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章先指出公共参与素养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村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现状,并对农村高中生在活动型课堂参与公共素养的培养路径进行分析,以为提高农村高中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高中生 公共参與素养 活动型课堂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058-02
0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纵观社会发展需要与当前教育现状,我认为需要培养热心公益事业、关心国家大事、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新时代公民。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是高中思想政治要求必备的四大核心素养,其中,公共参与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和法治意识在个人行为实践上的重要体现,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落脚点,肩负着实践落实的重任。近些年来,我们的学生存在社会责任感不强,集体主义精神匮乏,为人民服务热情不够高涨等问题,缺乏相应的公共参与素养。本文主要以农村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浅谈如何通过活动型课堂来增强学生的社会参度和树立责任意识,培养公共参与素养。
一、公共参与素养的涵义
公共参与素养是指公民能够主动承担起社会事务和治理国家责任,热心公益事业,维护公共利益的意愿与能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应该能够:具有集体主义精神;遵循规则,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热心公益事业,践行公共道德,乐于为人民服务;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实践,体验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感;具备善于协商对话、合作沟通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公共参与素养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的特点,要想切实落实这一素养,就要做到从思想上把关,在行动上落实。
二、农村高中公共参与的现状
农村高中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距离市区较远,存在基础设施缺乏,资源相对短缺,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与关键能力不足等问题,面临着公共参与意识淡薄、公共参与知识缺乏、公共参与热情不够高涨等困境,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在农村高中举步维艰,面临极大挑战,我们必须立足校情与生情,选择适合的路径进行农村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
三、农村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在活动型课堂下的培养路径
(一)活动型课堂的提出顺应时代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要
人工智能专家、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说:“未来10年,大部分人类只需思考5秒钟以下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如今,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信息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一场与信息化有关的科技革命正火热开展,教育也要随着而改。过去,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被动者,使课堂失去活力,核心素养更是难以渗透。如今,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课程改革势在必行。2018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要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
活动型课堂主要分为课堂型活动课与社会型活动课两种。课堂型活动课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要求下教师根据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将学科知识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精选和设计议题,有效设计开与展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增强学科知识与生活情境的体验,感悟社会主流价值并付诸行动。社会型活动课是指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研究性学习、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升公共参与素养。
(二)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下的农村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路径
1.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规则意识,锻炼学生通过协商对话、合作沟通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能够顺利实现的第一步就是要合理构建学习小组,通过组间竞争,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感,,从而渗透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制定合理的组约、组名与本组目标,设立本组的章程并互相监督可以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课堂上,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质疑并达成统一的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对话协商和沟通合作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例如在讲《就业与自主创业》这一课的时候,我在课堂上设置了一个模拟应聘的活动,让学生模拟老板与应聘者两个角色,探究如何才能成功应聘。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必须通过沟通合作达成共识,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有意见上的分歧与矛盾的产生,组员必须学会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如此下来,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便在小组合作中得以潜移默化的渗透。
2.合理设置议题,增强学生的活动体验。我们的课堂教学,既要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又要让学生回归生活,从做中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上开展议题教学,增强学生的活动体验,所谓议题教学是指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科内容,选取与生活情景相关的话题开展课堂教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回归生活实际,学以致用。“新课标”在“教学提示”栏中共为四个必修模块设置了34个议题,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议题让学生回归生活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是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例如在《国家财政》这一课的学习上,通过设置“财政集中力量办大事,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这一议题,引导学生通过课前参与,调查与搜集“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项目是由国家财政投入建设的?”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项目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通过课前的资料搜集,能够从生活实践中切实感受到财政的作用。余文森教授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中提到学科教学要进入学生的生活和行为,课堂教学要转化为学生课外的成长行为,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并逐步变成他们的成长自觉。为了达成这一效果,我在课后设置了“聚焦生活,建言财政”这一活动,让学生思考“作为高中生,结合国家财政的相关知识,你会建议广州市市长如何发挥财政的作用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课后通过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回归生活并加以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关心社会事务的公共参与素养。 3.挖掘地方特色教学资源与素材,营造公共参与的浓厚氛围。高中思想政治学科逻辑性与知识性较强,存在一定的抽象性知識,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社会生活体验,这些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公共参与素养更是难以落实。通过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与素材,把抽象性知识与地方特色资源与素材融合,化抽象为具体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在讲《民主决策》这一课时,通过引进“本区地铁选址”的素材,让学生模拟社会听证,更好地理解民主决策的合法流程;在讲《民主管理》这一课时,通过引进“社区卫生管理难题”的素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与课本知识,寻求解决办法。课堂上通过地方特色教学资源与素材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事务的意识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
(三)社会型活动课堂下农村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路径
1.开展与公共素养有关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公共参与热情。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与学科知识和生活实践有关的选题,采用社会调查、社会走访、实验研究等方法,形成研究成果并进行展示的一项综合性课外活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题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各个方面。作为一名政治老师,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与公共参与有关的选题:例如校园安全问题、污水治理研究、社区规范管理、广场舞扰民等。通过设置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选题,让学生开展相应的社会调查活动,从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
2.倡导志愿服务,引导学生热心公益事业,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青年志愿服务社是派潭中学常设社团之一,以服务社会,引导学生热心公益为目的。志愿服务的常规活动之一就是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学生通过帮老人打扫卫生,与老人聊天,给老人带去温暖和欢乐。常规活动之二就是清明节的扫墓活动,通过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与社会责任感。此外,无论是校运会、家长会亦或是元旦晚会等各种学校大型活动都能见到我们学生服务大家的身影。通过志愿服务,学生热心公益事业,践行公共道德,乐于为人民服务的公共参与素养从中得以培养。
四、结束语
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源于意识上的重视,植根于课堂内外的活动。课内通过合理组建学习小组,精选贴近生活的议题,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和素材渗透公共参与素养。课外通过开展与公共参与素养有关的研究性学习,倡导学生志愿服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通过内外联合的活动型课堂,营造公共参与素养的浓厚氛围,助力公共参与素养在农村高中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 农村高中生 公共参與素养 活动型课堂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058-02
0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纵观社会发展需要与当前教育现状,我认为需要培养热心公益事业、关心国家大事、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新时代公民。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是高中思想政治要求必备的四大核心素养,其中,公共参与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和法治意识在个人行为实践上的重要体现,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落脚点,肩负着实践落实的重任。近些年来,我们的学生存在社会责任感不强,集体主义精神匮乏,为人民服务热情不够高涨等问题,缺乏相应的公共参与素养。本文主要以农村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浅谈如何通过活动型课堂来增强学生的社会参度和树立责任意识,培养公共参与素养。
一、公共参与素养的涵义
公共参与素养是指公民能够主动承担起社会事务和治理国家责任,热心公益事业,维护公共利益的意愿与能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应该能够:具有集体主义精神;遵循规则,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热心公益事业,践行公共道德,乐于为人民服务;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实践,体验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感;具备善于协商对话、合作沟通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公共参与素养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的特点,要想切实落实这一素养,就要做到从思想上把关,在行动上落实。
二、农村高中公共参与的现状
农村高中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距离市区较远,存在基础设施缺乏,资源相对短缺,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与关键能力不足等问题,面临着公共参与意识淡薄、公共参与知识缺乏、公共参与热情不够高涨等困境,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在农村高中举步维艰,面临极大挑战,我们必须立足校情与生情,选择适合的路径进行农村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
三、农村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在活动型课堂下的培养路径
(一)活动型课堂的提出顺应时代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要
人工智能专家、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说:“未来10年,大部分人类只需思考5秒钟以下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如今,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信息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一场与信息化有关的科技革命正火热开展,教育也要随着而改。过去,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被动者,使课堂失去活力,核心素养更是难以渗透。如今,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课程改革势在必行。2018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要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
活动型课堂主要分为课堂型活动课与社会型活动课两种。课堂型活动课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要求下教师根据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将学科知识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精选和设计议题,有效设计开与展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增强学科知识与生活情境的体验,感悟社会主流价值并付诸行动。社会型活动课是指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研究性学习、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升公共参与素养。
(二)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下的农村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路径
1.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规则意识,锻炼学生通过协商对话、合作沟通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能够顺利实现的第一步就是要合理构建学习小组,通过组间竞争,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感,,从而渗透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制定合理的组约、组名与本组目标,设立本组的章程并互相监督可以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课堂上,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质疑并达成统一的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对话协商和沟通合作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例如在讲《就业与自主创业》这一课的时候,我在课堂上设置了一个模拟应聘的活动,让学生模拟老板与应聘者两个角色,探究如何才能成功应聘。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必须通过沟通合作达成共识,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有意见上的分歧与矛盾的产生,组员必须学会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如此下来,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便在小组合作中得以潜移默化的渗透。
2.合理设置议题,增强学生的活动体验。我们的课堂教学,既要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又要让学生回归生活,从做中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上开展议题教学,增强学生的活动体验,所谓议题教学是指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科内容,选取与生活情景相关的话题开展课堂教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回归生活实际,学以致用。“新课标”在“教学提示”栏中共为四个必修模块设置了34个议题,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议题让学生回归生活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是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例如在《国家财政》这一课的学习上,通过设置“财政集中力量办大事,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这一议题,引导学生通过课前参与,调查与搜集“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项目是由国家财政投入建设的?”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项目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通过课前的资料搜集,能够从生活实践中切实感受到财政的作用。余文森教授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中提到学科教学要进入学生的生活和行为,课堂教学要转化为学生课外的成长行为,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并逐步变成他们的成长自觉。为了达成这一效果,我在课后设置了“聚焦生活,建言财政”这一活动,让学生思考“作为高中生,结合国家财政的相关知识,你会建议广州市市长如何发挥财政的作用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课后通过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回归生活并加以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关心社会事务的公共参与素养。 3.挖掘地方特色教学资源与素材,营造公共参与的浓厚氛围。高中思想政治学科逻辑性与知识性较强,存在一定的抽象性知識,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社会生活体验,这些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公共参与素养更是难以落实。通过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与素材,把抽象性知识与地方特色资源与素材融合,化抽象为具体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在讲《民主决策》这一课时,通过引进“本区地铁选址”的素材,让学生模拟社会听证,更好地理解民主决策的合法流程;在讲《民主管理》这一课时,通过引进“社区卫生管理难题”的素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与课本知识,寻求解决办法。课堂上通过地方特色教学资源与素材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事务的意识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
(三)社会型活动课堂下农村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路径
1.开展与公共素养有关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公共参与热情。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与学科知识和生活实践有关的选题,采用社会调查、社会走访、实验研究等方法,形成研究成果并进行展示的一项综合性课外活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题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各个方面。作为一名政治老师,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与公共参与有关的选题:例如校园安全问题、污水治理研究、社区规范管理、广场舞扰民等。通过设置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选题,让学生开展相应的社会调查活动,从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
2.倡导志愿服务,引导学生热心公益事业,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青年志愿服务社是派潭中学常设社团之一,以服务社会,引导学生热心公益为目的。志愿服务的常规活动之一就是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学生通过帮老人打扫卫生,与老人聊天,给老人带去温暖和欢乐。常规活动之二就是清明节的扫墓活动,通过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与社会责任感。此外,无论是校运会、家长会亦或是元旦晚会等各种学校大型活动都能见到我们学生服务大家的身影。通过志愿服务,学生热心公益事业,践行公共道德,乐于为人民服务的公共参与素养从中得以培养。
四、结束语
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源于意识上的重视,植根于课堂内外的活动。课内通过合理组建学习小组,精选贴近生活的议题,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和素材渗透公共参与素养。课外通过开展与公共参与素养有关的研究性学习,倡导学生志愿服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通过内外联合的活动型课堂,营造公共参与素养的浓厚氛围,助力公共参与素养在农村高中的有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