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班级环境创设

来源 :地理教育·当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ss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我们对幼儿园班级环境的教育意义和多元价值进行了不断思辨。针对其教育意义,我们已基本明确并达成共识:适宜的班级环境,能满足幼儿生活所需的秩序感和安全感,让幼儿觉得“我是这里的一份子”;能有效保护幼儿与环境互动的好奇心,让幼儿觉得“我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能挖掘和发挥每一位幼儿的多种潜能,让幼儿觉得“我是有能力的学习者”;能有利于幼儿良好品质和习惯的养成,让幼儿觉得“我是不怕困难的好学者”。在其多元价值方面,我们认为:班级环境不仅是儿童发展的载体,也是主题课程的延伸,更是课程游戏化的体现。究其根本,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环境创设的核心是“化”字。“化”即转化、转变、过程、动态。转化、转变是理念的更新、思维的突破;过程、动态是师幼与环境对话过程中共同生成、建构的一系列活动。
  基于以上分析和思考,我们在面对具体的教育现场,应以什么样的视角去规划和创设班级环境呢?
  一、回归儿童立场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回归儿童立场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折射出“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那里,儿童能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头脑想,用自己的双手做,而不是被要求、胁迫、牵引,按成人的逻辑和意志去行动、去思考。
  (一)环境设计的创意来源于幼儿的生活
  环境设计的创意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意味着教师要邀请幼儿一起讨论户外环境、室内公共环境及班级环境的主题,譬如:以动植物、故事、动画片为主题,还是以幼儿园生活、旅行、游戏为主题。在一次户外活动后,孩子们坐在位置上喝水,聊起了昨天看的动画片,有的说喜欢光头强,有的说喜欢喜羊羊,有的说喜欢小魔仙,还有的说要是把我们教室变成海底世界那该多好。教师接纳了孩子们的创意,支持孩子们将梦想变为现实。
  (二)设计环境时邀请幼儿参与
  设计环境时邀请幼儿参与,意味着对于在哪里布置环境,选择什么内容,如何构图,确定什么样的审美基调,教师都要尽可能倾听幼儿的想法、满足幼儿的愿望。例如,一日活动安排、班级公约、各区域可容纳人数、各区域的游戏规则……都可以采用调查、谈话、投票等方式来师幼共同商议、讨论、设计、制作,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符号和表征方式呈现。这样的环境,幼儿更容易理解,更愿意接纳,更喜欢参与。
  (三)环境的布置满足幼儿的需要
  环境的布置满足幼儿的需要,意味着教师在邀请幼儿一起布置环境时,要注意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如:孩子们一起观察、收集、绘制了蝴蝶、青蛙、蚕的成长过程,布置在“真相大揭秘”探究版块中,它们的变化过程及生活习性吸引着孩子们去持续关注,去进一步探索发现。又如:幼儿对会旋转的物品非常感兴趣,于是,孩子们一起自制风车、陀螺,电风扇等,发现转动的秘密。孩子们还把收集到的螺旋桨、呼啦圈、溜溜球、指针手表等实物或图片在“超级变变变”版块中每天更新。两周后,孩子们通过画竖线、贴标记、排列等方式进行统计,一共收集到了23种日常生活中能旋转的物品。孩子这样全程参与环境布置,有利于获得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环境的评价追随幼儿的反应
  环境的评价追随幼儿的反应,意味着现有的环境好与不好、美与不美、变与不变,不是由教师一人说了算,而是基于幼儿的参与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来确定。比如在主题《交通工具》中,教师在活动区域提供一些牙膏盒和手工纸、笔、剪刀等物品,认为“孩子们熟悉车、轮船的造型,会喜欢制作车和轮船,活动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无法凭借脑海中的点滴经验和记忆,独立制作出车、轮船,制作出现了困难。很显然,在材料提供上出现了问题,于是我们提供一些成品供孩子欣赏、临摹,或提供一些半成品,让孩子们积累制作的经验。之后,再出现一些创意作品,激发幼儿创造兴趣。孩子是动态发展的,只要用心观察孩子,用心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那么,材料的运用就能适时有效地为孩子的发展起到最佳的作用。
  显然,一个基于儿童立场、邀请儿童共同参与、精心设计的幼儿园环境,会由内而外地表现出对儿童的尊重、信任和接纳。
  二、充满“儿童性”、彰显“儿童感”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所谓“儿童性”,从字面上来看,是指幼儿园环境要具有儿童特点,充满儿童气息,更多地突出环境对儿童心理特点的回应。那么“儿童感”则更为强调儿童在环境中的主观感受。
  (一)幼儿园环境要遵循幼儿认知特点
  幼儿的认知发展既具有年龄上的普遍性,也具有年龄上的特殊性。从普遍性角度来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正是基于此,幼儿园的室内外环境才更要满足幼儿通过感知、操作、体验获取直接经验的需要。小班幼儿注意容易分散,因此,环境装饰不要过于复杂,区域材料不宜过小过多过杂。中班幼儿在动作、语言、操作探索、注意分配、想象创造等方面有了明显的发展,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能够引发精细操作及想象的材料,需要更大的探索空间与活动范围,需要更包容温暖的人际氛围。大班幼儿的专注力、思维力、想象力有了更大的发展,因此,幼儿园环境要有更多的留白以支持他们深度学习。
  (二)幼儿园环境要满足幼儿审美偏好
  儿童的审美偏好与成人有较大的不同,在色彩、形状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从幼儿的色彩偏好来看,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应该以原色、自然色为主色调,体现阳光、明亮的特点。原色、自然色是指物体本来的色彩,如原木色、土地色、金属色等。只有简单朴素的环境才能衬托和培养多姿多彩的儿童。阳光、明亮的色彩温暖、饱和度高,可以引发幼儿积极情绪,提升幼儿的好奇心与兴奋度。因此,幼儿园在创设环境时要在原色、自然色的基调上选择更多暖色玩具与材料,以吸引幼儿与环境持续深入互动。
  三、顺应儿童成长节拍,满足儿童发展需要的幼儿園环境创设
  幼儿园是幼儿快乐生活的地方,应该顺应、满足和支持幼儿成长的需要。也就是说,幼儿园要在时间的安排、空间的规划、材料的提供等方面遵循幼儿的认知特点,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
  (一)呼应成长规律,满足心理需要
  幼儿园的生活丰富多样,幼儿有秩序、有规律、按照一定节奏开展各类活动,可以让生活和学习变得有序和可控。教师追随和呼应幼儿的心理诉求,与幼儿共同营造生活环境,幼儿对生活的掌控感和对班级的归属感就会更加强烈,这样的环境也会认同、接纳、回应幼儿的情感诉求,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个性品质等的发展。
  (二)顺应生长节拍,满足生理需要
  每个幼儿的发展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所以我们要重复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各班差异和特殊需要,顺应幼儿的生长节拍,动静交替,劳逸结合,既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又为幼儿提供自我管理的机会。班级生活中,环境的创设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依据幼儿的生理需要应运而生的,环境满足了幼儿的生理需要,幼儿在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发展。
  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不是摆设、不是装饰,更不是教师认为的“你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有更宽广的胸怀和视野,努力将其转变为孩子心目中的“我喜欢”、眼睛里的“我需要”、脑海里的“我自己来”!
其他文献
“我喜欢坐得好的小朋友。”“我喜欢举手发言的小朋友。”“我喜欢和我一样动作轻的小朋友。”“我喜欢……”  忽然间发现,“我喜欢……”成了我们幼儿园教师高频出现的口头禅。一节集体活动下来,老师的这句话成了不说不快的提示语,成了活动环节间的串接词,成了整理课堂秩序的“惯用招数”。  “我喜欢……”脱口而出说出这句的时候,老师们的体态、眼神、表情里都有了暗示,声音里有了顿音、加重音,延长音,言下之意、言
期刊
你有遇到过“熊孩子”吗?他们的出现是否总让你措手不及、尴尬频出?无法无天的他们时常让人哭笑不得,却又无能为力。如果你只是偶尔遇到,那还算幸运,在幼儿园里,可是有一堆“熊孩子”,每天和“熊孩子”们打交道,让老师们头疼不已,可当把一个个“熊孩子”培养成为乖巧懂事的小可爱,过程中的成就感也是无法言喻的。  我曾經遇到一个非常聪明的小朋友,他叫洋洋,我和幼儿园的老师们都特别喜欢他,但他却非常不让人“省心”
期刊
自信是火,点亮梦想的火炬;  自信是火炬,照亮通往成功的道路;  自信是路,指引走向成功的大门。  《指南》中指出: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人与人的沟通必然离不开交往能力,这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文中在观察分析交往障碍的基础上,分析幼儿性格产生的原因,用递进式策略,针对不同的情景,寻找匹配的方式,改变家庭的教养方式和观念,通过同伴及教师等多方途径,提高
期刊
情绪,是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是我们每个人的天生本能,包含了身体的变化、意识的体验和认知的成分。3--6岁幼儿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逐渐发展起来,其调节情绪的认知策略开始出现,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强,会使用一些身体动作来辨别情绪,对情绪产生的外部原因和结果的理解进一步提高。由于3-6
期刊
创造性戏剧就是把戏剧的方法和元素,以及戏剧的表演形式,运用到儿童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一种教学形式。它能够帮助儿童形象地、夸张地表现出绘本所传达的信息,以形象、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完成绘本的教学,从而达到快乐学习和有效学习的目的,因此获得了越来越多幼教人士的关注。  一、创造性戏剧在绘本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1.明确创造性戏剧与绘本的关系  绘本是故事的载体,而戏剧是故事的表现手段;绘本为戏剧表演提供素材和
期刊
习总书记指出,作为一名好老师应当具备四大特质,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习总书记对广大教师寄予厚望,希望大家“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业绩。”习总书记对教师寄予厚望,使我们每位教师深受鼓舞,我们也更感受到“好老师”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今年我带小班,小班幼儿牛牛比较调皮,而且自控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很差,经常做出一些“出格行为”。中秋节的
期刊
普惠性幼儿园教育质量关系着全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也关系着亿万儿童的终身发展。教育督导是保障和提升普惠性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普惠园实现内生发展的关键。本研究调查重庆市S区不同办园体制下普惠性幼儿园教育质量督导现状,并提出了提升质量督导的发展思路。  研究参照相关研究成果编制了《重庆市普惠性幼儿园教育质量督导调查问卷》,正式问卷的Alpha 系数超过0.8,符合信度要求。问卷由三个部分构成:基
期刊
方卫平教授所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教程》,作为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于近年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以往已有不少学者从该教材的经典性、系统性、创新性、实践性等方面阐述了它的独到之处。本文将焦点集中在该教材体现的“生命力”上,以期从这一个小窗口,看到另外一片风景。  一、富有生命力的教材论述语言  教材的叙述语言往往是十分讲究的,如果过于严肃,则不免让读者觉得艰深,
期刊
20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完善学前教育研修体系。充实研修队伍,加强园本研修、区域研修,及时解决幼儿园教师及家长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国发〔2010〕41号《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坚持问题导向,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要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
期刊
一直以来幼儿园文化内涵打造都是幼儿园感觉特别苦恼的事情,怎样才能独树一帜;怎样才能立意深远,又能深入浅出,兼具推广辐射价值等,这一直都在困扰许多幼儿园。同时,又觉得文化内涵这么复杂的事情肯定是学者、研究员才能准确定位的事,于是大多数幼儿园的内涵都是外请专家来定夺,可是外聘的专家对幼儿园发展的了解是否全面、对园所人文结构是否明了等问题又制约着内涵定位的准确性,常常表现为幼儿园上层思路不清晰,一线老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