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初中作文教学法之我见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24834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是整个中学学习的开始阶段,这是学生由少年向青春发展的时期,有着与小学、高中不同的特点,他们追求独立的个性日益突出,活泼、好学;对生活、社会、客观世界充满了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表现在作文中,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谋篇。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已经习惯于教师给他们命题、提示,甚至提供题材;这种照葫芦画瓢的结果是:一种形式、一份材料换个题目学生就能从小学带入初中,或许还要带到高中和大学。长此以往,我们培养出来的将是怎样的人才?面临这种局面,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然而,出路何在?下面,我就谈一些个人的拙见。
   一、搞活作文课堂教学,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针对学生“不知道怎样写”的问题进行指点,力求做到一课一得。下面我就针对这一观点展开具体阐述:
   1.引导学生分析命题作文的特点。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怕写作文,其实是怕老师布置命题作文,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内容不熟悉,感到无话可说,其结果只能是敷衍了事。我们应该选择内容比较新颖的文章作为剖析的对象,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剖析每篇文章便能真正解决某种技巧我问题,这样就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指导学生把握思维的方法。同一个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构思时思路开阔。要想使学生立意时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就必须在培养学生单向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他们的多向思维方式。运用这种发散型思维,学生就会思泉涌。这样,从多个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颖、立意独特的角度来写,克服无话可说的毛病。
   3.引导学生去辩证地分析问题。初中生思想解放,喜欢独立思考和标新立异,但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思维幼稚,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没有深度。这些特点常常在他们的作文中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应对他们加强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使他们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提高他们用辨证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4.范文引路,模拟训练。传统的教学范文在写作手法和技巧上仍有可取之处,可以把其当作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范文引路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求学生学习范文中立意取材、谋篇布局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怕写文章的心理障碍问题便会得到解决,为以后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切实抓好课外活动,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陶行知主张:“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自己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这句话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让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去广泛地观察大自然,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二是让学生去接触社会,把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引入语文教学中,从而在社会交际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由此可见,课外活动是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关键是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才能提高学生对生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学生不知道“写什么”的问题。在翻阅资料和请教老师之后,我将以下两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呈现给大家:
   1.校外、课外活动。校外、课外活动的天地是极其广阔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把社会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把自己与当今的世界、自己生活的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师应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参观名胜古迹,指导学生观察。通过接触实际,提高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得到升华。
   2.校内、课外活动。(1)阅读。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光靠教材中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外阅读方法上,可以采取自由阅读和定向阅读相结合的方法。自由阅读,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阅读作品,教师一般不加限制,但要讲清目的和要求;定向阅读,教师应要求学生每个学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并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摘抄美文佳句,多做一些笔记和制作一些卡片,这对增强学生的词汇量,激发思维,丰富语言内容都是大有好处的。(2)练笔。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只学理论不实践,无法到达提高的目的。命题作文与不受任何限制的作文相结合,这是近年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强化课堂计划内定性作文外,还必须抓好学生的课外练笔,提倡写随意文。(3)班会。叶圣陶先生认为“说话训练”是激励学生“产生与发表的总枢纽”,教师只有抓住了这个“总枢纽”,才能有效的带动作文的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除了要重视课堂上学生“说”的能力培养以外,还要利用课外活动有计划的开展一些说话训练。(4)竞赛。中学生往往有上进心,不甘落后。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心理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语文的竞赛内容,包括书法比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等等。赛后要总结评比,以精神鼓励为主,同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其他文献
“博陵(河北蠡县)崔护,唐朝贞元(公元785—805)年间进士。为人洁净,容貌俊美,孤高寡合,飘逸不群。”   清明那天,天清气朗,想起游春,独自一人走到都城南,青草刚刚展叶,暖风扑面而来,心里一阵畅快。行至一亩方圆一个小庄,有户人家,花丛绿树,寂寂无声。也走热了,也走渴了,敲门寻点水喝。等了一会儿,似若无人,忽而从门缝透出细声娇语:“谁呀?”崔护自报姓名,“出来踏青,走渴了,寻点水喝。”女子应
期刊
一、指导学生“美读”,这是美育渗透语文课堂的第一步   “美读”是感知语文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多方面地感知教材,“不假思索”地感受审美对象的美。所以,为了更好地体现美育的直觉性,指导学生“美读”显得十分重要。   可是,现在的语文教学却不注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期刊
大文豪海明威每天开始写作时。先把前一天写的读一遍,写到哪里就改到哪里。全书写完后又从头到尾改一遍;草稿请人家打字誊清后又改一遍;最后清样出来再改一遍。我们学生做不到像海明威那样,但修改作文确实很重要,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但是,学生一般对自己的作文不知如何下手,所以,教会学生批改别人的文章就显得很有意义,我们要让学生通过批改别人的作文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当然,老师在学生改前先要做好指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除了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节、教学情感上外,还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上。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的专业特色除了深浅适度,极富针对性,清晰准确,富有逻辑性,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情真意切,富有感染性,生动活泼,富有形象性外,它还必须具有张弛有致,富有节奏感。   “文似看山不喜平,起伏曲折,就会使读者兴趣浓厚,步入胜境,领略无限风光。”教学语言也应如此,也应讲究
期刊
一、由于课时紧,课业压力大,也许更多的积累梳理只是完成了一个过程。大量的例句只是被学生从课本搬到了笔记本上。那些名家经典篇章,那些典型的例句,对学生来说依然是“陌生的一群”。   二、积累有了,语言的规律也被总结出来了,接下来是什么?简单机械的记忆吗?几十条语言知识规律,成百个被总结出来的实虚词语义,上千个被从文章中“孤立”出来的例句,怎么办?一次性快餐肯定是不行的,压迫着学生闭着眼睛孤立地记,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也在江苏开始全面实施,选修课程给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机会,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这同时也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语文教学有了新的生机。但在现实中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认识方面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实施方面却常出现一些误区,对于如何认识和实施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作为教学第一线的实践者,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要正确认识选修课程在高中语文
期刊
我们说话写文章,语言是否连贯,不仅反映出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语言表达问题。高考试题改革以来,高考年年都考这个知识点,可见这个知识点是何等的重要。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下面是解题的几个技巧。  一、要符合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  例:在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围墙的下面,_____,尽管它们的旁边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树。  ①很引人注意 ②有五六
期刊
一、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   (一)管理班级   为了组织起团结向上,井然有序,运作正常的班集体,我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目标,通过制定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来实施教育、组织工作。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如上课、课外作业、考试、自学等的管理;学生生活纪律的管理,如考勤、遵守规章制度、清洁卫生等;班级组织建设,如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班干部工作的指导、各项活动负责人的选择等;班级活动的设计
期刊
明末清初教育家颜元在他的《存学篇》中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并在他的教学实践中具体提出“讲”与“习”的比例, “用力于讲者一二,加工于习者八九”。这里的“习”,就是“练”。而事实上,很多教师由于片面追求所谓的成绩,颠倒了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关系,往往在台上“满堂灌”、“一言堂”,学生在台下便成了一台无条件接收的“机器”,大部分学生缺乏“练”的机会,处于“静坐”状态。我们知
期刊
古今中外,许多成功者都经历过巨大的挫折和失败,而非一帆风顺。因为一帆风顺的人对成功的渴求不很强烈,对潜能的挖掘不够充分,对失败的总结不够深刻,所以无法取得耀眼的成就。而那些经过挫折和失败的残酷洗礼,对成功有着狂热的渴望,对机遇有着深切的渴求,在逆境中越挫越强,当成功到来时,他们绝不会错过。   挫折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断遭受挫折,在挫折中激发他们的潜能,走向坚强,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