刊
我们知道,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那么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为此,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现抛砖引玉,以求指正。    一、 以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知活动与感
期刊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 “书香校园”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向课外延伸,向家庭延伸,向社会延伸。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读写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回顾我们走过的路,我们欣喜地发现,阅读之花在一小开得格外灿烂,自由写作也成了孩子们真情表达的新天地!在校园里,在工作日志上,我们都能发现新教育实验的光点在闪耀!    光点一:阅读氛围别样浓    我们知道,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活水之源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创作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我们要发展学生独特的精神,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善于表现真我,写出个性鲜明富有创意的作文。教学中要注重一下几个方面:    一、细致观察,触发想象联想    社会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实践证明,闭门造车,凭空想象是不合理的胡思乱想。只有以知识为基础,经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