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围巾(大班)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ye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标:
  1.能独立、耐心地编织小围巾,体验胜任感与成功感。
  2.发展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准备:
  1.幼儿自带纸质纸巾盒或鞋盒一只,自带粗毛线团一个。
  2.教师帮助幼儿将纸盒边缘剪成锯齿状,锯齿间隔2.5厘米,锯齿宽度和高度约为5厘米(见图1)。
  3.教师提供自制的围巾编织图书或视频。
  玩法:
  1.将粗毛线的一头在纸盒边锯齿上绕一个圈后固定住(见图2)。
  2.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在每一个锯齿上缠绕(见图3、图4)。
  3.在缠绕到毛线头起始的那个锯齿后,开始每在一个锯齿上绕一个圈后就将下面的那个圈翻过锯齿,以此类推,反复循环(见图5、图6)。
  4.编织到一定长度后,取下围巾,适当拉伸,最后拉住两头毛线,将其收头。
  5.本游戏也适合在“我长大”“在冬天里”之类主题活动中开展。
  规则:
  1.只能朝顺时针方向绕线。
  2.在锯齿上逐层绕圈时,上面的圈要留住,下面的圈要翻过锯齿,以此类推,不能漏绕、漏翻。
  3.若一次游戏没有完成任务,可保存好未完成的作品,在后面的游戏中继续编织。
  4.遇到困难时,可以阅读“围巾编织图书”或观看“围巾编织视频”,也可以请教老师和同伴,但不能随意拆解他人编织的围巾。
  5.围巾编织者拥有围巾的使用权与赠予权。
  评析:
  即便对于大班幼儿,织围巾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这位教师因为有引导本班幼儿编织花篮的经验,幼儿就很自然地将已有经验迁移到编织围巾的活动中来了。
  教师的支持和引导非常巧妙,如制作了围巾编织“图书”,录制了围巾编织视频。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既有自主学习也有互相交流。幼儿通过编织看似复杂的围巾,有效获得了胜任感和成功感,并且提升了手眼协调能力以及耐心和专注等学习品质。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不是死教条,只要老师有心、用心、善于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每个教育契机,并把它运用到教育上来,就能让它变得有意义和有价值。  【关键词】班级谈话活动;螃蟹哪儿去了;背景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一、活动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善于发现幼儿感举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同
1978年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也是教学体系实现变革的30年。作为一种理性自觉的活动,教学变革首先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科学行动,而不是自发的、盲目的行动。否则,教学变革只会南辕北辙。那么,什么是教学理论?它与教学实践的关系如何?30年来我国教学理论变革的基本历程怎样?它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本文试对这些问题作些粗浅探讨。    一、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教学理论这个概念具有不同的含义
2010年3月27-29日,我有幸在安徽大学观摩了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委员会主办,安徽省中小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七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教师们先进的教育理念,高超的个人素质和巧妙的课堂设计与驾驭,以及评委和专家们的精彩点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观摩课伊始,组委会的专家们就对我们进行了课堂教学观察表的培训:明确了通过课堂观察活动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
“科技实践活动”是青少年以小组、班级或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等组织的名义,在一个时期或一个阶段内在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或综合实践活动中集中进行的,有一定主题思想,并达到一定思想教育目的和科学技术知识普及要求的科学技术普及活动。  科技实践活动具有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实践性、趣味性、公益性、群众性、社会性等特点。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展示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内容之一,因此,科技实践活动受到了中小学科
早在新课程改革之初,夏辉辉老师就虚构了一个小人物“帕帕迪”。此“人”一出,中学历史教学界的天下立即纷攘不已,分成了两大派别——拥护者大声叫好,模仿者纷纷创造出许多“帕帕迪”式的人物:二牛、阿毛和库特森等等;反对者则指之为“人造史料”,认为此风不可长,是一种对历史、对历史教学极不负责的倾向。  近来,关于虚拟人物、虚拟故事等的技术性层面的探讨逐步推演到关于历史想象、历史想象力培养的理论层面,上升到历
【摘要】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是支持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也是农村基础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只有采取措施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才能适应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各种要求,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
处理好几个关系  江苏镇江市丹徒区教研室 孙建华  原方案在组织过程中创设了富有童趣的情境,注重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实践等方面培养幼儿的护牙意识和能力。不过,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践行的过程,并非靠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就能奏效,从教育的有效性考虑,需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虚拟情境与真实生活的关系。原方案以“大嘴怪”为线索,激发兴趣、互动交流、体验烦恼、学习本领等内容都围绕“大嘴怪”进行,后面的
【摘要】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有两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文言文是我国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它博大精深,意蕴深厚,仿佛一块硕果累累的玉米地。站在地头,它一望无边,密密的枝叶挡住了前行的道路。只要学生稍不注意就会被“玉米叶”拉伤。  【关键词】预习;质疑;表演;吟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有两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文言文是我国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它博大精深,
【摘要】写文章需要情感,学好语文更需要有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不可忽视学生的情感。可以这么说,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情感态度决定了其语文成绩的优劣。所以,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用教师广博的知识去丰富学生,用教师充沛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关键词】吸引;丰富;感染;爱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大概很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教师精心讲解课文
【摘要】教师要做好“对话”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把文本介绍给学生,促使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同文本的作者直接对话。只有这样,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目标才能达成。  【关键词】小学生;有效引导;文本对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些对话之中最关键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它是其他对话的根本。现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