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419413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校长职业成长过程中,曾有两件事给我的震撼很强烈:
  其一,刚做校长时,参加一次校级领导培训,其中有这样一个环节:主讲教授给每人发了一张调查表《校长所认为工作职责的重要性与实际工作履行情况对比》,表中列举了校长的10项主要工作,让各位校长按理想排序。
  填完表后,按照教授给出的核算标准,我仅得了5分,这使我大为震惊——我的办学理念发生了偏差。这个5分引发了我对校长办学首先应该抓什么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从而对我以后的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经反思后我认为,校长办学,首先要抓的应是教师队伍建设,否则,其他一切工作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二,中西方有两个故事,一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们知道忍让作为美德在中国深入人心;二是西方道德启蒙故事:父亲让争吃一张饼的兄弟二人在“拿起餐刀将饼一分为二”和“优先选择分好的饼”之间进行抉择,二者不可兼得。由这两个故事得出的结论是:传统忍让的价值观开始向追求契约公平的社会现实转变。人情化管理已成过去,教师只有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当今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教师的思想已发生明显变化。与此同时,转型期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凸显期,多数教师出现了浮躁、矛盾等心理。正视转型期教师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是校长工作与时俱进的体现,也是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基础。
  怎样抓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如何抓好社会转型期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我认为应从如下三方面去思考:
  一、进行有效的价值引领,营造自由、民主、宽容的工作氛围,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
  社会转型期需要对教师的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引领,让教师认识到转型期的短暂性、复杂性以及教师职业价值的重要意义。现在,一些优秀的学校刚性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淡化,代之而出的是营造具有人文精神和共同价值追求的柔性管理模式。这样的学校,教师有信仰,有追求,管理环境包容而宽松,学校有着浓厚的学习与研究气氛。所以,我们必须用信任、激励与尊重这一体现人文、人本、人性的方式作为社会转型期教师队伍管理的指导思想,让尊重产生亲和力,让信任产生凝聚力,让激励产生推动力。同时要关心教师的身体、家庭、交际与工作状况,让教师经营好身体,经营好家庭,经营好朋友,经营好工作,把工作置于生活之中,让工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使生活和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日常工作中营造理性自由和民主宽容的工作氛围,用“七个动”——人文带动,宽容打动,竞争触动,教研推动,评价拉动,考核促动,民主互动,作为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抓手。
  作为校长,在教师管理中要在内心始终坚持这样一个信念:只要做工作,哪怕不服从。只有教师不唯领导马首是
  瞻,不盲从,才有可能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工作的潜能才有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所以,校长对教师的进步要惊喜不要惊讶,对教师的失误要指导,不要指责,对教师的变化要打气,不要打压,对教师的牢骚要反思而不要反感,对教师的不足要包容而不要讨厌。
  当然,在这样的氛围中,校长的思想也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权威不在,距离感缩小,内心难免会有失落的感觉。但校长只有站在时代的前沿去审视,去思考,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改变自己去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才能真正成为社会转型期教师队伍建设的引领者和服务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官。
  二、建立公平、和谐、理性约束自己的教育秩序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保障
  如果一所学校能把社会转型期的负面影响最小化,营造起理性自由、民主包容、学习追求的文化氛围,那就要引领管理团队和广大教师建立学校教育新秩序。这种秩序必须有利于教育发展、有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好的”“善的”教育制度,这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基础环节。
  秩序的建立要考虑三个方面:
  1.完善制度建设方面
  建立制度,做到依法治校,这是摆脱“人治”,向“法治”转型的关键,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完善制度体系,做到制度体系的建设与时俱进,学校成员依“制”办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管理的公平。
  2009年,我校以绩效工资发放为契机,在广大教师的民主参与下,制定了《朝阳街小学教学奖励细则》《朝阳街小学体育、文艺成绩奖励标准》《朝阳街小学各类奖励标准》《朝阳街小学奖励性绩效工资教师兼职折合课时量标准》《作业折合周课时标准》等一系列涉及教师利益的制度,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的法制化建设,营造了民主公平的学校制度环境,有效地保护了教师安心工作的心理需求。
  2.强化“优先意识”
  秩序的建立一定要形成“尊优、学优、超优”的文化氛围,一定要让“优者”有平台,要加大对“优者”的奖励力度,鼓励教师在业务上冒尖。特别强调的是,让绩效工资的发放成为学校建立新秩序的导向,成为奖优的导向,决不能搞平均主义。我校在绩效分配中细化了管理,优化了内涵,有效地拉开了分配档次,很好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评优评先上,我们也把教师的工作成绩放在首位,坚持以业绩论英雄,有效地激发了优秀教师立足岗位创优争先的内驱力。
  3.提升民主化管理水平
  民主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学校管理人性化,体现教师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举措。作为校长,要努力推进民主化管理,改变一言堂的家长式管理模式,摈弃个人私欲和好恶情绪,广开言路、深入调研,实事求是,从促进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让民主达到教师利益最广范围的最大化。
  按制度和学校的规矩去行事,一切皆会有序。有了这样的教育秩序,教师就会主动遵守这种秩序,大家各安其位,各谋其事。在井然的秩序中享受公平与尊重,感受民主与认可,从而可以更好地维护与遵守这种秩序,进而使学校管理在大家共同的监督与维护中走上良性循环的运行轨道。   三、形成理念,制定目标,打造“有道德、精教学、会管理”的智慧型教师团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精髓
  1.让全体教师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
  学校有了好的文化氛围,有了好的运行秩序,就要引领教师向更高层次推进,那就是有理念,有目标,有追求。从2002年开始,宣化区朝阳街小学提出以实践三个“理念”(德育为灵魂——关键是师德建设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教学质量为生命——要开足开齐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校园环境为形象——指学校文化建设的外延),抓好一个“根本”(做“有道德、精教学、会管理”的智慧型教师),走好六条“路子”(外出学习寻路,校本教研探路,教育科研创路,校本培训引路,集体备课思路,现代技术拓路)的办学思路,学校教师心中有目标,教学有理念,实践有途径,教师队伍建设的层次得到有效提升。
  2.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平台
  转型期的教师队伍建设,青年教师是关键,我们一定要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营造氛围,创造平台。
  2010年底,我校成立了“朝阳街小学青年教师成长促进会”,制定了章程,建立了专用的青年教师活动室,创办了会刊《朝阳青年》,在新浪网上开通博客“朝阳青年工作室”。明确了这一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成员发展目标:一年合格,三年成熟,五年成骨干,十年成名师。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召开“校领导与青年教师恳谈会”。学校领导定期与青年教师恳谈、励志,同时在青年教师中努力营造八种氛围:①读书、学习、研究的氛围。②自由、民主、包容的氛围。③和谐、互动、共进的氛围。④快乐、奉献、追求的氛围。⑤体现个体、追求理想、实现价值的氛围。⑥厚德、责任、友爱的氛围。⑦困惑、挫折、反思的氛围。⑧竞争、创新、超越的氛围。让青年教师有理想,有干劲,有追求。
  (2)通过各项活动,培养健全的教育能力。促进会在教导处的引领下开展了系列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师徒结对、新课标竞赛、外出学习、课堂展示比赛、朗读比赛、课件制作比赛……这些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和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为校长,我们要努力探索社会转型期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子和新方法,在学校管理中力求体现时代性,民主性,开放性,形成底蕴深厚的教师成长文化,才能让教师享受职业幸福,让学校保持经久魅力。
  (作者单位: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朝阳街小学)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考察了某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状况。调查表明,大学生希望通过这门课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该立足于生活指导课的原则来教
长期以来,教师考核评价一直是备受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制订怎样的考核评价方案,怎样来实施考核评价,是所有学校管理者都必须深入思考和理性面对的现实课题。2008年以来,我校遵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精神,制订了涵盖教师工作德勤能绩等方面的教师考核评价方案,同时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师考核评价操作过程,真正地做到了科学、民主、公开、透明,进而转化成了促进学校教育工作、引领教师生
2006中国教育之“喜”看好政策出台2006年,中国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发展,被历史性地显著定格在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宏大背景之下,从
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浪潮的推动下,成人教育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站在全新的高度重新定位成人教育,以终身学习的概念构建成人教育的新理念,积极探索
呼唤了多年的教育公平,终于在2011年夏天迎来了最有力的回声——山东省平阴县2011年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备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平阴县以“为人民办好教育,替人民管好学校”为目标,按照“优化资源促均衡,城乡均衡保公平,教育公平惠民生”的思路,优化资源配置,健全发展机制,促进城乡均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平阴模式”,推进了县域
案例教学法的形成和应用最早是在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现在它已成为许多学科广为接受的教学方式.它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际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听到德育工作难做,教师辛辛苦苦地教导,总是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之类的话。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我们往往会感到,孩子们一些高尚品行的形成,并非是我们教师有意识给孩子们讲课,让孩子们背诵很多条条框框得到的,而是在学校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潜移默化而形成的,许多道理是孩子们在体验活动中自己感悟出来的。其实,早在明代,我国著名的哲学家王明阳就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他
本文针对外语教学的特点,结合外语教学法的发展,提出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三个切入点,即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精心设计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技能等,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
高校贫困生已经成为一个为数不少的弱势群体,社会、家庭、个体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部分贫困生出现自卑、焦虑、狭隘、封闭等心理健康问题。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
人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巨人的世界里.生理上的弱小在心理上埋下了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与不安全感,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内心是非常脆弱的。同时.每一个生命又都是独一无二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