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阅读指导的新视野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江西省教育学会举办的“全省中小学阅读指导研讨会”于5月25日至27日在江西婺源县召开。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方智范,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大为到会作了专题学术报告。专家学者和来自全省各地的中小学语文教研员、教师近六百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者通过学术报告、课堂观察、专家点评、讨论交流等形式,围绕“有效阅读指导”这一主题交流了近年来中小学阅读指导的新经验与新成果。
  
  一、有效阅读指导的内涵
  
  有效阅读指导指的是能有效地实现预期的阅读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教学活动。从阅读教学过程来看,有效阅读指导要求教师通过有效“指导”,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方法的训练,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切实帮助他们学会阅读,从而提高阅读质量。
  刘大为教授在研讨会上从元认知的视角提出了有效阅读指导的新思考。他指出,任何一个阅读者在阅读中都会产生两种状态,一种是沉浸状态,一种是反思状态,这两种状态并不一定要通过教学,因为任何一个阅读者都会对阅读产生自发的思考,但是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应该引导学生不仅高度投入地阅读,还要分出一部分注意力,来判断阅读是不是成功。也就是说,我们还需要处在一种反思的元认知状态中。
  阅读过程中的元认知就是从阅读的内容里面退到外面,去关注阅读本身。这个时候阅读者会从自己的阅读中获得种种反馈信息,对自己阅读的质量加以评价,对阅读的方向加以调整。有了这样一个过程,阅读就从原先自为、自发变成了能够受到阅读者自身控制的一种行为。具有这样的一种元认知阅读的态度,阅读才能够成功。所以,有效阅读指导要求教师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阅读的元认知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阅读。
  与会者认为,阅读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互动的活动,严格地说,讨论教师“怎样有效指导”必须同时讨论学生“怎样学会阅读”,离开了学生的阅读来谈“指导”是片面的。从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来看,有效阅读指导必然要求教师从指导上着力,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和指点作用,这样才能够实现指导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这正是研讨会主题“有效阅读指导”的要旨所在。
  
  二、有效阅读过程的元认知
  
  我们阅读中的元认知不仅要解决阅读的问题,同时也要把它当做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素质的一个方向来考虑。学生终身发展用什么做抓手呢?阅读中的元认知就是其中一个抓手。刘大为教授在他所作“阅读过程中的元认知”学术报告中强调,阅读过程并非简单地对文字的识别及对文字所负载的信息进行加工和理解的过程,而是一个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评价和调节的元认知过程,阅读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过程的运转水平。由此,他指出,在阅读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深度理解与阅读的系列化。阅读是一个意义建构过程,我们能从阅读文本中读到什么,取决于文本能提供什么信息与我们已有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阅读中字面意义的读懂与深度理解中的读懂之间有漫长的距离。从同一个主题出发,对理解深度的追求就表现为不断寻求新的阅读文本,而且还会引发新的主题,阅读的范围随主题的延伸而扩大,从中可以发现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文本系列。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去建立一个这样的阅读系列,是当前有效阅读指导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二,兴趣阅读与有计划的阅读。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一个明显区别在于前者更多的是在兴趣的驱动下发生的。良好的阅读是由动机和兴趣相互支持的,而兴趣的有序发展会成为一种明确的动机,当兴趣向动机转化时,计划就会自发产生。纯粹处于学习、工作需要的动机也会向兴趣转化,兴趣浓厚的学生对阅读内容表现出更强的推理能力,对阅读内容的筛选、阅读目标的确定表现出更强的敏感性与判断能力,更容易自发形成适当的阅读策略。教师要做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阅读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阅读计划。
  第三,网络阅读与书本阅读。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变得丰富起来。网络阅读对阅读的推动日益强劲,正在挑战传统的书本阅读。刘大为教授指出,网络阅读具有信息丰富、获得容易、转换快捷等优势,这对于开阔阅读视野、培养开放性思维与逻辑思维、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与维持阅读兴趣等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网络阅读的“浅阅读、受益递减律、选择困难、信息海量无序”等弊端会使读者逐渐丧失对知识后面智慧的感悟、阻碍抽象思维对现象的深刻把握。这些也会对学生的阅读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他强调要对网络阅读和书本阅读两种方式保持清醒认识,使之互相支持、互为作用,网络时代更需要增强元认知意识。
  从教师有效阅读指导的角度来看,与会者认为刘大为教授以上论述的意义在于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其在课外阅读中能按自己的需要选择阅读材料,确立阅读目标,制订阅读计划,选择恰当的阅读策略与方法,并在阅读过程中自觉监控阅读过程,进行评价,调整策略,或争取补救性阅读措施。而从阅读看元认知意义,则在于使学生的认知过程从原先的盲目、自发转为自觉,在认知过程中学会认知,培养元认知能力,从而学会有效阅读,成为阅读的主人。
  
  三、诗词阅读鉴赏指导的思考
  
  在语文教学界,长期以来流行着“思想——艺术”“内容——形式”两分法古诗词教学模式。方智范教授在本次研讨会上作了“探索人类的精神世界——中国古代诗词教学新视野”的学术报告,对中国古代诗词阅读的指导,从“意象与意境”“独感与共感”“比兴与寄托”等方面进行了精彩阐述,提出了不同于以往分析套路的独到见解。
  方智范教授认为,从古典诗词作品意象和意境入手分析,是一种较为贴近诗词艺术本体、有利于领略其美感的重要方法。对于“母题”这种文学作品中常规的情景、旨趣、事件、人物,甚至不断出现的意象,由于它比一般所说的主题更基本、更有生成性,因此都可以作为扩展叙事、形成新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他指出,从作家主体而言,意蕴是其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很多文学作品的意蕴其实就是同母题的不断创新、演变,从而形成了一条生生不息的“作品链”。而对“作品链”的考察,正是今天我们诗词教学需要重视的一种视角。为此,他强调在诗歌鉴赏教学中,要注重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从“独感和共感”的关系入手是解读古典诗词、提高鉴赏水平的又一种思路。方智范教授指出,古典诗词表达的意蕴,其情感品质和容量有高下厚薄之分、深浅大小之别。对诗词作品来讲,“独感”是前提,没有从一己的独特经历和感受出发,作品抒发的感情必然是空泛无根的。但只限于“独感”的作品,并没有跳出个人生活和情感的小圈子,这就难以在最大的程度上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独感”只有指向“共感”,尽量提升为人类普遍共通的情感,才会具有非凡的动人力量,才能成为经典作品。从“独感”与“共感”的维度来分析古代诗词,我们就可以理解诗人思想的丰富性,理解诗人的创造性。
  比兴是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法,方教授认为寄托由于兼有比兴功能,是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能诱发读者产生超越艺术形象表层意义的更深刻的想象和联想、指向更本质的深层意蕴从而具有多重审美特征,这也是我们在阅读鉴赏诗词时需要看重的。
  
  四、有效阅读指导的策略
  
  本次研讨会安排了12节“阅读指导展示课”,展示了江西省“有效阅读指导”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与会的省内外专家通过对话交流对这些课进行了分析点评。这些课对于有效阅读指导实践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重视阅读过程,体现元认知目标系列。刘大为教授指出,没有兴趣只有动机的阅读是痛苦的,没有动机只有兴趣的阅读是难以持久的,良好阅读由动机和兴趣相互支持,兴趣的有序发展会成为一种明确的动机。婺源县紫阳一小教师王健微《爱的教育》、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教师刘荔《大卫,不可以》、南昌市青云谱区教研员何玲《爱心树》……这些课通过导语、看图、小故事等方式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期待。但是这种课前、课中兴趣激发往往是为了让学生读好这篇课文,上好这堂课,而更重要的持久阅读兴趣的激发,在本次阅读指导课上也很鲜见。宜春市实验小学教师张燕《奇妙的“巴学园”》,通过《窗边的豆豆》一书中一个个小故事,激发学生课后去读关于主人公“豆豆”的系列书籍;上饶市信州区第五小学教师吴霞针对绘本《小猪变形记》,在结课时推荐学生读另一绘本《爱心树》;于都县教研室教研员段爱华讲《迟到》,在下课前赠给学生《城南旧事》一书,这些无疑是对学生阅读欲望的一种及时满足。
  不少课还通过实施阅读目标策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上饶县教研室教研员胡玉恒《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采取添加语气助词的方式,暗示学生本次阅读活动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了解作者为什么会对“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现象如此惊叹,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初读提出了朗读要求与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识别文本中的重要信息。这就是学生初读阶段的目标导引的个案。而余干中学教师魏建宽完成的《有赠》一课的阅读教学,在学生初读诗歌前给学生定出了“如何欣赏诗歌中的人情美”的阅读目标,引导对要求认知的问题加以程序化。从关注“阅读建议”(了解诗歌创作时代背景)到阅读授课教师写的《永恒的爱拯救了曾卓》(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从学生诵读诗句到围绕系列“问题讨论”“表达提示”,引导学生逐层感受与体会,发现诗歌意蕴,从中获得元认知体验,最终达到深度理解。
  第二,监控策略示范,调整学生阅读行为,培养阅读元认知能力。监控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自动排除干扰,执行学习计划,反思是否遵照计划或运用预定的策略、方法达到学习目标,是否还有别的方法,是否正在接近目标,是否还需要新的方法策略,等等。而让学生通过监控策略发现问题,在今天的课堂上是不多见的,因为学生还不具备良好的阅读元认知能力。因此,教师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婺源县紫阳二小教师程美东《母爱无边》主题阅读指导课中的第三个教学环节是“抓住细节,感悟母爱”,要求学生阅读《三袋米》并从中找出自己感动的句子,说出有什么感动,接着教师通过课件出示一段细节描写语段,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抓住了哪些细节描写表现母爱。因为教师意识到仅从一处文本的细节描写中体会母爱还远远不够,所以,他找来其它相关文章中描写母爱的细节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教师这样的阅读策略调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吉安县城关一小教师王晓燕在指导四年级学生阅读《生命,生命》一文时,注意给学生提供大量反馈机会。她多次提出“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这篇课文是怎么写的”等问题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什么是“顽强的生命力”。这种问题讨论和联系生活理解文本的方式,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阅读思维品质。
  第三,立足阅读文本,给足自主阅读空间,以体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过程。从自主阅读的角度看,这些课大多能立足文本并依据文本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去涵咏、体味文本,并依据文本进行课堂以外的适度拓展延伸,历练阅读方法,实现学生真实的阅读。抚州市临川三小教师邓俐华在指导二年级学生阅读《会走路的树》一文时,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她通过让学生找句子、小组交流问题、课堂汇报、朗读等形式,感悟文章的人文价值和语言特色。乐平市实验小学教师程国新《笑谈〈三国〉之周瑜论》的阅读指导,更让我们看到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品质。师生围绕《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周瑜来展开讨论,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周瑜。学生围绕主题,回忆着自己阅读《三国演义》的经历,找出自己评价周瑜其人的文字依据;教师也将自己阅读的收获通过一首诗表达出来。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不断搜索着有关周瑜的信息。一些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能很快概括出自己心目中周瑜的形象特点,而另一些学生则一时无法将周瑜的特点找出来。这些暂时不能找出相关信息的学生立刻翻开《三国演义》,一边查找,一边回读,以补救前期阅读的不足。这样的讨论交流,无论从阅读经验还是读书方法,所惠及的是每一个学生。
  与会者认为,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读书,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要把我们语文教学从那种题海练习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读书方法,享受读书的乐趣,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要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课程改革目前已进入了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阶段,语文课程改革不能只是教师的轰轰烈烈,它要追求内涵的丰富,内涵的发展。而内涵的发展集中到一点,就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无论是课堂内的阅读教学,还是课堂外对学生阅读的指导,都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素养。(作者单位:江西教育期刊社 南昌市西湖区教科所)■
  □ 责任编辑:罗贤良
  E-mail:jxjylxl@126.com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教师教学“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一般流程是:先教学猜一次、摸到一个球或一张牌的可能性,然后再迁移至摸到一类牌、一类球以及一类数的可能性。这样的教学,固然能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但由于缺乏一个整体布局和适当的变异空间,教学容易趋于平淡、枯燥。特级教师罗鸣亮借助变换牌的张数及花色,围绕“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这一问题,运用类比、联想、特殊化、一般化的思维方法,探索问题的发展变化,于变
期刊
概况:奉新县总人口30.8万,中小学校113所,教学点52个,中小学教师2 456人,学生38 729人。  理念:用前瞻性眼光和战略性思维看待和解决教育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感言:教育为民生工程之首,优先发展教育花多大的力气都不为过。    奉新县位于南昌市近郊,是世界科技巨著《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的故乡,是佛教“天下清规”的发源地和宋代胡氏“华林书院”的发祥地,素有“仙源灵境”的美誉。这
期刊
三月的江南,已是桃红李白,春光满湖山。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与九江小学两校校际教研活动在九江小学举行。  3月28日,天空飘着濛濛雨丝,甘棠湖边的千树万花,吐绿吐艳。坐落在湖畔的九江小学更是有着一种带雨的妩媚。校园里那些错落有致的各式建筑,红黄蓝三色地砖,还有色彩鲜艳的花卉,经过雨水的滋润显得格外清新水灵。  九江小学及其分校鹤湖学校的200多名教师,早早来到学校多媒体教室等候。他们像是等待一个盛大
期刊
中国教育的大车已经走到了质量这条大道上来。近十年里活跃的课程改革就是一个明证。围绕教育的核心——课堂教学,人们进行了各种讨论、争论,作为优秀教师代表的名师的课堂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甚至出现了对教育家的召唤。  然而,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的教师擅长积累经验,但是不善于提升经验,这是理论思维的缺失;擅长传播经验,但是不善于传播理论,这是理论意识的淡漠。越是走向教育的深处,越能感觉到,理论素养的短板
期刊
主持人(南昌市青云谱区教研室教研员):“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识圆的基础上学习的一个内容,可以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基础。这个内容的学习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人教版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并通过折一折
期刊
捧读最新的一期《江西教育》(2009年第3期B版),我心里又一次美滋滋的。掩卷而思,每一个人都追求幸福的人生。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幸福从哪里寻找呢?《教师,你的生命幸福吗?》一文给了我很多启示。  教师的职业是幸福的。如果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应把研究教材、教学当成提高自己素质的必由之路,应把教学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特别是当你的教学体现在学生学有所成
期刊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在新干县三湖小学多媒体教室里,50多名学生正聚精会神地看着卢福梅老师演示的《七律·长征》课件。如今,在新干县农村中小学校里,像卢老师这样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授课已蔚然成风。  “上远程教育课,我觉得很有趣,注意力集中了,眼界也开阔了。”五年级学生刘明高兴地说。远程教育不仅能让农村孩子像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
期刊
【片段】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时谈到第12自然段里,父亲挖了很长时间,作者这样繁琐地罗列时间的进程,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挖了36小时呢?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生读:“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谁来说说?  生:这样写,更能体现父亲挖了很久。  师:体现出时间的漫长。  生:这样写更能表现父亲的坚持。  生:通过这样写,我们可以看出父亲的执著。  师:是呀,这
期刊
本刊讯(记者 雷杰能)一个冬日的下午,赣州市文清路实验小学阶梯教室里座无虚席,来自赣州市章贡区和黄金开发区的200余名小学教师聚集一堂,开展主题为“同课异构”的“教学行动周”活动。这是章贡区教研室常年开展的“教学行动周”活动的一个缩影,“教学行动周”成为章贡区教学改革的一个品牌。  章贡区教研室以精细化管理理念扎实推进“教学行动周”活动,每月一次,每次一个主题,每次活动解决一个问题,使得每次活动的
期刊
据《中国教育报》记者宋全政报道,日前,山东出台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价指导意见,旨在扭转单纯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主要标准评价、奖惩学校的现象,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指导意见提出,办学条件占20%权重,师资队伍占20%权重,课程实施占25%权重,教育教学效果占30%权重,办学特色占5%权重。山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从权重看,课程实施和教育教学效果分量较重,其目的就是引导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方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