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附近存留得更久一些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ke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附近有一个露天菜市场。一位北京朋友来我家做客,第一次看到它时,整个人惊呆了,就像冒险家第一次发现吴哥窟—在大城市,一个露天的菜市场等于一个奇迹。
  以前早起上班时,我每天从菜市场穿过,必经过一个卖鱼的摊位。大概是因为鞋底粘了不少鱼腥味,公司的猫会钻过来可劲儿舔我的鞋底,撵都撵不走。
  我家的狗还活着时,我和媳妇有时带它出去一块儿买菜。它好奇又胆小,我让它隔着笼子跟兔子打个招呼,兔子从笼子另一侧蹦过来,它就吓得使劲把脑袋往后缩,胆子比兔子还小。卖菜小哥就在一旁跟着笑。
  菜市场不光有种类繁多的蔬菜,也有卖豆皮、馒头、椒麻鸡、凉皮、面条、包子、甑糕的,还有粮油店、水果店、水产店、缝衣铺、修鞋铺、糕点店、杂货铺等,还有用胳膊肘挎着个筐叫卖新鲜蔬果的小贩,以及蹬着三轮车大喊“收旧家电”的生意人,甚至偶尔还能看到放一条板凳,摆出一块磨刀石,扯着嗓子吆喝“磨菜刀”的手艺人。每到此时,我就顿生时光交错的恍惚。
  走进一个露天菜市场,就是走进一个巨大的迷离世界,眼睛里充满旧时光的记忆,鼻子里闻着幼时食品的味道,而那些利索杀鱼的小哥、麻利算账抹掉零头的菜摊老板、收下两块钱将一袋面条递给我的摊主,异常陌生又十分亲切。我每天从他们的摊位经过,我们彼此熟悉却并不相识,但他们与他们的摊点,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虽然夏天的菜市场会散发出阵阵恶臭,还有污水、烂菜叶以及奇奇怪怪的垃圾散落在地面,让顶着太阳出门、内心焦躁的我更添烦闷,但只要想想还有春天、秋天和冬天,在那些季节,菜市场会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它就没有那么令人生厌了。
  特别是白雪皑皑的冬季,踩着松软的雪咯吱咯吱走进菜市场,看到老板们摆出一筐筐色彩鲜艳的蔬菜,与白雪相映成趣,便心生欢喜。所谓市井生活,大概就是如此。
  但菜市场的地位,如今正在被动摇。


  《十三邀》有一期节目,许知远请来的嘉宾是项飚,他是一位社会学家。对话中,项飚提出一个概念:附近的消失。
  我们每个人生活的范围实际是有限的,无论城市多大,我们可以长时间沉浸于其中的空间,可能仅是工作单位周边的一公里,以及居所的四周,那就是“附近”。我们生活的附近所呈现的丰富生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安放着我们全部的生活。
  但项飚说,附近正在消失。
  我家附近的菜市场,就是一个正在消失的附近。很多人慢慢不来菜市场了,因为点外卖非常方便,避免了做饭的麻烦;即使还需要做饭,也有比去菜市场更优的选择。
  各路卖蔬果的电商正想方设法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不仅价格便宜,还送货上门。一个人只需要坐在家里,一键下单,吃穿用就唾手可得。仔细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因为我们的生活,不仅是自身、家庭、工作、社交的总和,也来自你的附近,来自你居所周遭两公里以内你常常盘桓的那些店铺、饭馆、超市、咖啡馆、广场、马路、石头座椅乃至菜市场,它们构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主景观,是横在公司与家之间的缓冲区,是使我们的生活得以真正存在的时空。
  当我们主动用“一键下单”将自己关在家里,也就逐渐压缩了个人生活的弹性。社区电商代表的新生活方式,一点点腐蚀着菜市场,菜市场在缓慢消失,连同其他同样被新生活缓缓腐蚀的事物,让我们生活的附近一点点褪色。
  我很担心,支撑我们日常生活乃至精神世界的附近,会像一张摊开的面饼,不断收缩,最后缩成一个点,一个名为“家”的小黑点。


  附近在消失的同时,我们也在主动从附近中抽离。
  我现在试着在不点外卖、不做饭时,下楼去饭馆吃饭。因为我发现—也很可能是错觉—饭馆里现做的饭菜比外卖要好吃。
  但外卖真的很方便,我坐在家里,只需下单,眯一会儿的工夫,就听到有人来敲门。
  接下来超市也不想去了,同样“一键下单”,零食、生活用品、饮料,乃至各类冷热熟食,都有人送上门。特别是雨雪天,一键下单,不需要出门被风吹雨淋,自有人速速送达。
  当我宅在家里,耐心却慢慢提升,不像在广告公司上班时,因为一个外卖没有准时送到就急得火烧火燎。因为我的那部分时间出卖给了公司,公司将其转卖给客户,我的时间是属于客户的。
  其实并不饿,因为只要开始工作,屁股就很难从椅子上挪开,一整天可能连水也顾不上喝。但外卖不能按时送来,我还是会生气,因为它打乱了我的时间安排。我的时间是属于客户的,谁也不知道他们下一刻会指派我做什么,我能自由安排吃饭的时间,只有那么一点点。
  外卖小哥给我送饭的这一点点时间,被我下单买断了,他需要紧赶慢赶准时送达,因为我是他的客户。
  就像一条因果链,一环扣着一环,我与外卖小哥都是出卖时间的人,身不由己。
  當我努力从这“极限游戏”中脱离出来,当我越来越觉得外卖不好吃,我开始下楼去附近吃饭。穿过城墙,穿过老街道,穿过一排排门店,走进一个有老板招呼、盛饭瓷碗的温热可以抵在掌心的小饭馆。
  这生活在附近的简单日常,却更像一次久别重逢。
  比我们生活的附近正在消失还糟心的,是我们选择出卖自己的时间,从生活的附近里主动消失了。


  我和媳妇去北京,约朋友出来聊天。那会儿天黑了,待的咖啡馆8点半就要打烊,这让我大惊失色:居然有晚上早早就不营业的咖啡馆?因为在西安,许多咖啡馆甚至营业到午夜12点。
  我更年轻的时候,能和朋友在咖啡馆泡到很晚。大家喝一大杯咖啡,聊很久的天,尽兴散场。回来躺在床上,像一条热锅上的鱼,来回翻腾,死活睡不着,但第二天顶着黑眼圈照样上班,神情并不萎靡。
  几乎每一个年轻的圈子都有一个时常盘桓的据点,它可能并不在大家居所的附近,但它是我们一群朋友交往时最熟悉的附近,是精神上的附近。
  但我跟朋友们已经很久没有聚会了。许多曾经关系密切的好友变成一年一见,见时熟稔依旧,但身在一个城市里,市井阡陌之间,彼此不得随心重逢,也是一种悲哀。只因为大家都已经身不由己。那个维系我们交往的精神的附近,也一点点褪色消失了。
  这或许就是生活的无可奈何。
  我很喜欢许多旧的事物,比如旧的电影、旧的物件、旧的人心、旧的故事,它们已经被时间凝固,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永恒,某种你可以随身携带的附近,再也不怕失去。
  因为技术的革新,我们生活的附近正在消失:电商营造的新生活方式让居所的附近消失,为工作出卖的时间让我们主动从“附近”里消失,年龄带来的身份迭代则让精神的附近逐渐消失。直至最后,我们接二连三地变成了孤独的中年人。
  我们或许可以将互联网时代之前的时代称为“古典时代”,那时的人生,是一种人与人不断建立关系的过程,“附近”承载了主要的生活内容。但在今天,我们半主动半被迫地将自己缩入一个狭小的区间里,人与人的关联更多被放入虚拟世界,“附近”可能变成了某一个社交软件,某一个“饭圈”,某一个热点话题。
  这也很可能是我无知的傲慢,因为只要走过广场,时刻都能看到飘逸的滑板少年,看到一群群年轻人热火朝天地打着篮球。他们拥有自己的附近,只是作为一个“80后”,我熟悉的生活正在慢慢消失而已。
  能用什么办法抵御这些消失,将这个司空见惯且温润过我们生命的附近留存下来?虽然我心中早有了答案。就像蒸汽机车取代田园牧歌,旧时代的生活方式终将被颠覆,新世界的年轻人会有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
  但我总期待能慢一点儿,让我们的附近能存留得更久一些,因为即使这个“附近”不那么便捷,却拥有许多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集。
其他文献
一  最近几年,我的旅行计划常不被他人理解—与那些丰富多彩、变幻万千的大城市相比,我更喜欢小城。它们更接近我的喜好—低调、缄默,内在有力量;同时也足够陌生,与自己过往的人生经验毫不沾边。  这样才格外令人兴奋,幻想自己身处贾樟柯导演的长镜头里,迎面而来的一切都是惊喜,路过的每一处细节都值得捕捉。  在小城,连锁品牌刚起步,“网红经济”尚未成熟,一些在都市练就的生活经验很可能毫无用武之地,需要重新建
期刊
夜幕降临,上海外滩“读者书店”的会客厅中,十几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前,按剧中角色的模样打扮,拿着各自的剧本。  这是血手印推理社原创剧本杀《华夏丽都的使者》的第59场。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以一位来自国际联盟的调查官、英国人李顿在饭局中遇刺身亡為导火索,揪出凶手是今天的目标。  “李顿”穿着黑色礼服,戴着黑色礼帽,躺在地上。  在座的有“黑帮大佬”“警察局长”“歌女”“记者”,所有人都
期刊
最后一个村庄  王 选著  类型:小说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年6月  本书用28个精彩纷呈的故事,讲述了西秦岭山脉中一个叫麦村的小村庄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变迁。整部作品在写作上颇具特色,打破了小说、散文和非虚构写作的界限。该书极具地域特质,又富有时代气息和宽阔视野,每一章都由西北小曲、山歌、秦腔等引出,书写中融入了大量具有西北特色的生活经验和民间传统,语言兼具北方的浑厚和南方的灵动
期刊
安安:理工男,特别是我们学机械的理工男,不光有聪明的大脑,更有一双灵巧的手。可以这么说,家里有了我们,就相当于有一个免费的维修工,哪儿坏修哪儿,大到电器、马桶,小到手机、鞋子,数不胜数。想学个啥,出去转转看看,回家再琢磨一下,自己动动手就学会了。对了,我还会洗头、剪头发、按摩。嗯,一个词概括:经济适用男。  玉寒:我大学学的是新闻传播,尤其喜欢看电影。上班以后,我进入的是个有点儿“土”的基础性行业
期刊
一  朋友发了张照片给我,拍的是公路,我问:“看方向,刚出发?”他回复:“你得有多熟悉这条路!”  熟悉的景色、熟悉的风声,甚至是熟悉的味道。高远的天际笼罩着无尽的山峦,时不时刮过一阵风,顿时尘飞土扬,这是环伺四周的戈壁大漠的问候。一路荒凉,一路孤寂,车行其间,如脱群的蚂蚁在天地间逶迤而行。  这些年,自兰州向西的公路不断修缮,从山上改道山下,从盘山简化成隧道穿行,始终未变的是南依祁连、一路向西,
期刊
一  电影《长日留痕》一开始,那位以克己守礼闻名的大管家史蒂文斯先生正在为达灵顿公馆的美国新主人送上烫平的报纸和烤好的吐司。新主人挑起一个话头:“为什么我喜欢你准备的报纸?”史蒂文斯不语。新主人接着说:“这些讣告。每个混蛋都能有自己公开的葬礼演讲。这在我们美国是没有的。”  那是我第一次听说有人热衷于读讣告。世上的人千奇百怪,咄咄怪事并不鲜见,年纪渐长,我得出一条铁律—一旦你对什么产生好奇,只要一
期刊
年少时,我有一回出远门,父母先提着行李去了公路边。我跟祖父道别,他突然捉了拐杖说也要送我。我锁上门,一起走出几步,他回过身,慢慢走上石阶,站在门前,吱呀,他把两扇木门推开一道缝儿说:“燕子要回来呀。”  这个场景在以后的年月里时不时会在我脑海里闪现,特别是他去世之后。  祖父年轻时被抓过壮丁,挑着担子走了半个月,走到老河口,找准机会在一个半夜跑掉了。两个月后,他找到祖母和他们的孩子,一家人又在外面
期刊
夏季已至,这是野外的小生命生命力最旺盛的季节,到处是绿草野花儿,到处是爬虫飞虫,我最喜欢这个时段了。草丛中的世界,远比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看,这片草叶上,瓢虫和螽斯是怎么回事儿?我看到的时候,它们已经到一起了。螽斯大概是在晒太阳—大腿几乎都伸平了,一看就是放松的状态。瓢虫爬过来,由于速度太快,来不及刹车,一下子碰到了螽斯。螽斯大怒,转过身来质问:“为什么撞我?”瓢虫一脸无辜:“不是我撞的啊。”
期刊
他说,在内分泌科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那天,是他一生中最孤独的一天。  他才16岁,生活应该是考试、上课、聚会、足球……而不是,密集与复杂的一天24小时、一周7天、一生一世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治疗。  为什么血糖将是他生活中的焦点,他不得不注意的事儿?还能不能和朋友一道大吃大喝?是否必须拒绝每一块递过来的蛋糕、每一杯送到嘴边的奶茶?  他问我:“老师,打一辈子针,这是人过的日子吗?”我却忽然想到一件陈年旧
期刊
海棠,衬上月色来看,便似乎有了一种永恒之美。  有一年春天,跟两位友人在老家无为的城南公园里散步。彼时是月夜,月色疏淡朦胧,仿佛蓬蓬地敷了一圈羽绒。我们在月下并肩走着,一路细细碎碎地聊,我们走到一片草坡上歇脚,一抬头,满树的白花悬浮在月色与我们头顶之间,宁静无语。  真美。  开在月色里的海棠,看不清是白色还是粉色。遥远的月光和浩瀚的夜色为这些海棠滤去了颜色,只剩彻底的白,白得有种永恒的意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