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我家附近有一个露天菜市场。一位北京朋友来我家做客,第一次看到它时,整个人惊呆了,就像冒险家第一次发现吴哥窟—在大城市,一个露天的菜市场等于一个奇迹。
以前早起上班时,我每天从菜市场穿过,必经过一个卖鱼的摊位。大概是因为鞋底粘了不少鱼腥味,公司的猫会钻过来可劲儿舔我的鞋底,撵都撵不走。
我家的狗还活着时,我和媳妇有时带它出去一块儿买菜。它好奇又胆小,我让它隔着笼子跟兔子打个招呼,兔子从笼子另一侧蹦过来,它就吓得使劲把脑袋往后缩,胆子比兔子还小。卖菜小哥就在一旁跟着笑。
菜市场不光有种类繁多的蔬菜,也有卖豆皮、馒头、椒麻鸡、凉皮、面条、包子、甑糕的,还有粮油店、水果店、水产店、缝衣铺、修鞋铺、糕点店、杂货铺等,还有用胳膊肘挎着个筐叫卖新鲜蔬果的小贩,以及蹬着三轮车大喊“收旧家电”的生意人,甚至偶尔还能看到放一条板凳,摆出一块磨刀石,扯着嗓子吆喝“磨菜刀”的手艺人。每到此时,我就顿生时光交错的恍惚。
走进一个露天菜市场,就是走进一个巨大的迷离世界,眼睛里充满旧时光的记忆,鼻子里闻着幼时食品的味道,而那些利索杀鱼的小哥、麻利算账抹掉零头的菜摊老板、收下两块钱将一袋面条递给我的摊主,异常陌生又十分亲切。我每天从他们的摊位经过,我们彼此熟悉却并不相识,但他们与他们的摊点,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虽然夏天的菜市场会散发出阵阵恶臭,还有污水、烂菜叶以及奇奇怪怪的垃圾散落在地面,让顶着太阳出门、内心焦躁的我更添烦闷,但只要想想还有春天、秋天和冬天,在那些季节,菜市场会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它就没有那么令人生厌了。
特别是白雪皑皑的冬季,踩着松软的雪咯吱咯吱走进菜市场,看到老板们摆出一筐筐色彩鲜艳的蔬菜,与白雪相映成趣,便心生欢喜。所谓市井生活,大概就是如此。
但菜市场的地位,如今正在被动摇。
二
《十三邀》有一期节目,许知远请来的嘉宾是项飚,他是一位社会学家。对话中,项飚提出一个概念:附近的消失。
我们每个人生活的范围实际是有限的,无论城市多大,我们可以长时间沉浸于其中的空间,可能仅是工作单位周边的一公里,以及居所的四周,那就是“附近”。我们生活的附近所呈现的丰富生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安放着我们全部的生活。
但项飚说,附近正在消失。
我家附近的菜市场,就是一个正在消失的附近。很多人慢慢不来菜市场了,因为点外卖非常方便,避免了做饭的麻烦;即使还需要做饭,也有比去菜市场更优的选择。
各路卖蔬果的电商正想方设法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不仅价格便宜,还送货上门。一个人只需要坐在家里,一键下单,吃穿用就唾手可得。仔细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因为我们的生活,不仅是自身、家庭、工作、社交的总和,也来自你的附近,来自你居所周遭两公里以内你常常盘桓的那些店铺、饭馆、超市、咖啡馆、广场、马路、石头座椅乃至菜市场,它们构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主景观,是横在公司与家之间的缓冲区,是使我们的生活得以真正存在的时空。
当我们主动用“一键下单”将自己关在家里,也就逐渐压缩了个人生活的弹性。社区电商代表的新生活方式,一点点腐蚀着菜市场,菜市场在缓慢消失,连同其他同样被新生活缓缓腐蚀的事物,让我们生活的附近一点点褪色。
我很担心,支撑我们日常生活乃至精神世界的附近,会像一张摊开的面饼,不断收缩,最后缩成一个点,一个名为“家”的小黑点。
三
附近在消失的同时,我们也在主动从附近中抽离。
我现在试着在不点外卖、不做饭时,下楼去饭馆吃饭。因为我发现—也很可能是错觉—饭馆里现做的饭菜比外卖要好吃。
但外卖真的很方便,我坐在家里,只需下单,眯一会儿的工夫,就听到有人来敲门。
接下来超市也不想去了,同样“一键下单”,零食、生活用品、饮料,乃至各类冷热熟食,都有人送上门。特别是雨雪天,一键下单,不需要出门被风吹雨淋,自有人速速送达。
当我宅在家里,耐心却慢慢提升,不像在广告公司上班时,因为一个外卖没有准时送到就急得火烧火燎。因为我的那部分时间出卖给了公司,公司将其转卖给客户,我的时间是属于客户的。
其实并不饿,因为只要开始工作,屁股就很难从椅子上挪开,一整天可能连水也顾不上喝。但外卖不能按时送来,我还是会生气,因为它打乱了我的时间安排。我的时间是属于客户的,谁也不知道他们下一刻会指派我做什么,我能自由安排吃饭的时间,只有那么一点点。
外卖小哥给我送饭的这一点点时间,被我下单买断了,他需要紧赶慢赶准时送达,因为我是他的客户。
就像一条因果链,一环扣着一环,我与外卖小哥都是出卖时间的人,身不由己。
當我努力从这“极限游戏”中脱离出来,当我越来越觉得外卖不好吃,我开始下楼去附近吃饭。穿过城墙,穿过老街道,穿过一排排门店,走进一个有老板招呼、盛饭瓷碗的温热可以抵在掌心的小饭馆。
这生活在附近的简单日常,却更像一次久别重逢。
比我们生活的附近正在消失还糟心的,是我们选择出卖自己的时间,从生活的附近里主动消失了。
四
我和媳妇去北京,约朋友出来聊天。那会儿天黑了,待的咖啡馆8点半就要打烊,这让我大惊失色:居然有晚上早早就不营业的咖啡馆?因为在西安,许多咖啡馆甚至营业到午夜12点。
我更年轻的时候,能和朋友在咖啡馆泡到很晚。大家喝一大杯咖啡,聊很久的天,尽兴散场。回来躺在床上,像一条热锅上的鱼,来回翻腾,死活睡不着,但第二天顶着黑眼圈照样上班,神情并不萎靡。
几乎每一个年轻的圈子都有一个时常盘桓的据点,它可能并不在大家居所的附近,但它是我们一群朋友交往时最熟悉的附近,是精神上的附近。
但我跟朋友们已经很久没有聚会了。许多曾经关系密切的好友变成一年一见,见时熟稔依旧,但身在一个城市里,市井阡陌之间,彼此不得随心重逢,也是一种悲哀。只因为大家都已经身不由己。那个维系我们交往的精神的附近,也一点点褪色消失了。
这或许就是生活的无可奈何。
我很喜欢许多旧的事物,比如旧的电影、旧的物件、旧的人心、旧的故事,它们已经被时间凝固,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永恒,某种你可以随身携带的附近,再也不怕失去。
因为技术的革新,我们生活的附近正在消失:电商营造的新生活方式让居所的附近消失,为工作出卖的时间让我们主动从“附近”里消失,年龄带来的身份迭代则让精神的附近逐渐消失。直至最后,我们接二连三地变成了孤独的中年人。
我们或许可以将互联网时代之前的时代称为“古典时代”,那时的人生,是一种人与人不断建立关系的过程,“附近”承载了主要的生活内容。但在今天,我们半主动半被迫地将自己缩入一个狭小的区间里,人与人的关联更多被放入虚拟世界,“附近”可能变成了某一个社交软件,某一个“饭圈”,某一个热点话题。
这也很可能是我无知的傲慢,因为只要走过广场,时刻都能看到飘逸的滑板少年,看到一群群年轻人热火朝天地打着篮球。他们拥有自己的附近,只是作为一个“80后”,我熟悉的生活正在慢慢消失而已。
能用什么办法抵御这些消失,将这个司空见惯且温润过我们生命的附近留存下来?虽然我心中早有了答案。就像蒸汽机车取代田园牧歌,旧时代的生活方式终将被颠覆,新世界的年轻人会有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
但我总期待能慢一点儿,让我们的附近能存留得更久一些,因为即使这个“附近”不那么便捷,却拥有许多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