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历史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mgx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社会背景下,在历史教学中融入乡土历史是势在必然。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融入乡土历史,积极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着力于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乡土历史  初中历史教学  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实践探索
  乡土历史是指家乡或故乡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缩影,是教材中历史知识的具体补充;它丰富了乡土教材,进一步完善历史教材体系,扩展了历史教学的外延,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传承社会文明,凸显乡土文化特征。合理利用乡土历史并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的总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笔者就如何将乡土历史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历史课堂融入乡土历史的必要性
  乡土历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教材所讲述的历史只能是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与乡土历史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乡土历史融入到初中历史课堂,给予历史课堂有力的补充、史料佐证、历史解析,对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析、家国情怀这些历史核心素养有重大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当立足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利用乡土历史,积极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知识视野,着手局部,立足长远,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弘扬和传承乡土历史文化,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意识,让乡土历史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发挥推动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明确了地方课程资源在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促进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乡土历史作为历史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学生历史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结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的作用,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构建现代化的课程教育体系。由此可见,关于乡土历史的开发与利用,从国家层面开始就已经足够重视。而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需要,积极开发利用乡土历史,对于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乡土历史融入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探索乡土历史如何融入到历史教学,研究哪些内容适合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展开。
  (一)穿插式教学
  穿插式教学,即在使用教材时,当教材涉及本地区本民族乡土历史内容,教师可适当地补充穿插乡土历史的内容。使用穿插式教学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教材中没有的内容,教师可以补充讲述。如讲授七年级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有关秦朝历史时,结合历史沿革,向学生介绍秦朝時期的历史时,我们可以介绍本地区的历史。
  这种结合讲述穿插乡土历史的方法,优点是节约教学时间,便于学生把乡土历史放在整个祖国的背景中去认识,把故乡情和祖国恋结合起来。值得注意的是,穿插式讲授也有缺陷,使乡土历史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
  (二)专题式教学
  为了使学生对乡土历史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在不影响正常课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课本知识适当开展乡土历史的集中专题教学。这种方式能够反映乡土历史比较完整的面貌,给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但是,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需要注意乡土历史与历史教科书之间的联系,要让学生将其与课本的相应知识联系起来,不能让乡土历史孤立于历史知识之外。
  例如,在讲述抗日战争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熟悉家乡的历史,接受革命思想的教育,增强历史责任感,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简单的乡土历史专题式教学。为此,搜集了大量的乡土历史资料并作了遴选,形成了专题式教学提纲。其中,讲述怀集一中师生的抗日。
  1939年,怀集县县城常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曾有一个炸弹落在怀集一中(原名怀集中学)大礼堂背后的空地上。学校不能正常上课,疏散到兴贤、下郭祠堂上课。为了确保师生安全,1939年9月,学校迁到远离县城30公里外的泰来乡泰来寺和石册庙,边上课,边接受军事训练,不时要进行夜行军训练。课余时间,老师教学生唱救亡歌曲,还带学生演话剧,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情报名参军,怀集一中学生先后共有三批学生远赴印度、缅甸、滇西(云南西部)与美、英等国部队一起抗日。第三批参加了远征军有6人,邓章(邓尚灿)等人回忆起当年的战斗生活,内心依然热血沸腾。
  由于发生在本校怀集县第一中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扣动了学生的心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也给历史课堂全民族抗战以有力的佐证。
  (三)开展走访活动
  中国各地方都有自己丰富的乡土历史,包括名胜古迹、古遗址、古建筑、古墓、寺庙、
  纪念碑、博物馆,以及过去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通过走访活动,让学生从生动具体的、可触摸到的事例中,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存在,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烈士忠魂千秋在,革命精神万代传”。为了追思英烈,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2019年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怀集一中开展了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深入了解怀集革命战斗史和解放战争时期党组织活动,认真倾听邓拔奇、钱兴、植啟芬等革命先烈浴血奋战、顽强斗争、传播革命火种的英雄故事,感受革命先烈们为追求真理坚定信念、不畏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精神洗礼。
  通过缅怀先烈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重温了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让学生深刻感受了革命先烈为建设和平、民主社会而勇往直前的爱国情怀和大无畏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更好地激励同学们用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树立远大目标和崇高理想,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样的走访活动,更能够让学生深刻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很多人重视第一课堂,态度较为认真;而对待第二课堂相对而言就比较随意,导致活动质量不高。教师必须重视第二课堂的教育,提高第二课堂的质量,促使学生形成勤于动脑、动口、动手的习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例如,怀集一中开展“改革开放40周年”学生历史作品评比活动。为了庆祝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围绕怀集的乡土历史文化,结合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怀集一中初中历史备课组全体教师精心组织,开展了“改革开放40周年”学生历史作品评比和展览活动。作品的形式多样,有手工制作、手工画、绘画、手抄报、小论文、诗歌和视频制作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不同的创作形式勾勒了学生心中最美的画图;作品色彩亮丽、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果和新时代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共创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景。
  本次活动,使学生深刻感受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巨变,树立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他们的爱国爱家乡情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丰富了历史第二课堂活动;使历史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实现了历史学科的人文素养教育功能。
  总之,利用乡土历史,融入到历史教学,可以把祖国历史讲近了,把历史人物讲亲了,使学生增强了对家乡历史的认识,让学生的历史学习更有活力、更有趣味、更有实效。
  参考文献:
  茅志明. 浅谈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 科技风, 2014(15):186-187.徐燕.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融入乡土历史的必要性[J]. 教育评论, 1999(3):76-76.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不但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还承担着对班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任。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人才,已成为必然要求。而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的主要场所,班主任是对班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践行者。因此,班主任要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进而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性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之时,已经越来越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此可以及时地解决学生在学习当中存在的疑问。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行为特征,并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本文以自身教学经验为例,对初中数学教学当中互动式教学的应用进行了一番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初中数学;互动式教学;创建情境;问题互动;组织活动  在传
期刊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知识教育的进度,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符合。在过去的历史课堂当中,只注重对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并且教学方法也是以单一的灌输法为主,忽略了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也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难以实现。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抗日战争》为例,探讨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高中
期刊
摘要: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同时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初中语文教学应遵循语言发展规律,提高朗读教学占整个语文课堂的比重。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具体策略,望能够促进朗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情境;指导;感悟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长期存在着“重整体轻阶段”“重技巧轻实践”“重朗读轻引导”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正
期刊
摘要:在我国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中,包含许多中外名著、古典文学,其中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中篇小说作品《老人与海》被录选在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第一单元中,《老人与海》作品中主要讲述老人桑迪亚哥已经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在出海第八十五天时出现了转机,老人经过与鲨鱼三天两夜的争斗,最终收获到重达一千五白多磅的大马林鱼的故事,而在高中教材内容中主要节选于老人与鲨鱼经过三天两夜的争斗,最终收获而归的故事。为了
期刊
摘要:初中数学是初中教学当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成效,实现数学的精准化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同时还可以极大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水准。为此,我们的教师在展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时,需要对教学的精准化建设予以重视,通过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精准化,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实现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有效构建。  关键词:初中数学;精准化教学;教
期刊
摘要:在高中阶段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古诗文教学以其独特的音韵变化、情景描绘和情感流露对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体验美的方式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进行影响,使学生有更高的审美创造力。本文对高中阶段利用古诗文进行审美教育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教学途径  审美教育的要点在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感受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的能力,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美
期刊
摘要:一直以来,语文都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写作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重视。但仔细审视实际教学效果,可以发现其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学生作文空洞无物、缺乏感情、“凑字数”的现象比较严重等,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从放开写作限制、联系现实生活、重视读写结合等方面,浅谈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
期刊
摘要:语文是人类记录生活的符号,它反映在古代,是古诗;反应在现代是白话文,其都是在记录人们对生活、人生和社会的方方面面的感触。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建立语文知识与留守儿童认知之间的连接,让留守儿童在浩如烟海的语文学习中感受爱,表达爱,树立爱,提升留守儿童对生活的热情,对学习的热爱,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让语文之爱撒满留守儿童的心间。  关键词:小学语文;留守儿童;爱的教育  随着城镇化的
期刊
摘要:微课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为教师转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将微课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无论是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充分激发,亦或是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笔者就立足自身教学实践与感悟,对如何将微课与高中生物教学深度融合这一问题作以分析探讨,旨在进一步深化生物教学改革,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微课;融合  随着移动通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