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作”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e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博客的盛行,笔者在所任教的两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得知,超过85%的学生拥有自己的微博,而其中的60%坚持每天发送至少一条微博,50%的学生称闲暇时会“关注”其他人。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被调查学生中的78%认为来自微博的信息量很大,但是无用、无聊的居多。
   一、微博的利与弊
   1.方便快捷与文思难续
   作家止庵认为人的思维方式有两种,因此写作和阅读取向也有两种,有些是片段式的,也许只是一个念头;有些是绵延性的,无论思想本身,还是表达方式,都需要一定的长度。
   140字的微博只是思维的表征之一,那些能够使人驻足欣赏乃至回味的微博往往依靠的是博主雄健的思考。没有思考,微博只是一具丢失灵魂的躯壳。
   2.言简意赅与文情难全
   事实上,只有经过认真编辑、加工和处理的文字才可能接近文学的价值,没有经过精心打磨的文字是苍白无力、可有可无的,登陆微博再难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执着,而曹雪芹批阅增删十载而成的经典《红楼梦》,放到现在恐怕也没有人耐心等待了。倘若写作仅仅等同于“记录”,甚至不再需要考量、斟酌,比较、筛选,那么人类写作的意义又在哪里?
   3.互动频繁与文意难再
   不少人将微博等同于私人化写作,承载了太多世俗功利的学生们在微博天地里一下子找到了归属感:不再为了迎合老师而谋求发表、为了应对考试去取悦家长,不再身不由己地从事着无病呻吟的造假运动。诚然,当下推动学生写作的并非内心情思的勃发,本我表达的吁求;但置身于微博,谁又能否认自我的表演与宣泄的存在,为“博”而“博”难道不是另一种悲哀?
   4.图文并茂与文体难明
   微博的随意性太大,无法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没有文体限制的微博,看似天马行空,实则外强中干,对于学生而言显然是弊大于利的,就像幼儿还没学会走路就急着跑。在基础教育阶段规范教学是有其必要性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就是一把经过时间磨砺的尺子,微博体是否合格,一目了然。
   二、微博作文
   2011年6月7日上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赵丽华更新其腾讯的微博,“建议高考作文逐渐改革采用微博体,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说出尽可能多的内容。”她说,“能140字解决的,别写800字或1000字。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说出尽可能多的内容,这是最基本的语言能力。避免一切官话假话套话,言简意赅,直抒胸臆。 ”
   一石激起千层浪,笔者就该话题也请任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讨论与辩论。综合各方面考虑,虽然高考作文改用微博体得考能性不大,但是这一观点至少表明微博与作文是可以互渗的,并且它们的碰撞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火花。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笔者结合“微博”进行了相关尝试,将心得体会概括如下:
   1.微言大义
   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微博这一平台,将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将思维的触角伸入生活的细微处,以一颗敏感的心对待生命。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评价,推选出诸如“微博之星”等等,不要小看这些“虚名”,它和“QQ”靠在线时间升等级不一样,在微博作文的世界里靠“质”取胜。对于那么没有必要的无病呻吟或者消极悲观等其他阴暗情绪,教师也应当敏锐发现,及时指出,并作正确引导,均衡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侧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维度。在主题方面积极的探索和适度的挖掘,会使微博作文向深远。
   2.积微成著
   学生开通微博之初,教师可以指导其设置一些子栏目,比如读书心得类、心情随笔类、妙语连珠类等等,这样大致划分、各自归位,写作起来有的放矢,查找起来方便快捷,运用起来也得心应手。
   不过,微博需要适当的定期归类整理,删去平庸与浮华,留下精彩与真淳。比如一次课堂作文的话题是“亲情”,学生普遍反映越是看似简单的却越不容易把握,不少学生空有满腔对父母的爱与理解,就是找不到合适的材料表达。写作水平一般的小黄同学这次却得了高分,她写了父亲从外地打工回来没顾得上休息,就赶到学校为寄宿的小黄送她最爱吃的红烧肉。这样一件不算惊天动地的事情,在小黄饱含深情的叙述下格外动人。当我让小黄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谈创作经验时,她直言是微博帮助了她:在发生这件事的当天,小黄就用手机发送了一条微博“满脸尘土的爸爸送来了平生最好吃的红烧肉,我强忍着泪笑着塞了块到爸嘴里,他也咧嘴笑了”。这条微博被班上许多同学热议、转发,所以一提到“亲情”她不假思索地将微博进行了“扩充”。
   3.大题小作
   在形式不变的前提下,教师不妨将学生引领向规定的题材或主题,组织学生在微博上进行创作,并集体讨论、品评、修改。这样的题材或者主题必须是具有时代感的,并且是学生有话可说的,有的放矢。长期以往,在教师的有意识的引导下,学生较容易养成长期性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的良好习惯,并使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其作文中得以体现。
   4.大有可为
   关于微博,无论形式还是内容,能够吸引学生重拾写作的兴趣,重获表达的冲动,这就值得肯定。另外,不少学生曾经为了800字的要求冥思苦想拼命凑字数,微博作文不必设置字数的限制,力求做到有话就说,有言必精。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是微博写作的主体,并不意味着进行微博作文时教师可以“不作为”。教师不仅不能袖手旁观,更应投身其中,主动开博,率先成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微博作文。笔者布置学生发一条座右铭的微博,并主动展示自己的座右铭“不求事事如意,但求无愧我心”,它从形式上展现了文字的对仗美,从内容上表达了教师的做人准则,对学生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以上的过程与写作文前的构思类似,不过过去都是在个人脑海的单打独斗,如今碰撞起来也能激起不小的火花。师生之间有益的互动能够促进微博写作的进行,教学相长会使微博作文走得更长久。
   综上所述,微博作文的存在有点争议,进程也有些曲折,不过笔者坚信只要坚持课改的理念,真正从学生的兴趣和利益出发,微博作文未尝不是一种先进的尝试!
其他文献
初中是整个中学学习的开始阶段,这是学生由少年向青春发展的时期,有着与小学、高中不同的特点,他们追求独立的个性日益突出,活泼、好学;对生活、社会、客观世界充满了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表现在作文中,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谋篇。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已经习惯于教师给他们命题、提示,甚至提供题材;这种照葫芦画瓢的结果是:一种形式、一份材料换个题目学生就能从小学带入初中,或许还要带到高中和大学。长此以往
期刊
高中学生因为处在特殊年龄段,很多问题不愿向别人倾诉,进入高三后,随着课业负担加重,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如果得不到合理的疏导,成绩就会滑坡,甚至性格也会出现扭曲,在学校中,老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而高三教师授课任务艰巨,和学生之间交流沟通也逐渐变少,所以很难发现学生中潜藏的问题。其实,和学生交流可以有很多形式,如果在这方面多用些心思,会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下面我从一个语文老师的角度谈谈这方面的
期刊
夯实文化底蕴只是人文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已,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现代意识”,当代学者王植斌等在《现代人才素质概论》一书中作了这样的界定,认为是指能适应并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社会思想、知识修养、伦理道德和文化心理素质的总和。现代意识是相对于传统文化思想的一个概念,当然,这并不是说它一定产生于当代社会,或者为当代社会所独有的思想观念,它
期刊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提升能力的过程。同时,教学过程更是一个健全学生品德修养的过程,是一个提升学生思想素质,人格魅力的过程。韩愈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其“传道”之作用,不仅包含传授学识道理。更重要的是传授做人的道理。而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语文这一学科,在学生德行生成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恰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占领了语文教学这一德育的主阵地,则十分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生成。故
期刊
我回想起那一年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按照一些老教师的传授,我上课特别讲究“规矩”,教授知识唯教参是尊。讲朱自清的散文《春》。我说:“这篇散文中‘绘春’这部分可分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五个层次。请问,这几个层次能不能调换?”一个男孩说:“可以。反正都是写春,如果先写春风吹醒大地,再写春花盛开,也合乎情理。”我失望了:“错!这个问题我在课文分析时就讲过,怎么能调换?当然不能调换!这么简单的问题
期刊
曾记得还是在儿时,父亲就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对“教师”这一职业无限憧憬的种子。我就怀着这样的一份崇敬和向往走进了教师队伍。   当我穿过它金色的光环,走进它,践行它,我才深知,教师是平凡的、是普通的。犹如一颗小小的铺路石,没有惊人的事迹;没有辉煌的成就。我曾经苦恼过、迷茫过,甚至动摇过。但是,父亲的谆谆教诲激励着我;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化着我;教师的道德力量震撼着我。注重学生道德成长的魏书
期刊
“春江花月夜”创作天唐武则开时代,那时的国家边防和民族关系得到了缓和,国民得到了生养安息。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大繁荣,思想上的“兼容并包”,文化上的中外融合,这种盛世景象造就了士人的积极进取精神、开阔胸怀、恢宏气度,给文学带来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创造了被后人一再称道的盛唐气象。   首先,诗人采用比兴手法,描绘了初盛唐时期豪迈广阔、气势恢宏、繁荣昌盛、蓬勃向上的社会风貌。   我们先来看看初盛时期
期刊
笔者作为亲赴农村支教的一线语文教师,将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角度,就目前城乡教育差异的状况,作一点思考。   一、城乡语文写作现状分析   城乡学生的作文水平差异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立意浅薄陈旧。城市文明的开放、兼容,形成了城市中学生在构思作文时对问题能展开多角度思考的思维模式,从而增加和拓展了写作的维度和深度。农村中学生看问题则趋向简单肤浅,写作时立意保守陈旧,往往就事论事
期刊
在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同时,探索并建立有利于学生价值提升、潜能发挥、个性发展的发展性作文评价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点评学生的习作   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老师的批改应当重视、理解、尊重、欣赏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个性体验,努力发现作文的闪光点,对学生多加鼓励,努力发现作文的闪光点,激发其习作的积极性。如真诚的赞许。对于优秀作文我总是极力赞扬,夸张鼓励,让
期刊
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应如何应对高中语文教学呢?下面结合自己近年来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谈一谈自己对新课改的看法、做法,与同行交流,向同行请教,以求共同进步。    一、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行教学,适应终身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从教学内容来看,新教材一改过去单纯说教,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组织教学内容,使得教材更加接近生活,接近教学,接近学生,增强了语文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