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学课堂:“生长教育”理念下的思考与探索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khfahdjf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施一个新教育理念,意味着追求一种新的教育形态,既要进行制度与文化层面建设的“顶层设计”,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规划”;构筑理想的立学课堂,既要聚焦关键要素,又要提升教师素养,让儿童自然生长。
  [关键词]教育即生长;立学课堂;思考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1-0081-02
  课堂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不仅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承担着促进师生智慧生长的教育使命。我们以为,理想的课堂应是秉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坚守课堂“立人”“立根”“立身”的价值取向,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立学课堂”。为此,在“生长教育”的理念指导下,我们以“立身以学”为校训,开始了对“立学课堂”的思考与探索。
  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理想课堂的构筑
  1.“立学课堂”的内涵理解
  纵观各个国家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18个基本要点,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中央,挖掘学科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分层建构教学模型,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教与学的目标有效同步达成,建设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学由认知性学习为中心向活动性学习转变。
  2.“立学课堂”的基本特性
  (1)直击思维的深刻性。(强调思维参与的深度学习)
  学习的本质就是习得一种思维。同时,思维又决定了学习是否有意义。思维从哪里启动呢?那就是教会孩子提问。因此,学会提问是“立学课堂”最显著的特征。
  (2)倡导合作的共享性。(强调协同互惠的合作展示)
  “立学课堂”倡导一种协同互惠的学习状态,突出课堂学习中的“对话”,强调彼此之间的“倾听”和“联系”,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努力把课堂建设成为“学习共同体”,引导全体学生(尤其关注学有困难或者是特殊的学生)在同一个学习场域中共同发展。
  (3)体现学习的探究性。(强调由内而外的自主探究)
  “立学课堂”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经历了“立学课堂”的学习历程后,能带着疑问,带着思考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乃至走进人生的“大课堂”,继续去探求未知,解决疑惑,最终实现自我生长。
  (4)注重个体的建构性。(强调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
  “立学课堂”注重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自主建构,通过“全科阅读”拓展学习空间,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达成各科学习的融会贯通。
  3.“立学课堂”的实施策略
  “立学课堂”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立人”“立根”“立身”的教学理念。
  语文学科由“课前自主先学、课内合作研学、课后拓展提升”三个部分组成,目标立“本”、问题立“行”、活动立“场”、探究立“意”、拓展立“言”、课堂立“体”。
  数学学科分为“自主先学、合作研学、巩固促学、提升延学”四大版块,目标立“本”、问题立“异”、合作立“交”、练习立“论”、共生立“趣”。
  英语学科以“单词朗读、词组整理、知识链接、自主提问、思维导图拓展”五个组块构成,目标立“本”、热身立“趣”、问题立“精”、任务立“实”、合作立“效”、交流立“境”、拓展立“新”、语言立“美”。
  4.“立学课堂”的评价指标
  “立学课堂”以问题导学为主线,以阅读理解为核心,以思维训练为重点,以表达共享为路径,用“四会四能”的基本要求指导全体师生的日常学习行为,让学生做到会思考、能提问,会分享、能合作,会归纳、能整理,会迁移、能运用。
  从“个生、众生”到“共生”,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群体,“立”字很重要,能够站立、屹立乃至鹤立应该是检验我们的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我们的教育应该为儿童在学业,乃至以后的事业上立得住、立得稳、立得久提供服务与支撑。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关键要素的聚焦
  1.全员攻关(集体打磨——学科研讨——自我反思)
  (1)集体打磨:围绕研究项目,各学科、各教研组开展基于日常教学的研究,每学期集体打磨一节研究课,提前一天抽签确定上课人员。通过“卷入式”研究,带动全体教师投入“立学课堂”的研究之中。
  (2)学科研讨:每周学科组集体备课围绕“四个一”展开,即一个备课主题、一场课例展示、一次研讨交流、一份教学个案。通过扎扎实实的研究,解决“立学课堂”的难点和重点。
  (3)自我反思:根据自己的日常教学以及集体研讨,每位老师撰写《我的“立学课堂”我反思》,及时记录教学研究中的得失与成败,在间周的“立学沙龙”中,进行教学实践智慧的交流与共享。
  2.项目过关(自主申报——分批验收——跟踪指导)
  (1)自主申报:在全员攻关研究的基础上,每个学期我们均要围绕研究内容进行项目过关和验收活动。全体教师根据自身研究现状,首先进行自主申报。
  (2)分批验收:由学校教学处牵头,组织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分学科、分批次进行现场验收。
  (3)跟踪指导:对第一轮验收不过关的班级或个人,由教学处分管主任进行跟踪指导和检测,直至验收合格。项目过关促使每一位教师都积极投身到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之中,不做局外人,不當旁观者。
  3.骨干把关(理论辅导——课例示范——课题助推)
  (1)理论辅导:组织开展“立学课堂大家谈”活动,所有行政人员和骨干教师带头为全体教师做理论学习汇报和辅导,从理念层面辅导全体教师厘清“立学课堂”的基本内涵,明确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2)课例示范:每周的“立学课堂我能行”小组研讨课,每月的“立学课堂我先行”大组观摩课,用具体的课例引领全体教师准确把握“立学课堂”的设计要点和操作路径。   (3)课题助推:积极申报课题——立学课堂。“生长教育”理念下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及时总结、提炼“生长教育”理念下“立学课堂”的基本策略。
  通过扎实有效的研究方式和务实精细的教学管理,全体任课教师聚力攻关,逐一化解“立学课堂”研究的难点。比如,学习单的设计遵循了统一和个性、有形与无形相统一的原则,既方便教师日常使用,又兼顾了学科和学段的不同需求;对班级上的学困生和特殊孩子,在小组汇报和交流时优先展示,最先发言;为了让小组交流形成共享,在全班交流时注意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归纳与整理能力,打造互相倾听的课堂。
  “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立学课堂”教学流程,促使我们关注教,更关注学。从理想到现实,从理念到行动需要我们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长教育的保障
  1.建设高素质的管理团队
  (1)着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学校通过“立身讲坛”,力争让教干队伍在组织领导、团结共事、办学治校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升,造就一支作风优良、有着较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管理团队,为推动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着力加大选拔教干力度。学校实行各科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制,坚持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和考察年轻教干,真正将素质好、业务精、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同志选拔到学校领导岗位。
  (3)着力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制定教干工作职责和考核方案,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建立一个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工作踏实、勤政廉洁的校领导集体。
  2.打造多面手的教师队伍
  (1)多角度理论充实。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学校才能成为最有文化的磁场。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完成两本必读书目,组织教师走上“立学讲坛”,参加“立学沙龙”,使广大教师成为学习型的书香教师。
  (2)多元化活动引领。组内研究课人人参与,所有活动必须留下上课照片、听课照片、反思交流照片以及上课者的教案和反思等资料,学校领导全程参与活动过程,促使教师真备课、真研讨。
  除必要的年级展示课、共同体研究课和各类校级以上公开课及比赛课之外,学校还将搭建“相约在春天”如小优质课评选、教师基本功比赛、教科研专题研讨等活动,有计划地提高青年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逐步打造一支安教、乐教、善教的骨干教师队伍。
  (3)多渠道开阔眼界。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培训方式,拓宽教师视野。通过邀请省市的教学大咖、县内的本土名师来校讲学,让教师们汲取发达县市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教学经验。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回来,制作学习简报、课堂再现,在学校进行二次培训,使上一级培训的成果達到最优化,提高全校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4)多方位专业塑造。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制定职业生涯成长规划。学校组织教师扎实进行教学基本功训练,提升教师的教学内功;举行校内课堂教学竞赛,邀请专家给予指导,改变教师课堂教学的生态、理念;开展同课异构、与顶级教师同堂展示活动,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组织教师申报课题,积极参与研究,提升教学研究能力;组织教师撰写教研论文,关注课程改革新动态,熟悉教育教学新理念;实施“青蓝工程”,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立学课堂”是对话式的课堂,让儿童立在学的正中央;“立学课堂”是合作式的课堂,让儿童真正地、真实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立学课堂”是探究式的课堂,让生生、师生、师师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在课堂中生长,我们永远在路上!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产品快速成型-3D打印技术应用》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快速成型的原理及各种成熟的快速成型技术,为将来进入专业工作岗位积累知识和经验。为了改变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文章对该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进行了实践与探索,通过深入分析课程目标,开展项目设计,精心选取与课程相关实践性强的项目开展教学实践,并对项目化改革作出评价,以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综合能力,使《3D打印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幼儿在面对新游戏的生成、开展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其间教师应怎样给予幼儿支持和帮助呢?本文以“
期刊
项目学习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新常态。在这种新教学形式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多元、灵动,教学的创新性和整体性得到凸显,学生的认知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学习能力逐渐提升。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深度挖掘项目学习的内涵、形式,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重构,使信息技术教学趣味无穷。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小学阶段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是保障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文章阐述了学考背景下“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具体方法及所需的辅助条件,以期构建教学阶段化、课堂分段化教学模式,提升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摘 要]当人类社会迈进信息时代的新阶段——人工智能时代,给教育带来许许多多的新技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活动课程,深受技术发展影响,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已经发生变化,由“传道授惑”走向“师生共长”的觉悟智慧教育;教育环境由“教育工厂”转型为“学习村落”,让学习由“套餐”变成“自助餐”,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教学方式更加突显实践性、情境性和个性化特征,鼓励学生从“学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意识、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对学生展开道德与法治教育意义重大。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从品德和社会学科不断发展而来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在一定程度上受品德和社会教学的影响,需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把握教学目标,重视教学设计;把握知识本质,优化教学方式;借助教育资源,实现教学延伸,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教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化学知识以生动的方式呈现,方便学生理解,文章利用文献资料分析、实践探究等方法,对高中化学教学中演示实验的重要性及其实践策略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高中化学演示实验的特点鲜明,教师可以从科学导入、明确目标、放大细节以及强调探究等角度出发,为高中生化学综合素养的强化提供必要支持。
2016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北京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18年正式落地实施,至今连续实行3年。此方案对初中化学评价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从知识内容、能力体系、难度及选考变化三个维度深度探究了化学评价改革实践,并结合具体试题,从价值导向、探究应用、创新发展、基础落实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化学评价改革的具体成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