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解物理题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解题的必要条件,题中并未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字里行间。只要在解题时加以注意就能快速、准确地找到这些隐含条件,提高解题的速度,现就本人教学中遇到的情况作以下几点分析:
1 注意一些约定俗成提法中的含义
课本中经常用一些固定的提法来说明某些现象,这些提法中的某些词语由于己经约定俗成,所以具有确定不变的含义,知道这些含义,就等于知道了隐含的条件。比如:
1.1、“一物体沿某光滑的斜面运动,分析物体的受力……”,其中“光滑”的含义为不计磨擦,所隐含条件为物体所受磨擦力为零。
1.2、“一物体在空中自由飞行,在判断物体受力的作用时”,其中“自由”的含义条件为物体仅受一个力(重力)。
1.3、“A物体与B物体相撞,A、B间作用力……”和“一汽车受阻力和牵引力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前者中“A、B间的作用力”的含义为相互作用力,所隐含的条件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后者中“汽车受阻力和牵引力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的含义为一物体受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二力作用,所隐含的条件是:一个物体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力——平衡力。
2 注意一些物理现象的出现
一定的物理现象的出现,是以具备一定的条件为前题,了解具备什么条件时可出现什么现象后,分析题目给出某种现象,可以找出相应的隐含条件。比如:
2.1、“一物体漂浮或悬浮于液……”,其中“漂浮或悬浮”这一现象的条件是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的重量,所隐含条件为物体所受浮力等于重力。
2.2、“一个物体匀速运动……”,其中“匀速”这一现象的前题条件是物体必须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隐含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力或受的是平衡力。
3 掌握定性数据与有关数据之间的关系
了解物理知识中某些定性数据(如物质的密度、比热等)与有关数据之间“大小”关系,这样的条件隐藏在常识中。
3.1、“通常情况下,相同长度、横截面积的铜线和铝线电阻的大小”,其中隐含铜的电阻率比铝电阻率小,依据定性数据电阻率即可判断铝的电阻大。
3.2、“一人在山的对面喊话到听到喊声,求山与人间的距离”,其中只知道来回声音时间是无法计算,所隐含条件为声音在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这一定性数据。
3.3、“等质量的铁块和铜块没入相同液体中,判断谁对容器底部作用力最大?”,显然仅知道质量是无法判断的,还需知道密度,所隐含条件为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没入液体中体积小于铝,受到的浮力小于铝,铜对容器底部压力大。
4 熟悉物理概念和规律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理论、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发现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熟悉掌握它们,能在题中找出隐含的条件。
4.1、“两个用电器串联在某一电路中……”,由串联电路规律可知,电流强度处处相等,其隐含条件为两用电器电流强度相等。
4.2、“两用电器并联在某一电路上……”,根据并联电路的规律,隐含条件为两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
4.3、“分析城市路灯联接……”,根据城市路灯不因为一只灯损坏而影响其它灯的正常工作,根据“并联”这一物理概念及并联电路规律可判断路灯为并联电路。
5 根据生活实际,利用物理规律寻找物理量之间关系
物理规律来自于生活而又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结合生活现象分析有些物理量,找出这些关系,就可找出隐含条件。如:
5.1、“火箭在高空飞行,分析其受到的力的……”,首先根据火箭在空中飞行过程中,燃料燃烧喷出火焰产生的反作用力,由此得出此反作用力为火箭受到向上的力,其次受重力和空气的摩擦力的作用。
5.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受冻且表面擦干的啤酒,其表面会有水珠产生,解释此现象……”,结合“有水珠产生”这一生活现象,分析瓶周围接触的物质,可得出是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接触低温物体形成液滴(液化现象)。
总之,同学们在解物理题时,只要做到多思、多知和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就能找出题中隐含条件,对解决题目具达到审题无误又能尽快找出解题思路,提高解题速度。
收稿日期:2007-04-23
1 注意一些约定俗成提法中的含义
课本中经常用一些固定的提法来说明某些现象,这些提法中的某些词语由于己经约定俗成,所以具有确定不变的含义,知道这些含义,就等于知道了隐含的条件。比如:
1.1、“一物体沿某光滑的斜面运动,分析物体的受力……”,其中“光滑”的含义为不计磨擦,所隐含条件为物体所受磨擦力为零。
1.2、“一物体在空中自由飞行,在判断物体受力的作用时”,其中“自由”的含义条件为物体仅受一个力(重力)。
1.3、“A物体与B物体相撞,A、B间作用力……”和“一汽车受阻力和牵引力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前者中“A、B间的作用力”的含义为相互作用力,所隐含的条件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后者中“汽车受阻力和牵引力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的含义为一物体受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二力作用,所隐含的条件是:一个物体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力——平衡力。
2 注意一些物理现象的出现
一定的物理现象的出现,是以具备一定的条件为前题,了解具备什么条件时可出现什么现象后,分析题目给出某种现象,可以找出相应的隐含条件。比如:
2.1、“一物体漂浮或悬浮于液……”,其中“漂浮或悬浮”这一现象的条件是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的重量,所隐含条件为物体所受浮力等于重力。
2.2、“一个物体匀速运动……”,其中“匀速”这一现象的前题条件是物体必须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隐含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力或受的是平衡力。
3 掌握定性数据与有关数据之间的关系
了解物理知识中某些定性数据(如物质的密度、比热等)与有关数据之间“大小”关系,这样的条件隐藏在常识中。
3.1、“通常情况下,相同长度、横截面积的铜线和铝线电阻的大小”,其中隐含铜的电阻率比铝电阻率小,依据定性数据电阻率即可判断铝的电阻大。
3.2、“一人在山的对面喊话到听到喊声,求山与人间的距离”,其中只知道来回声音时间是无法计算,所隐含条件为声音在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这一定性数据。
3.3、“等质量的铁块和铜块没入相同液体中,判断谁对容器底部作用力最大?”,显然仅知道质量是无法判断的,还需知道密度,所隐含条件为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没入液体中体积小于铝,受到的浮力小于铝,铜对容器底部压力大。
4 熟悉物理概念和规律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理论、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发现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熟悉掌握它们,能在题中找出隐含的条件。
4.1、“两个用电器串联在某一电路中……”,由串联电路规律可知,电流强度处处相等,其隐含条件为两用电器电流强度相等。
4.2、“两用电器并联在某一电路上……”,根据并联电路的规律,隐含条件为两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
4.3、“分析城市路灯联接……”,根据城市路灯不因为一只灯损坏而影响其它灯的正常工作,根据“并联”这一物理概念及并联电路规律可判断路灯为并联电路。
5 根据生活实际,利用物理规律寻找物理量之间关系
物理规律来自于生活而又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结合生活现象分析有些物理量,找出这些关系,就可找出隐含条件。如:
5.1、“火箭在高空飞行,分析其受到的力的……”,首先根据火箭在空中飞行过程中,燃料燃烧喷出火焰产生的反作用力,由此得出此反作用力为火箭受到向上的力,其次受重力和空气的摩擦力的作用。
5.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受冻且表面擦干的啤酒,其表面会有水珠产生,解释此现象……”,结合“有水珠产生”这一生活现象,分析瓶周围接触的物质,可得出是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接触低温物体形成液滴(液化现象)。
总之,同学们在解物理题时,只要做到多思、多知和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就能找出题中隐含条件,对解决题目具达到审题无误又能尽快找出解题思路,提高解题速度。
收稿日期:2007-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