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育人无悔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hjpa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阅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时尚。《出版参考》紧紧围绕阅读话题,开设了“特别关注”栏目。一年来,栏目分别对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何建明,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杨志今,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国学大师冯其庸等进行了高端采访,引起业界较大反响。近期,我们采访了著名演讲家、教育艺术家李燕杰。他读书万卷,对阅读有着独到的感受和体会。
  
  李燕杰简介:
  1930年10月生于书香世家。1977年1月25日走上社会演讲,曾出访过海外125个城市。现已在国内外700多个城市演讲4700多场。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他在研究教育艺术和演讲艺术方面做出了成就,是当代集哲学、经济学、文学、美学、心理学、教育艺术、书法、易经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出版参考》:演讲、教育与读书有着密切的联系,您是如何理解和掌握这三者之间关系的?青少年读书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怎样的影响?
  李燕杰:我每天的生活没有哪个环节不与书挂钩,没有哪本书不与演讲挂钩,没有哪一个教育环节不与提高民族智慧挂钩。提高民族智慧,首要的是道德,而爱国又是第一道德。沿着这一思路,我走了国外700多个城市,演讲了4700余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识万般友。处处受欢迎,我自豪地生活在鲜花与掌声之中。
  演讲不是耍嘴皮子,而是博览群书、深度思考和灵活思维的结合。就我藏书35000余册和发表的众多文章就足以证明之。我的体验如下:第一,蓬勃的朝气、锐气、正气;第二,还要有情,真情;第三还有韵,神韵;第四有势,气势。把读书、演讲与教育相结合,抓住特点,才有李燕杰特色。目前,我们需要强化民族精神,怎样强化民族精神呢?首先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关键抓六条:第一,软实力,就是立场、观点、方法;第二,硬实力,发展是硬道理;第三,巧实力,孙子兵法就是巧实力;第四,魅实力,读文学作品,读艺术史,靠中外古今艺术作品中的智慧和闪光点,让其有吸引力、向心力、感召力;第五,创实力,创新把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第六,健实力,人人需要健康的体魄。这样传统文化就会有市场。国学由象牙塔走向十字街头,需要搭桥。我们演讲家做到了这一点。清华大学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还有“行胜于言”。最近温家宝总理提出,学思知行。我认为读书要习熏悟华,修齐治平,文史哲谋,使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现在文人相轻很厉害,我希望文人相亲。别人犹如海滩沙石互相冲撞,我们像碧空的星斗永远互相照耀。
  现在,很多人请不到李燕杰做演讲,人们说李燕杰太少了。我在清华演讲的时候说,我不是有什么卖什么,而是你们想吃什么,我当场做什么。敢在清华说这话,事先没有几千册书垫底,敢说吗?有些演说家,经常被人说四句话:给企业家讲,也讲不上去;给弱势群体讲,也讲不下去;给90后讲,讲半天也讲不进去;给老同志讲上三句话,就打回去。我不会符合以上四条,因为我研究教育、研究文学、研究艺术,我知道人家想听什么。
  给90后演讲谁也不愿去,忒难。90后,不是孩子怕家长,是家长怕孩子。两年前,我给刚入学的大学生演讲。我说:同学们,我1930年出生,今年78岁,我属马。我发现我们的总书记锦涛同志1942年出生,也属马。204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100岁的时候,我这匹1930年的马,都成了过去完成时,我们伟大的祖国好也罢,坏也罢,我们这一代想负责也负不起了,1942年出生的总书记这一代也已年过百岁,到那时谁来负责?台下齐声高喊“我们”。那年入学的大学生是1990年出生,属马。我的一点学问赢得多次掌声。有些人觉得90后和80后有文凭没水平、有学历没能力、有文化没智慧、有智慧没道德、有外语没中文、有电脑没人脑的时候,我的演讲产生了共鸣。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说过三句话:第一,对中华民族要有归属感;第二,对中华文化要有认同感;第三,对伟大的祖国要有自豪感。我整天买书、看书,把书里的精华变成我的知识和智慧,然后通过演讲传递出去。我就能够为胡锦涛总书记的三句话做宣传,就是为社会做贡献。我们有一个习惯,说这个女孩能写会算,是优点;要说这丫头能说会道儿,准是贬义。可是,我们国家能演讲并不多呀,我希望通过《出版参考》,让我们新闻出版界理解演讲与图书结合,对三个问题都会有巨大的推动。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研究教育艺术、研究演讲美学。我现在干的不是李燕杰个人的事业,是党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是国家给我们的使命。《出版参考》把读书、写作、演讲结合起来看,我认为是百年大计,当务之急。这件事是功德无量。
  
  《出版参考》:您在读书方面有哪些体验、经验?作为著名的演讲家、教育家,您的社会活动很多,您是如何有选择性读书的?
  李燕杰:读书不能乱读。以我本人进入到国学领域为例,我想讲四个字:习、熏、悟、华。习是《论语》里有学而时习之的“习”;熏,有的人听完我的演讲受益,他认为被我熏了;悟,《西游记》里几个徒弟,全叫“悟什么”;华是升华的华。如果谁能做到这四个字,就能够掌握读书的要领。侯宝林没有上过相声学院,齐白石没有上过美院,施今墨没有上过医学院,“习”“熏”“悟”“华”使他们成为了大师。
  我就像媒体,兼具几个作用:书的作用,广播的作用,演讲的作用,演戏的作用。我读的书包括方方面面,像戏剧理论的书我全有。演讲与书结合的话,该不该研究托尔斯泰、莎士比亚、曹禺呢?一个人获得学问,既要看书,又要学人。把人和书结合起来的时候,书就活了。
  去年,我和金庸先生两个80岁老人一起加入作家协会。我知道,作家协会领导很头疼诗歌不好卖的问题。为什么?因为诗人没有生活。有人问我,我的书为什么好卖?因为我有生活。我有一次到秦皇岛演讲,听大学生哼着“月朦胧、鸟朦胧”的歌,我一上台,借着灵感。我说,我有幸来到了秦皇岛,我给你们写一首诗《秦皇岛遐想》。其实根本没写,只是之前听了那位大学生的歌,受到启发。诗是这样的:
  山葱茏,海蒙蒙,秦皇岛夜空,月光照帆影,渔歌唱晚灯火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今夕海上升明月,明朝天涯忆涛声。
  风卷云舒,岁月多峥嵘;花开叶落,荣辱不须惊,魏武挥鞭,碣石安在哉,浩浩长空,山海关上月色明。
  久历沧海难为水,身经海浪傲险情。大海多一番波澜,人生便少一分平庸。
  掌声雷动。我的演讲演绎出了戏剧的矛盾,所以演讲本身得有志士般的刚毅、诗歌般的真情、小说般的人物形象、戏剧般的矛盾冲突,另外还有书法的气韵、电影的蒙太奇手法。
  
  《出版参考》:新技术带来的电子阅读势不可挡,您认为新媒体能代替传统的纸媒体吗?
  李燕杰:竹简是书,钟鼎文是书,石鼓文也是书。随着科技的发展,书的形式会发生变化。但是,无论怎么改变,纸书是不会消亡的。因为就像竹简早不用了,但送给友人的仿制竹简还是很有味道的。我敢说,在人类消亡之前,纸书消灭不了。至少到最后还是文物呢。有一次,我到中国书店挑书买,有一本陶渊明的诗,我随手就扔了。总经理过来了,说别只看这是陶诗,意思是让我再看看。我一看,是清朝著名学者题写的书名,朱批都是他的。太难得了,我买来一直收藏至今。所以说,书到最后还有收藏价值。我还藏有丝绸书。
  
  《出版参考》:您曾经走过世界700多个城市,在海内外演讲4700余场。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您是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的?获得怎样的心灵体验?
  李燕杰:我今年80岁了,人一生当中能有几个80岁啊。我认真研究过世界上的哲人,死的时候年龄超过我的还不多。有生就有死,懂得人生观,更要懂得人死观。别人研究进化论,咱们得善于研究退化论,如果对这些基本道理有所掌握的话,谈任何问题就会比较深刻。对于80岁的人来说:到了盘点的时刻了。我前几年偶然翻到俄罗斯文艺批评家赫尔岑的书,他说什么叫书呢?书是一个将死去的老人总结一生的经验,提炼出精华留给后人,是长者的命令。太深刻了,是个将死去的老人总结了一生的经验,其中体现的是将精华传达给后人,是给后人的命令。当然我说不上是给谁的命令,但如果说一个80岁的人,能像我这样在地球村走了700多城市,演讲380多个题目,讲了4700场,现在没有发现第二人。也就是说有这么多场不同的演讲,那就得有相应的积累,这积累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读万卷书,二是行万里路,三是识万般友。像墙上那些照片都是我的好老师,像张岱年、季羡林、文怀沙、南怀瑾、冰心、贺敬之等,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钱学森是我敬佩的长者,他的书我几乎全有。在他的启发下,我开始研究大成智慧论、宇宙全息论、羲黄文化论、神州谋略论、铸魂艺术论、演讲美学论等六门学问。如果有人要在演讲、教书方面超过我,必须研究这六门学问。钱老的书里全有这六门学问,但是有很多人并不注意。我还与钱老有过有趣的对话。有一天,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台开座谈会,我因为堵车,去晚了。我一进去,看到钱老在,很不好意思。钱老说,你晚了。我说,人类科学技术每前进一步,大千世界就惩罚人类一次;这时他说,人类每遭受一次重大灾难,都以大进步加以补偿。
  如果没有这三种积累的渠道,对于创作来讲,就没有源泉与动力。按照毛主席的说法,一个叫生活的源,一个叫书本的流。如果没有源,又没有流,想演讲4700场那不可能。
  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连茶都基本不喝。我的演讲为什么生动,就是从生活、学习、工作中来,当然,最重要的来源是书。书是我的生命。我是典型的“五书主义”:一买书,二看书,三写书,四教书,五藏书。第一说买书,我经常偷偷跑到书市买书,我会砍价;第二说看书,一本小书也给我很多的启发,像这本书提出“道学”的概念,很好;第三写书,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四本书,现在书号资源多紧张;第四教书,我教过“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图书史”,被称为教育艺术家;第五藏书,我家藏有35000册书。
  我也说个我发现的秘密,地球村里,那些有作为的,很多都没有出书。耶稣基督、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没写书,孔夫子也没写书,论语不是他写的。所以我认为在这个时代当中,如果有智慧而不把它留下来,是一大遗憾。诺贝尔奖获得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说今天社会的发展,这样多的矛盾,经济危机、金融风暴、环境问题,问题的根源还是人的问题。我认真研读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书,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我们所谓的经典著作几乎百分之百都是先讲做人后讲处事,跟西方不一样;二是中国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小说家等,在讲处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不讲养生的。如果认真研究儒家道家会发现,老子《道德经》5000言,翻到最后,我发现有两个数字,一是跟《易经》相重叠的句子是88句,这证明《易经》的观点到老子那个时代“英雄所见略同”;另外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就是老子《道德经》里面,谈“道”字51次,但是版本不一样,有的可能有出入。如果在研究道学的同时研究儒学呢?儒家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里了,孔夫子是干什么的,他重点讲的是仁爱的“仁”字,《论语》里“仁”字出现了105次。可见,用中国传统文化解决现代问题是从人的问题开始,是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的。
  
  我是教育艺术家,我多年致力于教育艺术研究。在中央领导的支持下,首都师范大学成为教育艺术的策源地。在此,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教育艺术、支持教育艺术,让教育艺术发扬光大。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编辑,如果只凭自己的喜好,我可能很早就会编图画书了。但我一直不敢编图画书。因为,我自认为没有阿甲先生、彭懿先生等阅读推广专家们那么专业,这使我不敢为。其实早在1999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就引进了一套经典图画书——《雅诺什》,这套书一直为图画书专家们关注着。我很自豪我们社有这样的历史,也同样是因为这段历史——这套书发行非常不力,还让我们对图画书的热爱一直停留在情感上。  很长一段时间我在思考,
期刊
20年前,激光照排技术的横空出世让出版业告别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如今,随着网络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数字技术又在出版业掀起了一场新的革命。2010年7月21日,北京北大方正电子公司在中国数字出版年会的现场,举办了主题为“新技术引领出版创新”的分论坛。分论坛上,方正电子发布了数字出版的最新技术成果。发布会后,北京北大方正电子公司数字出版业务部总经理刘长明、数字出版业务部产品推广支持部副总经理
期刊
己丑岁杪,新春将至,北京出版社的朋友送来新出版的《三平斋夜语》样书。朴素的装帧,清雅的设计,乃至与书籍浑为一体的博古书签,令人顿生好感。  用《三平斋夜语》的作者九思先生的话说,这是一部“格言式随笔”的小品集。全书收录格言随笔472段,是九思先生在几近两年的时间中日积月累,渐益盈集而成,诚为难能可贵。亦正如汤一介先生在序言中所说“最难能可贵的是九思身处仕宦,在极其繁忙的公务之中,却每天坚持抽出一定
期刊
本排行榜的统计时间为2010年7月1日至2010年7月31日。排行榜的数据来自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卷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观测系统”,本月监控码洋为7.9亿元。系统涵盖了全国绝大多数大中型书店,每月动销图书品种50多万种,开卷每月的全国畅销书排行榜由这些书店的所有图书零售数据汇总整合而成。    学术文化    学术文化类图书一段时间以来基本上就是袁腾飞与当年明月一拼高下,不过我们终于在7月的学
期刊
2010年的儿童节前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给3-6岁儿童送出了一份大礼物——《中国幼儿百科全书》,这是继《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中国小学生百科全书》《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之后的又一部原创儿童百科,填补了中国幼儿百科出版的空白。该书历经“怀胎”六年,经历了策划者踏实务实的构思,经历了作者费尽思量的打磨,经历了编辑精益求精的再创作,经历了绘图者精心的绘制,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和心血。成书至此,我们当怀感
期刊
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很有妙趣,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有种心态上的变化。可以用书中提及的一个字为例进行描述:“娃”字,原本在汉代,是形容成熟女子之意,可时间流逝,到了唐宋,娃摇身一变成了小姑娘的代言,到如今,娃娃二字,往往多用于婴儿。作者于是感慨地对其子女解释道“原来娃娃不是小孩子,这个字是从大人长、长、长、长回小孩子的。”也就是随着这个娃字,我们同时回归到了与张大春子女一般大的年龄,带着一颗虔诚
期刊
4月22日,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在成都举办“2010年中国儿童文学作家论坛”。现今我国儿童文学的创作与出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值得探讨的现象,儿童文学的价值观念正受到来自市场的严重冲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高洪波特地为此次论坛发来贺信,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和秦文君精心撰写了专题发言稿,金波、梅子涵、沈石溪以及方卫平、王泉根等国内一流儿童文学作
期刊
2010上海书展举行 与世博同行引人瞩目    本刊讯 (记者 王化兵 韩 阳) 8月11日,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拉开帷幕。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通过视频发表讲话。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茅临生,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郭义强出席并共同启动2010上海书展开幕仪式。  柳斌杰在视频讲话中对上海书展给予
期刊
在过去10多年里澳大利亚出版业取得长足发展,越来越多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推往国外,澳大利亚作家正努力在世界文学舞台中占有一席之地。尽管该国人口只有2000多万,但其出版“走出去”的势头十分强劲。  为扩大澳文学作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份额,支持澳出版业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以及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澳大利亚推出了“国际文学战略2008-2011”。该战略是在广泛征求行业意见的基础上,由澳大利亚艺术委员
期刊
一顿晚饭一个人花一千元港币到底是太贵还是太便宜?这得看你是从什么角度来看这顿饭了。假如你是一般食客,你或许会觉得这简直是穷奢极侈;但你若是一个餐饮业的行内人,你可能就会认为这一餐的取价恰到好处,甚至物超所值了。庄祖宜就是如此一位内行人,全靠她,我才知道香港星级餐馆真是艰苦经营,在那里吃饭实在是太过“划算”。而这位香港内行人,居然是个台湾女子。年前我在网上偶尔撞进庄祖宜的博客,看见“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