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日本有108个普通人,共同写出了一本关于中国的畅销书。
《108位日本人:即使这样,也要住在中国的理由》自8月底以来,在日本亚马逊网站外交/国际关系类图书销售榜一直排名居首,被日本的一大半主流大报和电视台报道过。
我是这本书的8个编辑之一,也是108个作者之一。
我们这108人,都是普通的日本人,生活在中国18个不同的城市,从事形形色色的职业:有知名大企业的老板和普通职员,有第一线的资深记者,有年轻的娱乐明星,有高校的日语老师和高中学生,也有寿司厨师和家庭妇女。其中的大多数人,基本没有在媒体上发表过文章,也没有接受过采访。
之所以决定写作这本书,是基于一个共同的想法。去年日本媒体反复报道中国反日游行、焚烧日资企业、打砸日本车等事件之后,我们这些生活在中国的日本人希望能告诉那些没有到过中国的同胞们,一个真实的生活状态中的中国---“反日事件”是一个事实,但绝对不是全部。
编辑对所有作者的唯一要求是:写下自己的真实故事---那些十分具体的、要花了几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慢慢认识的更平常更真实的中国,而不是笼统的印象或评价,也不是媒体上看到读到的那个中国。
108人于是自己动笔撰稿,自己反复修改,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尤其是去年9月以来两国关系下滑期间经历的酸甜与苦辣、尴尬与温暖。所有人都是志愿者:从立项到收集完稿件,再到编辑完成交付印厂,只花了3个月时间,全部是大家在业余时间完成,没有人要稿费,最终的报酬只是每个人免费得到两三本样书。
一些作者其实也有过顾虑:如果说中国不好,周边的中国朋友该怎么看他们?如果说中国好,日本的媒体又该怎么看他们?我自己的一位在日本媒体工作的老朋友就跟我说,你们的书不就是喜欢中国的日本人来宣传中国有多好么!
书出版之后,因为在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中国媒体就想来采访,编辑团队还非常认真地讨论了是否可以接受采访,就怕被别人贴上“政治宣传”的标签。
其实,这本书远不是“说好话”那么简单---对我们这些“外人”来说,只有经过很长时间的磨合,才能体会到中国的温暖,同时也只有在最困难的时候,结交到真正关心自己的中国朋友。这样的经历,是我们愿意不拿一分钱做这件事的原因。
很多日本媒体报道中国的时候,标题和内容都很追求“眼球效应”,报道的主语往往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或“中国政府”,很少是中国老百姓,报道内容也主要是特殊事件,和绝大部分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
当然不光日本媒体如此,这个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媒体都往往会忽略真实的生活。而这样的报道多了,日本读者看到的,就多是一个在国际政治中和日本有竞争关系的中国和一个总是牢记被侵略历史的中国。
一位发起人曾跟我说:“光批评媒体是不负责任的,如果不认同他们,就应该拿出更好的替代方案。”我觉得这句话非常有道理。
《108位日本人:即使这样,也要住在中国的理由》自8月底以来,在日本亚马逊网站外交/国际关系类图书销售榜一直排名居首,被日本的一大半主流大报和电视台报道过。
我是这本书的8个编辑之一,也是108个作者之一。
我们这108人,都是普通的日本人,生活在中国18个不同的城市,从事形形色色的职业:有知名大企业的老板和普通职员,有第一线的资深记者,有年轻的娱乐明星,有高校的日语老师和高中学生,也有寿司厨师和家庭妇女。其中的大多数人,基本没有在媒体上发表过文章,也没有接受过采访。
之所以决定写作这本书,是基于一个共同的想法。去年日本媒体反复报道中国反日游行、焚烧日资企业、打砸日本车等事件之后,我们这些生活在中国的日本人希望能告诉那些没有到过中国的同胞们,一个真实的生活状态中的中国---“反日事件”是一个事实,但绝对不是全部。
编辑对所有作者的唯一要求是:写下自己的真实故事---那些十分具体的、要花了几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慢慢认识的更平常更真实的中国,而不是笼统的印象或评价,也不是媒体上看到读到的那个中国。
108人于是自己动笔撰稿,自己反复修改,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尤其是去年9月以来两国关系下滑期间经历的酸甜与苦辣、尴尬与温暖。所有人都是志愿者:从立项到收集完稿件,再到编辑完成交付印厂,只花了3个月时间,全部是大家在业余时间完成,没有人要稿费,最终的报酬只是每个人免费得到两三本样书。
一些作者其实也有过顾虑:如果说中国不好,周边的中国朋友该怎么看他们?如果说中国好,日本的媒体又该怎么看他们?我自己的一位在日本媒体工作的老朋友就跟我说,你们的书不就是喜欢中国的日本人来宣传中国有多好么!
书出版之后,因为在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中国媒体就想来采访,编辑团队还非常认真地讨论了是否可以接受采访,就怕被别人贴上“政治宣传”的标签。
其实,这本书远不是“说好话”那么简单---对我们这些“外人”来说,只有经过很长时间的磨合,才能体会到中国的温暖,同时也只有在最困难的时候,结交到真正关心自己的中国朋友。这样的经历,是我们愿意不拿一分钱做这件事的原因。
很多日本媒体报道中国的时候,标题和内容都很追求“眼球效应”,报道的主语往往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或“中国政府”,很少是中国老百姓,报道内容也主要是特殊事件,和绝大部分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
当然不光日本媒体如此,这个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媒体都往往会忽略真实的生活。而这样的报道多了,日本读者看到的,就多是一个在国际政治中和日本有竞争关系的中国和一个总是牢记被侵略历史的中国。
一位发起人曾跟我说:“光批评媒体是不负责任的,如果不认同他们,就应该拿出更好的替代方案。”我觉得这句话非常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