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中学作文教学

来源 :教育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52810_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学生作文水平普遍偏低,初中作文教学不可避免走进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导致教师怕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
  【关键词】农村;作文;教学
  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学生作文水平普遍偏低,初中作文教学不可避免走进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导致教师怕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低效,学生作文水平低下,制约和限制了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1 农村中学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
  1.1 写作兴趣不浓。只有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学生才能产生作文的灵感,这时写作主体产生了“我要写”的想法,满怀信心地去克服重重困难,才会走向作文成功之路。现实中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写日记、周记的兴趣,没有练笔本。一学期几篇课内作文不能全面反映中学生的生活,而日记则可以把生活与写作,作文与做人疏通。借助日记,可以学习观察,积累素材,锻炼文笔,砥砺思想,这都能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可这么多的学生和老师却忽视了,或者说重视不够。几篇课内作文又怎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1.2 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书写不规范、不整洁,如行款格式,标点符号,文字书写以及行文中某些“习惯用法”的规定,直接影响着表情达意的效果。学生作文中,不讲究行款格式、随心所欲使用和书写标点符号、字迹潦草难以卒读、乱写错别字、不规范的简化字以及繁体字和异体字的现象俯拾皆是。
  1.3 学生表达能力不强。语言和思维的矛盾也是语言表述不清的原因。有的同学思维敏捷、清晰但语言贫乏、不丰富,造成了“心会而口难传,意有而笔不达”的现象,有的同学却是思维不清晰以致不知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述。
  2 寻找农村中学生作文的出路
  2.1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们在课内或课外都能接触到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妙文,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欣赏模仿。可是对农村中学生来说,那终究有点儿遥不可及,有时,它的作用甚至比不上周围人的一篇好文章,特别是老师的文章,学生是很乐意学习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还要“以身作则”写作文。给学生最感性的东西是自己的“下水作文”,通过“下水”谈体会,谈生活,谈技法,谈学生作文时会出现的问题。一是教师从自身的体验出发,给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行文等等,均由于“现身说法”的缘故,而使学生倍感亲切;二是让学生充分体验与教师尽情交流的快乐,同一个题目,同一种要求,同一个时间,教师与学生登上同一个“舞台”,这本身就体现出语文教学迷人的人性色彩,学生渴望交流的愿望得以实现,必然会给写作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三是教师敢于把自己的“下水文”拿进讲评课堂,与学生作文放在一起比较,让学生挑刺,并尝试着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样的一个评判过程,必然会使学生的写作兴趣大增。
  2.2 怎样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农村语文教师批改作文时常常感慨:学生的作文水平怎么这么低,写作思路狭窄,内容干燥单调,语句平淡乏味。究其原因是农村学生与外界很少接触,较缺乏想象力。因此,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是提高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再者就是在教学中抓住文章的一些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写作。一方面,老师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社会生活中具体的人、事、物;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充分利用文中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情节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采用这些形式,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拓宽了 学生的写作思路。
  2.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好的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中产生,把真实生活里所没有经历过的事勉强捡到笔下来,那必然是失败的。我们教师在训练时,重心也应转变。尽可能地让学生写一些自已熟悉的东西,多做一些情景作文、整理资料作文、课外练笔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从而激发写作欲望。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人、事、景,做生活的有心人,让他以主人翁的姿态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
  1.4 创新思维提高写作兴趣。(1)口头评价多鼓励,少给批评。当学生完成习作后,可以深情并茂地朗读给大家听,老师、同学随机做出口头的评价。当然在这之前,教师要先教会学生评价的方法:学会倾听,评价十既要抓住闪光点,又要指出写作的不完善之处。(2)书面评价快速,反馈及时。 学生交上作文,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则当作是自己一次精心创作的尝试,渴望很快得到结果,老师就应及时批阅及时发放,让学生尽快品味到写作成功后的喜悦。这样就可以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尝到成功的甜美。(3)批改具体,不能空泛 。作文批改要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就不仅要在字、词、句、修辞等问题上指出不足、进行修改,更要在文章的布局谋篇、材料选择、详略安排等较抽象的问题进行具体、细致的修改,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得到确实的提高;并通过和以前批改的比较,让学生明确其进步,从而使其作文兴趣有所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人要接受这个高度发达社会的挑战,就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及时不断的学习新知识。而实旋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课堂,现就化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科学文化;培养;教学  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人要接受这个高度发达社会的挑战,就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
期刊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也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所以当我们面对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还是少点埋怨、苛责,多在提高学习兴趣上,认真钻研教学理论上动些脑筋,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关键词】低年级;教学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
期刊
【摘要】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决问题是数学核心的思维活动,教师教学后的反思,在于不断总结、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构建高效课堂。学生在变式教学活动中,通过问题的解决和反思,能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促进数学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变式教学;数学素质教育;高效课堂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学习数学,就是周旋在数字、符号、定律之间,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去演算、验证,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厌倦,学习热情会减退。  【关键词】数学;创新;思维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学习数学,就是周旋在数字、符号、定律之间,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去演算、验证,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厌倦,学习热情会减退。基于此,数学教学要有效地激起学生创新的火花,让学生感受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巧妙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交流的纽带;是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的阶梯。  【关键词】小学;课堂;艺术  数学家康托尔说:“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往往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巧妙的课堂提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的学校课程教学的形式,它符合当今世界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又能满足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根据《数学新课标》要求:学科知识的教学应当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体会知识的获取过程,感受一下知识的价值。  【关键词】数学;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的学校课程教学的形式,它符合当今世界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又能满足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根据《数学新课标》要
期刊
【摘要】如今语文学科没有被学生所爱戴已是不争的事实。现要改变这一现象,语文教师就必须得增强责任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高度尊重学生,转变观念,大胆求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让语文课重新展现其应有的魅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激发兴趣;教学方法  孔子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
期刊
【摘要】创新意识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的内部动力和前提条件。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优良的数学思维,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的内部动力和前提条件。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优良的数学思维,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现在,笔者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全面进入课堂以来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站得高、望得远、深入系统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在新时代的要求下,数学教师必须懂得怎样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形成数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素质教育;渗透思想;强化意识;注重实践;形成方法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
期刊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神经调解”的内容,因其抽象的语言描述和较大的知识跨度,成为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关键词】生物;教学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神经调解”的内容,因其抽象的语言描述和较大的知识跨度,成为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为此,笔者以教材中的反射弧模式图和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为蓝本,对两图加以改造(如下图),将相关的疑难问题以图解问答的形式呈现出来,希望对同学们解答相关试题有所帮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