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树下谋杀案

来源 :文学少年(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ad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此刻,聪聪正走在秋高气爽的田野。
  他望着蓝蓝的天空,几朵硕大的白云缀在天边,仿佛是儿童画涂抹的装饰。聪聪是个充满好奇的孩子,12岁的他已经知道,这种乳白色的云朵是地面的热气上升,在秋天稳定的天空中聚集的结果。看着想着,他的心就飞到了那白白的云朵上边,一个人就在那里自由地翱翔。
  可他的脚还踩着坚硬的土地,聪聪收回幻想,目光开始搜寻路边的灌木丛,他今天出行的目的是剜一些秋天二茬的叶嫩汁多的“鹅了食儿”,回家喂兔子。当然,在这光明磊落的目的下,他还想要是运气好的话,就捉几只长着长长尾巴却不会鸣叫的雌蝈蝈“山叫驴”,用细线拴到后园的草丛里,让它往土里产卵,等到来年孵很多小蝈蝈……
  聪聪的目光搜寻到另一种动物,确切说是一起凶案的案发现场:路边的树丛里,尖锐的荆棘刺上,赤条条倒挂着一条蜥蜴。这蜥蜴有多半拃长,挺肥硕的,可荆棘刺很生硬地刺进了它的脖颈……聪聪的兴趣一下集中到这案发现场上。

2


  聪聪对古今中外的探案故事很感兴趣,常缠着当刑警的大表哥讲探案,什么现场勘查、案情分析、排查线索,等等。现在,他就从一名侦探的角度来审视这蜥蜴的谋杀案了。
  自杀——聪聪听说过秋天的蜥蜴自杀的故事,说是每到秋天,一些当年出生的小蜥蜴不会找仙草,它便入不了蛰,熬不过冬天,就只好选择自杀了。
  一段伤感的故事,聪聪听时就发问,问讲故事者,也问自己:
  世界上真有能让蜥蜴入蛰的仙草吗?
  小蜥蜴为什么不跟大蜥蜴去找仙草?
  随着年龄的增长,聪聪明白了蜥蜴自杀是人类创作的童话,是告诫小朋友要虚心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
  唔!从现场荆棘刺进蜥蜴脖颈的程度分析,这需要有超过蜥蜴自身力量的较大外力,单凭蜥蜴自身绝对做不到。再从物种分析,蜥蜴是变温动物,冬天入蛰就是进入睡眠状态,是物种应付自然环境的本能。聪聪相信科学,传说往往靠不住,因此他基本否定了自杀说。
  他杀——基本可以肯定。谁杀的呢?再详细观察灌木丛周围的现场,灌木很密,荆棘刺又多,人不易靠近挂着蜥蜴的地方,地上也没有攀踩的痕迹,这就否定了哪个顽皮的孩子恶作剧的可能。
  聪聪就想到了鸟。什么鸟呢?聪聪首先想到鹰,鹰是猛禽,捕食小鸟、老鼠、蛇和蜥蜴等,可鹰吃食相当凶猛,仿佛一辈子没吃饱的样子,它不可能把一条蜥蜴挂到灌木丛上离开。
  再想,就想到了白鹭,这种被人称为“直肠老等”的鸟,站在原野里半天不动,专等蛇、青蛙和蜥蜴等从附近经过,它便伸脖探嘴,一啄再啄,几下就吞肚里,接着再等,吞进肚里的食物就变成稀稀的白屎排泄出来。
  还有什么呢?聪聪又想到了喜鹊、布谷鸟等体形较大的鸟,一一分析,虽不能完全排除嫌疑,但作案的可能性都不大。
  聪聪就坐在路边的土岗上,盯着那挂在荆棘上的蜥蜴,苦思冥想。
  猛然想起了什么,聪聪就急急忙忙回家了。

3


  聪聪回到外婆家,就跟他的博士外公汇报了蜥蜴挂在荆棘上的情形,他一边讲一边比画,脸都急红了。
  其实聪聪的外公不是什么博士,只是一名退休的小学校长,可在聪聪的眼里,外公知识渊博,因此被他给封了个博士外公。
  聪聪是城里的孩子,今年夏天,已读小学四年级的他被外公“逆袭”带到乡下上学,让他丰富一下农村的生活经历,没想到他比农村的孩子还野,皮肤晒黑了,生活也泼辣了许多,外公外婆和他的父母看了暗暗高兴。
  更可贵的是,他还保留着对农村生活的新鲜兴趣。
  博士外公不动声色地听了聪聪的讲述,微微一笑。聪聪就猜到外公肯定了解蜥蜴挂在荆棘上的奥秘,要不怎么叫博士外公呢!但外公不告诉他答案,而是一种朋友式的循循善诱。
  果然,博士外公从书架上拿出一本带着注释和译文的《诗经选读》,递给聪聪说:“讀这《诗经》能多识草木鸟兽之名,了解农村田园生活的一些常识。今天你读读《七月》这篇,就能找到蜥蜴挂在荆棘上的答案了。”
  真的?聪聪眼前一亮。

4


  这本《诗经选读》的纸已经发黄,书中还勾勾画画,聪聪判断应是博士外公年轻时的读物,要比自己的岁数大得多。刚来外公家时,聪聪就翻看过这书,虽然那句子挺有趣的,可文字太难,又没插图,掐头去尾读了几篇简单的,什么“关关雎(jū)鸠(j iū),在河之洲。窈(yǎo)窕(t iǎo)淑女,君子好逑( q iú)。”“蒹(j iān)葭(j 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随着兴趣转移,就放回书架了。
  现在,聪聪带着强烈的目的来读这《七月》了。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bì)发,二之日栗(lì)烈。
  无衣无褐(hè),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 (sì),四之日举趾(z hǐ)。
  同我妇子,馌(yè)比南亩。
  田畯(jùn)至喜……
  这篇《七月》似乎更难一些,篇幅也更长。聪聪一边读,一边翻看篇后的注释给生僻字标拼音。借着拼音,总算能读下来了,读着读着,聪聪就停了下来,这《七月》对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还是显得生涩。
  博士外公就走进书房和聪聪交流,互动。
  博士外公兀自开始高一声低一声地吟诵。
  聪聪静静倾听,虽然还是不太懂,但这一回他感受到了诗的意境,还有那循环往复的韵律美。
  接着,博士外公就这《七月》的第一节,给聪聪讲了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是“七月流火”,现在不少的人都给理解错了,造句也给造错了。“七月流火”翻译成白话就是“七月的火星向西偏”。七月是夏历,也就是现在的农历,或叫阴历。流,即像流水一样移动,诗中指的是头顶的火星开始向西偏。这一句描写的是季节的变化,不是形容七月的天气炎热。   二是这一节里涉及两种历法,七月、九月用的是夏历,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用的是周历,从诗中可以了解当时是两种历法并用。直到现在夏历还保留着,和公历并用。而周历似乎不太符合四季的变化,被淘汰了。
  聪聪就想,我的作文不也人云亦云,用“七月流火”形容天热嘛!嘿,不好意思,今后再不犯这样的错误了。
  突然一转,聪聪的思维又回到蜥蜴的案子,他就开始缠博士外公。
  博士外公就布置了下一步的探案方法。

5


  博士外公让聪聪找出《七月》里所有涉及到鸟类的句子。
  聪聪恍悟,原来杀死蜥蜴的作案者真的是鸟啊!
  聪聪就像抓贼似的,盯着《七月》,从头开始一句一句地寻找。
  第一句:“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一下就逮着一只,仓庚就是黄莺。聪聪有点儿沾沾自喜,忙写到小本子上,他不想给博士外公留下个毛毛糙糙的印象。再说,侦查员不都有一个办案的记事本吗?
  第二句:“七月鸣  (jú)。”
  这  是个贝字加个鸟,还不知是个什么鸟呢?先记上。
  第三句:“六月莎鸡振翅。”
  鸡是禽类,暂且把莎鸡算作鸟吧!也记上。
  再找,直找到《七月》的结尾,没有。
  聪聪不敢大意,又细细寻找一遍,确定没有了。
  他拿着小本跑出书房,在菜园里跟博士外公汇报。
  外公笑眯眯的,拿起小本细细查看,只见他点头,又轻轻摇了摇头。
  找完了?
  找完了。
  博士外公领聪聪回到书房,边走边说,我们开个案情分析会。
  案情分析会?聪聪窃想,挺穿越的,博士外公还会这破案的专业术语呀!
  一老一小两人的案情分析会上,博士外公俨然成了专案的领导,局长、队长的角色,聪聪则是个一线具体侦破的侦查员。
  唔,前一段案子线索的查证工作,聪聪同志严肃认真,把可能的线索都捞上来了,下面我们一一加以研讨分析: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仓庚就是黄莺,一种美丽优雅的鸟,诗词歌赋里往往借它描写春天的美好。杭州西湖就有“柳浪闻莺”一景。是鸟就要吃食,当然这是指真实的活着的鸟,黄莺吃不吃蜥蜴?我不了解,但我们这里已经好多年见不到黄莺了,定时定位,黄莺不在作案现场,所以基本排除。
  “七月鸣”, 这贝字加个鸟字的鸟,其实就是伯劳鸟,现在全球还有不同的种群存在,在我们这里被称为“虎皮喇子”,挺凶的一种鸟,吃昆虫、蜥蜴和田鼠等。依我看,它的嫌疑最大,当然还要深入调查。
  至于“六月莎鸡振翅”,我的聪聪侦查员同志,莎鸡不是鸟类,也不是禽类,而是一种类似屎壳郎的甲壳昆虫,飞时嗡嗡作响,像过去摇车纺线的声音,所以又被称作纺织娘。但它吃不了蜥蜴,却可能会成为蜥蜴的猎物……
  聪聪听了就有点儿窘,刚开始读《七月》时,还看过那注释,知道莎鸡就是纺织娘,怎么回头就忘了呢!
  综合上述的分析,伯劳鸟作案的嫌疑最大。现在我命令,侦查员聪聪同志,上网,锁定嫌犯伯劳鸟。

6


  聪聪得到批准,就用他从城里带来笔记本电脑上网百度,结果顺利得很,一下就查到了伯劳鸟。
  聰聪心里一阵激动,忙看那词条:
  伯劳鸟是一种食肉的小型雀鸟,又名:百罗鸟、伯劳头,生性凶猛,是食虫的鸟类。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嘴形大而强,上嘴先端具钩和缺刻,略似鹰嘴。伯劳鸟翅短圆,通常呈凸尾状;脚强健,趾有利钩;性凶猛,嗜吃小形兽类、鸟类、蜥蜴等各种昆虫以及其他活的动物。
  伯劳科鸟类性情凶猛,有“雀中猛禽”之称。常立于高处俯视,伺机而动,捕捉昆虫、蛙、蜥蜴、小鸟和鼠类等,有把尸体插在棘刺上撕食的习性,有时不全吃掉,用这种方式储存食物。故有人称其为屠夫鸟。
  伯劳古称“”。
  聪聪就体会到了水落石出豁然开朗的感觉。
  乘胜追击,聪聪又看那图片,猛然醒悟,这鸟我看过呀!
  还是两个月前,聪聪刚来外公外婆家时,在村边打麦场的电线上,他就看到了这种鸟。
  看它飞来飞去挺张狂的,原来,它是等待麦场出现的田鼠呢!

7


  聪聪向博士外公汇报网上查找伯劳鸟的情况。
  他预先想好了,像真正的侦查员那样,先一声报告,再啪地一个立正,然后再汇报……结果还是有点儿害羞,一声外公之后,就急急地讲了。
  接着又讲了自己曾在打麦场看到过,并进一步作出判断,作案者应该就是伯劳鸟。
  讲着讲着,聪聪就萌生了到现场侦查确证伯劳鸟的想法。
  博士外公答应了——不,应该叫作批准了自己的行动。
  聪聪就开始准备。外公给他找了一件迷彩服,说能起保护色的作用,他又挎上父亲给他买的苏联军用望远镜,打扮得挺像个小侦查员。等到了现场附近,想想,又编了个柳条帽圈戴头上,柳条的叶子还绿,与秋天田野的苍黄有点儿隔色,他就掐了些枯黄的蒿子插在上边……
  聪聪隐在一堆玉米秸后边,静静观察。
  蓝天,白云,无休无止的秋风,和高低起伏潮水般涌动的虫鸣。
  时间仿佛凝滞,聪聪真切地体会到埋伏侦查的枯燥了。
  一只蟋蟀蹦来,停了一会儿,又犹犹豫豫蹦走了。
  忽然,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聪聪不由得紧张起来,凝睛细看,是只蜥蜴——比挂在荆棘上的那只大多了。只见蜥蜴一下一下地鼓动着下腮,眼睛四下察看,大概是看到了聪聪的眼睛,或是嗅到了人的气味,充满疑惑地爬走消失了。
  聪聪眼皮一沉,睡了过去。
  睡梦中,一只硕大的堪称巨蜥或鳄鱼般的蜥蜴向他爬来,张牙舞爪。倏忽间一阵飓风,飞来一羽巨鸟,与蜥蜴展开搏斗……聪聪一惊,就惊醒过来。
  聪聪揉揉眼睛,又拿起望远镜观察。
  这一回,聪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那鸟真的出现在镜头里,形状,羽毛的颜色,跟两个月前看到的一样,也跟网上的一张照片高度相似。而且,它嘴里还叼着蜥蜴,吃力地飞到荆棘丛上,猛地甩头,把蜥蜴刺进荆棘,再用爪撕扯享用。
  原来挂的那只蜥蜴它连看也没看。
  聪聪静悄悄地观看,享受此次探案的成功喜悦。
  但他也有点儿小小的遗憾,要是手里有个带长焦的照相机,把撕咬蜥蜴的伯劳鸟照下来多好。对了,博士外公说伯劳鸟的名字源于一段凄美的故事,还得上网看看到底有多凄美。
  不过,通过这第一次的探案,聪聪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少。他在心底渴望着下一次呢!
  责编|冉振平
其他文献
我出生在普通的家庭,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我小时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爸爸那双油腻腻、脏兮兮的手。  我的爸爸是个维修工。生活的每一天,爸爸都起早贪黑地上班,在烈日的暴晒下浑汗如雨。天长地久,爸爸的手变得又黑又粗糙,再加上工厂里那些脏兮兮的活儿,弄得爸爸的手每天回家都是油腻腻的。我很讨厌爸爸的手,因为爸爸的手太脏了,我都不让爸爸碰我。  一天,我们学校组织学生到乐高活动中心开展活动,我一眼就相中了航模
期刊
学校开春季运动会时,全校能跑善跳的学生都开始摩拳擦掌。虽然运动会的口号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但大家认为口号终究是口号,比赛中谁落在后面,会被说成“打狼”的。被说的人深感脸上无光,也觉得给班级丢了脸。因此大家还是把“比赛第一”看得很重。  今年春季运动会我们五年(1)班出了一个特大新闻,以前从没有参加过任何比赛,跑步速度比走路快不了多少的民子竟然报名2000米跑!女生们得知这个消息,都捂着嘴偷笑
期刊
有一件事让我至今没有想通:我们的校长竟然在捡垃圾?  每天早上,校长都会早早来到学校,迎着朝阳,听着鸟儿的歌唱,在学校转一圈。他只要看到纸屑或是小木棍,就会弯腰顺手捡起来,捡垃圾已经成为校长的习惯。有的老师在来学校上班的时候,看到校长捡垃圾,老师也会跟着捡垃圾。我们看到了,心想:“校长是一校之长,他竟然都捡垃圾,我们为何不能捡呢?”就这样,许多学生跟老师们看到垃圾也会顺手捡起来。捡起一点儿垃圾,拾
期刊
麦亚在房间里为一道数学题绞尽脑汁的时候,妹妹小可闯了进来:“姐姐,风车……我要风车……”说着,拉麦亚起身看窗外。麦亚看到了,一个老爷爷,推来了一箩筐五彩斑斓的风车玩具,那些不同材质的风车随风旋转,如一朵朵七色花在那儿对着过路人致意。  “给你钱,”麦亚很快找出自己的零钱包掏了20元给小可,小可这孩子平时也没见她喜欢什么,难得对这些风车这么有兴趣,“去买吧。”“姐姐,你可以……陪我去买吗?”小可拉着
期刊
那是一双推动我儿时摇篮的手,那是一双温暖的手,同样那也是一双粗糙的手。我知道那是——母亲的手。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做作业,遇到了一道不会做的题,弄得我眉头紧锁。这时从厨房里飘来一缕菜香,绳一样飘荡在房间里。我起身去厨房,跟妈妈撒娇:“妈妈,我不想做题了,你教我做菜好不好?”说完又扯了扯妈妈的衣角。妈妈刚想说些什么,一不留神,被锅里的油烫伤了。我急忙把锅盖盖上,去给妈妈拿创口贴,贴上之后我发现妈妈
期刊
暑日午后的阳光照进老宅的西窗,光线里面连屋里的微尘都看得到,少小难忘的时光似乎都潜藏在这道道辉光里,潜藏在母亲掌纹的记忆深处。  我家哥儿五个,紧挨紧,年龄也就差个一两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七口之家的吃饭就是一个大问题。那时不许搞副业,“割资本主义尾巴”,于是母亲只能在晚间拉上窗帘,偷偷就着蜡头的微光,一年四季织细如发丝的捕鱼丝挂卖钱,冬日里还要加编苇席以补贴家用。那时,母亲的手虽是饱满、红润的,
期刊
妈妈是棵大树,  我是树上小鸟,  每天在妈妈身边,  快活得又唱又跳。  热了,妈妈给我绿荫,  綠叶摇响催眠小调;  冷了,妈妈把我搂紧,  雪花谱出春的歌谣。  啊,妈妈,  将来不论飞到哪里,  我都不会忘记,  这片翠绿的林梢。  指导老师/宋淑玲
期刊
(一)  10岁那年暑假,妈妈去市区进修学习,带着我做伴。为了省钱,我们租住在城北郊区一户姓熊的人家。  我天生胆怯怕生,走路总是盯着自己的脚尖,那天中午我买了西红柿和青菜回来,刚走到隔壁院子的大门口,脚前突然滚过来一团棕红色的毛线团,吓了我一跳。还没等我反应过来,那团大毛线一骨碌站了起来,对着我“汪汪”叫了两声,我这才看清面前站着一只小狗,满身棕红色的卷毛,眼睛和鼻头漆黑发亮。小狗扬着头对我手上
期刊
过了今天上午,我也开始喜欢我的新老师了。  我走进教室的时候,他已经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了,不时地有些他去年教过的学生从教室门口探头进来跟他打招呼。  他们从这儿经过,探头进来,向他问候:“早上好,先生。”“早上好,佩尔波尼先生。”有些学生还会走进来,摸一下他的手,然后再离开。看得出来他们都很爱戴他,还想回到他的身边。  他一一回答:“早上好。”学生伸手过来,他就跟他们握手。不过他的眼睛并不看着他们,
期刊
大自然是美丽的,大自然又是深沉而睿智的。  大自然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元素,都蕴含着智慧,正所谓一朵花一个世界,一滴水一副乾坤。  在这里,我们选择几则自然中的智慧,献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    我们能成为统辖他人的帝王吗?不,不能,可是,我们却可以成为自己的帝王!我们可以不惧怕独自穿越狭长黑暗的隧道,在穿越时不指望有怜恤的手送来廉价的资助,而是将血肉之躯铸成一支英勇无畏的箭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