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文学艺术面临的背景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juns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文学,是大众生活的一种美学的虚拟。在此前提下,文学的功能开始大范围转变,信息媒介使文学艺术创作大众化了,人类自身的审美趣味与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生命的形而上意味在文学艺术面临的背景下显得虚飘,文学在多重背景下应实现自身的突围。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文学艺术;社会基础;哲学依据;艺术自律
  
  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将真实展现人性生活的多重内容,而我们的感知、我们的生产活动、我们对于世界的模仿和表征,将在文学艺术和科枝的互动中,从人的社会基础、哲学依据和艺术自律三重背景下凸现出来。
  
  社会基础
  当下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中,由于文学与信息技术空前的紧密结合,这一切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形成了文学的全新传播方式,它极大地影响着文学的生产方式与接受方式,同样也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况。
  其一、信息社会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的改变,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广泛地具有审美特征。在传统社会模式下,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审美活动是彼此分离的。而在信息社会,信息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环境和我们的内心,我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具有了艺术气息和审美含量,信息社会使我们的日常感觉变得敏锐而有色彩。人类在对物质世界的征服得心应手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的变化也显示出前所未有过的程度,一切在精神上追求超越的东西,都被市场经济所解构,审美活动转变成为满足感性欲望的一种方式。艺术不再只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而成为了一种消遣。就在这种现实面前,人们在社会的急剧转型中,完成了价值取向的改变。
  同时,在现代社会里,信息拉大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而距离是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一种关系,它改变了人们之间的心理体验。物理距离的消失与心理距离的扩大,这种生存经验并没有带来距离产生美。这是因为,从人与外物的关系而言,是外在的距离,对人自身来说,有一个内在距离的问题。可以说,人类生活是在人、自然、社会的三维互动中实现的,其中人与自然的维度作为第一进向,涉及的是我—它关系,人与社会的维度作为第二进向,涉及的是我—他关系,它们又都可以一并称之为现实维度,是人类求生存的维度;人与意义的维度涉及的是我—你关系,它可以称之为超越维度,是求生存的意义的维度,这“现实”、“超越”也就是外在距离与内在距离的问题。
  当代哲学正在失去以往的纯正性质而趋于世俗化、生活化和感性化,表现出崇实、尚用、拜物的倾向;宗教对于终极价值的追求从精神的探索变成了物的探索,从理性的行为变为感性的行为,从形而上的现象变为形而下的现象;社会心理最突出的变化则是一切都感性化而放逐理性,表现出对于商品化逻辑和工具逻辑的妥协和屈从。
  其次、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技术对人的控制,它是人类现代生活的表征。“特定的生存条件与社会关系产生的全社会总体的生活态度,构成了人们进行审美活动的审美场。”[1](P3)信息化时代下虚拟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创构活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它经历着一个从自在存在的世界到自为存在的世界转化的过程。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人类认识主要是描述性质的;而在虚拟世界中,人类认识则主要是创构或设计性质的。社会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同时也越来越是人们自觉创构的结果。
  可以说,人对生命价值的规定和体验是以实践的历史过程——时间为前提的,但在信息化时代的社会生活中,各种载体却出于功利目的,需要用鲜明、生动并能满足人们当下欲望的形象来吸引作为受体的大众,使其沉湎于空间中的形象而放弃对时间过程和意义深度的探寻,技术在其中充当着重要的意义。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形象的复制在高科技时代变得简便易行,因而它们不仅可以通过形象的批量生产来左右社会时尚,而且能够以其特有的话语权力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欲望。在当下,人们在失去了价值规范,失去了精神关切和行而上学的思辨之后,对自己的话语也失去了存在的确定性和实质意义,一切都变得合理化,在现代紧张的劳动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里,通过技术又什么都可以怀疑。
  信息时代的文学艺术不仅仅源于真实,对真实进行艺术虚拟,而是要在真实生活之外建立另一种真实生活,这种生活的真实性不需要现实真实作为判断标准,而是自成一体。因此,艺术虚拟不仅是对现实真实的虚拟而更是对现实虚拟的虚拟,也就是:文学虚拟是将人的想象生活现实化,让人在虚拟空间过真实的生活。我们也就可以把信息化时代文学的发展看成是一种人性解放层面上的语言运动,书写过程和文本生产的结果。技术实现了文学的人文性,技术的空间也就布满了人文的精神轨迹。
  最后、在理性的极端发展下,人类的本真性被消解了,碎片化生存是当下人类生存的日常状态,也是人类最真切的命运。人迷失在物的世界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被颠覆。消遣与娱乐本是人类的正常精神需求,但现在,它们已不仅仅是人的精神需求,而且是人的生理需求;不仅仅是使用工具,而且是人的最终目的。这一切,黑格尔早在19世纪就已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极端个人化与散文气息对纯粹的艺术的损害,而之后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内在的规律时,又更进一步地发展、阐释了这一观点。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大众文化给了大众充分的主动权和自主权,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就变成了人和信息虚拟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看似给大众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愉悦,实则给大众蒙上了一张无形的网,它用形式的多样性掩盖其内容和意义的标准化和均质化。我们知道,人的主体性在于不断认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非同一性,可大众文化吸引了大众的全部幻觉和思想,抑制了大众的主观能力,使大众逐步丧失其主体性,从而出现思维和行动退化的倾向。
  哲学根据
  现代信息媒介更新了传统的文学艺术思维空间,人类进入到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地球村”,吉布森所说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在其中,文学的唯一性和不可变更的特点已经消失,这使人们进入了新的生存状态——虚拟生存,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虚拟性。人们去除了现实物理时空中的身体在场,让精神和意识以光速漫游在信息所形成的虚拟时空这真正的自由王国里。
  数与美的关系是一个历史久远的话题。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毕达哥哥拉斯学派就把数与美联系起来,将数看作是美的本源,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数,认为事物由于数而显得美。而今天,“计算不再只是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2](P15)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文学艺术的发展、对美的创造、美的欣赏和审美教育,创造了古人无法想像的有利条件。这是人类本质力量及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张扬的结果,这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人们的行动因此不再受固定场所的束缚。
  虚拟生存是信息化时代文学表征自身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用“在场”的精神欲望和“缺席”的身体来凸现生存状态。
  虚拟为人类创造出现实无法提供的发展空间和审美平台,这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之源,使人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彰显。虚拟是对信息化的表述方式和构成方式的总称,其根本特点就是真的假与假的真,是真与假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表现在:一方面,虚拟的东西是真的,是真实存在的,它具有真的存在形式和功能,是人们能够感性地感受到的;另一方面,虚拟的东西又是假的,它只是一种信息化的存在,与被虚拟的对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为在信息所构成的这个赛伯空间中,它已经割裂了时间与空间的辩证法,这是历史意识和空间记忆二律背反,将历史感的时间转换成了在场的空间,将有深度价值的时间转换成了浅表化展示的空间,把心灵记忆的时间转换成为即时游戏的空间,最终一切都被空间化了。
  虚拟生存所形成的赛博空间作为人类逻辑理性的产物,部分具有柏拉图的理念性质。“网络空间作为一种产物是属于柏拉图主义的。”[3](P91)因为在柏拉图那里,人类经验世界所指向的那些对象物,是人类的认知过程通过思维的逻辑过程,通过心理上的回忆认识经验世界中的对象,是其自身固有的思想向外投射的结果而已,是理念世界的产物。而在赛博空间里,是“一种再现的或人工的世界,一个由我们的系统所产生的信息和我们反馈到系统中信息所构成的世界。”[3](P79)信息化生存,人类存在着精神在场而身体缺席的观念悖论,这既是身体是处于精神飞地之外又期待精神表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因为“对肉体的重要性的重新发现已经成为新近的激进思想所取得的最可宝贵的成就之一。”[4](P7—8)信息化时代的文学审美仍然源于哲学对于身体的控制,同时又要体察到身体的欲望与快感被游戏化叙事,是日常生活审美化进入到文化消费主义的一种进路。
  虚拟生存,让传统的文学的线性写作和文本已经走到了尽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向四处蔓延的可以无限链接的非线性文本。在其中,读者则可以通过建立链接随心所欲地选择任何一条游览路径,这是一种“活性”审美模式,活性是信息化时代文学创作、批评、交流、对话的根本特性。例如一首名为《西雅图漂流》的小诗:
  我是一篇坏文字
  曾经是一首好诗
  只是生性爱漂流
  启动我吧
  让我再次漂流而去
  当读到这里“启动文字”四个字后,这诗中文字就开始抖动,歪歪斜斜地扩散开来,逐渐游离我们的视野,令人产生一种失落感和孤独感,舍不得它们全部散落和游离屏幕的心理迅速增强。于是读者就会急切地点击“停止文字”按钮和“端正文字”按钮,使这首小诗恢复原样。这种独特的审美想象带给我们一种新鲜的审美体验,使我们仿佛是在一个虚拟的时空里,经历着一场场意蕴丰厚的人生体验。而这种体验是蕴涵着复杂情感的心灵颤动,是一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艺术自律
  文学能对社会发挥广泛的影响,离不开自身的发展。今天文学艺术的发展是和电子传媒的不断扩张纠缠在一起的,任何艺术文本最终都可以还原成信息符号的制作、传播和接受。艺术,在这样的世界当中开始自律,艺术为了自身而存在,也就是为了展示艺术的美而存在。
  首先,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引发了有关文学终结的种种争论话题。人们认为,这一争论热点,首先是由美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希利斯•米勒在2001年《文学评论》第一期上发表的一篇题为《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引起的,米勒先生在文中预言了在电信化时代文学必将终结的命运。
  事实上,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两次人类对文艺命运的主观论断。第一次是柏拉图,他认为传统文艺是十分有害的,既亵渎了神与英雄,又奉迎了人的情欲,危害城邦,所以否定了文艺的价值,并要把诗人驱逐出他的理想国,这是柏拉图在充分认识到了文艺消极作用的基础上文学的一次杀头。第二次就是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理念)的自我矛盾运动就构成了整个的逻辑世界、自然界、主观精神世界、客观精神世界,最后回归于自身,而就在这回归绝对精神过程中,他认为人类对最高理念的认识要经过艺术——宗教——哲学三个阶段来完成,艺术是理念显现的最初级的形态,而艺术的发展也要经由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个阶段,到了浪漫型阶段,物质性减弱、精神性增强,理念和感性显现之间的关系失衡了,所以要让位于宗教,继而被哲学所取代。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理念)最完满的、最高的表现应该是哲学,艺术和宗教则是绝对精神的较低级的表现,而艺术——宗教——哲学是绝对精神自我回归的三个相续的阶段,而艺术经过“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的发展过程就会“终结”,并且被宗教所超越,同样宗教经过自身的发展也会终结而被哲学所超越。[5](P103-133)这是黑格尔在其理念的前提下对艺术命运的一次理论推导。
  而德里达、米勒、丹托等人的文学终结论可以说是第三次。解构主义大师雅克•德里达在《明信片》一书中明确说:“……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6](P137)美国当代著名文艺理念家J•希利斯•米勒庚续了德里达的观点,并进而作了阐发:“如果德里达是对的(而且我相信他是对的),那么,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ConComitans)而把它引向终结。”[6](P137)阿瑟•丹托进而也说到:“认识实现之际,实际上也就不再有任何艺术的意义和需要了。艺术是某种知识出现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7](P98)
  我们知道,文学的涵义是发展的、开放的、复杂的,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观念去框定信息化时代下这种多元的文学现状。“无论媒体如何变化,文学是不会消亡的。诚然,文学是永远变化发展的,但文学变化的根据主要还在于人类情感生活变化,而主要不决定于媒体的变化。”[8]也正如鲁枢元的诘问:“米勒认定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将在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进逼下覆灭,……然而我却怀疑,与人类生命、人类语言、人类精神同根并蒂生长着的人类的文学,竟会如此仓促地被尖端电子产品轻轻抹去。”[9]我们知道,艺术从存在以来,它一直都在给人以心灵的安慰与生命的安顿,“而伟大的艺术给人的安慰更是无穷无尽。艺术在未来将以何种形式出现是谁也无法预言的,但没有哪个健全的社会希望自己的存在可以不需要艺术。”[10](P433)文学终结也就标示着人类精神和审美的消亡,亦即表明人类生存的无意义乃至于消亡。
  其次,信息化时代下的文学转向,改变了原有的文学背景和知识谱系。文学最核心的精神本性在于它的自由性,而信息化媒介对自由精神的敞亮和践履,是文学得以走进新媒介的无意识宿命。信息化时代下,创作主体身体的缺席与精神的在场,可以让每个匿名作者以最无我的方式袒露最真我的生命样态,打破个人角色的社会镜像化掣肘,促使文学走向自我心性的真实表达,让创作贴近信息化生存的感情现实,贴近鲜活的生命感悟,达成人性底色的纵情舒展。文学不再是救世济民而是表现自我,不企求终极关怀而注重抒发性情,不求崇高和宏大,只求兴这所至时痛快淋漓。文学的认同模式由社会性尺度转向自娱而娱人,价值取向由艺术真实向虚拟现实变迁。这种转变使“文学迅速地游移至后台,而中心舞台则被视觉文化的靓丽辉光所普照。此外,这个中心舞台变得不仅仅是个舞台,而是整个世界:在公共空间,这种审美文化无处不在。”[11])(P34)
  第三,文学所改变的是叙事模式,而不是文学的主题,这涉及到艺术生产的历久更新的问题。而艺术生产这一概念,是马克思在1857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12](P28)之后在马克思的众多论著中,都有精辟的论述。
  众所周之,艺术生产思想,早在马克思之前就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萌芽、发展过程。古希腊的圣哲柏拉图就把诗看作是一种模仿。他说“模仿确实是一种生产,只不过它生产的是影像,如我们所说,而非各种原物”。[13]( P77)柏拉图已经认识到了艺术创造与生产制作有着相通之处,在《理想国》中他指出画家是“影象制造者”。当然柏氏的这一见解是与其理式说密切相联的。亚里士多德也把艺术视为生产、制造,但他更强调艺术家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一切艺术的任务都在生产,这就是设法筹划怎样使一种可存在也可不存在的东西变为存在的,这东西的来源在于创造者而不在于所创造的对象本身”[14](P70) 。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全面考察了人类生产活动,包括艺术生产活动,提出了人的本质对象化,就是一切生产的实质这一重要命题。之后的本杰明等人也对艺术生产提出了他们的看法与见解。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杰明提出了他的艺术生产论的主要概念之一——机械复制,并由此出发考察从古代艺术到现代艺术的发展以及艺术生产对物质——技术手段的依赖关系,最后他得出结论说,人所制造的东西总是可以被仿造的,艺术作品在原则上是可以复制的。
  艺术生产是一种富蕴审美价值的生产活动,而艺术对于产生它的经济基础是属于“那些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15](P484)这是因为,价值产生于事物对人的审美需求之中,没有主体的需求关系,也就无所谓价值。在人的形成及其社会发展中,审美需求作为情感化、诗意化地观照世界与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成为人类生存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信息化时代下艺术生产论最重要的意义是,它使文学艺术从神圣的形而上的王国回到了劳动创造美的现实世界。它从根本上克服了以往艺术理论主要从静止的观点、主要从创作成果(作品)去看问题的缺点,而是从生命激情出发,以此阐释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把艺术当作一个感性活动过程来考察。这从哲学的高度阐释了艺术生产乃是使人的被异化的生命向自己的真正的社会存在复归的一种方式。恩格斯曾经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6](P225)在信息技术把世界“尽收网底”的时代,恩格斯的预言已经把文学的这些功能变成了现实。
  
  参考文献
  [1]封孝伦.二十世纪中国美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3]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社,2000.
   [4][英]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M].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6]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1)
   [7][美]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8]童庆炳《文学独特审美场域与文学入口——与文学终结者的对话》,《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
   [9]鲁枢元:《人类纪的文学使命:修补精神圈》,《深圳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0][美]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
   [11][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古希腊]柏拉图.智者篇[A].柏拉图全集:第3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4]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县进行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下称新教材)试验。我们发现,新教材在适应学生差异性方面很有特色:教材正文理论要求有所降低,删去了繁琐的算多步推理的论证题,使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同时增加了知识面,选入了能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紧密现代生产、生活的足够数量的习题,并分A、B(易、难)编排.有余力的学生的数学才能得以充分发展。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教材特点,适应学生的差异,使教法
期刊
兴趣会对学习产生正迁移。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如果老师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有明显的学习效果。怎样才能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学生保持其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学习环境 培养学习兴趣   所谓英语学习环境是指学生生活涉及的范围。让学生在生活尽可能看到和学习到英语。如:校园内的警示牌、标语牌、宣传牌,用英汉双语;教室里的课表、班规和其它布置用双语;食堂内墙壁上的卡通画
期刊
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创新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面对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让爱充满课堂,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  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
期刊
高一诗歌单元以纯文学字正腔圆的语言魅力拉开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帷幕,十六七岁,因为欲说还休、挥之不去的成长的烦恼成了诗的年龄,可是,隔着遥远的时空,诗人甜蜜的欣喜和漂浮的忧伤能震颤他们年轻的心灵吗,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革命的情怀他们有接受的距离吗,他们能真正走进哀而不伤的离别、那带缺憾美的故事吗,他们能理解最伤感的祝福、最痛心的爱国吗?   走近它,亲近它,这是欣赏一切艺术的前提,而诗歌更以纯文学最典型
期刊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也是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动力源泉。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创新精神。当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创新也不例外。   体育教学过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学生首先通过模仿教师的讲解示范,来掌握基本技能和锻炼方法。所以我们体育教师对教材的讲解示范是否明确、合理而又具有艺术性,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我们体育教师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  一、将手中的权力放下,调动学生主
期刊
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2至16岁之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在数学学习上凭兴趣,看心情,个性反映较为突出。为了初中数学教学更具针对性,本文就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对改革数学教学谈点浅陋观点。  一、学习状况分析  (一)心理分析  1、学习往往无目的、无计划、无标准要求。对学什么和应掌握什么感到很茫然,学习具有盲目性。  2、学习不主动,自觉性差,学习活动是被动消极的, 同学间常出现抄作
期刊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和管理单位,班主任则是班集的具体组织、领导和管理者,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播、思想教育以及日常管理的责任。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面对的大都是7-12岁的儿童,开展的是启蒙教育,因而他的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人生的萌芽阶段及今后的成长。只有基础打得牢,大厦才能建得高。面对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小学班主任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呢?通过实践总结,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不
期刊
一、虚拟问题情境,投石激浪,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造思维基于实验始于问题。”学生的迫切需要是积极思维的开始,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见解,形成师生的能动“对流”的良好开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新旧知识的联系,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运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上《阿Q正传》一课时,借鉴了《孔乙己》一课时的提问方式:“凡是读过鲁
期刊
一、语文教学中学法指导的重要意义  教学论告诉我们,“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过程,它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活动行为。“学”是“教”的目的与归宿,“学”制约着“教”的目标和过程,促进“教”的提高,衡量着“教”的效果,“教”必须以“学”为基础和前提。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会”是为了“会学”。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是素质教育
期刊
有位大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者,就应该用心唤起学生头脑里的积极火花和求知欲望,大哲学家柏拉图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作文教学而言,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应该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入探索的问题。笔者从事了多年的语文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方面进行了多方面有益的尝试,受到了不少的启发,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以身示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素材  中学生非常喜欢听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