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灯下漫笔》的思想价值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m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灯下漫笔》写于袁世凯复辟帝制前后,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杂文。文章以当时百姓对市面流通的几种不同货币的态度为切入点,对中国百姓的民族性进行了深刻剖析,对黑暗的封建等级制度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通过这些剖析和批判,我们可以发现鲁迅意在主张人的价值的伸张和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也是鲁迅毕生奋斗的事业。这篇文章文字凝练、思想深刻,以高超的技巧和饱满的激情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精神群象。时至今日,仍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关键词:鲁迅 《灯下漫笔》 个性解放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成功以后,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建立起共和政体,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些封建糟粕思想并没有随着一个帝国的轰然崩塌而随之土崩瓦解,它仍然根深蒂固地印刻在国民的脑子里,支配着他们的思维、行动。这些陈腐的思想在经历了辛亥革命这场大火之后,像野草一样又复苏起来。以至于从辛亥革命之后到新文化运动这段时期,中国的知识界出现了这样一批人——他们抱残守缺、敝帚自珍,仍然大张旗鼓地宣扬戕害中华民族灵魂达数千年之久的糟粕思想,在他们眼中,中国所谓的“固有文化”是合乎情理、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在那样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涌动着各种学说、思潮,总体来看分新旧两种。面对旧思潮的反扑,作为新文化阵地先锋的鲁迅,写下了大量文章给以无情揭露和抨击,《灯下漫笔》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写就的。
  《灯下漫笔》以日常的琐事作为切入点,以袁世凯复辟前后为背景,通过描写那一时期人们对市面流通的几种货币的不同态度,深刻揭示了中国百姓心理状态的共性,具有高度的思想价值。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国民性格的高度概括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这种历史的原因是由于统治中国封建社会达数千年之久的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长期以来高压、排他的禁锢。以这种思想为指导建构起来的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是造成中国百姓奴性心理直接的社会成因,使得中国人从出生伊始就没有独立的人格。在这种严格的社会等级下,中国百姓形成了固有的思维习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奴隶”,如果在“奴隶”的位置上坐稳那便会心安理得,身心安稳。正如鲁迅的另一篇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那样,在鲁家不惜力干活只为坐稳“奴隶”的位置——“口角边渐渐地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也说明揭露国民劣根性这一主题不是零星的,它是贯穿在鲁迅整个创作生涯的一根主线。
  二、对“人”的发现
  正是基于对人的地位的正视与尊重,鲁迅先生才对残害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健全性格养成的封建等级制度给予了猛烈批判。也正是在对旧制度与旧思想的批判过程中,鲁迅先生发现了“人”,发现了人之为人的基本条件。就像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社会重新重视人的价值,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思想革命、社会革命一样,几百年后的中国也开始了类似的革命,鲁迅正是引领这场革命的先锋。鲁迅认为,“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席的厨房”,在这种体制下,每天都在上演着“吃人”的现象。这种杀人是不见血的,是社会的集体杀人。鲁迅痛感这种制度的不公与血腥,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不遗余力地为人权的发展、正义的伸张奔走呼号。他认识到这种黑暗腐朽的制度使得中国的百姓人格矮化,使得他们失却了做人的权利,以高屋建瓴的思想和尖锐的笔力从个体的悲剧透视出整个民族精神的群象,无愧为那个时代的思想旗手。他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敏锐洞察以期达到对人的发现、对健全人格的树立,从而实现人性的舒展与解放。纵观鲁迅的创作生涯,对人个性解放的宣扬是贯穿始终的,这也是他毕生奋斗的事业,是他终其一生的追求。
  三、对社会新气象的憧憬
  在《灯下漫笔》的结尾,鲁迅满怀殷切地说:“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面对旧思想的反扑,鲁迅以斗士的姿态予以回击,他不像当时的许多知识分子,“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以他的学问,完全可以在大学里拿着高工资,每日读书品茗,过舒舒服服的太平日子,完全可以不管闲事,少惹麻烦。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成就了他滿怀激情的人格,这一腔激情的热血使他的生命始终处于一种燃烧着的战斗的状态,使他对社会的黑暗和丑恶“横眉冷对”,同时又愿为受苦的同胞“当牛做马”。在异常艰苦的斗争中,他始终以乐观的精神鼓舞着民众,并对未来充满了无限展望。
  《灯下漫笔》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对当时社会进行了手术刀般犀利的剖析,其文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能够窥得鲁迅的“文化观”和“人学观”以及他毕生的追求和主张。我们说,伟大的作品是超越时代的,这篇文章直到现在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赵欣,男,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责任编辑 象话)
其他文献
打开窗口  每天  接受几百、几千双  各色眼光的审阅  如同  阳光从海上升起  擦亮黎明  萬象瞩目  接受光的洗礼  突然  几朵灰云蹿出,阳光染上霉点  顿时,怨声乍响 ,四面楚歌  神圣的光,一旦被玷污  受影响的  会是谁呢?  证 书  秋风里飘舞的叶子  走过的人  俯首捡起  有枫叶的红色  有桂子的金色  有榕叶的绿色  还有紫菊的紫色  ……  五光十色 迷人心眼  有的人把
期刊
童年的我们在春风中奔跑,在青草地上打滚,将采来的野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看着阳光闪烁在花瓣上的溢彩流光,幸福便在深深的小酒窝里绽放。  童年的我们会在炎炎烈日下,背着午睡的大人,溜出去,和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捉蟋蟀,抓鱼虾。故意在沟边将水花打起,溅得同伴满身,自己也湿得彻底,然后故意将伙伴放在田埂上的鞋子踢得老远,再哈哈大笑着跑开,等伙伴气呼呼地追过来。就这样,一路撒欢儿,一路大笑,一路奔
期刊
有林有水,这是上左美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一到达村庄,我们就进入了林里。站在村口的密林下顾视,前后左右,村庄的四周,都被林子围着。许多人家,就住在林子下面,枝横房脊,叶扫屋檐。这是六月的日子,雨水已经来过几场,这些树木随便被几场雨水一洗,就绽放出满眼的黛绿。连村前的水塘,也积满了水。  偏僻的山村,村口的歌声、货摊、车辆、往来的人影等等,说明上左美的今天,不是一个平常的日子。  是的,今天是上左美
期刊
若是让我写关于郑州的回忆,我是可以写出些什么来的,可若是让我单单写郑州,只怕会愁坏了我。这个我生活了十年的城市,还真是有不少我不曾见过的风景,不曾走过的路。  可是我真的很爱郑州,哪怕我只是了解她小小的一隅。  北环边上,即便与市中心相去较远,也依旧拥堵得厉害。在这个京广和陇海两条铁路干线的交会处,这样的交通要冲,人满为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了。挤是一码事儿,却并不影响这里的风景。  郑州的天空虽然少有
期刊
我在蝉声中睡去  又被蝉鸣惊醒  披衣坐起  揉揉眼睛  呆呆地听着  窗外传来的  一阵阵  一声声  时远时近  时疏时密  时重时轻  天地精灵的吟咏  我听得入了迷  竟突發奇想  意欲问蝉  你也有情感  也有思维  也有喜怒哀乐吗  蝉们没有回答  只回报我一阵更响的长鸣  噢  我明白了  这是一个无需提出的问题  答案本来就十分肯定  如若不然  被囚禁的骆宾王何以有  西陆蝉声唱
期刊
四月,这是一个明媚的季节,而北方春的足音却在途中流连,那料峭的寒意让春的脚步仿佛比往年迟缓了许多。  在我接到“吉林边防建设巡礼”通知的这一刻,霎时,我的心仿佛被一缕春的暖意所包围。“走边防”可是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一个夙愿,今天如此幸运地降临在我的身上,怎能不欣喜!  那些年,爱人在呼伦贝尔边防戍边,20多年的光阴里,我也一直跟随着爱人的足迹,几乎走遍了呼伦贝尔的边防线。现在爱人已经转业多年,我们
期刊
一月零度等温线  八百等降线年现  亚热暖温说再见  湿润半湿分界线  亚季气连温季气  南北水旱分仔细  河流冰期在此停  常绿落叶阔叶林  江河水系来分界  稻米麦面各喜爱  水陆运输自然来  南船北马自古代  地理难学有分界  南北分界找“情怀”  (責任编辑 蔡慧玥)
期刊
读书,实乃与粗茶、淡饭、光气一起,为生活生命之必须。  与阳光绿荫下,在摇曳灯光中,恰夜雪围炉际,逢临风寂寥时,均可执展长卷,舒气凝虑,神游古今,思接千载,如鼓乐齐鸣、如醍醐灌顶,其趣妙不可言。  在那别有洞天之际,添砖加瓦、种树栽花,营造心灵驿屋,为人生一大快事,其能所为者乃雅士也;读书后能不随波逐流者,随时俯仰亦不仰人鼻息、獻笑谄媚并能大隐于市、懂人情世故、敬天地人伦、福百姓生民、于世有补者,
期刊
卖肉的女人总是给我一种豪爽的印象,她们的性格像手中那把剁肉刀一样,手起刀落,没半点商量余地。当然,更佩服的还是她们手上的那股劲儿,那么大,那么重的一把刀,竟然被一个看似文弱的女人单手高高举起。  我拎着几个装着蔬菜的塑料袋,耐心地等候,前面那个顾客走后,卖肉的女人问我:“要啥子?”那声音真是大,如同静寂的夜空里突然响起惊雷。我指着一块排骨说:“这个半块。”女人一听,马上把排骨放在砧板上,左手高高抡
期刊
观 日 出  我们住的工人疗养院,位于半山腰。听工作人员介绍,黄山的日出很美,心生观赏之意,又见爱好者拍摄的美照,更令人心驰神往,然听闻要凌晨4点起床,且要在黑暗中走半个多小时的山路,犹豫油然升起。但王安石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和毛主席的“无限风光在险峰”又都告诉人们:想观奇景,必先付出。于是与聂总和李姐做了不确定相约。  次日,闹铃惊醒了美梦,在睡意蒙眬中又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