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阅读浅探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y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读应该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手段。但时下阅读教学中的读,有流于形式、摆花架子之嫌。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开展探究性阅读,要针对学情,针对具体课文,读有目标、读有指导,保证学生读的效率。
  一、读中生疑,从疑而悟
  根据课文的特点,抓住课文中能揭示中心的重点段落或能体现读写训练重点的关键部分,引导学生读。通过读,使学生抓住要点,深入理解,落实读写训练重点,发展学生思维。如《挑山工》一文,作者以清新、朴实的笔触勾画了一个目标专一、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挑山工”形象,意在告诉读者“做事只有认准目标,脚踏实地,才能把事做好”这样一个深刻道理。通读全篇,笔者以为这一深刻道理主要包含在文中挑山工对“我”说的一席话之中(课文第5自然段)。在教学中,笔者紧紧抓住这段话展开教学,让学生反复阅读,仔细体味。
  具体步骤如下:
  1. 读这段文字,说说哪些句子是描写“挑山工”的,哪些句子是描写“游人”的。分角色朗读有关描写“挑山工”和“游人”的句子。
  2. 仔细咀嚼这些句子,从中你发现了“挑山工”和“游人”在登山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同点?出示表格,让学生自主练习。
  3. 思维碰撞,引发疑问,领悟课文中心。面对表格中的不同点,以及这样的一个结果,你有哪些疑问?按常理,谁应该跑到谁前面?造成与常理正好相反的结果,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你领悟到什么?
  4. 再次朗读,感悟哲理。这样通过本环节抓住课文的关键点,以读为主,读中生疑,从疑而悟,本课的教学便水到渠成。
  二、抓住关键,活读活用
  讲读课文时,许多问题在课文中有完整的答案,而且遣词造句十分讲究。教师要创造性地指导学生活读原文,以读代答,从读中理解,从而避免过多讲解。并且,通过其中的关键词句,将范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此基础上加大语言实践力度,引导学生从读学写。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课文第2自然段“望灵车”应是教学的重点。而抓住“不约而同”这个成语,通过学生的朗读领悟,以读代答,则能起到抓一词而动全身的效果。具体步骤如下:
  1. 在学生自读完本段内容后,出示“不约而同”一词,指导学生理解词义。
  2. 课文里讲谁没有约定而行动一致?(学生读:老人、青年、小孩)
  3. 他们的哪些行动一致呢?(学生读:站直、摘下、望着、哭泣、擦去)
  4. 他们的行动一致到了什么程度?(学生读: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
  5.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读:人们心情沉痛)
  6. 指导学生带着对总理的爱戴及失去总理后的悲痛心情朗读本段文字,加深理解。
  7. 仿照本段写法,用上“不约而同”,将每周一早晨升旗仪式上同学们的表现写下来。
  这样,读写结合,既提高了学生读的积极性、目的性,又促进了写的水平的提高。
  三、创设情境,深究品味
  创设情境读,是指教师在进行创造性阅读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让学生主动进入朗读的情境中。如在教学《草原》一文时,我先让学生欣赏草原美丽的风光,领略草原的神奇美丽,促使学生对草原产生赞美之情,激发学生要朗读老舍先生原文的欲望。于是,学生们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来:“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但这只是教学的第一步,更关键的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味。因而,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1. 引导想象,指导学法:“一碧千里”在你的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 诗文联系,激起疑问:
  (1) “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
  (2) 齐读:“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3) 想想“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试着画一幅简笔画。
  3. 教师范读,引导学生用欢快、喜悦、赞叹的语气来读。
  4. 教师小结:天空为草原涂抹了明朗的色彩,小丘渲染了草原柔美的线条,牛羊更赋予草原生命的活力,这正是“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5. 读写结合,个性表达。当学生品味到课文的语言美、景色美,情感为之陶醉时,让他们及时表达:同学们,当你们置身于草原这样的美景之中时,你想说些什么呢?做些什么呢?把你最深的感受用一段文字写下来。
  写景抒情类的文章,往往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可以说是学生语言训练、语言习得的良好切入点。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
  如在教学《迷人的张家界》一文时,通读全文后,首先,要求学生依据插图,找出相对应的段落;其次,要求学生美美地朗读。想象张家界的奇山秀水;第三,是要求学生看图说一段话,把插图中的奇山秀水用自己的话描述一番。或者把自己作為一个导游,向游客介绍插图中的奇山秀水;第四,再对照原文想一想自己描述的哪些地方应加以改进;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领悟原文诗一般的语言。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又帮助学生积累了优美的词句,还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探究性阅读,要引导学生为理解祖国的语言而读、为培养语感而读、为丰富语言积累而读、为启迪思维而读、为熏陶情感而读、为提升能力而读。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丰县新昌镇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采用正文试验研究了加压干燥法制备无硬团聚AlO纳米粉的工艺过程。对粉体进行了透射电气(TEM)、调射线行射(XRD)、比表面积及团聚体密度等表征。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和压力对团聚体
毛毛虫  毛毛虫  像一节小火车  开过来开过去  喂!喂!  谁要坐车  买票抓紧  树叶上转转  花朵上停停  谁能告诉我  世界上最小的火车  坐上去  会是怎样的情形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想起小时候乡下田野里那些小虫子。它们有的可爱,有的笨拙,有的温和,有的凶猛,这些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小精灵们,陪伴着我们快乐的童年时光,也给
期刊
一、引入课题,切入主题  同学们,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全班同学共读了《爱的教育》,相信大家对“爱”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你觉得“爱”是什么?(学生交流)是的,读了这本书,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洋溢着浓浓的爱意。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直接切入主题,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与所读内容产生联系,并通过分享读书心得,收获阅读后的乐趣。  二、复习内容,回忆精彩  相信同学们对书里的人物记忆犹新吧,下面来考考你们。  1
期刊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冬天来了,我们最期待的就是下雪了。看,漫天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着。很快,房子啊,树啊,都变白了,整个大地仿佛盖上了一层白雪做的棉被。(伴随音乐出示雪景图片)看到这样美丽的雪景,你想到了什么呢?  2. 我们可以打雪仗、堆雪人啦!哪位小朋友来把下雪的消息告诉大家?(出示句子:下雪啦,下雪啦!)  3. 指名朗读。相机正音:“啦”读轻声。  4. 我们这么期待下雪天,因为
期刊
书信通俗易懂,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内容理解没有什么难度;而《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用“质朴的语言,表达最真挚的情感”这一写作特色,却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如何让学生自己发
期刊
这里所说的“言语营养”,是指低年级教材中表达效果独特的词语、标点、句子或修辞等极具学习价值的“言语形式”。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年级特点,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感知、品赏优美的词语,或新鲜的、独到的、个性化的语言及典型的句式。  一、聚焦文本词语,发掘“言语营养”  细读低年级文本,不难发现教材中俯拾即是的“言语营养”,尤其是随文出现的大量鲜活词语。众所周知,低年级是学生学习词语的
期刊
专家评审—抽签中标法通过最大化保证招投标程序的公平和透明,能够有效预防和杜绝公路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的各种腐败现象,推动公路招投标项目的顺利进行.文章介绍了专家评审—
一、班刊的价值  1. 班刊有其独特的普惠性。语文学习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实践、展示的平台,是语文教师必须面临,也必须解决的问题。学校校刊、地方报刊刊登的都是学校佼佼者的优秀文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难以企及的。班刊面向本班学生,无论是作者的选择、内容的编排,还是稿件的审核,操作起来更具灵活性,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于优秀的学生,班刊录用他们的习作;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
期刊
如今,空气质量指数(AQI)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关注的一个问题。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生产排放,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城市的发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气象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了解扬州市区空气质量的现状,作者利用课余时间
期刊
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冲头式挤压铸造工艺参数对ZA27合金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了ZA27合金冲头式挤压铸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工艺参数下ZA27合金力学性能可以稳定达到:σ〈,b〉=400~440MPa,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