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胡风百花妍 万方乐奏有于阗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la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社会繁荣,政策开放,各民族之间交流频繁,唐人带着欣赏的眼光,为我所用的气概,吸纳融合了大量来自域外的音乐舞蹈。当时的音乐舞蹈等演出活动十分活跃,无论宫廷、军营、寺院、酒肆……都有着各种“乐伎”进行演出。对这些演艺,诗人有吟咏,史籍有记载,遗存的各式文物也有反映。唐代墓室、敦煌莫高窟及其他石窟的壁画、雕塑,都有着大量的伎乐形象。在莫高窟,有伎乐壁画的洞窟有240个,而其中唐五代的就有112个;在南北朝和唐代的一些银器和陶瓷器物上,也零散地出现过一些乐舞形象。遗憾的是咏记乐舞的诗歌和史籍没有佐以图像;而壁画、雕塑和器物上的乐舞图像也没有配以文字说明,所以,今人对这些乐舞形象的解读往往出现分歧,而且这些乐舞形象大多出现在北方地区。
  江南地区有没有比较集中反映唐代乐舞形象的文化遗存呢?有的,它就是唐代的长沙窑。长沙窑是一座文化名窑,印尼勿里洞海域“黑石号”沉船上的五万多件长沙窑瓷器,生动地说明它是海上丝路的友好使者;而且,它的瓷上诗文、绘画,模印贴花屮的人物纹饰及雕塑,向人们传递了大量的丝路文化信息,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而其中模印贴花中的人物纹饰和一些瓷塑乐俑,更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冯先铭先生指出:“这种貼花人物壶,人的形象大致相同,都是作乐舞的胡俑,身着短服,帽有飘带,或吹笛、或奏乐、或做舞姿,足下都踏有圆垫,从风格上看,吸收了外来因素。”这里指的模印贴花,是一种陶瓷装饰技法,即先将所想的纹饰雕刻出印模,后用泥片在印模上印出花纹,并将此花纹贴于尚未烧成的瓷胎相关部位,然后罩以褐釉斑块。长沙窑模印贴花有动物纹饰、花鸟纹饰和人物纹饰,而绝大部分人物纹饰都是吹奏乐器或表演舞蹈的乐伎。在中国古代“乐”含有音乐、舞蹈、诗歌等内容,“伎”则是技艺的意思,“乐伎”即指音乐、舞蹈、杂技演员。“乐伎”有男有女,而宫廷和官府屮的乐伎则以女性居多。
  唐代的舞台,可谓中西兼容,百花齐放,中原的、异域的、汉族的、胡人的……歌舞百戏,异彩纷呈,欣赏长沙窑陶瓷乐伎,犹如享受了一顿唐代文化大餐。
  咸歌《破阵乐》共享太平人
  李世民在当皇帝以前曾被高祖封为秦王,由于他在建国战争中功勋卓著,深得人心,民间便出现了赞颂他的歌谣“秦王破阵乐”。李世民即帝位后,命专家改编“秦王破阵乐”曲调,亲自设计一幅《破阵乐舞图》,同时命魏征、虞世南等人配作歌词,由120人披甲执戟排练,这样“秦王破阵乐”由一首民歌演变成了初唐宫廷中的一部大型歌舞(又名《七德舞》),并在唐代流行了近三百年。同时,传播到了日本和印度。“破阵乐”在长期演出过程中,表演形式多有变化,在民间也有以“破阵乐”为背景音乐的杂技表演。晚唐人苏鹗编撰的《杜阳杂编》中有一则记载:唐敬宗生日时,在殿前表演百戏,西域艺人石火胡的五个养女在百尺竿张列的五条弓弦上“执戟持戈,舞‘破阵乐’曲”。地方藩镇在校场表演“破阵乐”,战斗场景更为逼真。然而唐代“破阵乐”的形象资料十分少见,三件长沙窑模印贴花武士人物纹饰,或许正是艺人们以校场表演的“破阵乐”为摹本进行创作的。
  擎旗乐伎(图1)。在一青釉褐斑壶的流下,贴有擎旗武士纹饰。旗手身着圆领窄袖戎装、头戴幞头,双手擎旗,旗杆前倾,旗帜后扬,似在迎风前进。旗帜上有“右一”两字。笔者认为这是《破阵乐》舞蹈队形的领舞标志。理由有二:
  1.就《破阵乐》的阵势,太宗曾与大臣李靖有过一次交流。“靖曰:臣观陛下所制《破阵乐舞》,前出四表,后缀八幡;左右折旋趋走,金鼓各有其节。此即‘八阵图’四头八尾之制也。人间但见乐舞之盛,岂知有军容如斯焉?”。太宗对李靖能够理解自己的用兵之法表示了赞赏。对话中出现的“幡”,即是旗帜;“后缀八幡”,说明旗帜众多,需要表明方位序号。
  2. “右一”指的是方位,据(《旧唐书》卷二十八《音乐志》)载:《破阵乐舞图》要求“左圆右方,先编后伍,鱼丽鹅贯,箕张舒翼,变错伸屈,首尾回应,以像战阵之形”,说明《破阵乐》犹如真实的战阵,队形复杂,变化多端,必须由旗帜标明方位,以引领队伍,不乱阵脚。“右一”只是其中之一幡,与前述之“后缀八幡”可相互印证。
  《破阵乐》舞容庞大复杂,旗帜众多,如果是在宫殿表演,骑马的旗手是不便于施展的。所以笔者以为,这个马上擎旗手出现的地方应是藩镇的校场上。据段安节的《乐府杂录》载:“《破阵乐》曲……秦王所制,舞人皆衣画甲,执旗饰;外藩镇春冬犒军亦舞此曲,兼马军引入场,尤甚壮观也。”长沙窑艺人们或许能在校场上看到《破阵乐》的表演。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旗手坐骑四蹄腾空,结扎之马尾上翘,鞍具齐整,造型简练,给人以雄姿英发之感。仔细观察,此马与昭陵六骏之“青骓”颇有几分相似。青骓是李世民在唐武德四年(621)于河北献县与窦建德交战时的坐骑。在昭陵六骏东侧排列第二。青骓马的形象,暗寓了作者们对一代明君唐太宗及贞观之治的赞颂与怀念。
  马上执戟乐伎(图2)。武士为唐人面容,身披盔甲,双手握戟,战马四足腾空,作飞奔之状,武士身体前倾,正准备奋力击杀。画面动感强烈,气势威猛,《破阵乐》所要宣扬的正是秦王李世民及其军队勇敢无畏、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
  由于在宫廷演出中不适于马匹的活动,同理,这位马上执戟乐伎也是校场演出中的形象。
  挥刀持盾乐伎(图3)。武士头戴双翎头盔,身披铠甲,足蹬战靴,左手持盾护身,右手挥刀,双腿跨弓箭步,作搏击砍杀之状,造型极具张力,英气凛然。
  在新旧《唐书》的《音乐志》和《礼乐志》上,对《破阵乐》表演有着“披甲执戟、击刺往来”,“以像战阵之形”等生动描述。舞蹈史专家董锡玖、刘峻骧认为:“敦煌217窟北壁‘未生怨’壁画,一般称为演习图,十人分两组,一方五人执戟,一方五人执盾,正在激烈搏斗,从中可以想象《破阵乐》的风貌。《破阵乐》曾传到日本,名《秦王破阵乐》或《皇帝破阵乐》。日本正仓院藏有《秦王破阵乐》道具,名‘破阵乐太刀’,为唐代赠品,可见唐代演出《破阵乐》时用刀。”上个世纪80年代,陕西歌舞剧院在文博专家指导下演出了《秦王破阵乐》,场面宏伟,旗幡盛炽,刀戟森然,生动地再现了英雄辈出、大气磅礴的大唐雄风(图4 )。   上述史料和今人的诠释,分别从不同维度说明了长沙窑瓷上贴花纹饰擎旗乐伎、执戟乐伎、挥刀乐伎,正是唐代演出《秦王破阵乐》的真实写照。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个乐伎身着的不是胡服而是戎装,头戴的不是蕃帽而是幞头,其面部不见高鼻浓眉大胡子,而是唐人容貌,正好表明了他们演出的不是胡人胡舞,而是正宗的唐代宫廷大舞《七德舞》。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
  唐代的音乐舞台多姿多彩,西域各国的曲调和乐器传入中国,深受唐人喜爱。唐代十部乐中,汉族音乐有两部,少数民族音乐有四部,外国音乐有四部。外来音乐与传统的“雅乐”和“古乐”相融合,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上至宫廷及王公士大夫的宴乐,下至坊市平民娱乐,无不深受胡乐的浸染。胡乐与汉乐水乳交融,形成独具特色的唐代音乐文化。对此,诗人们感受最深。因为,在中国古代,诗是中国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诗人们对音乐的时代气息最敏感,最关切。李白唱道:“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岑参歌曰:“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从诗人们的吟唱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开放繁荣、异彩纷呈的唐代音乐舞台:各种不同的乐器和演奏方法,各种不间风格的曲调,各个不同民族的歌手和乐手,城乡各种不同層级的表演场所,唐韵胡音,竞展风流!
  今天,我们要感谢长沙窑艺人们,用陶瓷艺术的表现方法,将上述图景为后人定格了下来。
  拍板乐伎(图5)。拍板乐伎纹饰位于青釉褐斑壶系下,纹饰图像清晰,拍板伎身着胡服,满脸络腮胡子,双手对握拍板,有节奏地开合击拍,左脚抬起,以应节拍。
  拍板为西域传入中原的击乐器,因多用檀木制作,故又称檀板。唐玄宗时有一梨园乐工黄幡绰,诙谐机敏,善击拍板,故拍板又有“绰板”之称。拍板有大小之分,大者九块板,小者六块板,通过拍击,清脆而鲜明的板声点明乐曲节奏,所以在乐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拍板在唐代广为流行,几乎所有的乐队必有拍板,因此在长沙窑的贴花纹饰中,拍板乐伎纹饰也较为常见。
  击钹乐伎(图6)。钹原为西域打击乐器,南北朝时传入中原。钹为铜制,圆形,中部隆起为半球状,两片为一副,相击发声,善于制造气氛,唐代十部乐中有七部用钹,钹在民间也十分流行,广泛应用于民间歌舞、戏曲、吹打乐、锣鼓乐中。
  击钱乐伎纹位于一青釉褐斑壶的系下,击钹者头戴花冠,身着胡服,大胡子,面容丰满,在一圆毯上,双手上下迎击,双足作应声踏节状。
  吹笛乐伎(图7)。吹笛乐伎头戴花冠,身着窄袖上衣,背腹系连珠带,足蹬长靴,浓眉大眼、络腮胡须显示了胡人的特征。他双手手指在笛孔上起伏,嘴唇紧抿,正在吹奏之中,抬起的左脚.表明他在应声踏节。或许这正是李白“胡人吹玉笛”的真实写照。笛是中国传统乐器。唐玄宗善吹笛,诗人李白一生爱听笛,诗中多次咏笛,如“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羌笛梅花引……肠断玉关声”。诗人生动地唱出了笛声的艺术魅力。乐界流行的“丝不如竹”之说,诚可信也。唐代胡人中不乏吹筚篥、弹琵琶的大师,但不见吹笛的名家。胡腾舞是要横笛伴奏的,看此乐伎,其衣饰装束与胡腾舞者相似,从他应声踏节的姿势来看,可能正在为一位胡腾舞者伴奏。长沙窑模印贴花乐舞纹饰中,吹笛乐伎是数量最多的一种。
  吹筚篥乐伎(图8)。此乐伎位于一青釉壶的系下,吹奏者为一位高鼻深目,服饰极具西域特色的胡人。筚篥为汉代起源于龟兹的乐器,竹制,管子粗而短,上口安芦簧,九孔,状类胡茄,是唐代乐队中一种极为重要的乐器,当时诸多俗乐中都有筚篥伴奏。唐代诗人李颀有《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南山截竹为筚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诗人对筚篥的性状和艺术特色描写颇为贴切。
  吹排箫瓷塑乐伎(图9)。吹箫者头戴圆顶胡帽,高鼻深目,双手捧着多管乐器,正在聚精会神地吹奏着,下有一底座,便于镇纸,长沙窑艺匠们总是善于抓住将艺术与实用相结合的机会。该器物虽说完整,但由于长时间地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表面被一层浅绿色的锈斑覆盖。
  排箫是我国—种古老的编管乐器。古时,节庆、婚礼、祭祀等活动中都有排箫的吹奏。排箫由长短不间的竹管按序排列编制而成。管底不封口的为“洞箫”,管底封口的为“底箫”;排箫还有大小之分,大者23管,小者16管,排箫在鼓吹乐中被广泛使用,在隋唐雅乐中也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尚未见模印贴花的吹排箫伎乐纹饰。
  吹角乐伎(图10)。该乐伎纹饰贴在青釉壶的系下,由于印模使用多次,所以图像不甚清晰吹奏者头戴大毡帽,络腮大胡子,身着表演胡服。从轮廓来看,应该不是笛、筚篥之类的乐器,很可能是一种称为“角”的乐器。
  角为古代胴腔类气鸣乐器,起始时多以牛角制成,后来逐渐改为竹、木、皮革、铜制作,角的发声单调,但高亢凌厉,传播很远,适合军营使用,角后来发展成为画角,即在角身彩绘纹饰。《旧唐书》载:“西戎有吹金者,铜角是也,长二尺,形如牛角”,角在少数民族中使用较为普遍,也是宗教音乐中的重要乐器。
  弹箜篌乐伎(图11 )。该纹饰位于一青釉褐斑壶的流下,由于母模已使用多次,线条棱角被磨平了很多,不甚分明,故压印在器物上的纹饰也不清晰,但由于弹箜篌乐伎纹饰极为少见,它仍然十分珍贵。细看怀抱箜篌弹奏者为一女子,头戴花冠,呈坐姿作两手交织弹奏状,箜篌弦线密布,可能为一廿二弦或廿三弦之箜篌。
  箜篌有卧、竖两式。竖箜篌为我国传统乐器之一,由西域传入中原。箜篌的弦有三四弦,七八弦,廿二、廿三弦多种。箜篌的演奏技巧难度较高,唐人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说:“胡部中此乐绝妙,大中间教坊虽有三十人,能者一两人而已。”
  抚筝乐伎(图12)。该纹饰在一青釉褐斑壶流下。抚筝伎头戴幞头,身着交领窄袖长衫,腰系束带,腰带上系佩饰,左手按弦,右手弹拨,神情专注,似乎正陶醉在美妙高古的乐曲之中。
  筝为一种弹拨乐器,战国时即流行于秦地,故又名“秦筝”。隋唐时宫廷宴乐九部乐、十部乐皆用筝。唐代的抚筝名家有李青青、龙佐、常述本、李从周、郭元名、秦姝等人,多为汉人,胡人抚筝者少见。抚筝乐伎皆着唐人服饰,为唐人面相,或许正缘于此。   乐伎夫妻档(图13)。青釉褐斑执壶的系下,贴坐立两个乐伎。由于母模多次使用,故压印出的贴花纹饰,形象模糊,特别是头面部不甚清晰,但大致可以看出,坐者似为一男伎,头戴幞头,身着圆领窄袖衫,双手控管,全神贯注地在吹奏竖笛。后立者为一女伎,头梳双髻,身着窄袖衫,下着长裙,双手高举拍板,正在应声击节。
  这是一对正在酒肆演出的夫妻档(或父女档)乐伎。唐代经济繁荣,饮食业十分兴旺,酒肆遍布城乡。为招来食客,酒肆特别讲究营造气氛,常以丝竹歌舞助兴。客人们饮酒之际,经常会有专业乐伎临场献艺,正如那些风流倜傥的诗人们所吟咏的:“处处闻管弦,无非送酒声”(刘禹锡《路旁曲》);“胡姬春酒店,弦管夜锵锵”(贺朝《赠酒店胡姬》)。当然,这种酒肆演艺,极为灵活自由,它主要与酒令相结合,起到劝酒助兴的作用,这种表演形式在唐代十分流行。
  湘女舞柘枝 胡姬踏锦花
  唐代,舞蹈已成为当时最为重要的表演艺术形式之一,欣赏舞蹈已成为唐人时尚。当西域的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传入中原后,无论帝王妃子、高官富商,还是文人士子、市井百姓,对这些或刚健明快,或活泼柔媚的舞蹈,无不为之倾倒。因为这些舞蹈与当时开放向上的时代精神相吻合,也符合当时人们的欣赏趣味与审美要求。对此,诗人们充满激情地吟咏歌唱,画匠们在石窑、墓室为之传神写照。就连远离当时政治文化中心,地处偏远的长沙窑艺人们也有着追求时尚的特点,他们把这些舞蹈形象以模印贴花的技术搬上了瓷器。上述胡舞从初唐到唐末流行三百余年,虽说那激越的鼓点与欢乐的舞姿已随着时光的流逝消失得无影无踪,而长沙窑瓷器上的舞者形象,时隔千年却仍然栩栩如生。
  致辞者乐伎(图14)。青釉褐斑贴花壶上之纹饰。
  唐代乐舞表演时要有人致辞。致辞者头戴幞头,身着紧身窄袖长衫,腰系革带,革带上配以饰件,头微前倾,躬身,双手抱拳,行拱手礼。
  致辞者又称致语者,相当于今天的报幕者或节目主持人,由他负责向观众介绍演出内容,引导艺人们上场、下场。致辞者必须善于临场应变,根据演出场地和观众对象调整致辞内容。
  胡旋舞乐伎(图15 ) 胡旋舞出自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是在木制的圆球上舞蹈,舞者高鼻深目,头戴缀珠圆帽,足踏软靴,身着紧身窄袖断领长衫,腰部有配饰,两臂系飘带,双足一前一后踏在彩绘圆球上,双手各拿一圆圈形道具,左手置于头顶,右手持盘下垂,球体给人以明显的向前滚动之感。唐人王邕《内人蹋球赋》中赞美“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弄金盘而神仙欲下,舞宝剑而夷狄来投。”可见这种由男性演出的球上胡旋,不但有舞蹈动作,还包含有很多杂技表演的成分,有着很强的娱乐性。另一种则是在一小圆毯上舞蹈。多由女子独舞,娇敏婀娜,旋转如風。虽说表演十分有特色,但当时人们认为“绿山胡旋迷君眼……贵妃胡旋惑君心。”(白居易《胡旋女》);“寄言旋目与旋心,有家有国当共谴(元稹《胡旋女》)”。由于诗人们对胡旋的否定倾向,唐人就将此舞与“安史之乱”挂上钩,造成对胡旋的一种拒绝排斥态度,所以圆毯上的胡旋仅在宫廷及上层社会和少数胡人圈子内演出,难以在社会上流行,长沙窑艺人们应该也是无缘得见这种舞蹈的,自然他们也难以把这种圆毯上独舞的胡旋女表现出来。
  胡腾舞乐伎(图16)该纹饰贴于青釉褐斑壶流下。
  胡腾舞源自中亚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多为男子独舞,以跳跃和急促的腾踏舞步为主,节奏急迫,舞姿雄健,一般以横笛、琵琶伴奏。据学者们研究,胡腾主要见于洛阳地区,或许与洛阳为胡人聚居区有关。
  细看贴花纹饰,舞者阔面浓眉,头戴缀珠蕃帽,身着胡衫,腰系长带,前后衣襟卷起,足踏锦靴,伴随腾踏的双足,双手起舞,典型的胡腾舞姿,动感十足。
  柘枝舞乐伎(图17) 。青釉褐斑模印贴花壶上纹饰。
  柘枝舞源自中亚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大约在盛唐时期传入中原,安史之乱后风靡全国,尤其在中晚唐时期,京都长安、同州(陕西境内)、常州、杭州、潭州(长沙)、成都的教坊、军营及官宦、士大夫家庭聚会上均可见到柘枝舞有一些高难度技巧,要求演员有较高的表演才能和深厚的功底,当时出现了专门跳柘枝的专业艺人“柘枝伎”,柘枝舞类似于今天的手鼓伴奏,有单人和双人两种表演形式。
  长沙窑瓷上贴花柘枝舞伎,舞者头戴缀有珍珠的蕃帽,身着轻薄的绣花窄袖罗衫,足踏软靴,纤细的腰身,轻盈的体态,双臂舞动高举,飘带缠绕飞动,舞姿柔媚婀娜,雅妙矫捷,十分适合文人的审美趣味,所以咏柘枝舞的诗作特别多。
  飞天乐伎(图18 )。青釉褐斑贴花壶上的纹饰。
  飞天乐伎头戴宝冠,面相丰腴,颈佩璎珞,上身赤裸,腰系彩带,并有佩饰,双手伸展作飞行状,右手似托着一个果盘,盘内或盛有花果,双足赤裸,叫后飘扬的彩带在如意云头纹衬托下,好一个御风而起,直飞九天的健美女仙,动感强烈,确实给人几分缥缈神秘的感觉。
其他文献
我国古代的三彩枕,是指从唐代至清中期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瓷枕。其先素烧胎体,再在胎体上施彩釉后低温烧成,釉色呈黄、绿、白、酱等多种色彩,以北方窑口烧造为主。三彩枕有匣钵、支垫具、垫饼等装烧工具,侧面上遗留有三枚支钉痕,表明是用三岔形支钉支撑、侧置入窑烧制而成。它们种类丰富,数量繁多,特别突出的是在装饰方面的表现,图案亦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并且根据其器型可分为箱形三彩枕、像生三彩枕两大类,造型各异。 
期刊
辽朝是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建立的一个强大政权,共存在二百余年,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辽朝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还是医学、建筑、手工艺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对后世影响很大。本文通过赤峰博物馆馆藏的几件三彩器精品,来探析辽代陶瓷业的发展。  内蒙古赤峰地区是契丹族的发源地和核心统治地区,这片土地见证了契丹族由弱变强,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全部过程;见证了辽的四邻邦交,草原丝路
期刊
1.引子  从一件宋元时期山西平阳窑白釉瓷枕的诗词鉴赏谈起,运用考古材料和史料文献对其窑口和时代展开时空观的分析讨论,并通过诗词文字的释读以及特殊书写体流行时代的考证,对其产生的文化背景作简要的阐述。同时,这件瓷枕也为鉴別带有同类文字装饰器物的制作年代,提供了辅助断代的参考依据。  考古资料表明,人类最古老的枕可能是天然石块,后逐步演变到使用其他的材质制作,如木、竹、玉、铜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期刊
契丹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有着符合自身生活特色的游艺活动,如狩猎、钓鱼等。随着与中原王朝的交流,契丹族的游艺活动逐渐丰富。在研究辽代社会生活史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研究人员将契丹族游艺活动统称为体育运动,但我国古代并没有“体育”这个词,它是在清代末年西学东渐之后才引入中国的。所以用体育运动来指代中国古代所有的游艺项目或者一些文艺性质的活动就不太准确。因此本文将契丹族游艺活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
期刊
清乾隆年间,扬州经济空前发展,文化繁荣,书画艺术市场兴盛,一批不拘囿于前人笔墨、充满个性和创新精神的画家,云集其时的扬州画坛,史称“扬州八怪”。史学界公认“八怪”大体是这八位代表性画家:金农、高翔、黄慎、汪士慎、李方膺、罗聘、郑燮、李鱓。  “扬州八怪”,一个时代的艺术标杆和奇迹,一画难求。  然而,在我国收藏界曾有过这样一位奇人:居然把“扬州八怪”作品一个不落地收藏齐全,总量达到33幅,人均4幅
期刊
人物名片:  王经民,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安石雕”代表性传承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高技能人才、首届中国石雕艺术大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福建省商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评委、中高级职称评委等。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石雕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石材协会石雕石刻专
期刊
谈及德化陶瓷,人人皆知其白瓷闻名遐迩,尤其是雕塑,鲜少有人熟知瓷画这一德化陶瓷文化。德化自明代开始烧制青花,但没有受到官方的扶持和保护。到了近代,德化瓷画的传承与发展却面临众多困境。通过现代瓷画新秀探讨德化瓷画文化之路,做到守好源头、开创佳境。  中国白与中国画、陶瓷与绘画,皆是不同的两个领域,但皆源于生活、思于生活。温润如玉的德化瓷以粉墨淋漓,并画入匠心,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事业锦上添花。  丹心
期刊
根据已有的考古分析,瓷枕始烧于隋代,从唐至清各代均有烧造。它最初以脉枕的形式出现,以后逐渐演变成寝具,且收藏界还有“唐代瓷枕小,宋代瓷枕大,金、元瓷枕千变万化”的说法。瓷枕属于民间陶瓷美术的范畴,且其上的每一种装饰绘画、雕塑、书法乃至细小的辅助性装饰纹样,皆表现了历朝历代艺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众所周知,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迄今
期刊
错金银虎噬鹿铜屏风座是战国中山国最鼎盛时期的一代国王的墓葬中出土的一件稀世珍宝。它造型精美、工艺精湛、装饰华丽、内涵丰富,不仅体现了战国中山国高超的制作技艺,还展示中山统治阶级白狄族肯定力量、崇尚武力、敬畏强者,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在燕赵大地上曾经有一个神秘的王国——战国中山国。这个由白狄族建立的神秘王国在燕、赵等诸侯大国的夹缝中生存,并凭借不断地努力逐渐强大起来。骁勇善戰的中山
期刊
【摘要】宋代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辉煌时期,以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为代表的宋代陶瓷工艺为后世所追捧。在五大名窑的光彩之下,以及众多的黑瓷窑口之中,南方建窑黑釉陶瓷为何能独树一帜,深得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文人雅士的喜爱?本文试从建盏传统烧制工艺出发,探寻建盏的文化、艺术魅力。  【关键词】建窑建盏,传统工艺,器型,文化,审美  时下饮茶之风盛行,茶道文化也风靡一时。作为茶道文化代表器物之一的建盞,也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