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关于“问题与主义”论战的再认识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五四时期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入中国,各种主义都想借社会主义之名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于是马克思主义者与反马克思主义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就是其中之一。通过这次论战基本上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之间的界限,让中国的先进分子认清了资产阶级的反动本质,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国革命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 五四时期 问题与主义 马克思主义
  20世纪初期的中国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纷至踏来,尤其是五四时期更加活跃。早期先进的马克思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改良分子之间此时就在中国是否要用马克思主义来拯救现世社会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有名的论战之一就是“问题”与“主义”之争。
  一、论战的交锋点
  20年代末,以陈独秀和李大钊为代表的第一批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开始通过《新青年》杂志和《每周评论》来宣传马克思主义。随着宣传的不断深入,引起了新文化运动初期干将胡适的不满。于是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胡适的文章发表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立刻给予反击。当时李大钊马上撰写题为“再论问题与主义”的文章发表于《每周评论》第35期,在文章中他全面驳斥了胡适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革命的论调。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辨证关系
  胡适是实用主义的代表者,他不仅把真理的普遍性歪曲为抽象的真理,而且还把真理的具体性与真理的普遍性绝对对立起来,使“问题”与“主义”完全分离。他宣称“世间没有一个抽象名词能把某人某派的具体主张都包括在里面,”所以应该把一切主义都摆在脑后。针对胡适这种把研究具体问题与宣传主义截然分开,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李大钊科学地论证了“问题”与“主义”这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认为研究实际问题固然重要问题,但也必须宣传理想的主义。因为“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靠着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运动,那么,我们要想解决一个问题,应该设法使它成为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问题。要想使一个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问题,应该使这社会上可以共同解决这个那个社会问题的多数人,先有一个共同趋向的理想、主义,作为他们实验自己生活上满意不满意的尺度(即是一种工具)。那共同感觉生活上不满意的事实,才能一个一个地成了社会问题,才有解决的希望。”如果按照胡适的观点把问题与主义割裂开来的主张去做,那么这个社会问题将永远不能解决。研究具体问题与宣传主义这二者是并行不悖的。李大钊等马克思主义者通过论证二者的关系,还意识到在运用“主义”解决具体问题时,尤其要研究具体问题的特殊性、差异性,并努力搞好二者的结合。
  (二)在中国要不要马克思主义是共产主义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根本分歧点
  在中国要不要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解决社会问题,是这次论战的核心问题。胡适宣扬只谈主义而不研究实际问题是“畏难求易”,他还要求马克思主义不能总挂在嘴上,以免被反动统治者给利用了。并且胡适还公开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反对在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认为马克思主义在指导革命斗争、解决实际问题存在很多弊端。针对上述这些观点,李大钊迅速予以反击,他说:“我是喜欢谈谈布尔什维主义的。”“布尔什维主义的流行实在是世界文化上的一大变动,我们应该研究他、介绍他,把他的实象昭布在人类社会中。”并且他还向人们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具有普遍的指导价值,人们不能因为一时遭受挫败就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人们更应该掌握这一思想武器,使他为我们所用,以此解决中国具体的社会问题。
  (三)在中国要进行具体的改良还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根本改造,也是论战的重要问题
  胡适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中,极力要求通过“多研究些问题”来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其途径是一点一滴的改良,对于如何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他却知之甚少。李大钊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例,说明点滴改良根本不可能使中国的社会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他反对改良,主张革命,要求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因为“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能有把一个一个具体的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李大钊还通过运用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向人们展示如何才是“根本解决”,他说只有解决经济问题,中国的各种社会问题才会迎刃而解。而阶级斗争学说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出要解决经济问题就必须进行暴力革命。只有运用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通过暴力的手段才能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中国的社会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三、论战的意义
  “问题与主义”之争使新文化运动阵营遭到彻底决裂,但同时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此次论战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之间进行的一次激烈较量,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中国革命运动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这场论战,使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认清了资产阶级的反动面目,从而把目光纷纷投向共产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干部上的准备。随着论战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这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坚定的群众基础,自此以后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作者简介:孙桂莉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
  参考文献:
  [1]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J].每周评论第31号,1919年7月20日.
  [2]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J].每周评论第35号,1919年8月17日.
其他文献
摘要 2012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确立了证人保护制度,但新刑诉法关于证人保护制度的规定尚存在不足,不能充分保障证人作证制度的实现,应予以完善。  关键词 新刑诉法 证人作证 证人保护  一、新刑诉法在证人保护制度方面的规定与不足  (一)新刑诉法在证人保护制度方面的规定  证人证言是一种重要的证据形式,证人的出庭对查明案件事实,正确定罪量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审判实践
期刊
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贸易批量的频繁和增多,也随即出现了一些令中美贸易关系发展不和谐的声音,中美贸易摩擦逐渐突出,贸易不平衡、对华实施“反倾销”、 农产品贸易之争、纺织品贸易之争、技术贸易壁垒问题等等都对中美两国的贸易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近年来,中美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更加严重。由于两国国情和法律体系的不同,使得中美两国在很多方面不能达成共识,并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因此
期刊
摘要 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的书写能力普遍降低。有人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对于即将走上中小学讲台的师范生来说,却是不可忽视的大问题。本文就师范生轻视“三笔字”学习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和危害,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师范生 三笔字  一方面,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除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传授知识的能力外,还应该有正确而规范化的文字表达,这是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练就一手好字,是当教师
期刊
摘要 低年级大学生是大学生群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文首先分析了大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之后文章提出了大学低年级学生体育课堂优化思路,包括:加强课堂引导,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沟通交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转变课堂模式,激发学生主体性。文章旨在为构建高效的低年级大学生体育课堂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 低年级学生 特点 体育课堂 优化设计思路  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
期刊
摘要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项工作,探讨应届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西安科技商贸职业学院往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全面解读当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方面并详细介绍了西安科技商贸职业学院就业工作中值得肯定的环节,针对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以期实现和提高本院学生较高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关键词 就
期刊
摘要 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有必要对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案例教学法作为系统的教学方法是在美国开始的,由于其在哈佛学院的成功应用,一时间风靡全球。国内的案例教学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总体实验效果很不错。案例教学法实现旅游专业理论与旅游实际业务有机结合,成为众多学校的选择。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基于解决问题,介绍了案例教学法在旅
期刊
摘要 随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我国的进一步实施,大学周边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机构也在进一步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这些培训机构越来越商业化,证书保过、花钱买证等不良现象进入人们的视野,培训过程成为一纸空文,培训质量让人担忧。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展开此次调研,本次调研主要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以咸阳某高校为例,从大学生角度研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机构的发展现状,总结目前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培训机
期刊
摘要 对于计算机来说,作为一种信息性教学,现在还在发展中的状态,社会的发展不断加速,那么信息时代的脚步也就更快,现在对于计算机信息的教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操作问题,本文针对计算机的教学特点展开论述,进一步深入了解相关的实践操作理论和重要的科学意义。  关键词 计算机 多媒体 实践教学  一、探索实践教学效益  (一)揭开计算机神秘的面纱  计算机属于新生事物,因此教学也需要采取更新的手段才能够进一
期刊
摘要 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对制度的研究颇多,本文主要从他对制度功能的论述展开,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方面论述了美国当时制度的目的,以及对我国社会所产生的启示。  关键词 丹尼尔·贝尔 制度 功能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丹尼尔·贝尔是当代美国重要的学者和思想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学、未来学与发达资本主义研究领域声望颇高。其代表作《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自1976年问世以来
期刊
摘要 本文运用神话原型批评方法,以神话原型理论中的“智慧老人”原型为契机点,通过对《老人与海》和《哈克贝里·历险记》两个小说文本中的主人公渔夫圣地亚哥和黑人奴隶吉姆两个人物形象进行剖析比较,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诠释“智慧老人”原型人物特点,通过两者不同的言行举止和经历,从另一个侧面挖掘两个小说文本中智慧老人的异同点以及其中所蕴藏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生哲理。  关键词 神话原型 智慧老人 圣地亚哥 吉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