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叫卓玛的藏羚羊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meteor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只叫卓玛的藏羚羊,在众多的藏羚羊中
  等待着被指认
  我见过它的前生?为什么它看我的眼神
  与别的羊只不同?
  黄昏时我经过塔尔根,看到一只
  叫卓玛的藏羚羊,藏身于众多的藏羚羊中
  ……它偶尔会四处看看。在那么多的
  藏羚羊中,唯有它心事重重
  “天空帶着大海的颜色,但它
  不是我的故乡……”
  我说到这一句的时候,它的眼里
  为什么会泪光闪烁
  这只叫卓玛的藏羚羊,能听懂
  我说的话?
其他文献
1  蝉鸣四起的夏季,汗流浃背的酷暑,炽热炎炎的烈日。每年的五六月毕业季,总是搭配着热烈张扬的红色。连绵不断绵延不绝,有万千情绪的释放,也有韶颜稚齿的青春。  走在熟悉的林荫道上,看见许多同学都穿着学士服在拍照。他们青春洋溢,言笑晏晏。最后的校园时光,是他们最好的时光,于我也是。  每一个热烈张扬的五月六月,有人在为未来而雀跃,有人在为别离而感伤,此去怕是经年,即使良辰美景,如同虚设,风情万种,更
期刊
2015年夏,我前往库车县采访援疆教师。帕蒂古丽正在库车,边搜集素材,边创作小说:《最后的王》。古丽陪我去见了最后的“王后”。古丽与王后的关系像姐妹。凭门票入“王宫”,王后居住在景点里。我见识了“王宫生活”。昔日的王宫和当下的景点并置、混搭,在《最后的王》这部小说里,时不时见识这类两个不融、不搭的物事并置的现象,既是内容,也是形式,创造出滑稽的文学效果。  我见识了王妃的日常生活,因为是在景点之中
期刊
百年后,村人多择山林而归。蒋葭浦村无山,先贤买下了与村相距六七公里的半座长岭墩山。  平日,长岭墩是冷清的,除了村里派人植树、护林,和偶尔有人祭拜先人、修缮坟茔外,鲜有人往。只有等到清明前后,长岭墩才热闹起来。许多老人生前虽是儿女的累赘,但等他们双眼一闭,儿女们办丧事、祭拜、上坟,绝不马虎。上辈人说,一年之中,只有此时阴宅之门才向世人敞开。先人通过那扇幽微之门,接收来自尘世的惦记和孝敬。  沿着半
期刊
作为一个川妹子,游览被世人誉为“童话世界”的四川九寨沟,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九寨沟离我的老家也就几小时的车程,年少时,我固执地以为风景就在身边,迟迟没有踏上这片“人间盛景”,领略她圣洁的山水和旖旎的自然风光。随着我前往宁波工作十来年,我离老家远了,离我的九寨梦想也渐行渐远。有一天,当我的女儿已然长大,她的个头超过我时,我发现一个颇为尴尬的问题摆在面前,女儿不会说宁波话,也不会说四川话,她变成了
期刊
1、阿舅  消息是姐夫带来的。  姐夫从洛村打电话给我:有件重要的事,要当面给阿舅说。  姐夫嘴里的阿舅,指的就是我。洛村人称呼亲戚,爱随自家孩子的辈分,某亲戚来了,明明在辈分上和大人是平辈,但孩子该叫姑父,大人也叫姑父,孩子该叫阿舅,大人也叫,算是尊称了。打小生长在杨庄的我,有好几年不适应这个叫法,不过叫的时间一长,也就适应了。  我:啥大事?电话里不好说?  姐夫:这事电话里说不清,今个我要去
期刊
茶,在当今,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古人认为,一个普通的家庭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文人士大夫,则把"琴棋书画诗酒茶"当作精神追求的另一种境界。尽管人们都把茶的位置排列置于最后,在今天看来,茶最实惠、最实用,逐渐成为了老百姓养生、修身,提升心灵境界的有益保健品。  回忆是个双刃剑,有时候会把早已忘却的痛楚经历,不经意中泛起、咀嚼。  记得文革初期的炎夏,祖母每天早早地在一个
期刊
赖赛飞的散文《荡漾》(外两题)由三篇散文组成。《荡漾》以象山海鲜为书写对象,紧紧扣住“海水的味道”、盐和鲜,将海洋食品写得活色生香、形态毕肖,令人垂涎。《乌塘是部连续剧》以海岛村民生活为书写对象,用底层视角观照乡村选举,各色人等轮番登场,展示小渔村遭遇现代政治的人情变化。《没有如果的旅程》是一次旅行,线路是宁波—诸暨—丽水—温州,与张爱玲当年探访胡兰成的线路相反,赖赛飞在逆向而行中产生同一时空旅行
期刊
矿坑里,挖出煤块。山坡上,埋着白骨  天,蓝着蓝着,下了一场雨。挖煤的人,挖着挖着  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无数次确认,您的身份。警长、劳改犯  工人、丈夫、父親、祖父  掘墓人
期刊
九  明清两朝,黄公的影响力可谓有增无减,这主要得力于代表政府立场的《明一统志》对他历史遗案的初步平反,该书卷四十六宁波府条下称“夏黄公墓在慈溪县西南三十里”,相当于正式承认他是宁波人了。不过前面还有一个夏字,即头上的帽子还没完全摘掉,就是拿在群众手里强迫劳动以观后效的意思。尽管如此,国家的力量是强大的,国家公正的力量更强大。自此以后,对于宁波方面来说,手中拥有了此利器,在有关城市知识产权的保护和
期刊
1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开头是马小军的独白:“我的故事总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得更多,也更难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我们,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夏天的太阳是直接的,热烈的,也是刺眼的,甚至让人晕眩的。像极了刚开始时的爱情,暴露着欲望也难掩美好。虽然这光亮是盲目的,令人发烫的,可我依旧喜欢。”  一如海子所言:  如果这条街没有鞋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