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教育名著伴随你我共同成长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xin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的阅历是非常有限的,但通过读书,就能让我们真正有感于外面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生命涵义的丰富。我是一名教师,一名平凡而又普通的语文教师。我知道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专心读书的人,因此每次外出我唯一不会少的收获是书柜中又多了两本新书,每晚睡前固定的夜宵是品味案头那几本书,那每天半小时的品读时间对我来说是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所以我想借此文与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
  一.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读《于丹〈论语〉心得》,我不仅学到了是处世为人、修身齐家的方法,更学到了一种态度,一种敬畏万物、顺应自然、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于丹老师说,半部《论语》修自身,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读完《于丹<论语>心得》,我也发现了我的“病因”,也找到了治“病”的良方。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面对学生的过失,如:考试成绩不理想,造成班级平均分下降;违反了校纪校规,扣了班级分数等,我往往会很恼火,会一味指责学生的过错,埋怨他,却不能够耐心地和他谈心,细心地引导,分析思想并使之有所悟。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正是因为他们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正是他们不够成熟,才需要我们精心栽培。因此,我逐渐学会宽容学生、关爱学生。学生生病时,我会递上开水一杯、药丸一颗;学生失意时,我会送上暖语一句、笑脸一个。我想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诲人不倦”吧。
  二.教育是艺术,让我们珍藏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
  很早就听说过苏霍姆林斯基,听说过他的《给教师的建议》,当时我想,这是前苏联教育家写的,并且是多年以前的著作了,对处于新课程改革浪潮中的中国教育,又会有多大的指导意义呢?说不定其观念早已落伍了,因此就没兴阅读之心。实施读书工程以来,大量的教育类书刊进入我们的视野,当我翻开《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一下子就被标题吸引住了,“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天啦,原来书上讲的竟是这样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曾经时常困扰着我,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看个究竟。看着看着,不禁为自己以前幼稚的想法而汗颜,同时也深感震撼:半个多世纪以前教育大师的教育实践及经验,对处于新课程改革中的我们仍然具有这么大的指导意义。他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读着书中的一个个故事,聆听着智者循循善诱的方法和经验,那曾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也如同电影般一一闪现,有那么多的故事是如此的一致,可看过之后,更觉惭愧。我也渐渐明白:教育的确是一门艺术。我的内心充满对大师的崇敬,因此《给教师的建议》也就成了我的指路明灯,良师益友。每当我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什么困难,总能在他那里得到帮助。翻到相关的章节,去细细研读,反复思考,再结合实际寻求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扰我多时的难题。现在我很想说: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一定要多读一读《给教师的建议》,书中的一条条建议,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干渴的灵魂;如一条条小溪,汇集起来便是浩瀚的海洋,常读如新。这次阅读大大改变了我的阅读习惯,也使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名著的巨大魅力。
  三.品读经典,让我们在读书中成长
  从那以后,我增加了读书时间,相继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斯宾塞的《快乐教育》,阅读了《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等。书读得多了,我发现自己思想上的空缺就越多。我如饥似渴地读着大师们凝聚着心血与汗水的作品,贪婪地汲取着他们的营养,感到彻头彻尾的舒畅,心胸也渐渐地豁然开朗,一下子明白了许多道理。我越来越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越来越眷恋那每节40分钟的课堂。我与学生相处得更加融洽,学生们更喜欢上我的课。我的学生,负担越来越轻,成绩提高很快。我想,那是教育名著给了我激情,给了我方法,给了我力量。感谢读书工程,感谢他赋予我全新的思想,感谢他让我快乐着!
  随着读书工程的实施和推进,我越来越感到:作为教师,需要教育理论书籍,但更需要经常读大师作品、经典作品。走进大师的心灵,与大师对话,与圣贤对话,去探索理想的教育,去追寻教育的理想,这样可以更快捷、更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古人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老师们,让我们在“跬步”与“小流”的日积月累中,在繁忙的工作中,在休息的闲暇中,一卷在手,忘时光之流失,得精华之须臾,成为更具灵性,更具智慧、学养深厚的现代教师吧!
  愿教育名著伴随着你我共同成长!
  
  和劼,教师,现居甘肃兰州。
其他文献
语文教师应用生命去经营语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启迪智慧、陶冶性灵,以大师为范、借经典为媒,让学生打破时空界限,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基础,使学生也能享受语文的快乐,获得智慧的硕果。即在关注语文的工具性特点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语文的人文解读。  我们以为,语文教学离不开“工具性”,但不能停留于工具性,必须升华到“人文性”,让学生学会思维,形成思想,让学生体会并内
一.文本解读中的泛政治化倾向    这是一直延续至今仍未真正得以缓解的解读文本的第一大通病:以实用的尤其是政治或意识形态的对号入座,作为文本阅读的第一要务。以这样一种理念进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其遭际可想而知。  例如某著名老师教学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问:“你们知道这开头的‘中华民国十五年’有什么深刻含义吗?为什么用‘中华民国十五年’而不用‘一九二六年’?”学生大惑不解,老师点拨
《商州又录》这一篇长散文是贾平凹1984年写下的,后来被选人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一书。《商州又录》作为名著,人们对它的研究有许多。本文仅从雅与俗这个角度,作一些浅显的探讨。  《商州又录》把小序和正文11节算在内,共12部分。  (一)首先,《商州又录》中的主要内容俗,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人俗、事俗、景俗、物俗。  1、人俗。《商州又录》中写的人物主要有:挑担子的山民、一个小妞
李吉林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儿童教育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她从1978年开始进行情境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和“情境课程”,构建了情境教育理论框架和操作模式,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的宝库。她根据情境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概括为:“四为”、“五要素”。“四为”即: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五要素”即: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和操作的重要手段,是属于老师和学生自身的、变化的、创造的课程。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呼唤着教学改革,重建课堂教学,积极地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与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当前大多学校都在进行高中语文课程改革
读青年评论家李云雷《尴尬,如何成为“现代寓言”——读顾前的》(《名作欣赏》2010年第3期)一文,我对李云雷提出的一个问题很感兴趣。他说:“小说的故事很简单,或者说并不成其为故事,但意蕴却非常丰富,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顾前是如何通过独特的方式,把‘个人的故事’讲述成了生存的寓言?或者说,他如何将生活琐事叙述成了精神性的事件?”这个问题颇有深度,耐人寻味。  反复阅读了这篇小说,我发现,顾前之所以能
所谓“语感”,就是指对语文的感受、认识和把握能力,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是培养语感最常见的训练方式。如何加强学生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形成学生的语感,笔者在此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语文课堂的朗读现状    (一)朗读的时间不充分。传统的"讲问教学"充斥于语文课堂,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  (二)朗读的目的不够明确。读前没有作要求,读中没有作指导,读后也没有
自古以来,在语文学习方面,大多数学生最怕作文。除了不知“怎么写”以外,就是不知“写什么”。这就是  老生常谈的写作素材积累的问题。笔者就三十余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尝试。    一、学好语文,积累素材。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是经过专家的精选精编,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以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载体,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如教朱自
日记、周记、作文均是写作的范畴,它们是由简到繁,由浅到深,从量变到质变循序渐进成长的写作过程,掌握其规律,对我们写作很有帮助。  日记是简单的入门写作,对于一般人都实用,认真长期坚持下去,不但可以寻觅到我们成长的足迹,而且还会“吾日三省吾身”,正确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更能培养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写日记贵在勤奋,贵在坚持,贵在执着的追求,久而久之回报你的就是素材的积累、基本功的训练和思想观念的更新
先给大家说个例子。有一次,我翻高考满分作文,碰到一名考生用到阿里巴巴老总马云的材料,在其他作文中并未多见,就在课堂上,这么告诉学生,“大家用这些古代人物事例用烦了吧,我在翻高考作文时无意中翻到了个宝,大家一定喜欢他。”学生被提起兴趣,我接着告诉他们,“让我们每天受惠的阿里巴巴、淘宝的老总—马云。”学生对淘宝并不陌生,因此较为感兴趣,接着我把那篇满分中写到马云的片段给学生读了,接着就有学生说,“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