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来源 :中学语文·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513485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经典,是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围绕古诗词教学,品读历史人物,赏析美文佳句,感受作者情怀,领略作者与诗词中的人物的家国情怀,从而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自觉吸收古诗词中的家国情怀元素,进而感悟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 古诗词;传统文化;人文教育;家国情怀
   在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语文学科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它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经典,教师可带领学生围绕古诗词教学,品读历史人物,赏析美文佳句,感受作者情怀,领略作者与诗词中的人物的家国情怀,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吸收古诗词中的家国情怀元素。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主管部门及各级学校愈发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家国情怀也是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元素。家国情怀不但是社会责任,更是人文追求,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对在古诗词教学中贯穿家国情怀教育进行了深入思考,对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
   一、依托情境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兴趣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情境教学法是极为有效的诗词教学方法。由于古诗词的意义表达、语言习惯、语言运用方式与白话文具有诸多不同,教师在对古诗词进行分析与讲解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围绕古诗词内容初步体会诗词的浅层情感;结合诗人所处的年代与诗人的生平经历,让学生感悟古诗词的内容。当完成上述的情感教学后,方可逐步开展诗词的讲解与分析教学,慢慢带领学生对诗词内涵与情感进行感悟。在新形势下,社会各界愈发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家国情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元素,家国情怀不但是社会责任,更是人文追求,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古诗词,感悟其中所蕴含的内在精神。为充分挖掘古诗词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元素,教师可以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有效吸收并内化古诗词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快速融入教学环境,升华学生对于古诗词内容的认识与理解。情境教学方法不但有助于强化古诗词的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实施家国情怀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借助音频、视频、图片等教学素材向学生展现作者的生活经历、所处年代、社会背景等,通过开展情境教学活动,使学生直观地感知文章中的爱国情怀,为后续的情感教学与家国情怀的培养打好基础。第二,结合古诗词内容创建教学情境,依托多媒体设备灵活地展现作品中的文化元素,潜移默化地化使学生认识家国情怀的内涵。上述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古诗词与学生所处的年代不同,而新时代的学生很难深刻地领悟家国情怀,但如果教师依托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古诗词内容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则可获得比文字更具教育价值的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展现古诗词中的人物情怀
   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项重要精神元素就是心怀天下。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涵盖了大量的古诗词,其中蕴含着诸多家国情怀元素。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到家国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深入挖掘语文教材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元素。在古诗词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充分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持续塑造学生的健全灵魂与人格。比如,在开展《蜀相》的教学时,教师应明确诗词中所蕴含的怀古伤今之情,明确《蜀相》从侧面展现了诸葛亮的不朽功绩。基于此,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爱国名臣诸葛亮的人物事迹,为后续的家国情怀教育奠定基调。从时代背景、诗词内容进行分析,《蜀相》是杜甫居住于成都草堂时游览武侯祠所创作的咏史怀古诗,该诗依托武侯祠这一古迹,深刻地展现了作者对于诸葛亮忠心报国、辅佐两朝、雄才大略的称颂,更展现了杜甫对于诸葛亮的惋惜之情,感叹人物的出师未捷。在该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诗词背景鲜活生动地展现给学生,详细讲解诸葛亮的人物生平、历史背景,这有助于学生深入感悟诗词的内涵。同时,教师还可以围绕诗词中的“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频频天下计”进行重点讲解,这些词句充分表现了诸葛亮所拥有的人格魅力以及浓郁的爱国情怀;而诗词后半段的“常使英雄泪满襟”,则进一步升华了诗词的思想情感,深化了人物的精神内涵,充分彰显出作者的家国情怀。
   三、赏析古诗词中的佳句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诗词的情感,还应着重讲解并赏析诗词的内容,因为,古诗词的教学效果不仅与学生的语文成绩密切相关,更是丰富学生精神内涵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学习古诗词,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围绕古诗词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时,教师应注重挖掘古诗词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元素。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总——分——总的顺序,先从整体分析诗词结构、教学重点以及表达风格。由于诗词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学生首先需要了解诗词的内涵,方可领会诗词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为切实强化古诗词的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引入趣味性的教学素材,录制有针对性的微课视频辅助学生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围绕具体诗句进行赏析,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风格,内化诗词的基础知识;通过引入自主学习的模式,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分别探究诗词中的具体诗句,并将学习结果呈现给全班同学,让教师和学生对这些成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更正、补充、完善。
   比如,在开展《书愤》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诗人陆游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便于学生感悟诗歌的情感基调,体会诗词的意境。同时,教师也应逐字逐句地对诗歌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教师可以围绕诗词中的故事和人物进行提问,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師可以让学生感悟体验作品所传达出的怀古伤今之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爱国情怀的重要意义,切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阐述自我的看法与见解,强化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推动语文教学与家国情怀培养的有机融合。    四、从作者视角体会古诗词的爱国之志
   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教师可以从简单的内容着手,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诗词的情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革新已经是大势所趋,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情感教育与德育教学目标,这也意味着教师应对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引入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开展拓展性的教学活动,推动学生深入领会古诗词所蕴含的家国情怀。此外,教师也可围绕古诗词中的故事进行创新,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感受与理解创新故事的表达形式;通过延伸语文教学活动,挖掘古诗词中的家国情怀元素,加深学生对于家国情怀的认知与理解,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依托古诗词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将家国情怀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可有效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千百年来,中国古代文人始终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而家国情怀也铸就了一座座文化精神的丰碑。在基础教育体系中,语文学科具有独特的人文优势,这也使得语文课堂成为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载体,而语文教学也承担了极其重要的德育功能。比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展示苏轼所处的年代及历史背景。作为豪放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苏轼的生平极为精彩,而他所拥有的家国情怀更奠定了其雄浑豪放的词风。通过向学生详细地讲解苏轼的诗词特点,有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并记忆诗词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念奴娇·赤壁怀古》不单展现了作者对于古战场的体悟与感慨,更与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创作这首词作时,苏轼处于被贬状态,因为受到“烏台诗案”的牵连,仕途不顺;但是,即便苏轼身处逆境之中,怀才不遇,但依然拥有浓烈的家国情怀,对祖国怀有饱满的热爱之情。基于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自由结成学习小组,并督促和指导各学习小组相互讨论交流,激励学生畅所欲言,阐述自己对家国情怀的感悟、体会与看法。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广泛收集典型的人物事例,让学生在这些人物事迹中获得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从而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与家国情怀。
   总之,教师应深刻认识家国情怀培养的重要价值及其对古诗词教学的积极推动作用,通过展现古诗词中的人物情怀,赏析古诗词中的佳句,从作者视角体会诗词的爱国之志,借助这些方法可以有助于学生领略壮丽锦绣的祖国山河,感悟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切实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
其他文献
摘 要 《列夫·托尔斯泰》中,茨威格抓住托尔斯泰的“眼睛”,进行了细致的肖像描绘,运笔洋洋洒洒,大肆铺排,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强烈的印象。在这篇作品中,比喻手法的运用非常富有特色,表现的角度各异,且具有层递性、条理性,文本中的比喻往往避实就虚,追求神肖,喻意深刻、韵味无穷,揭示了主人公犀利深刻的灵魂深处。   关键词 《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比喻手法   《列夫·托尔斯泰》是茨威格的一部传记作
期刊
摘 要 2017年高中语文新课标颁布,“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2020年中考,又是全面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后的第一轮考试。在新的考试背景下,中考语文试卷在命题思路、试卷结构、试题题型和赋分比例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和调整。为适应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把握中考的试题走向,提升教学与复习备考的效率,本文拟从2019、2020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所呈现出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总结归纳
期刊
摘 要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写作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与语言运用水平,它是学生语文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集中体现。但是在目前的高中写作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学生的写作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对此,语文教师可尝试采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经典文本的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从而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共同进步。本文对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如何开展以读促写的教学
期刊
摘 要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而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教师高度关注。名著阅读的过程关系着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自我调控能力的提升,它对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作用,重点阐述了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名著阅读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旨在通过名
期刊
人教社出版的《教案》及一些教师用书,将本课教学时间定为1课时,但我不能,我的学生不能。用这么少的时间来学习这么一篇极有文化内涵的课文,顶多算是教过了一学期24篇课文中的一篇,学生是无法“浸润”其中的。我将时间定为2课时。  可教什么,怎么教呢?  反复阅读全著和相关资料后,我心中有谱子。我把教学内容确定为三个板块:1.介绍《边城》故事情节。2.《边城》导读。3.课文赏析。其中前两个板块为重点,第三
期刊
“三言”、“二拍”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其冷峻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震撼人心的美学意义,奠定了它在古典白话小说中的崇高地位。笔者认为,小说中最耐人寻味的,是对李甲的父亲李布政这个人物艺术化的处理。  围绕杜十娘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的两大障碍——来自老鸭的畸形社会势力和来自李布政的封建理教势力,作者对前者极尽渲染张扬之能事,对后者故意引而不发。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老鸨往往是黑恶势力的代表.她们欺压妇女,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要有开放性和弹性”。概括起来,新课标作文教材应该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一、遵循认知规律 激发写作兴趣
期刊
摘 要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的不断改进,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响应改革要求,新的统编语文教材为学生指定了一系列必读书目,但是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发现由于文章内容较多、篇幅较长、情节较为复杂,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等原因,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期刊
摘 要 对于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敬业与乐业》,我们可以像转动万花筒一样,多角度去观照,引导学生观察这篇课文,或从澄清概念、界定范围、基于事实评价和基于事实建构结论等多个要素去开展教学,或从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及其匹配度,或从驱动任务模型,或从语言建构的技巧,或者这些方法的全方位运用。惟其如此,才能由教学的浅阅读走向深阅读。   关键词 高阶思维;论证 ;驱动任务;语言建构  
期刊
[单元教学设想]  艾青对祖国至死不渝的爱的表白,余光中凭海临风怅望大陆的孤寂身影,戴望舒的深沉抚摸,舒婷的激情歌唱,莱蒙托夫笔下浑厚而宽广的俄罗斯大地,休斯灵魂中悠长的历史河流……这烙在人们心上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沉爱恋,这些蕴涵着诗人深沉炽热情感的文字,唯有在倾情的朗读中,在动情的想像中,在尽情的品评中,在激情的背诵中,方能融入我们的血脉啊。    [单篇教学方案]  《涛两首》教学新点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