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儿,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璀璨的华夏民族文化,而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片(以下简称民语电影译制片)又是这朵中华文化奇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简要回顾文山州民语电影的译制历程,粗略分析当前制约文山州民语电影跨越发展的瓶颈问题,并结合瑶语电影译制工作实际,就如何促进文山州民语电影译制工作的跨越发展提出粗浅的对策,这对进一步做好我州的民语电影译制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民语电影译制片 瑶语 瓶颈 跨越发展
一、文山州民语电影发展简史、发展成就
1964年,文山州电影管理站组织壮族放映员在文山、广南、富宁县三地放映电影过程中将影片《农奴》等进行现场口译,这标志着我州的民语电影译制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文革期间,文山州的民语电影译制工作被迫中断。1975年6月,国家文化部批准成立云南电影译制厂(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的前身),负责云南省民族语电影的译制工作,此后根据云南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在文山、红河、西双版纳、德宏、临沧等五个地州设立苗语、壮语、哈尼语、傣语、景颇语、佤语六个语种电影译制组,文山州也在此间开展民族语电影译制工作。1979年10月,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族语电影译制组正式组建,内设苗语组、壮语组,之后又增加了瑶语电影译制。五十多年来,尽管诸多原因阻碍了文山州民语电影的译制工作,但这项工作仍正常开展。截至目前,文山州民语电影译制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共以壮、苗、瑶三种语言译制了《山间铃响马帮来》、《血鼓》、《白沙恨》等100余部故事片,共译制《农村改水》、《农村触电急救》、《农村防盗知识》等30余部科教片。
二、当前文山州民语电影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
首先,文山州的民语电影译制工作尚未走上专业化轨道,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体制机制严重缺位。
其次,我州的民语电影译制片放映率极低,放映场次特少,少数民族群众看不到自己迫切需要看到的电影。
最后,我州民语电影译制工作设备条件有待于改善,民语电影生产译制工作在译制质量上仍存在着漏配、口型校对有误、情感表达不到位、音效处理不当等方面的问题,影响合格率。
三、如何破解文山州民语电影跨越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我州的民语电影译制工作必须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亟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中央到地方,电影的制片、发行放映、民语电影译制工作等管理职能一直归属文化部门。1985年后,中央一级的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等职能从国家文化部划转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管理,2004年,文山州文化局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报请文山州人民政府批准,重新恢复成立文山州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与文山州电影事业管理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办法进行管理。2009年开始,省一级的电影管理职能从文化部门划转广播电视部门管理,次年,文山州的电影管理职能从州文化局正式划转州广播电视局管理,并把民语电影译制工作任务归由文山广播电视台少数民族语广播影视译制中心(以下简称州民语译制中心)来承担。由于州民语译制中心并非专门从事民语电影译制工作,而是主要从事民语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译、播工作,兼职从事民语电影译制工作。因此,文山州的民语电影译制工作并未走上专业化运转轨道,都是用一支很不专业的民语广播电视新闻从业队伍去完成专业性强、专业技能要求高的民语电影译制工作。今后,要做好文山州的民语电影译制工作,必然要求我们要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建立健全译配人才培养机制。这样,才能把民语电影做强做大,也才能不断满足边疆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因此,州民语译制中心可以与有关院校合作,举办一些专业性、针对性更强的培训活动,如:剧本翻译、译制导演、配音表演、录音制作等。同时,也可与有关院校长期联合开展民语电影译制人才培养,不断为我州的译制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二)切实提高民语译制片的放映率
多年来,文山州的民语电影译制数量在全省11个译制中心中均居于首位,但从民语译制片的放映场次来看,影片的放映率几乎年年处于倒数位置。从2016年1月至6月全州少数民族语电影的放映场次来看,壮、苗、瑶三个语种的译制片放映率极低,特别是瑶语译制片的放映率低至不足10场次,这些凝聚了译配人员不尽心血的译制片根本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应,群众迫切想看却又无法看到自己本民族的电影。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电影放映单位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现象频频发生。二是在译制影片前期的选片工作中未能体现放映单位的意见,未能很好地根据群众的意愿去选片,选片译片与影片放映脱节。因此,今后要想切实提高我州的民语电影译制片放映率,民语电影译制工作主管部门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对民语电影放映工作的监管职能,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进行跟踪监督,确保民语电影真正惠及我州少数民族群众。同时,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作为我国公益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担负着为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本民族语言电影节目的任务,因此,我们在译制片目的选择上要更加科学合理,要为民族群众而译、为农村放映而译。我州译制单位在制定译制计划和选择译制影片时,要从广大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听取放映单位的意见,保证每年的译制计划能适应当地群众的观影需求,适合民族地区的放映条件。译制影片只有进入放映市场,让民族地区群众看到、看懂、看好,才是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的目的和任务,我们的工作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和发挥。
(三)要加快改善我州民语电影译制工作设备条件,狠抓译制片的质量,提高译制片的合格率
从2016年1月至6月全省译制片反馈信息来看,文山州译制中心在译制过程中普遍存在:选角不当、配音演员表演不到位,出现漏配或多配、对白错位、口型不合、角色错误,技术细节处理不够、对白效果把握不准,音量比例及响度处理不当、杂音、重音、爆音,以及对白声音效果不当等技术问题。此外,还存在群戏配音不成熟,第三方语言的使用和配乐翻唱等环节的处理缺乏艺术美感等问题。
归根结底,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机房的设计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译配工作的需要,严重低于译配工作的专业水准。同时,由于译制设备陈旧老化,导致译配质量下滑。再次,由于译配工作的各个环节抓得不够到位,最终影响了译制片的整体质量。因而,今后要想做好我州的民语电影译制工作,必然要求我们要加快改善我州民语电影译制工作条件,及时更新译制设施设备,更好地满足译制工作之需要。具体来说,要改善译制设施、进一步加强对电影译制录音机房建设的具体指导,并从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在进行录音机房的建设和改造时,请上一级译制中心的专家从设计、施工等方面给予把关,避免在时间和资金上的浪费。此外,要严抓严管译制工作的各个流程,确保译制片质量。只有切实解决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促进我州民语电影译制工作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小结:
少数民族语公益电影数字化译制工作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公益中的公益,重点中的重点”,作为这项工作的承担者和实践者,做好少数民族语公益电影数字化译制、发行、放映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李遠君, 朱梦臣. 少数民族语言影视节目译制初探[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2(53).
关键词:民语电影译制片 瑶语 瓶颈 跨越发展
一、文山州民语电影发展简史、发展成就
1964年,文山州电影管理站组织壮族放映员在文山、广南、富宁县三地放映电影过程中将影片《农奴》等进行现场口译,这标志着我州的民语电影译制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文革期间,文山州的民语电影译制工作被迫中断。1975年6月,国家文化部批准成立云南电影译制厂(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的前身),负责云南省民族语电影的译制工作,此后根据云南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在文山、红河、西双版纳、德宏、临沧等五个地州设立苗语、壮语、哈尼语、傣语、景颇语、佤语六个语种电影译制组,文山州也在此间开展民族语电影译制工作。1979年10月,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族语电影译制组正式组建,内设苗语组、壮语组,之后又增加了瑶语电影译制。五十多年来,尽管诸多原因阻碍了文山州民语电影的译制工作,但这项工作仍正常开展。截至目前,文山州民语电影译制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共以壮、苗、瑶三种语言译制了《山间铃响马帮来》、《血鼓》、《白沙恨》等100余部故事片,共译制《农村改水》、《农村触电急救》、《农村防盗知识》等30余部科教片。
二、当前文山州民语电影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
首先,文山州的民语电影译制工作尚未走上专业化轨道,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体制机制严重缺位。
其次,我州的民语电影译制片放映率极低,放映场次特少,少数民族群众看不到自己迫切需要看到的电影。
最后,我州民语电影译制工作设备条件有待于改善,民语电影生产译制工作在译制质量上仍存在着漏配、口型校对有误、情感表达不到位、音效处理不当等方面的问题,影响合格率。
三、如何破解文山州民语电影跨越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我州的民语电影译制工作必须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亟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中央到地方,电影的制片、发行放映、民语电影译制工作等管理职能一直归属文化部门。1985年后,中央一级的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等职能从国家文化部划转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管理,2004年,文山州文化局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报请文山州人民政府批准,重新恢复成立文山州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与文山州电影事业管理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办法进行管理。2009年开始,省一级的电影管理职能从文化部门划转广播电视部门管理,次年,文山州的电影管理职能从州文化局正式划转州广播电视局管理,并把民语电影译制工作任务归由文山广播电视台少数民族语广播影视译制中心(以下简称州民语译制中心)来承担。由于州民语译制中心并非专门从事民语电影译制工作,而是主要从事民语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译、播工作,兼职从事民语电影译制工作。因此,文山州的民语电影译制工作并未走上专业化运转轨道,都是用一支很不专业的民语广播电视新闻从业队伍去完成专业性强、专业技能要求高的民语电影译制工作。今后,要做好文山州的民语电影译制工作,必然要求我们要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建立健全译配人才培养机制。这样,才能把民语电影做强做大,也才能不断满足边疆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因此,州民语译制中心可以与有关院校合作,举办一些专业性、针对性更强的培训活动,如:剧本翻译、译制导演、配音表演、录音制作等。同时,也可与有关院校长期联合开展民语电影译制人才培养,不断为我州的译制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二)切实提高民语译制片的放映率
多年来,文山州的民语电影译制数量在全省11个译制中心中均居于首位,但从民语译制片的放映场次来看,影片的放映率几乎年年处于倒数位置。从2016年1月至6月全州少数民族语电影的放映场次来看,壮、苗、瑶三个语种的译制片放映率极低,特别是瑶语译制片的放映率低至不足10场次,这些凝聚了译配人员不尽心血的译制片根本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应,群众迫切想看却又无法看到自己本民族的电影。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电影放映单位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现象频频发生。二是在译制影片前期的选片工作中未能体现放映单位的意见,未能很好地根据群众的意愿去选片,选片译片与影片放映脱节。因此,今后要想切实提高我州的民语电影译制片放映率,民语电影译制工作主管部门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对民语电影放映工作的监管职能,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进行跟踪监督,确保民语电影真正惠及我州少数民族群众。同时,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作为我国公益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担负着为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本民族语言电影节目的任务,因此,我们在译制片目的选择上要更加科学合理,要为民族群众而译、为农村放映而译。我州译制单位在制定译制计划和选择译制影片时,要从广大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听取放映单位的意见,保证每年的译制计划能适应当地群众的观影需求,适合民族地区的放映条件。译制影片只有进入放映市场,让民族地区群众看到、看懂、看好,才是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的目的和任务,我们的工作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和发挥。
(三)要加快改善我州民语电影译制工作设备条件,狠抓译制片的质量,提高译制片的合格率
从2016年1月至6月全省译制片反馈信息来看,文山州译制中心在译制过程中普遍存在:选角不当、配音演员表演不到位,出现漏配或多配、对白错位、口型不合、角色错误,技术细节处理不够、对白效果把握不准,音量比例及响度处理不当、杂音、重音、爆音,以及对白声音效果不当等技术问题。此外,还存在群戏配音不成熟,第三方语言的使用和配乐翻唱等环节的处理缺乏艺术美感等问题。
归根结底,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机房的设计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译配工作的需要,严重低于译配工作的专业水准。同时,由于译制设备陈旧老化,导致译配质量下滑。再次,由于译配工作的各个环节抓得不够到位,最终影响了译制片的整体质量。因而,今后要想做好我州的民语电影译制工作,必然要求我们要加快改善我州民语电影译制工作条件,及时更新译制设施设备,更好地满足译制工作之需要。具体来说,要改善译制设施、进一步加强对电影译制录音机房建设的具体指导,并从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在进行录音机房的建设和改造时,请上一级译制中心的专家从设计、施工等方面给予把关,避免在时间和资金上的浪费。此外,要严抓严管译制工作的各个流程,确保译制片质量。只有切实解决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促进我州民语电影译制工作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小结:
少数民族语公益电影数字化译制工作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公益中的公益,重点中的重点”,作为这项工作的承担者和实践者,做好少数民族语公益电影数字化译制、发行、放映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李遠君, 朱梦臣. 少数民族语言影视节目译制初探[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