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牛的联想”导写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g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虽然牛年已去,虎岁来临,但老牛毕竟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其“鞭身汗体播春色,草腹丹心献玉浆”的奉献精神令人敬佩,其“逆来顺受、忍辱求全”的生活习性也让人警醒。如果我们对牛做关于“社会生活”的思考,就能发现其所蕴含的诸多人生哲理。
  请以“牛的联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要求:文体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审题指导]
  短短的几行材料,指出牛的生性特征,亦褒亦贬,加之以“牛的联想”为话题,这就大大拓展了作文审题立意的范围。所以凡是对牛自然属性的观察、认识可以写,对牛社会功用的探索研究可以写,对牛的某些生活习性做透过现象探究其本质的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考可以写,对与牛有关的新语汇、成语、俗语、谚语以及神话传说等文化现象也都可以写……
  
  [写作提示]
  基于上面的分析,下面诸多的立意角度都可以据之构思成文,进而表情达意、述志明理:
  (1)由牛的一步,十步,百步……总是一个脚印地走向目的地,可以联想、提炼出“行远必自迩,欲走向理想的目标,必须踏踏实实、持之以恒”的观点。
  (2)由牛总是听任鞭笞、不辞劳苦地耕耘,才迎来金秋的收获,可以联想、提炼出“丰硕的收获,来自辛勤的耕耘”的观点。
  (3)由牛不管吃什么,首先是“拿来”,然后一概吞入,可有“要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观点。
  (4)由牛总是进行反复地倒嚼,才慢慢有选择地消化吸收,可有“反复地思考、认真比较,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观点。
  (5)由牛从不羡慕骏马、快车,总是迈着稳健执著的脚步,走向目的地,可有“不见异思迁、勤恳踏实工作,必将有所成就”的观点。
  (6)由牛走路低头、吃东西低头,耕耘劳作时,更是低头——越是用力,越是把头埋得低低的,可有“勤奋劳作者,是无暇矫首晃头,招摇过市的”的观点。
  (7)由牛的沉默寡言,从无只言片语的自夸,人们也由衷地喜欢它,可有“真正的实干家,从不会自我吹嘘、自我标榜”的观点。
  (8)由西班牙的斗牛,受人挑逗,愤怒得发疯,甚至恶斗而死成为人们的笑料,可有“蠢笨、愚昧,没有自知之明才被人所玩弄”的观点。
  (9)由牛虽为牲畜,不会做“我爱你”的表白,却舔犊情深,可有“只有伟大、崇高的挚爱,才不掺杂一点点水分”的观点。
  (10)由牛不需要或不想喝水时,即使强按头,也不会违心地去喝水,可有“强扭的瓜不甜”或 “不畏淫威,做人要有做人的尊严和骨气”的观点。
  ……
  
  [学生佳作]
  
  读牛
  吉林松原市二中宫常
  可能是由于生在农村,家里养过牛,自己喂过牛、放过牛,对老牛熟悉、又有感情吧,当我看到作文话题后,稍一思索就有思路了。拟标题时,我先后想了三四个,最后所拟定为“读牛”,因为我觉得:每头牛都是一本书,仔细阅读,可以从它们的生活习性上学到很多做人处世的道理。
  阅读第1页:牛行走
  一步,两步,三步;十步,百步,千步……不论是为自己寻找食物,还是给人类拉车、驮东西,老牛一贯是这么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走着。它们虽然行走得缓慢,但走一步就是一步,每一步都能留下深深的脚印,而且还后劲绵长、顽强坚韧;它们既不会蜻蜓点水般地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也不像小毛驴那样撒欢儿尥蹶子,一会儿就没有长劲了。由于老牛的这种特性,农民才喜欢用它来拉车、犁地,以求个适用、稳妥。
  读这一页,我受到了这样的启发: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必须踏踏实实地做人、勤勤恳恳地做事,任劳任怨、持之以恒,才能有所作为、得到社会的认可。
  阅读第2页:牛低头
  除了对子女或者伙伴发出深情呼唤时,牛才偶尔要扬起头颅外,它似乎从不高抬头,更是与“趾高气扬”无关。你看,无论是旷野草地里、乡间小路上,还是在城市街道中,它们所习惯的就是低着头:走路时低着头,吃草时低着头,喝水时低着头,关爱女子深情地舔舐时也低着头,特别是耕地、拉车等辛勤劳作时更是低着头——越是用力,越是把头埋得低低的。
  从老牛习惯低头的生性特征上,我知道了:凡是有所作为的,都勤恳质朴、埋头苦干、谦逊自重,他们从来没有过多的时间摇头晃脑、招摇过市、骄傲自满。
  阅读第3页:牛进食
  从小的方面来说,它们是为了自身成长、生命延续的需求;从大的方面来讲,它们是为了种族繁衍、发展壮大的需要。一头牛,一头普通的牛,面对可以吃的草——不管是羊草、蒿草,软草、硬草——甚至一切可食用的东西,首先是一概吞入的“拿来”,然后有空再倒嚼儿——对食入的东西反复地咀嚼,慢慢地消化,凡是精华、有益的一定要吸取;凡是渣滓、无用的决不保留。
  这是老牛生性的又一个特性,它与我们今天学习、积累知识多么相似啊:要广博地学习、多方地涉猎,然后再对所学的东西温习整理、加工消化,并有目的地选取、吸收,最终成为有益于立身行事的精神财富。
  [简评]
  本文的出彩点体现在一个“读”字。首先,以“读牛”为大标题,精警传神。平时我们常听说“赶牛”、“放牛”、“骑牛”的,还真未见“读牛”的;“读”,涉及的对象通常是“书”,以“读牛”为题,既给人新颖别致之感,又暗示“牛”有着丰富的内蕴。其次,三个小标题都带“读”字,从“牛行走”到“牛低牛”再到“牛进食”,既高度概括每部分写作内容,又条理明晰地显示文章的脉络。第三,通篇在“读”上做文章,写牛的生活习性及特征,是“读”中所“见”,再由所见产生联想、思考,是“读”后所感。缘物思事,述事明理,由实而虚,一贯龙成。
  
  [行家走笔]
  
  牛
  文/叶圣陶
  在乡下住的几年里,天天看见牛。可是直到现在还像显现在眼前的,只有牛的大眼睛。冬天,牛拴在门口晒太阳。它躺着,嘴不停的磋磨,眼睛就似乎比忙的时候睁得更大。牛眼睛好像白的成分多,那是惨白。我说它惨白,也许为了上面网着一条条血丝。我以为这两种颜色配合在一起,只能用死者的寂静配合着吊丧者的哭声那样的情景来相摹拟。牛的眼睛太大,又鼓得太高,简直到了使你害怕的程度。我进院子的时候经过牛身旁,总注意到牛鼓着的两只大眼睛在瞪着我。我禁不住想,它这样瞪着,瞪着,会猛的站起身朝我撞过来。我确实感到那眼光里含着恨。我也体会出它为什么这样瞪着我,总距离它远远的绕过去。有时候我留心看它将会有什么举动,可是只见它呆呆地瞪着,我觉得那眼睛里似乎还有别的使人看了不自在的意味。
  我们院子里有好些小孩,活泼,天真,当然也顽皮。春天,他们扑蝴蝶。夏天,他们钓青蛙,谷子成熟的时候到处都有油蚱蜢,他们捉了来,在灶堂里煨了吃。冬天,什么小生物全不见了,他们就玩牛。
  有好几回,我见牛让他们惹得发了脾气。它绕着拴住它的木桩子,一圈儿一圈儿的转。低着头,斜起角,眼睛打角底下瞪出来,就好像这一撞要把整个天地翻个身似的。
  孩子们是这样玩的:他们一个个远远的站着,捡些石子,朝牛扔去。起先,石子不怎么大,扔在牛身上,那一搭皮肤马上轻轻的抖一下,像我们的嘴角动一下似的。渐渐的,捡来的石子大起来了,扔到身上,牛会掉过头来瞪着你。要是有个孩子特别胆大,特别机灵,他会到竹园里找来一根毛竹。伸得远远的去撩牛的尾巴,戳牛的屁股,把牛惹起火来。可是,我从未见过他们撩过牛的头。我想,即使是小孩,也从那双大眼睛看出使人不自在的意味了。
  玩到最后,牛站起来了,于是孩子们轰的一声,四处跑散。这种把戏,我看得很熟很熟了。
  有一回,正巧一个长工打院子里出来,他三十光景了,还像孩子似的爱闹着玩。他一把捉住个孩子,“莫跑,”他说,“见了牛都要跑,改天还想吃庄稼饭?”他朝我笑笑说,“真的,牛不消怕得,你看它有那么大吗?它不会撞人的。牛的眼睛有点不同。”
   以下是长工告诉我的话。
  “比方说,我们看见这根木头桩子,牛眼睛看来就像一根撑天柱。比方说,一块田十多亩,牛眼晴看来就没有边,没有沿。牛眼睛看出来的东西,都比原来大,大许多许多。看我们人,就有四金刚那么高,那么大。站到我们跟前它就害怕了,它不敢倔强,随便拿它怎么样都不敢倔强。它当我们只要两个指头就能捻死它,抬一抬脚趾拇就能踢它到半天云里,我们哈气就像下雨一样。那它就只有听我们使唤,天好,落雨,生田,熟田,我们要耕,它就只有耕,没得话说的。你先生说对不对,幸好牛有那么一双眼睛。不然的话,还让你使唤啊,那么大的一个力气又蛮,踩到一脚就要痛上好几天。对了,我们跟牛,五个抵一个都抵不住。好在牛眼睛看出来,我们一个抵它十几个。”
  以后,我进出院子的时候,总特意留心看牛的眼睛,我明白了另一种使人看着不自在的意味。那黄色的浑浊的瞳仁,那老是直视前方的眼光,都带着恐惧的神情,这使眼睛里的恨转成了哀怨。站在牛的立场上说,如果能去掉这双眼睛,成了瞎子也值得,因为得到自由了。
  [简评]
  本文以“牛的眼睛”为线索,通过对牛哀怨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对牛的同情与愤恨。牛的形象,显然是旧中国那些奴性十足、愚昧麻木的人们的象征。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作者表达了对奴隶们不幸命运的同情和不敢抗争的愤怒,揭示了旧时代农民甘于压迫,无力反抗的深刻社会现实。文章主题鲜明,寓意丰富。可谓“取材细小,主旨宏大;语言浅近,意义深远。”
  (作者:张国学,吉林松原市二中)
其他文献
高考作文,可以看作是专门写给阅卷教师看的作文。要想作文得高分,就不能不研究一下阅卷教师是什么样的人。  阅卷教师首先是教师。  教师的第一职责,拿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说法就是“传道”。这个道,在封建社会是孔孟之道,在今天则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并不深奥,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八荣八耻”的论述、“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其实都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具体的描述。
期刊
1. tasteless adj. 没有味道的;没有品位的;无鉴赏力的  相关常见词汇和短语:  tasteful adj. 有鉴赏力的,风雅的;taste v. 尝,品尝;to sb.’s taste 按口味,合某人的口味;  in good / bad taste 得体的 / 不得体的  例如:Modern art is not to everyone’s taste. 现代艺术不见得
期刊
导数在新课程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其在高考中的考查形式也越发多样,在求解函数问题的过程中,常会碰到具有导数符号特征条件的题目,由于此种类型平时接触较少,甚为陌生,很多学生不知如何思考,束手无策.本文归纳了三种常见的具有导数符号特征条件的函数问题,旨在帮助读者理清这一类型问题的解决思路与策略,下面精选几道例题给予分析.  一、具有导数值特征条件的函数问题  f′(a)表示函数y=f(x)在点x=a处
期刊
基本不等式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它的应用范围几乎涉及到高中数学的所有章节,且常考常新,下面通过具体例子解析分类解析.  一、基本不等式与数列的交汇问题  例1(2010年武汉高三模拟)已知数列{an}满足an=2an-1-2n+5(n∈N且n≥2),a1=1  (1)若bn=an-2n+1,求证:数列{bn}(n∈N*)是常数,并求{an}的通项;   (2)若S
期刊
不等式的证明考察了学生综合运用各数学知识的能力,因此不等式的证明是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难点之一.在不等式证明中最常用到的证明方法为比较法(包括作差法,做商法),综合法,分析法这三个方法.其它还包括反证法,放缩法,换元法,函数(主元)法等作为辅助.在不等式证明中需要融合以上多种方法,往往在综合法中蕴涵分析法,分析法中融合了综合法.在使用上述方法证明不等式时主要用到的数学工具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基本不
期刊
1.根据所提供的作家,仿造下面画线的句式和修辞方法,另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和《我有一个梦想》作者马丁路德金——挣扎使人悲苦,抗争则使人高贵。  贝多芬挣扎在孤独的渊谷,但他用音乐作为抗争的云梯,备尝辛酸,终于攀上了永恒的巅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下面的上联对出下联,并引用此对联写一句
期刊
数学思想方法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知识的精髓,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解决数学问题经常用到多种基本数学思想,掌握这些数学思想有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因为应用数学思想薄弱或使用不当等而错解题目.下面就同学们在解题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分析如下.  一、分类讨论思想薄弱或未掌握分类的标准导致错误  分类讨论思想是高考重点之一.由于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期刊
整体阅读是古今学者都倡导的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是一种着眼于文章整体认知的阅读方法。整体阅读注重从宏观上驾驭文章,强调首先对文章整体把握和整体理解,在清理内部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再由整体推及到局部,直至达到对文章全面、准确、透彻地理解、感悟和赏析。我们提倡整体阅读,不仅仅因为它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心理流程,于阅读理解有利,还因为在高考考场上它对我们迅速、准确地解答试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通读
期刊
摘要:“恒成立”问题是数学中常见的问题,这类问题与函数,方程等知识综合在一起,演绎出一道道设问新颖,五光十色的题目,这些试题的思辨性很强,往往让人眼花缭乱,并且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因而也就成为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虽然题目的新颖性与思辨性常常令解题者不知所措,但笔者通过仔细研究后发现,只要你具备了六大绝招,这一切问题将
期刊
一    从总理打水到总书记舀水看出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曲靖市,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时,温家宝特意抽时间来到师宗县葵山镇大麦地村了解一下村民有没有饮用水。74岁的村民王顺生正在水窖打水,温家宝走过去,拎起绳子也打上来一桶,看到水很清,他满意地点点头。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工作。在银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