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班级群体的“灵魂”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志国
  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著作40余部。
  班级群体凝聚力的概念
  所谓班级群体凝聚力,就是班级群体吸引学生个体从内心向班级凝结聚集的力量,简单说来,就是班级对学生的吸引力。
  这个吸引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班级的向心力,体现的是学生对班级的满意程度,学生对班级的向心力越大,学生对自己所属的班级越满意,班级群体的凝聚力就越强;二是学生之间相互的聚合力,也就是学生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学生之间的聚合力越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就越紧密,班级的凝聚力也就越强。这两种力合起来,就构成了班级群体的凝聚力。
  班级群体凝聚力,会在不同情况下以不同方式体现出来。比如,班级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是一种班级群体凝聚力的体现。再如,学生为了班级的目标去努力学习和工作,是一种班级群体凝聚力的体现。甚至,有时候学生看到自己的班级出现在批评公告栏,偷偷擦掉公告栏上的批评文字,也可能是一种班级群体凝聚力的体现。
  班级群体凝聚力,会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中以不同方式体现出来。比如,小学阶段,全班学生都能完全服从老师指挥,是一种班级群体凝聚力的体现。再如,中学阶段,在班级获奖后,全体学生都为自己的班级鼓掌喝彩,是一种班级群体凝聚力的体现。甚至,有时候班级之间发生冲突,也可能是一种班级群体凝聚力的体现。
  群体凝聚力的心理根源:一是人的生存需要。人的生存、发展,要在群体中才能得以实现。于是,群体就对个体有了一种吸引力,这可以叫生存凝聚力。二是人的归属需要。人不能完全离群索居,都需要归属于群体。于是,群体自然而然对个体产生了一种吸引力,这可以叫归属凝聚力。三是人的情感需要。人是有情感的动物,情感的满足离不开群体中的人际交往。于是,群体就对个体有了一种吸引力,这可以叫情感凝聚力。四是人的服从需要。人都有服从他人的倾向,于是,群体领导者就有了对个体的吸引力,这可以叫服从凝聚力。
  班級群体凝聚力,也基于这样的心理根源:学生要通过班级的群体活动才能完成自己的学业;学生要生活在一个班级,才能满足归属的需要;学生要在班级的师生交往中才能满足情感需要;学生在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教导下,才能更好地成长。正是基于诸多心理因素,班级群体才有了吸引学生的凝聚力。
  凝聚力是一个班级群体健康发展的“灵魂”。
  正如人不能没有灵魂,班级群体不能没有凝聚力。班级群体凝聚力,不仅是实现班级群体目标的重要条件,而且是班级群体存在的前提条件。如果一个班级丧失了凝聚力,那么,这个班就成了一盘散沙,不用说班级群体的目标实现不了,连班级群体都算不上了,甚至这个班级群体本身可能就不存在了。所以,我们要增强班级群体的凝聚力。
  影响班级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班主任都想让自己带的班有较强的凝聚力。可是,谁也没有坐享其成的幸运。前面谈到的群体凝聚力的心理根源,只是为班级群体凝聚力提供了自然的心理基础,并不能保证班级有足够强的群体凝聚力。足够强的班级群体凝聚力,都是班主任花费心血的结晶。于是问题又来了:有些老师也花了不少心血,班级却还是缺乏足够的凝聚力,这是为什么?归根结底是没有按规律办事。要增强班级群体凝聚力,首先需要了解影响班级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那么,影响班级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
  一是班级群体的领导作风。首先是班主任的领导方式。心理学家勒温等人经过很多实验发现,采用民主型领导方式的小组,比采用专制型和放任型领导方式的小组,成员之间更友爱,思想更活跃,态度更积极,群体凝聚力更强。教育实践也证明,民主化管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增强班级群体的凝聚力。再就是班主任的非角色性影响力。比如,如果班主任在学校甚至社会上有较高的声望,学生就会因为在这位班主任带的班上感到自豪;反之,如果哪位班主任非角色影响力很差,学生就会离心离德,甚至想转班、转学。
  二是群体成员的相似程度。研究发现,群体成员越相似,就越容易相互喜欢,越容易密切人际关系,也就越容易增强群体凝聚力。从教育实践看,之所以中小学班级群体都有较强的凝聚力,是因为学生的年龄有较大的相似性。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也会因为成员的相似性,比如相似的个性和共同的爱好等,而有较强的凝聚力。班主任抓住学生的相似性和共同心理,激发其努力的热情,很快就能形成班级群体的凝聚力。
  三是班级群体的规模大小。群体规模与凝聚力的关系通常成反比,规模小的群体比规模大的群体更有凝聚力。就教育实践看,某些特殊情况下的超常大班,哪怕班主任再努力,也不如一个小班更有凝聚力。
  四是班级群体的外部影响。研究发现,当群体遇到外部压力时,成员会团结起来抵抗外来威胁,从而增强群体凝聚力。从教育实践看,班际活动有助于增强群体凝聚力。
  五是班级成员的需求满足。如果一个班级群体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情感需要、人际交往需要等,这个班级就会有较好的群体凝聚力。有些班上的非正式群体之所以有较强的凝聚力,也是因为能满足班级成员这些需要。
  六是班级群体的奖励方式。班级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对学生个体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进而影响到班级群体凝聚力。研究发现,个人和群体相结合的奖励方式,有利于增强班级群体的凝聚力。
  七是班级群体的地位高低。我们常常看到,哪个班在学校中有较好的声誉,哪个班有较好的成绩,学生就会以自己在这个班为荣,这个班的群体凝聚力就强。
  八是班级群体的目标实现。如果一个班级很好地实现了目标,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就会为自己在这个班而自豪,班级群体也会增强凝聚力。   九是班级群体的信息沟通。通常,在一个班级内,信息沟通渠道越畅通,凝聚力越强;相反,学生相互间越缺乏联系,凝聚力越弱。这在后面将有专门讨论。
  增强班级群体凝聚力的对策
  增强班级群体凝聚力的具体方法很多,难以尽述。这里,综合影响班级群体凝聚力的诸多因素,联系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实际经验,择要谈几个方面。
  第一,优化班主任的领导作风。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班级群体的领导作风是影响凝聚力的首要因素。所以,我们首先要优化班主任自身的领导作风。
  先从班主任领导方式来说。成人社会中,个人或许可以选择群体的归属,比如,辞职另谋高就。班级群体的归属就不一样了,不是由学生个人说了算的,通常的情况是,把学生分到哪个班,他就属于哪个班了。如此说来,即便所在班班主任再不民主、再专制,学生似乎也无可奈何。但是,纵使学生离不开这个班,学生的心也会与这个班渐行渐远,甚至会跟班主任离心离德,还谈什么班级群体凝聚力?所以,我们要搞好班级的民主管理。
  再从班主任的非角色影响力来说。前面谈到,如果哪位班主任非角色影响力很差,在学校和社会上的名声很糟糕,就会影响所带班的凝聚力,班上的学生向心力就会减弱,离心力就会增强,学生也会离心离德。在班主任的非角色影响力中,来自品格的影响力尤为重要。有时候,学生对自己的班级有强烈的向心力,以自己在这个班级感到自豪,就是因为他们心里对班主任的人格有强烈的认可。甚至可以这样说,只要班主任有足够的非角色影响力,有足够的人格魅力,带的班就会有足够的凝聚力。
  第二,充分开展班级群体活动。
  没有活动,就没有群体。没有班级群体活动,就没有班级群体凝聚力。所以,我们要充分开展班级群体活动,这是助长班级群体凝聚力的土壤。
  群体活动中蕴含着诸多影响班级群体凝聚力的因素。不难理解,只有通过丰富的班级群体活动,才能实现班级群体目标,才能满足班级群体成员的心理需求,才能增进班级群体成员的信息沟通,才能拉近班级群体成员的心理距离、强化心理相似性,才能让班级群体赢得较好的声誉,拥有较高的地位。通过班级群体活动,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归属感、认同感和我们感,从而增强群体凝聚力。
  当然,我们不用担心班级群体会自行消亡,我们不用担心班级群体完全丧失凝聚力。因为班级群体每天都有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至少每天都要上课,都要有学习活动。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怎样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外丰富班级群体活动,以此更好地促进班级群体发展,更有效地增强班级群体的凝聚力。
  助长班级凝聚力的班级群体活动多种多样。比如,可以開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可以开展班际比赛,可以开展有益的户外活动。从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抓起,可以尽快增强班级群体凝聚力,促进班级顺利发展。
  第三,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参与了某项活动,会增加对这项活动的心理投入。同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也会增加对班级的心理投入,增强对班级的向心力。从根本上说,学生本来就是班级管理的主体,也应该享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和义务。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那么,该怎样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一是让学生明确参与目标。目标有导向功能。明确了参与目标,学生就知道了自己参与的方向。比如,有的班主任在制订班级的学期目标时,先由学生自拟,再结成小组讨论,最后形成班级的学期目标。与此同时,每个学生根据班级目标,再拟订个人学期目标。再如,有的班主任在制订班级规章制度时,也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让全体学生参与班规的制订,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订者,也是执行者。
  二是给学生提供参与形式。这是让学生知道怎样参与班级管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形式很多。比如,有的班主任积极改革班级学生干部制度,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参与学生干部竞选,这是参与班级管理最直接的形式。再如,有的班主任在班上不定期召开以小组为单位的民主生活会,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这是一种间接参与班级管理的形式。又如,有的班主任鼓励学生通过周记等形式,为班级管理献计献策,也是一种引导学生间接参与班级管理的有效形式。
  三是给学生创造参与机会。明确参与目标,提供参与形式,已经包含创造参与机会在其中了。这里单独提出来,是强调为某些特殊学生创造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比如,此前曾经谈到,一位教师试行学生干部民主换届制。一个从来没当过干部的老实男生被大家推荐为班长候选人,自己却要打退堂鼓。这位老师给他鼓劲打气,做了很多工作,并且承诺一定会帮他当好班长,终于促使他勇敢地担起班长重任。再如,对某些在生理、心理以及家境等方面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我们要因人而异,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为班级出一份力。这既是为他们创造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更是为他们心灵深处注入力量。
  第四,恰当开展竞争与合作。
  竞争与合作对班级群体凝聚力有怎样的影响?
  我们先看一个研究。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迈厄斯组织了几个步枪射击组,每组3人。有的组参与组间的竞争,叫竞争组;有的组不参与组间的竞争,叫非竞争组。结果发现,竞争组内部比非竞争组内部成员间结合得更紧密,竞争组成员觉得小组对他的吸引力比非竞争组大,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吸引力也大。
  再看一个研究。社会心理学家莫顿·多伊奇让一个班的学生讨论问题,全班学生分为两组。他对一组学生说,将以合作为基础,按合作好坏给学生打分,全组学生给同样的分数,关键看大家在辩论时如何成功地击败其他班级。对另一组学生说,将以竞争为基础,按个人贡献给个人打分,谁对辩论的问题贡献大,谁的得分就高。结果发现,合作解决问题组比竞争解决问题组,群体更协调,成员更能采纳别人的意见,更能彼此友好相待,关系融洽,增强了群体凝聚力。相反,竞争解决问题组成员忧心忡忡,彼此很少沟通,陈述经常重复,容易产生误解。而且,组员彼此不能友好相待,关系紧张,甚至互相侵犯,减弱了群体凝聚力。
  由此可见,群体内的合作会增强群体凝聚力,群体间的竞争也会增强群体凝聚力。
  研究结果显示,在班级管理中,班级之间不妨适当开展竞赛性的活动,班级内部应多开展合作性的活动。这样,有助于增强班级群体凝聚力。
  当然,深究起来,竞争与合作,有更为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往往是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这里不便详述。单就班级管理说,班级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比如小组之间的竞争,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这种班级内的竞争本质上又是以合作为基础的,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规则,有共同的发展。因而,班级内部的竞争活动,如果引导得法,也会从深层次强化班级群体凝聚力。
  最后,不能不说明的是,当我们着力增强班级群体凝聚力的时候,不要忘了班级群体凝聚力也有副作用,这个副作用就是“去个性化”,即学生为了遵从群体意志,而压抑自己的个性。这个问题,后面还将详细讨论。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孩子们在一次远足旅行的归途中,向邻村的一位老奶奶要水喝。老奶奶邀请孩子们到果园里去,并拿出苹果和烤土豆款待他们。孩子们吃完食物之后,向老奶奶表示了感谢,然后就出发了。走了半公里多路的时候,孩子们突然想起:刚才在他们坐过的地方,把一些烤土豆的皮丢在地上没有收拾。  于是,一场小小的辩论开始了。有的孩子不以为然,认为返回这么远的路就为了拾那些土豆皮很不值得;有的孩子却
有人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状态把高三分为几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从8月到11月,这一段时间是学生的“激情期”,同学们积极追求进步,勤奋努力,对自己充满信心;第二个阶段是从12月到1月,这一阶段是学生的“疲劳期”,同学们身心俱疲,情绪低落,心情烦躁。不少学生私下跟我说他们很着急,特别想学好,但就是学不进去,感觉压力非常大。针对这部分压力大的同学,“压力缓解”主题班会显得非常有必要。  班会准备  教
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城市中很多家庭夫妻双方都拥有高学历、稳定的工作,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大,尤其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但对孩子的生活习惯、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则不够重视。因此,出现了这样一批儿童:他们生活无忧,身体健康,却长期被烦恼、压抑、焦虑等负面情绪困扰,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类孩子内心的痛苦常常不易被觉察,因而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与理解,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将他们俩放在同一座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经过两个人的分工合作,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世上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是如何运用。
编者按  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家长委员会建设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显示了家长委员会在推进中小学学校管理与决策的民主化、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方面所發挥的重要作用。但“指导意见”对家长委员会的组织性质、定位等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随着家长委员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家长委员会角色错位、职责模
勤俭不是认知性的事物,而是一种道德,需要通过体验和实践,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品质,进而转化成一种直觉的行为习惯。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勤俭教育时,不能简单地以宣传方式告知学生勤俭的要求,而应将认知、情感和行为化为一体,达到知行合一,真正变成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主动行为。具体可围绕认知、情感和行为,采取三步走的策略,逐渐培育学生的勤俭行为,养成良好的勤俭习惯。  认知勤俭  要将勤俭真正化为学生自发的行动,首
班级形成了积极的群体规范,学生就会自觉成长。在实践中,为了让班级更有特色,我们会设计班徽,这个过程,正是形成班级群体规范的好时机。学生在设计班徽的过程中慢慢地将班级群体规范融入自己的言行,当班徽佩戴在胸前时,他们都能感觉到它带给自己的改变。  班级群体规范初入人心  去年我带毕业班,开学初,活泼多才的班长就向我建议设计班徽。在毕业班,似乎上到领导下到教师,从家长到学生,大家都处于“备战”状态。在学
小峰是一个特殊的留守儿童。他爸爸是孤儿,所以他从来没见过爷爷奶奶。妈妈在他3岁时病逝了,爸爸一个人把他带大。两年前,小峰爸爸带着他来我们学校待了3天,进行考察和办理入學手续,就又到遥远的地方工作去了,留下小峰独自寄宿学校。  一个月后,老师发现小峰的身上出现了一些令人难以容忍的问题——他会时不时地戳一下比他弱小的同学、绊人家一个趔趄、朝别人床上扔鞋子、敲同学脑门,有时候还无缘无故用脚狠狠踢桌椅。一
说到人际认知,就不得不提到班主任给学生写的评语。给学生写评语,意味着师生已经相处一段时间了,教师对学生应该有了相当的了解。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的评语真的是对学生的确切评价吗?换句话说,班主任真的对每个学生都有准确的认识吗?怕是很多班主任不敢再拍胸脯了。为什么?因为人际认知实在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人际认知的特性  所谓人际认知,通俗地说就是对人的认识,包括对他人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对群体的
假期里,几乎每个家庭都会轮番上演几部大片:灾难片《放假》,恐怖片《暴力爹妈与熊孩子》,励志片《艰难的补课之路》,苦情片《舍不得手机》。学生很烦恼,理想的假期变成了“来回奔波培训忙,数英理综轮番上,网络休闲父母讲,如此假期心慌慌”。  父母也很头疼,他们一见到孩子拿手机就会抓狂,家庭矛盾在假期逐渐升级。减少手机的负面影响,合理利用网络开展班级在线活动,就显得尤为必要。  班级在线,就是将日常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