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是客观地把握大学生素质的发展水平和现状,激励大学生依据科学的测评标准保持和改进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国家建设的需要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国内高校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实施情况,围绕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 促进成长 看法
2010年,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培养模式和培养理念也都需要适当的改进。
为了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很多高校适时建立了大学生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是以学生在校的各方面表现为对象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能准确地进行这种价值判断的关键乃是科学、合理地设计一套综合测评体系。这套体系必须能够起到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又要简明扼要,易操作。为此,设计综合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理性原则;测评体系是用来评价学生素质的,必须是合理的,即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测评体系应既具有指导性,又能起到规范性作用。因为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既要考虑教育的客观规律,又要考虑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规律,反映出测评体系本质要素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独立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是制定指标体系时应遵守的的最基本要求。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很多指标,要求每个指标都必须是相互独立性的。这样的指标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某一方面,通过观察各个指标不同时期的变化,就可以发现学生在精神面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3.指导性原则;不管高校用什么样的引导方式学生,终究要解决的是大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这两个最根本的问题。这就要求测评体系要能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大量引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的考察。只有这样的测评体系,才能让学生和学校明确大学生在素质教育中的目标,即“做什么”的问题;“怎么做”这个问题,则需要不同的学校,针对学生不同的特征来制定不同的策略。
近些年,我国已经有在高校测评体系的问题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关专家认为,大学生的发展应该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精神和经济上脱离父母,慢慢走向独立;第二,适应新的人际关于,尤其是与异性之间的关系;第三,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完善自己;第四,树立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五,掌握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付诸社会实践;第六,选择职业及适应工作环境。以上内容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这其中的多数需求将在大学期间得以实践和满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如角色的适应、职业的选择、知识和技能的獲得等。少数需求要进入社会后才得以实践和满足,如经济的独立和婚姻适应。所以说,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人文素质五个方面。
1.思想道德素质是每个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包括大学生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三方面。
2.专业素质包括三个方面:(1)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的知识掌握状况;(2)是否具备相应地学习能力;(3)对所学知识能否灵活应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体系中的必备要素之一。
3.创新素质:所谓创新素质也称创新能力,是一种以创造性解决问题为表征的素质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体系中的核心要素。
4.身心健康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健康发展的基础要素,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5.人文素质就是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内化和外显出来的人格、气质修养,是人的精神部分的总和。
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已成为中国高校的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普遍的一种学生评价方式,通过一系列评价指标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思想、文体活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考量,并将测评的结果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和指导性建议,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日常行为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同时也可以反映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功效。
近几年来,虽然各高校的测评体系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之处。目前很多高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体系存在着几个问题。
1.重结果轻过程,重静态轻动态。当前很多高校对学生的评价只关注期末学生的横向排名,缺乏过程中的纵向评价,无法充分考评出不同的学生在不同起点上的进步过程。在期末进行评价,学生也不能及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项,不能及时去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过分关注对学习成绩的评价,也体现不出学生特长和鲜明个性。
2.过分强调客观评价,而忽视主观评价。在现有的评价方法中,评价主体单一,忽视学生个体对自我的评价。其实学生既是评价的主体又是评价的客体,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把客观指导和主观描述结合起来。
3.忽视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引导与评价。现行的素质评价体系当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估少之又少,甚至有些学校的评价体系中根本没有体现。这说明我们在观念上,还没有改变过往的传统教育。这样的必然导致学校、学生忽视动手。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符合国家人才培养的要求。
4.针对性不强,很多高校只是借鉴其他高校的评价体系,而没有考虑到本校学生的特点。不同学校学生的特点不同,如:经管类院校与工科类院校,学生的认知结构等存在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制定综合测评指标体系时,就应该结合本校学生的特色,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成长,而不能一味照搬照抄其他学校的,必须要有针对性。
只有利用现代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客观、准确地对学生作出价值判断。建立比较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及模型,能够客观地、真实地反映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情况。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才能让学生的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实现学校培养人才能理念。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010.7
[2]贾金玲.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3]李明成,丁秀东.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3(3).61-63.
[4]肖艳玲,邵强,罗杰,赵俊平.大学生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3.6 (27).79-82.134
[5]辛力娟.大学生综台素质测评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四川2011.
作者简介:蔡俊宁(1985—)广西财经学院信息与统计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微分动力系统;祝凡(1985—)广西财经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分团委书记,助教,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学生党建。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广西财经学院信息与统计学院2015年学科建设资助课题,项目编号:2015XK43.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 促进成长 看法
2010年,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培养模式和培养理念也都需要适当的改进。
为了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很多高校适时建立了大学生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是以学生在校的各方面表现为对象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能准确地进行这种价值判断的关键乃是科学、合理地设计一套综合测评体系。这套体系必须能够起到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又要简明扼要,易操作。为此,设计综合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理性原则;测评体系是用来评价学生素质的,必须是合理的,即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测评体系应既具有指导性,又能起到规范性作用。因为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既要考虑教育的客观规律,又要考虑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规律,反映出测评体系本质要素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独立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是制定指标体系时应遵守的的最基本要求。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很多指标,要求每个指标都必须是相互独立性的。这样的指标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某一方面,通过观察各个指标不同时期的变化,就可以发现学生在精神面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3.指导性原则;不管高校用什么样的引导方式学生,终究要解决的是大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这两个最根本的问题。这就要求测评体系要能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大量引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的考察。只有这样的测评体系,才能让学生和学校明确大学生在素质教育中的目标,即“做什么”的问题;“怎么做”这个问题,则需要不同的学校,针对学生不同的特征来制定不同的策略。
近些年,我国已经有在高校测评体系的问题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关专家认为,大学生的发展应该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精神和经济上脱离父母,慢慢走向独立;第二,适应新的人际关于,尤其是与异性之间的关系;第三,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完善自己;第四,树立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五,掌握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付诸社会实践;第六,选择职业及适应工作环境。以上内容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这其中的多数需求将在大学期间得以实践和满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如角色的适应、职业的选择、知识和技能的獲得等。少数需求要进入社会后才得以实践和满足,如经济的独立和婚姻适应。所以说,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人文素质五个方面。
1.思想道德素质是每个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包括大学生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三方面。
2.专业素质包括三个方面:(1)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的知识掌握状况;(2)是否具备相应地学习能力;(3)对所学知识能否灵活应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体系中的必备要素之一。
3.创新素质:所谓创新素质也称创新能力,是一种以创造性解决问题为表征的素质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体系中的核心要素。
4.身心健康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健康发展的基础要素,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5.人文素质就是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内化和外显出来的人格、气质修养,是人的精神部分的总和。
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已成为中国高校的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普遍的一种学生评价方式,通过一系列评价指标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思想、文体活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考量,并将测评的结果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和指导性建议,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日常行为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同时也可以反映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功效。
近几年来,虽然各高校的测评体系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之处。目前很多高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体系存在着几个问题。
1.重结果轻过程,重静态轻动态。当前很多高校对学生的评价只关注期末学生的横向排名,缺乏过程中的纵向评价,无法充分考评出不同的学生在不同起点上的进步过程。在期末进行评价,学生也不能及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项,不能及时去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过分关注对学习成绩的评价,也体现不出学生特长和鲜明个性。
2.过分强调客观评价,而忽视主观评价。在现有的评价方法中,评价主体单一,忽视学生个体对自我的评价。其实学生既是评价的主体又是评价的客体,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把客观指导和主观描述结合起来。
3.忽视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引导与评价。现行的素质评价体系当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估少之又少,甚至有些学校的评价体系中根本没有体现。这说明我们在观念上,还没有改变过往的传统教育。这样的必然导致学校、学生忽视动手。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符合国家人才培养的要求。
4.针对性不强,很多高校只是借鉴其他高校的评价体系,而没有考虑到本校学生的特点。不同学校学生的特点不同,如:经管类院校与工科类院校,学生的认知结构等存在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制定综合测评指标体系时,就应该结合本校学生的特色,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成长,而不能一味照搬照抄其他学校的,必须要有针对性。
只有利用现代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客观、准确地对学生作出价值判断。建立比较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及模型,能够客观地、真实地反映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情况。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才能让学生的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实现学校培养人才能理念。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010.7
[2]贾金玲.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3]李明成,丁秀东.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3(3).61-63.
[4]肖艳玲,邵强,罗杰,赵俊平.大学生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3.6 (27).79-82.134
[5]辛力娟.大学生综台素质测评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四川2011.
作者简介:蔡俊宁(1985—)广西财经学院信息与统计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微分动力系统;祝凡(1985—)广西财经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分团委书记,助教,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学生党建。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广西财经学院信息与统计学院2015年学科建设资助课题,项目编号:2015XK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