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海南版25分制(可改为山东版18分制、广东版15分制)】
孟宪实谈历史教育
学者孟宪实与作家阿城联手创作的电视剧《贞观之治》,叫好却不叫座。单讲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就有可能是一部“和尚戏”,为此他们曾设计了两条辅线——窦建德的女儿进宫替父报仇,却与李世民陷入爱情纠葛;李元吉一子侥幸逃脱劫难,辗转民间,最后入宫,掀动各种阴谋。宫廷、政变、复仇、情爱,所有吸引眼球的戏剧元素都具备了,可距离历史也就越来越远了。要收视率,还是要历史,孟宪实他们咬牙选择了后者。
相形之下,《贞观长歌》更叫座。身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的孟宪实不以为然:“我认为历史资源与自然环境一样,应该合理开发,杜绝污染。”
“原罪”的驱动力
后人基本都以唐太宗李世民为皇帝楷模,赞扬他从善如流,广为纳谏,创造贞观之治。
这些业绩,让人很难把李世民与玄武门杀兄挟父的那个人联系在一起。孟宪实认为,李世民正是对玄武门“原罪”耿耿于怀,在这件事的鞭策下,他才借鉴历史,实行仁政,励精图治。
有史料为证。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主持修《晋书》,他亲自为王羲之传记写了几段史评,感慨道:“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
“一日之恶”与“三年之善”,相去天壤,可是人们为什么总是更重视前者呢?李世民认为这不公平。孟宪实认为,李世民是在为自己鸣不平。他的“一日之恶”只能是玄武门之变,“三年之善”当然是贞观之治。
《二十四史》有八部史书主要是在贞观时期完成的。身为皇帝的李世民非常在意后人会怎么看待他,从他对历史的熟悉程度,能看出他是在寻找自己的历史定位。他能客观指出,秦始皇有点迷信,汉武帝有些穷兵黩武。他还说就打天下来看,只有汉光武帝可以与自己媲美,只是光武帝登基时已三十多岁,他自己则18岁上战场,28岁当皇帝。
历史教育的虚无
孟宪实有感于,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曾经有那么一段开明美好的时光。“在古代帝王中,像李世民那样理性运用最高国家权力的,独一无二。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家来说,了解历史、懂得历史是基本素质。我们现在的历史学变成纯学术,象牙塔里面的摆设,距离现实比较遥远。”
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重实用、轻素质的大氛围下,历史教育的位置正在逐步萎缩。“中学历史教科书,就像政治教育,只是灌输了一些片面的历史观点和概念,讲知识少,阻碍了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自己的历史。”
进入大学后,《中国通史》干脆没有列入必修课,过去北大中文系与历史系一起上通史课,现在非历史专业的历史课程比例都在压缩。“大概是考虑到历史学没什么用吧”,孟宪实认为理想的历史教育,应该让学生们看到真实的历史过程,而不是经过“剪辑”的。
在日本,第一流的历史学家像谷川道雄,都会参与中学教科书编写工作。1996年,孟宪实到日本访问,看到当地一所中学设有古典课程,讲的全是中国《论语》、《孟子》、诸子百家。他很诧异日本人为什么会对中国这些传统文化感兴趣。被告知中国是儒家的故乡。“而我们距离这种教育太遥远了,我们现存教育体制中没有这部分。现在中学生、大学生了解西方比中国历史还要多,读外语的课外读物,讲的都是西方的风土人情。”
(节选自2007年5月31日《南方周末》)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用“辅线”一词,含蓄地讥讽当下电视剧片面追求收视率而背离历史史实的错误做法。
B.具备了宫廷、政变、复仇、情爱等诸多吸引眼球的戏剧元素是《贞观长歌》更叫座的主要原因。
C.后人由于对史实缺少足够的了解,所以多以唐太宗李世民为皇帝楷模,赞扬他从善如流,广为纳谏。
D.作者认为,中学历史教科书,就像政治教育,讲知识少,阻碍了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自己的历史。
E.文章由一部历史剧的创作引申谈及整个历史教育,表达了孟宪实对我国历史普及的思考与期望。
2.作者指出,“《二十四史》有八部史书主要是在贞观时期完成”意在说明什么?(4分)
3.文章中反映出孟宪实什么样的历史观?试举例说明。(5分)
4.对日本学生而言,中国的诸子百家作品也是外国读物,日本国内是否也会有学者指出这是民族虚无主义?作者为什么会说得这么沉痛?试作简要分析。(6分)
5.电视剧《贞观之治》为什么“叫好却不叫座”?什么人在“叫好”?什么人才“叫座”?这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问题?结合你的看法,谈谈如何面对这种现状。(5分)
参考答案
1.AD(A项不是当下所有电视剧都是历史剧,非历史剧则谈不上“背离历史史实”;D项不是文章作者的观点。)
2.①李世民在和过去君王的比较中寻找自己的历史定位。②为后人留下可靠的历史借鉴。
3.①客观真实地对待历史,开发历史,如电视剧《贞观之治》的编写;②深入细致地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如对唐太宗李世民“仁政”的心理剖析;③要做好历史教育的传承,饱含热情地实行历史教育,如对日本历史教科书编写的看法。
4.不会。这是日本在有完善的本民族历史教育机制基础上的拓展教育,而这所拓展的正是我们历史中的精华,可是,我们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及邻邦,所以作者说得沉痛。
5.电视剧《贞观之治》“叫好却不叫座”是因为它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但是缺少吸引眼球的元素。“叫好”的是少数有历史良知的学者,“叫座”的一般都是社会普通观众。这反映了我们历史教育的虚无。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要深刻反思,积极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借鉴外国优秀的做法,唤起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探究成分,意思正确酌情给分)
二、【山东版18分制(可改为广东版15分制)】
我们是这样亲密
紫霞路的常客是党内作家冯雪峰。他每次来找瞿秋白谈工作或取文稿,都带来一些文坛的新的信息。他们经常谈到鲁迅,这不仅是因为谈左联工作,必定联系到他,更主要的是瞿秋白十分敬慕鲁迅。他总要问:鲁迅近来好么?鲁迅在写什么?鲁迅对工作有什么意见?冯雪峰见到鲁迅时,也经常谈起瞿秋白,转告瞿秋白对左联工作的意见。冯雪峰后来说:“在两人没有见面以前,秋白同志已经是一看到我,就是‘鲁迅,鲁迅’地谈着鲁迅先生,对他表示着那么热情了。在鲁迅先生也是差不多。”
1931年11月间,《毁灭》译本出版。就在这不久,瞿秋白在对照俄文原著校读后,于12月5日,写了一封长达六千字的长信,欣喜地说:
你译的《毁灭》出版,当然是中国文艺生活里面的极可纪念的事迹。你的译文,的确是非常忠实的,为着光明而斗争的人,不能够不是刻苦而负责的。……你的努力——我以及大家都希望这种努力变成团体的——应当继续,应当扩大,应当加深。所以我也许和你自己一样,看着这本《毁灭》,简直非常得激动,我爱它,像爱自己的儿女一样……
12月28日,鲁迅写回信给瞿秋白,热情地说:“看见你那关于翻译的信以后,使我非常高兴。”“我真如你来信所说那样,就像亲生的儿子一般爱他,并且由他想到儿子的儿子。……不过我也和你的意思一样,以为这只是一点小小的胜利,所以也很希望多人合力的更来绍介。”
在这两封信中,瞿秋白和鲁迅都以“敬爱的同志”相称。这在鲁迅是极少有的。由此可知,两人的友谊,是何等深厚!
瞿秋白和鲁迅的第一次见面,据瞿秋白夫人杨之华回忆,是在1932年夏天。一天早饭后,瞿秋白由冯雪峰陪同,高兴地去北川公寓拜访鲁迅,两个好朋友终于见面了。瞿秋白回到家中,还处于兴奋状态。他告诉杨之华说,彼此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他邀请鲁迅全家一道来紫霞路作客,鲁迅愉快地接受邀请。许广平对两人这次会见的情景,作了生动的描绘:“鲁迅对这一位稀客,款待之如久别重逢有许多话要说的老朋友,又如毫无隔阂的亲人骨肉一样,真是至亲相见,不须拘礼的样子。总之,有谁看到过从外面携回几尾鱼儿,忽然放到水池中见了水的洋洋得意之状的吗?那情形就仿佛相似。”“鲁迅和秋白同志从日常生活,战争带来的不安定,彼此的遭遇,到文学战线上的情况,都一个接一个地滔滔不绝无话不谈,生怕时光过去得太快了似的。”杨之华说:有一段时间,鲁迅几乎每天到东照里来看我们,和秋白谈论政治、时事、文艺各方面的事情,乐而忘返。我们见到他,像在海阔天空中吸着新鲜空气、享受着温暖的阳光一样。秋白一见鲁迅就立即改变了不爱说话的性情。两人边说边笑,有时哈哈大笑,驱走了像牢笼似的小亭子间里不自由的闷人气氛。(杨之华《回忆秋白》)许广平说:有时晚间,秋白同志也来倾谈一番。老实说,我们感觉少不了这样的朋友。这样具有正义感、具有真理的光芒照射着人们的人,我们时刻也不愿离开!有时晚间附近面包店烤好热烘烘的面包时,我们往往趁热送去,借此亲炙一番,看到他们平安无事了,这一天也就睡得更香甜安稳了。(许广平《鲁迅回忆录》)
鲁迅和瞿秋白之间披肝沥胆、生死与共的友谊,摆脱了世俗的利害,达到了圣洁的境界。它在中国革命史和文学史上,留下了最有光彩,最有诗情,最有意义的篇章。
(节选自陈铁健《从书生到领袖——瞿秋白》第十二章
《圣洁的友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从文章里看,为什么瞿秋白那么关注鲁迅的意见?(4分)
2.这篇文章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请具体分析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瞿秋白与鲁迅的友谊是圣洁的?(4分)
4.瞿秋白与鲁迅密切交往期间,在党内正受到王明等人的迫害,党外正受到国民党特务的追捕,处境非常危险。这篇文章为什么没有谈这些?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1)瞿秋白十分敬慕鲁迅。(2)鲁迅是个刻苦而负责的人。(3)鲁迅是个为着光明而斗争的人。(4)鲁迅的工作在为团体作引导和榜样。
2.这篇文章最大的写作特色是引用。一共有三种引用:一是当事人自己的书信,二是当事人妻子的回忆,三是当事人朋友的回忆。这样写的好处是真实性强,有现场感,有说服力。
3.(1)他们有着共同的“为着光明而斗争”的人生目标。(2)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3)他们都是有着正义感、具有真理光芒的人。(4)他们的友谊披肝沥胆、生死与共,摆脱了世俗的利害。
4.探究题。探究的方向主要有两个:(1)围绕人物关注的话题所体现的精神境界。(2)围绕写作技巧方面的集中笔墨塑造人物。
三、【海南版25分制(可改为山东版18分制、广东版15分制)】
《读书》新的十年有新时代的烙印
由汪晖、黄平执掌的《读书》,近年来一直是知识界争论的热点,作为一个万众瞩目的公共平台,它的思想倾向、文风、作者群的改变将无一例外地成为公众话题。作为刊物掌舵人,无疑是形成刊物变化的原因之一。带着众多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黄平。
有些问题用美的文字处理不了
新京报:一部分读者认为,这些年来的《读书》学究气太重,学院气息太浓,你怎么看?
黄平:这当然不是我们的初衷。即使是有些比较艰深、学术性很强的文章,如果没有一定的感召力,别人是不会读的。晦涩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首先还是时代的问题。有的问题可能是原有的很美的文字处理不了的。
新京报:为什么处理不了?
黄平:如果我们承认中国正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在社会、经济、政治、
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
文化、法律乃至于环境、个人生活、思维与交往方式等全方位的巨变,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也是少有的。有些文章也许很晦涩,但是这些问题本身对我们这个时代来说太重要了。作者要完全吃透了再消化,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希望把《读书》办成有中国文化底蕴和中国语言美学意义上的杂志。但越来越难了,很多新一辈作者不仅文言文训练差,白话文也表示不那么好,外文更够呛。
新京报:从事实判断来说,你们执掌的《读书》引发的讨论也好,专题也好,所涉及的范围比前两个时代都扩大了,这是你们既定的计划吗?
黄平:计划谈不上。我参与《读书》的编辑工作,有一点很明确,就想拓展它的领域。这一方面是时代要求,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关心时代、当下,不关心我们的左邻右舍,缺乏世界眼光,那么我们这个清高其实是假的,真正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的任何尖锐挑战,至于你的回应是不是那么正确,能否被别人接受,那是另外的问题。
新京报: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读者看到一些没有想到的新问题,新知识,新观点,但可能带来了另外一种效应,比如过于分散,没有重点了。
黄平:第一,《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不是专业性的;第二,它又是思想、文化类的。在这两个定位下,是否应该一定有一个不分散的东西,这是一个问题。比如,你可以集中到文史哲,甚至文史哲里面只讨论史,那就不是《读书》了。
新京报:一些批评认为,《读书》没有抓住当下社会最核心的问题……
黄平:怎么批评都行,不过有些批评者可能是没有认真读《读书》,只要客观地看看,我觉得应该很清楚,它对当代、当下甚至部分超前问题的警觉、讨论和尖锐性是有的。
《读书》的包容性有自己的特点
新京报:有一些读者认为《读书》的包容性没有那么强了,你怎么看?
黄平:如果一些朋友把《读书》定位或者预期为某一方阵营刊物,那么《读书》可能会让他们失望。我们希望它是百家的,而不是一家的。在这种情况下,听一些、发表一些不是这个阵营里面的人的文章,对于完善自己的思想是有好处的,真正的思想一定是在不同意你的人的论辩中形成和完善的。我们觉得,80年代的共识被打破以后,变迁的一个结果就是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杂志要作为时代的反映,应该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另外,这10年来,我们有意为之的就是开辟一些新领域,找到一些新作者。对我们来说,《读书》应该有多种声音。
(节选自2007年6月10日《新京报》)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黄平认为比较艰深、学术性很强的文章具有感召力,晦涩现象的存在是急剧变革的时代的问题,不是杂志自身的不足。
B.黄平认为杂志刊登的文章存在晦涩现象是迫不得已的,因为这些问题本身对研究时代格外重要,来不及进行言词的润饰。
C.现在的《读书》只有积极与时俱进拓展领域的目标,没有编辑计划,因为黄平认为计划的推敲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D.《读书》有着对当下部分超前问题的警觉、讨论和尖锐性,这正是编辑部宁可在其他方面有所欠缺也要孜孜以求的。
E.本文以万众瞩目的公共平台《读书》为例,通过其主要负责人的话语,表达了新时代学者、刊物的关注与追求。
2.你怎样看待黄平的“有些问题用美的文字处理不了”?(5分)
3.《读书》新的十年有哪些新时代的烙印?(5分)
4.作为主编,黄平有什么苦衷?(4分)
5.黄平认为《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它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那么你怎么看待它发表讨论考古问题的文章?它的这种做法是不是要逃避现实?(6分)
参考答案
1.AC(A项“比较艰深、学术性很强的文章具有感召力”的说法以偏概全;C项黄平认为“计划谈不上”不等于“没有编辑计划”。)
2.(1)赞同他的观点:多元时代,观点难以完全统一,也没必要一时完全统一;信息时代,为了及时传递最快的反应,来不及用美的文字去处理。(2)不赞同他的观点:这是一种对读者不负责任的托辞;这是一种无力编辑出一流杂志、无力组织好一流作者队伍的托辞。(探究题,有观点,说出可以信服的理由即可。)
3.(1)思想倾向、文风、作者群的改变;(2)有些文章晦涩难懂,学究气太重,学院气太浓;(3)积极回应当下思想的一些尖锐挑战;(4)打破共识,拓展认知领域,发表多种声音。
4.(1)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功底渐差的作者群,无法实现自己的编辑思想;(2)发表的关于超前问题的讨论不被一些人理解。
5.(1)发表讨论考古问题的文章符合主编拓展领域的编辑思路,符合综合性杂志的定位;(2)考古学常常有实质性的进步,发表这方面的文章是一种文化普及;(3)考古学的一些发现,可能会改变我们过去几千年对历史的认识,这不但不是逃避现实,而且正是面对当下。
孟宪实谈历史教育
学者孟宪实与作家阿城联手创作的电视剧《贞观之治》,叫好却不叫座。单讲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就有可能是一部“和尚戏”,为此他们曾设计了两条辅线——窦建德的女儿进宫替父报仇,却与李世民陷入爱情纠葛;李元吉一子侥幸逃脱劫难,辗转民间,最后入宫,掀动各种阴谋。宫廷、政变、复仇、情爱,所有吸引眼球的戏剧元素都具备了,可距离历史也就越来越远了。要收视率,还是要历史,孟宪实他们咬牙选择了后者。
相形之下,《贞观长歌》更叫座。身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的孟宪实不以为然:“我认为历史资源与自然环境一样,应该合理开发,杜绝污染。”
“原罪”的驱动力
后人基本都以唐太宗李世民为皇帝楷模,赞扬他从善如流,广为纳谏,创造贞观之治。
这些业绩,让人很难把李世民与玄武门杀兄挟父的那个人联系在一起。孟宪实认为,李世民正是对玄武门“原罪”耿耿于怀,在这件事的鞭策下,他才借鉴历史,实行仁政,励精图治。
有史料为证。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主持修《晋书》,他亲自为王羲之传记写了几段史评,感慨道:“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
“一日之恶”与“三年之善”,相去天壤,可是人们为什么总是更重视前者呢?李世民认为这不公平。孟宪实认为,李世民是在为自己鸣不平。他的“一日之恶”只能是玄武门之变,“三年之善”当然是贞观之治。
《二十四史》有八部史书主要是在贞观时期完成的。身为皇帝的李世民非常在意后人会怎么看待他,从他对历史的熟悉程度,能看出他是在寻找自己的历史定位。他能客观指出,秦始皇有点迷信,汉武帝有些穷兵黩武。他还说就打天下来看,只有汉光武帝可以与自己媲美,只是光武帝登基时已三十多岁,他自己则18岁上战场,28岁当皇帝。
历史教育的虚无
孟宪实有感于,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曾经有那么一段开明美好的时光。“在古代帝王中,像李世民那样理性运用最高国家权力的,独一无二。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家来说,了解历史、懂得历史是基本素质。我们现在的历史学变成纯学术,象牙塔里面的摆设,距离现实比较遥远。”
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重实用、轻素质的大氛围下,历史教育的位置正在逐步萎缩。“中学历史教科书,就像政治教育,只是灌输了一些片面的历史观点和概念,讲知识少,阻碍了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自己的历史。”
进入大学后,《中国通史》干脆没有列入必修课,过去北大中文系与历史系一起上通史课,现在非历史专业的历史课程比例都在压缩。“大概是考虑到历史学没什么用吧”,孟宪实认为理想的历史教育,应该让学生们看到真实的历史过程,而不是经过“剪辑”的。
在日本,第一流的历史学家像谷川道雄,都会参与中学教科书编写工作。1996年,孟宪实到日本访问,看到当地一所中学设有古典课程,讲的全是中国《论语》、《孟子》、诸子百家。他很诧异日本人为什么会对中国这些传统文化感兴趣。被告知中国是儒家的故乡。“而我们距离这种教育太遥远了,我们现存教育体制中没有这部分。现在中学生、大学生了解西方比中国历史还要多,读外语的课外读物,讲的都是西方的风土人情。”
(节选自2007年5月31日《南方周末》)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用“辅线”一词,含蓄地讥讽当下电视剧片面追求收视率而背离历史史实的错误做法。
B.具备了宫廷、政变、复仇、情爱等诸多吸引眼球的戏剧元素是《贞观长歌》更叫座的主要原因。
C.后人由于对史实缺少足够的了解,所以多以唐太宗李世民为皇帝楷模,赞扬他从善如流,广为纳谏。
D.作者认为,中学历史教科书,就像政治教育,讲知识少,阻碍了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自己的历史。
E.文章由一部历史剧的创作引申谈及整个历史教育,表达了孟宪实对我国历史普及的思考与期望。
2.作者指出,“《二十四史》有八部史书主要是在贞观时期完成”意在说明什么?(4分)
3.文章中反映出孟宪实什么样的历史观?试举例说明。(5分)
4.对日本学生而言,中国的诸子百家作品也是外国读物,日本国内是否也会有学者指出这是民族虚无主义?作者为什么会说得这么沉痛?试作简要分析。(6分)
5.电视剧《贞观之治》为什么“叫好却不叫座”?什么人在“叫好”?什么人才“叫座”?这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问题?结合你的看法,谈谈如何面对这种现状。(5分)
参考答案
1.AD(A项不是当下所有电视剧都是历史剧,非历史剧则谈不上“背离历史史实”;D项不是文章作者的观点。)
2.①李世民在和过去君王的比较中寻找自己的历史定位。②为后人留下可靠的历史借鉴。
3.①客观真实地对待历史,开发历史,如电视剧《贞观之治》的编写;②深入细致地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如对唐太宗李世民“仁政”的心理剖析;③要做好历史教育的传承,饱含热情地实行历史教育,如对日本历史教科书编写的看法。
4.不会。这是日本在有完善的本民族历史教育机制基础上的拓展教育,而这所拓展的正是我们历史中的精华,可是,我们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及邻邦,所以作者说得沉痛。
5.电视剧《贞观之治》“叫好却不叫座”是因为它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但是缺少吸引眼球的元素。“叫好”的是少数有历史良知的学者,“叫座”的一般都是社会普通观众。这反映了我们历史教育的虚无。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要深刻反思,积极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借鉴外国优秀的做法,唤起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探究成分,意思正确酌情给分)
二、【山东版18分制(可改为广东版15分制)】
我们是这样亲密
紫霞路的常客是党内作家冯雪峰。他每次来找瞿秋白谈工作或取文稿,都带来一些文坛的新的信息。他们经常谈到鲁迅,这不仅是因为谈左联工作,必定联系到他,更主要的是瞿秋白十分敬慕鲁迅。他总要问:鲁迅近来好么?鲁迅在写什么?鲁迅对工作有什么意见?冯雪峰见到鲁迅时,也经常谈起瞿秋白,转告瞿秋白对左联工作的意见。冯雪峰后来说:“在两人没有见面以前,秋白同志已经是一看到我,就是‘鲁迅,鲁迅’地谈着鲁迅先生,对他表示着那么热情了。在鲁迅先生也是差不多。”
1931年11月间,《毁灭》译本出版。就在这不久,瞿秋白在对照俄文原著校读后,于12月5日,写了一封长达六千字的长信,欣喜地说:
你译的《毁灭》出版,当然是中国文艺生活里面的极可纪念的事迹。你的译文,的确是非常忠实的,为着光明而斗争的人,不能够不是刻苦而负责的。……你的努力——我以及大家都希望这种努力变成团体的——应当继续,应当扩大,应当加深。所以我也许和你自己一样,看着这本《毁灭》,简直非常得激动,我爱它,像爱自己的儿女一样……
12月28日,鲁迅写回信给瞿秋白,热情地说:“看见你那关于翻译的信以后,使我非常高兴。”“我真如你来信所说那样,就像亲生的儿子一般爱他,并且由他想到儿子的儿子。……不过我也和你的意思一样,以为这只是一点小小的胜利,所以也很希望多人合力的更来绍介。”
在这两封信中,瞿秋白和鲁迅都以“敬爱的同志”相称。这在鲁迅是极少有的。由此可知,两人的友谊,是何等深厚!
瞿秋白和鲁迅的第一次见面,据瞿秋白夫人杨之华回忆,是在1932年夏天。一天早饭后,瞿秋白由冯雪峰陪同,高兴地去北川公寓拜访鲁迅,两个好朋友终于见面了。瞿秋白回到家中,还处于兴奋状态。他告诉杨之华说,彼此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他邀请鲁迅全家一道来紫霞路作客,鲁迅愉快地接受邀请。许广平对两人这次会见的情景,作了生动的描绘:“鲁迅对这一位稀客,款待之如久别重逢有许多话要说的老朋友,又如毫无隔阂的亲人骨肉一样,真是至亲相见,不须拘礼的样子。总之,有谁看到过从外面携回几尾鱼儿,忽然放到水池中见了水的洋洋得意之状的吗?那情形就仿佛相似。”“鲁迅和秋白同志从日常生活,战争带来的不安定,彼此的遭遇,到文学战线上的情况,都一个接一个地滔滔不绝无话不谈,生怕时光过去得太快了似的。”杨之华说:有一段时间,鲁迅几乎每天到东照里来看我们,和秋白谈论政治、时事、文艺各方面的事情,乐而忘返。我们见到他,像在海阔天空中吸着新鲜空气、享受着温暖的阳光一样。秋白一见鲁迅就立即改变了不爱说话的性情。两人边说边笑,有时哈哈大笑,驱走了像牢笼似的小亭子间里不自由的闷人气氛。(杨之华《回忆秋白》)许广平说:有时晚间,秋白同志也来倾谈一番。老实说,我们感觉少不了这样的朋友。这样具有正义感、具有真理的光芒照射着人们的人,我们时刻也不愿离开!有时晚间附近面包店烤好热烘烘的面包时,我们往往趁热送去,借此亲炙一番,看到他们平安无事了,这一天也就睡得更香甜安稳了。(许广平《鲁迅回忆录》)
鲁迅和瞿秋白之间披肝沥胆、生死与共的友谊,摆脱了世俗的利害,达到了圣洁的境界。它在中国革命史和文学史上,留下了最有光彩,最有诗情,最有意义的篇章。
(节选自陈铁健《从书生到领袖——瞿秋白》第十二章
《圣洁的友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从文章里看,为什么瞿秋白那么关注鲁迅的意见?(4分)
2.这篇文章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请具体分析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瞿秋白与鲁迅的友谊是圣洁的?(4分)
4.瞿秋白与鲁迅密切交往期间,在党内正受到王明等人的迫害,党外正受到国民党特务的追捕,处境非常危险。这篇文章为什么没有谈这些?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1)瞿秋白十分敬慕鲁迅。(2)鲁迅是个刻苦而负责的人。(3)鲁迅是个为着光明而斗争的人。(4)鲁迅的工作在为团体作引导和榜样。
2.这篇文章最大的写作特色是引用。一共有三种引用:一是当事人自己的书信,二是当事人妻子的回忆,三是当事人朋友的回忆。这样写的好处是真实性强,有现场感,有说服力。
3.(1)他们有着共同的“为着光明而斗争”的人生目标。(2)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3)他们都是有着正义感、具有真理光芒的人。(4)他们的友谊披肝沥胆、生死与共,摆脱了世俗的利害。
4.探究题。探究的方向主要有两个:(1)围绕人物关注的话题所体现的精神境界。(2)围绕写作技巧方面的集中笔墨塑造人物。
三、【海南版25分制(可改为山东版18分制、广东版15分制)】
《读书》新的十年有新时代的烙印
由汪晖、黄平执掌的《读书》,近年来一直是知识界争论的热点,作为一个万众瞩目的公共平台,它的思想倾向、文风、作者群的改变将无一例外地成为公众话题。作为刊物掌舵人,无疑是形成刊物变化的原因之一。带着众多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黄平。
有些问题用美的文字处理不了
新京报:一部分读者认为,这些年来的《读书》学究气太重,学院气息太浓,你怎么看?
黄平:这当然不是我们的初衷。即使是有些比较艰深、学术性很强的文章,如果没有一定的感召力,别人是不会读的。晦涩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首先还是时代的问题。有的问题可能是原有的很美的文字处理不了的。
新京报:为什么处理不了?
黄平:如果我们承认中国正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在社会、经济、政治、
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
文化、法律乃至于环境、个人生活、思维与交往方式等全方位的巨变,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也是少有的。有些文章也许很晦涩,但是这些问题本身对我们这个时代来说太重要了。作者要完全吃透了再消化,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希望把《读书》办成有中国文化底蕴和中国语言美学意义上的杂志。但越来越难了,很多新一辈作者不仅文言文训练差,白话文也表示不那么好,外文更够呛。
新京报:从事实判断来说,你们执掌的《读书》引发的讨论也好,专题也好,所涉及的范围比前两个时代都扩大了,这是你们既定的计划吗?
黄平:计划谈不上。我参与《读书》的编辑工作,有一点很明确,就想拓展它的领域。这一方面是时代要求,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关心时代、当下,不关心我们的左邻右舍,缺乏世界眼光,那么我们这个清高其实是假的,真正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的任何尖锐挑战,至于你的回应是不是那么正确,能否被别人接受,那是另外的问题。
新京报: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读者看到一些没有想到的新问题,新知识,新观点,但可能带来了另外一种效应,比如过于分散,没有重点了。
黄平:第一,《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不是专业性的;第二,它又是思想、文化类的。在这两个定位下,是否应该一定有一个不分散的东西,这是一个问题。比如,你可以集中到文史哲,甚至文史哲里面只讨论史,那就不是《读书》了。
新京报:一些批评认为,《读书》没有抓住当下社会最核心的问题……
黄平:怎么批评都行,不过有些批评者可能是没有认真读《读书》,只要客观地看看,我觉得应该很清楚,它对当代、当下甚至部分超前问题的警觉、讨论和尖锐性是有的。
《读书》的包容性有自己的特点
新京报:有一些读者认为《读书》的包容性没有那么强了,你怎么看?
黄平:如果一些朋友把《读书》定位或者预期为某一方阵营刊物,那么《读书》可能会让他们失望。我们希望它是百家的,而不是一家的。在这种情况下,听一些、发表一些不是这个阵营里面的人的文章,对于完善自己的思想是有好处的,真正的思想一定是在不同意你的人的论辩中形成和完善的。我们觉得,80年代的共识被打破以后,变迁的一个结果就是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杂志要作为时代的反映,应该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另外,这10年来,我们有意为之的就是开辟一些新领域,找到一些新作者。对我们来说,《读书》应该有多种声音。
(节选自2007年6月10日《新京报》)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黄平认为比较艰深、学术性很强的文章具有感召力,晦涩现象的存在是急剧变革的时代的问题,不是杂志自身的不足。
B.黄平认为杂志刊登的文章存在晦涩现象是迫不得已的,因为这些问题本身对研究时代格外重要,来不及进行言词的润饰。
C.现在的《读书》只有积极与时俱进拓展领域的目标,没有编辑计划,因为黄平认为计划的推敲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D.《读书》有着对当下部分超前问题的警觉、讨论和尖锐性,这正是编辑部宁可在其他方面有所欠缺也要孜孜以求的。
E.本文以万众瞩目的公共平台《读书》为例,通过其主要负责人的话语,表达了新时代学者、刊物的关注与追求。
2.你怎样看待黄平的“有些问题用美的文字处理不了”?(5分)
3.《读书》新的十年有哪些新时代的烙印?(5分)
4.作为主编,黄平有什么苦衷?(4分)
5.黄平认为《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它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那么你怎么看待它发表讨论考古问题的文章?它的这种做法是不是要逃避现实?(6分)
参考答案
1.AC(A项“比较艰深、学术性很强的文章具有感召力”的说法以偏概全;C项黄平认为“计划谈不上”不等于“没有编辑计划”。)
2.(1)赞同他的观点:多元时代,观点难以完全统一,也没必要一时完全统一;信息时代,为了及时传递最快的反应,来不及用美的文字去处理。(2)不赞同他的观点:这是一种对读者不负责任的托辞;这是一种无力编辑出一流杂志、无力组织好一流作者队伍的托辞。(探究题,有观点,说出可以信服的理由即可。)
3.(1)思想倾向、文风、作者群的改变;(2)有些文章晦涩难懂,学究气太重,学院气太浓;(3)积极回应当下思想的一些尖锐挑战;(4)打破共识,拓展认知领域,发表多种声音。
4.(1)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功底渐差的作者群,无法实现自己的编辑思想;(2)发表的关于超前问题的讨论不被一些人理解。
5.(1)发表讨论考古问题的文章符合主编拓展领域的编辑思路,符合综合性杂志的定位;(2)考古学常常有实质性的进步,发表这方面的文章是一种文化普及;(3)考古学的一些发现,可能会改变我们过去几千年对历史的认识,这不但不是逃避现实,而且正是面对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