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y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意识、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对学生展开道德与法治教育意义重大。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从品德和社会学科不断发展而来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在一定程度上受品德和社会教学的影响,需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把握教学目标,重视教学设计;把握知识本质,优化教学方式;借助教育资源,实现教学延伸,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1-0069-02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由品德教材不断发展演变而来的新学科,在小学教学体系中发生一定的变化,需要教师深入了解教材编写意图,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教学目标,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投入到道德与法治学习中,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识本质、趣味内容,点燃学生探索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弥补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不足。
  一、把握教学目标,重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导向,是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教学目标,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确保道德与法治教学有序展开。为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前,教师需要思考以下问题:教学目标是否明确?立足于教学目标,教材如何设计知识内容?应通过何种设计展开教学?教学预期效果是什么?怎样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深入思考以上问题,精心策划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使道德与法治教学脱离为考试而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学《开开心心上学去》时,教师需要进一步了解这堂课的教学背景:学生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对于同学、教师、学校并不了解,内心容易产生距离感、陌生感。为此,教师要掌握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接受学习中尽快适应校园环境,帮助学生克服不良情绪,让学生感受到身份的变化,体会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新鲜感。同时,教师要遵循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设计展开规划。在教学前,教师借助充满趣味的儿童歌曲《上学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氛围更加融洽、自在,消除学生心中的紧张感、陌生感。随后,教师利用丰富多彩的教材彩图,为学生讲解新的教学内容。在讲述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姓名和自己在上学前分别做了哪些准备,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接着,教师从家庭、课堂等方面入手,对学生展开文明教育、感恩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人。临近下课,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所松懈,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学生参与书本传递的游戏,即书本传递到哪一位学生手中,那一位学生就要勇敢起立,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姓名、爱好等,以便其他学生和教师进一步了解他。这样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保障教学的整体效果,使学生的学习体验感进一步增强,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上述教学,教师把握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教学设计与规划,使教学思路、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更加清晰,促使学生积极地投身于课堂学习之中,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二、把握知识本质,优化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者高度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推动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立足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意识到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通过精心策划教学内容,培养与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较为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教师不能运用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形式,对学生展开理论知识的讲解,应在把握知识本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方式的优化,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学科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意识,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概念的理解。
  例如,教学《健康过冬天》一课时,教师结合学生对大自然、对冬天事物了解过少的现实,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学生呈现银装素裹、千里冰封、飞雪漫天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尝试说出冬天的特点,加深学生的感知印象。随后,教师让学生观看动画视频,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动画视频中,小朋友做了哪些活动?”“这些活动你们都体验过吗?”“除了这些活动外,我们还可以做哪些活动?”学生说:“在冬天可以跑步!”“在冬天打球。”“在冬天跳绳。”有趣的师生对话,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打破时空界限,将学生领到学校的操场上,组织学生参与冬季户外运动,使学生体验冬季生活的乐趣,形成鍛炼意识。学生在操场上与其他伙伴尽情玩耍,享受着冬天带来的美好体验。教师向学生传播冬季保健知识,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并对他人的身心健康给予关怀,帮助学生养成不畏寒冷、坚强勇敢的品质。
  上述教学,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体验感,使学生感受到冬季生活的快乐,并学会冬季保健小常识,懂得关心他人、保护自己,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
  三、借助教育资源,实现教学延伸
  利用道德与法治学科对学生展开思想道德观念的教育,并非朝夕之间就能完成,需要教师长期培养与强化,加深学生对学科本质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然而,学生年龄幼小,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有限,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难度却进一步加大。为了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预期目标,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式,转变道德与法治独立式教学的局面,借助多元化的教学资源,通过跨学科整合的方式,丰富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扩大教学空间,延伸与拓展课堂教学。
  例如,教学《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时,教师充分融合语文、美术等学科内容,转变固化的教学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在课堂教学前,教师为学生讲解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由于是一年秋季的中期,因此被人们称为中秋,相传是为了纪念嫦娥。”教师讲解完中秋节的由来后,把课堂教学向语文学科进行拓展,让学生联想自己的日常生活,尝试说出中秋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大多数学生联想到月饼、赏月等,教师将此内容进行有效梳理,加深学生对中秋节风俗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回想自己所学的古诗,有哪些是描写中秋节、赏月等内容。有的学生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的学生则想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诗句,此时教学氛围融洽、活跃。教师借此时机,围绕教学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秋节象征着团圆”,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祖国之情,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最后,教师让学生以“中秋佳节”为主题进行美术创作,以此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延伸,提高教学效果。
  上述教学,教师围绕教学主题,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在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的同时,促进道德与法治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融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习兴致高涨,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师应转变固化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式,加深学生的课堂体验感,点燃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提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只有认识到教育的作用与价值,才能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遵循学生的发展特点,深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 参 考 文 献 ]
  [1] 冯美虹.追求有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9(29).
  [2] 马海青.浅析小学中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体验式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9(05).
  [3] 陆玲.基于主题活动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9(04).
  (特约编辑 木 清)
其他文献
俄语课程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外语必修课程之一。加强对俄语课程的研究,有益于促进“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文化的交流互通,巩固和加深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文章通过对俄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分析当前最为常用的教学模式——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在中学俄语课堂教学中实施的问题,为中学俄语教学以及教师提供教学方式和思维上的参考意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
[摘 要]在学科融合时,可以大胆将打比方的方法吸纳进数学学科里,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式将一些数学概念说得更明白,让运算定律贴近生活,让晦涩深奥的数学知识变得可感可知,让一板一眼的数学知识变得多姿多彩。  [关键词]打比方;数学;概念;运算律;操作;规则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0-0088-02  把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深入
参与运动是学生形成运动技能与发展体能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成为运动的主人,才能获得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才会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让学生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提高主动参与运动的意识是小学阶段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中学生运动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影响着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和谐时
《产品快速成型-3D打印技术应用》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快速成型的原理及各种成熟的快速成型技术,为将来进入专业工作岗位积累知识和经验。为了改变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文章对该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进行了实践与探索,通过深入分析课程目标,开展项目设计,精心选取与课程相关实践性强的项目开展教学实践,并对项目化改革作出评价,以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综合能力,使《3D打印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幼儿在面对新游戏的生成、开展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其间教师应怎样给予幼儿支持和帮助呢?本文以“
期刊
项目学习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新常态。在这种新教学形式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多元、灵动,教学的创新性和整体性得到凸显,学生的认知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学习能力逐渐提升。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深度挖掘项目学习的内涵、形式,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重构,使信息技术教学趣味无穷。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小学阶段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是保障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文章阐述了学考背景下“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具体方法及所需的辅助条件,以期构建教学阶段化、课堂分段化教学模式,提升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摘 要]当人类社会迈进信息时代的新阶段——人工智能时代,给教育带来许许多多的新技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活动课程,深受技术发展影响,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已经发生变化,由“传道授惑”走向“师生共长”的觉悟智慧教育;教育环境由“教育工厂”转型为“学习村落”,让学习由“套餐”变成“自助餐”,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教学方式更加突显实践性、情境性和个性化特征,鼓励学生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