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出品高考模拟专项训练之 作文19题佳作选登(十九)

来源 :中学生天地·语文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tx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9年末,我们都没料到工作、生活会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受到如此大的冲击。
  2020年初,我们都因新冠肺炎疫情陷入迷茫,无法判断离“隧道”尽头还有多远。
  2021年初,回顾一年抗疫经历,我们为人类抗疫表现出的韧性与智慧惊叹,也为零星不绝的疫情而忧心。
   生活或人生,总是在确定与不确定中跌宕。如何对待确定和不确定,考验人类的智慧,影响我们的选择。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 审题指导 ●
  本题从现实生活出发,其中材料第一段和第二段回顾了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的事实,让人感觉生活中充满了未知与不确定性;而第三段则陈述了经过全国人民一年的不懈奋战,终于初步掌握了新冠肺炎疫情的确定性。由此切入对人生的思考:生活总是那么的不确定,然而在众多的不确定中也同样存在着某些确定的规律。基于上述认识,本题的立意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层面。
  一、基于对“确定”与“不确定”的认识,去剖析其中的哲学内涵,也可以去分析“确定”与“不确定”的关系及两者相互转化的条件等。
  二、从“不确定”中看到“确定”,进而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确定性时,我们亿万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应对,终于在最大限度上战胜了疫情,我们的努力保证了胜利的确定性。
  三、从“确定”中看到诸多的“不确定”,进而在人生中保持一种警惕和审慎。
  当然,行文如果仅仅只是用一些事例来佐证世界的“确定”性或“不确定”性,就显得思维不够深入。如果只是就材料中的疫情写疫情那就更是离题了。
  命题: 衢州第二中学 徐成辉
  寻找确定的智慧
   [文] 衢州第二中学高三(3)班 徐子泰
  人生,总是在确定和不确定中跌宕。许多人喜欢确定,因其平静而稳定,因其易于应对;也有人喜欢不确定,因其惊险而充满挑战。
  无论人们喜欢与否,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当今世界越来越不确定。古时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唯一不确定的就是老天爷的“脾气”;时至今日,信息时代的来临使生活中的一切都有着不确定的味道。因此,我们必须直面生活中的种种不确定,而不能幻想确定地度过一生。
  面对不确定的事,有的人会手忙脚乱而不知如何是好,而有的人则显得成竹在胸,于谈笑间解决问题。后者之所以能如此从容不迫,是因为他们认真地准备好每一点确定的、力所能及的事。没有人天生就能应对各种不确定的挑战,只有经过精心准备、运筹帷幄,方能决胜于千里之外。正如风险投资人吴军,他对每只股票、每家公司都有细致的分析研究,因此股市波动之时,他往往能及时止损甚至从中获利。他应对风险的能力正来自事先详细周到的研究与准备。
  有了充足的准备,还必须有开阔的思维和大胆的冒险精神,方能从容应对不确定。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果断大胆地采取封城措施,从而极为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扩散;反观有些国家,面对不确定的危机,保守固执,优柔寡断,不采取行动,最终导致疫情蔓延,一发而不可收拾,局面失控。采取因循守旧的策略,面对一些不确定的危机之时,可能只是缘木求鱼;敢于创新思维,采用看似大胆实则合理的手段,往往起到釜底抽薪之效。以充足的准备为基础,胆大心细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便是应对不确定的不二法门。
  而当成功地应对了一次不确定之后,这次危机也就转变成了机遇,让人从中汲取营养,获得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也正是在应对不确定的疫情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许许多多、实实在在的应对疫情的程式和方法,这些都将成为一个个确定的危机解决方案。今后即使有零星的疫情出现,也必能反应迅速,消解于无形。这便是中国经验,这便是从不确定中找到确定。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面对不确定,深思熟虑,做充分的准备;胆大心细,用创新的思维;吸取经验,形成新的程式。这便是应对不确定的时代的最好方法,这便是我们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出的中国贡献!
  点评:作者从历史进程的角度去分析了生活的“不确定”越来越强烈,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从“不确定”中寻找出“确定”的智慧。然后分层论述了面对“不確定”需要深思熟虑,充分准备;胆大心细,创新思维;吸取经验,形成程式。层层深入,举身边事,尤其是中国抗疫来佐证。最后自然绾结全文进而提升主旨。文章结构清晰,考场中可以快速成文,但思维的深度、语言的美度都有待提高。
  (指导老师:徐成辉)
  荆棘已除,薪火犹在
   [文] 衢州第二中学高一(7)班 徐 衡
  跋涉在时光与命运的跌宕之中,我们时而遭遇迷茫、陷入不测,然而我始终相信,在这一切“不确定”中,总有一些东西是“确定”的,是足以被相信的,譬如正义,譬如良知。
  命运的残酷往往在于受害者并没有做错什么,就被突然剥夺了幸福。我们无法想象因为保姆纵火而失去了美满家庭的男主人,该是怎样一种切肤之痛,可是我们看到了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候,那个男人捐出巨额财物,我们为之动容。倘若易地而处,我想我大概会是失魂落魄、一蹶不振。对心理偏激的人而言,萌生报复社会的念头也极可能,可是他没有。这是我们看到的确定,看到的大爱无疆。
  而在这一场抗疫中,令我们感动的又何止这一个呢?那些为了研究病毒而在负压实验室中夙兴夜寐的科研人员;那些毅然决然奔赴前线,为了素昧平生却又血脉相连的同胞们奋战的医护人员;还有千千万万的基层工作者在我们看见或看不见的地方演绎着那样微弱却又那样让人慰藉的温暖……生活与人生充满了种种不测,我们也总能做出坚定的选择。
  有人说:“AI与人类的区别大概就在于它们没有感情。”的确,人工智能做出的每个选择都在严密的逻辑与算法架构之下,而我们人类却往往自己都说不清这么做是因为什么。人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动物,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生活得更好。然而翻开史书,我们仍能读到的是:哪怕生活清贫也要把经济来源分一半给朋友的杨士奇;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来华并最终为此献身的白求恩大夫……《残次品》中写道:“人类这个物种,脆弱得可悲可鄙,又坚强得可敬可畏。”所以,有些东西是亘古不变的,就像暗夜中的星河。
  这种东西有时叫作爱情、友情,有时被冠以良知、忠义的名号。在不同的时代或被有情众生顶礼膜拜,或跌落神坛。然而不管它被追随信仰还是被埋没雪藏,都无碍人性中最圣洁的光辉覆盖在它的身上。
  也许命运充满了残酷的“不确定”,也许我们曾“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但我们能看到并确定的是那些我们愿意相信、坚持的东西。
  “为众人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而今荆棘已除,薪火犹在。
  点评:作者还是很会写文章的,这样的作品在考场上可能讨巧,他完全有别于人们常常入手立意的生活的“确定”与“不确定”,而是提升到人们对人类的高尚品质的追求的“确定”之中,算是别开生面。另外,作者在举例论证时善于用概述性的语言,简洁而内容丰赡;引用能契合行文,但缺少了一点分析。
  (指导老师:徐成辉)
其他文献
伯父君谟①,美髯须。仁宗一日偶顾问曰:“卿髯甚美,长夜覆之于衾下乎,将置之外乎?”君谟无以对。归舍,暮就寝,思圣语以髯置之内外,悉不安,一夕不能寝。盖无心与有意,相去有间,凡事如此。  [节选自宋·蔡絛《铁围山丛谈》]  【注】 ①君谟: 蔡襄,字君谟,北宋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茶学家。  对男人来说,胡须的事,并不是小事,胡须里充满了学问。  《康熙字典》里,就这么详细分类:胡须在上唇,称“髭
● 苏宇玥  幼时,“你带手绢了吗”是“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与“手绢”一起,承载着母亲不擅表达的爱以及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亲情。而“我”每天都等待母亲的提问,是“我”对亲情、对爱的需求的表现。  独自生活后,“手绢”一直被“我”带在身上,陪“我”度过每分每秒,如同母亲陪伴在“我”的身边。这个时候,“手绢”成了“我”固守自我的心灵支撑,无论安全局的人多么凶恶可怕,工厂对“我”如何压迫,流言
在高考语文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有一类“作用题”出现频率特别高,它设题角度较多,考查范围较广,涉及标题、段落、结构、修辞、人称、人物等多方面。常见的命题形式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删去这一部分可以吗?”等等。怎样才能答好这类“作用题”?本系列将聚焦一些重要的“作用题”,给出简单实用的解题技巧。  2017年高考结束,不少浙江考生打趣
第8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将于2014年3月2日在好莱坞举行。《地心引力》囊括了10项提名,是夺奖大热门。的确,这是一部近年来少见的优秀太空题材影片,3D技术的完美运用给观众带来了逼真的太空体验。在影片中,女航天员漂浮于近地轨道空间,在太空望远镜、航天飞机、空间站和载人飞船构成的技术环境里挣扎求生,这些壮丽惊险的场面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当然你不能较真说这些航天器其实不在一个高度上。更难能可贵的是,影片
30多年前,安德鲁携带着艾滋病病毒出生于美国,之后几年内,他的父母先后因艾滋病去世。由于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普遍歧视和偏见,自安德鲁幼年开始,他的亲戚便对外隐瞒了他患病的事实。“艾滋病”这个词给安德鲁带来了一种挥之不去的耻辱感,生活的安宁只能靠谎言和药片来维持。2015年5月,安德鲁做出了一个引起轰动的举动,他在社交网站上晒出了一张全家福,照片中每个人都举着一张白色纸板,安德鲁的纸板上写着“HIV
今天我要给你讲些东西:从现在算起一千年后,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和一个爱情故事。  现在,虽然我才说了几句,其中却没一句真话。其实这个男孩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男孩,因为他有一百八十七岁了。这个女孩也不是平常说的女孩,但并不是因为她的年龄。这个爱情故事也跟现在的爱情故事不同,里面没有对交配冲动的升华,也没有恋爱双方逐渐相互依从的本能。要是你没有立刻理解我上面说的这些,你可能会对这个故事失去兴趣。不过,
对人性进行深邃而微妙的展示没有作家不渴望做到,却只有少数作家能够完成。莫泊桑的《皮埃罗》以三千字的短小篇幅,对涵容和表现复杂人性,发起极限和力度的挑战,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但《皮埃罗》却不是莫泊桑的杰作,因为只要再增加对厚重度、丰饶性的考察,即可马上看出莫泊桑的杰作当属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羊脂球》。饶是如此,我们更能看出,佳作和杰作之间的差异。写作都是从“心”出发的,也都是生活的某种反映,作家介入
年末,空寂的街道铺满了雪,灰茫茫一片。枯黑干瘦的枝条上也压着厚厚的雪,沉甸甸的。  一个身穿白大褂的中年人匆匆走进医院的大门,掏出一把钥匙,插入一道厚重的铁门。牙花与弹子完美契合,“咔嗒”一声,缓缓转动。  就在此时,一缕幽香拂过,中年人的手顿了一顿,抬眼望去,几株稀疏的蜡梅犹自清丽,香气仿佛钻出雪层,浸入每一寸冷冽的空气。  中年人垂下眼睑,推门而入。  窗外仍旧雾气弥漫,寒意灌进病房内,橙的发
在萧伯纳看来,人有两种,“理智”的和“不理智”的。理智的人改变自己,不理智的人才改变环境,而历史是后一种人创造的。“理智”的人面对客观环境,懂得如何顺势而为,从而安稳自处,他们是聪明的,但如果囿于现实、过于求安稳就很难创造历史。我更欣赏所谓“不理智”者,他们意识到人可以付出更大的努力去改变环境,从而创造历史。   从个体角度说,“理智”和“不理智”都是为了实现自我。诚然,“理智”者的做法无可非议
何谓“硬核”?“硬核”是冷酷外表下的责任、坚硬晦涩中的柔软,是集体信念的坚不可摧,是风雨无阻的无悔等候。它既“高大上”,又深入民心、朴实无华。它是时代的奢侈品,又是时代的必需品——它是“硬核”,既坚硬,又核心。  “硬核”爆红的背后是人们对专业知识的追求。没有人想做“鹤立鸡群”里的“鸡”,每个人都想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能力赢得成绩。当今时代,学习时需要竞争,工作时需要竞争,谁拥有了更优秀的业务能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