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

来源 :教育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han_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在本质上对德育进行更深刻的理解,力图建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教材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并由学生的切身体验走向广阔的现实与理论世界,形成真实的、成为学生“第二天性”的“德性知之”。教材内容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实践性强,在设计上给授课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期待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解读和运用。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根据教材、学校、学生的特点,深挖教材,紧密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是打开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条重要渠道。
  【关键词】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探究和实践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改变教师的陈旧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真正落实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根据教材、学校、学生的特点,深挖教材,紧密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是打开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条重要渠道。下面,我就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望能与各位同仁商榷。
  1 深挖教材,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的设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具体、形象的感性教育,但并不是全部停留在感性教学阶段,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阶段,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如:人民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五课第二框《数字小康》,其重点是通过数字的了解 提高学生对小康的理性认识。内容相对比较枯草和抽象,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而有些老师在教学中为了“化难为易”,干脆从前一框《触摸小康》中取一点,从后一框《还是很多人的梦想》挖一节凑成本框的教学,把本框的主题给丢了,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阶段,阻碍了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我在教学本课内容时,没有照课本按部就班的进行,而是将三个框题的内容糅合在一起,借助《触摸小康》中学生触手可及的感性图片及身边的变化(让学生自己说),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已经进入了小康水平,当学生情绪高涨时及时设疑:“小康”一词是怎么来的?它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我们今天的小康发展到了什么水平?这样让教学跌宕起伏,学生就会从感性的认识转入理性地去思考问题,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思想品德课的时政性比较强,教材中从2000年我国小康的达标情况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已经总体进入小康社会,但从2000年到现在,我们又经历10年的建设,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结合世博会的召开、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及我们经受金融危机的考验,对比:2000年我国人均GDP(800美元),2009年人均GDP突破了3000美元等让学生再次热血沸腾,激发民族自豪感。然后设疑: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今天的小康有什么特点,还存在哪些问题?(或你对我们今天的社会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以此拓展教学内容,可先让学生结合身边的实际自由发言,然后老师展示相关图片,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对比数据:
  (1)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是第3位,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却是104位
  (2)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
  (3)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
  (4)2009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西部74.6%,东部83.5%
  利用温家宝关于13亿的乘除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即我们今天的小康更多的是注重物质文明,但在精神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可持续发方面做得还不够。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培养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总体小康”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体现教学重点“数字小康”,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体现思想政治教学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2 制定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实施方案,让生活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实现“德性之知”的形成
  在教学人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课中的《诚信是人之根本》时,为了帮助学生真正认同诚信,让诚信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认识上,我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我的诚信档案”,具体要求:第一、回忆自己曾经做过的诚信或不诚信的事,也可以写看到的、听到的发生在他人身上的诚信或不诚信的事;第二、从今天开始,跟踪自己的言行,记录下自己说过的、做过的诚信或不诚信的话和事;第三、根据前两点写反思和体会;第四、——(可自行设计其它内容);第五、学期结束后交作业。具体要求有以下几个目的:第一、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给学生一定的引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第二、给学生的思维留下想象的空间;第三、让学生学会反省,在反省中自我约束,养成良好的习惯,实现由学生的“见闻之知”走向“德性之知”;第四、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作出比较全面的评价。在新课标中指出:传统的德育课程有偏重学科知识的倾向,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学到的多是不能直接与行为发生联系的“见闻之知”,“见闻之知”之所以难以影响人的行为,是因为这种“知”缺乏个体体验基础。“德性之知”来源于个体自身生活体验和以自身生活体验为基础的拓展学习,所形成是人的德性素质,是由人的情感体验、判断推理、实践意愿和态度所凝聚成的一种人格精神。有了它,学生便能够开始运用自己的价值意识,审视一度未曾察觉的生活情景,发觉它们的价值内涵,并为之感动;有了它,学生便开始形成内在的德性结构,而德性结构即使学生理解规范、实施行为的内在根据,也是他们表现思想品德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深刻动力。
  3 抓住特定节日,针对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反思、实践中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我在教学人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中的《地球村的烦恼》,讲到文化冲突时,给学生提供了对比数据:(某校团委对中外有关节日的知晓率及态度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100名中学生的问 在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在现有的网络信息中,英文信息占95%,法文信息占3%,其他众多不同语系的信息只占2%,今天,西方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不断增大,唐老鸭、变形金刚、哈利·波特等西方文化符号在不断增加。相比之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和形式,比如戏曲、中医、节日风俗、民间工艺、传统游戏等却被一些年轻人所忽视。以上情况是学生所熟知的,也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可是有学生当场否认自己对外国的节日不感兴趣,可也说不出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多少了解。我首先让学生端正认识态度,认识到文化具有多样性,人类越是走向全球化的今天,越需要重视全球各个成员之间的平等和互相尊重,包括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一个民族若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就失去了心理认同的基础,就会面临消亡的危机。只有文化繁荣的民族,才会拥有生机勃勃的未来。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而绵延不绝,其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它能不断吸纳域外先进文明成果,吐故纳新。然后让学生以即将到来的节日:中国的重阳节、中秋节;外国的圣诞节为例子,分析外国节日对我们的青少年为何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我们的传统节日为何提不起青少年的兴趣?最后让学生课后查资料、相互讨论、通过分析,说说怎样提高传统节日在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弘扬传统文化?并让学生组织策划、宣传,让今年的节过得与往年不一样。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生成性和开放性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思想品德课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总之,要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再创造,还可对教材中不太适合的某些内容或活动进行替换,对教材中涉及的大部分内容可以以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特点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摆脱教材的束缚,以教材中的活动为基础,尽量创造性地设计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不同的学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参与学习活动,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感悟,才能更好地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人民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2] 人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其他文献
【摘要】如今语文学科没有被学生所爱戴已是不争的事实。现要改变这一现象,语文教师就必须得增强责任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高度尊重学生,转变观念,大胆求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让语文课重新展现其应有的魅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激发兴趣;教学方法  孔子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
期刊
【摘要】创新意识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的内部动力和前提条件。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优良的数学思维,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的内部动力和前提条件。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优良的数学思维,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现在,笔者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全面进入课堂以来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站得高、望得远、深入系统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在新时代的要求下,数学教师必须懂得怎样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形成数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素质教育;渗透思想;强化意识;注重实践;形成方法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
期刊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神经调解”的内容,因其抽象的语言描述和较大的知识跨度,成为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关键词】生物;教学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神经调解”的内容,因其抽象的语言描述和较大的知识跨度,成为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为此,笔者以教材中的反射弧模式图和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为蓝本,对两图加以改造(如下图),将相关的疑难问题以图解问答的形式呈现出来,希望对同学们解答相关试题有所帮助
期刊
【摘要】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学生作文水平普遍偏低,初中作文教学不可避免走进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导致教师怕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  【关键词】农村;作文;教学  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学生作文水平普遍偏低,初中作文教学不可避免走进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导致教师怕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低效,学生作文水平低下,制约和限制了语文教学整体水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习者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本文从树立学习信心、趣味教学法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一名英
期刊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本文分析了当前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英语词汇教学的对策,以期待有效的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对策  英语是一种历史悠久、词汇量丰富、词义纷繁、语法简练,使用灵活的语言。现代英语的词汇总量达到200万,是世界词汇量最大的语言。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英语的词汇量不断更新、扩大。因此,学好英语,词汇的学习
期刊
【摘要】竞赛的目的是促使中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帮助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活跃学习空气;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的对他们进行培养。  【关键词】物理;竞赛;重要性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对外可以称中国物理奥林匹克,英文名为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缩写为CPhO)是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阅读能力、形成阅读习惯的基础阶段和关键时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位置。  【关键词】小语;教学;认识;思考  阅读让人视野开阔,思想深刻,阅历丰富。阅读可以丰盈一个人的心灵、思想,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可以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灵魂。阅读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贯穿一生的好习惯加以长期坚持贯彻。小学阶段是培养阅读能力、形成
期刊
【摘要】高一化学教学内容涉及面广,难度要求低,学生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知识如何衔接,如何让学生学好高一化学,从而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想把自己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共享。  【关键词】化学;思考  高一化学教学内容涉及面广,难度要求低,学生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知识如何衔接,如何让学生学好高一化学,从而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想把自己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共享。  1 处理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