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眉初绽舞翩跹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法点拨
  
  新闻类语段的压缩一般包括拟写一句话新闻、新闻标题、标题新闻、导语、概括新闻主要内容或信息要点等。
  要准确地压缩必须先了解新闻的“五个W”,即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原因),这是新闻必须具备的五要素。压缩时一定要理清何人(包括单位)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事情经过结果怎样。
  
  具体方法和要求
  
  拟一句话新闻,要把握文段语意,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所谓关键信息,主要指读者最关心、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提炼时,要根据是否是读者最需要知道的内容,是否是目前最需要宣传的标准来考虑。既然是“新闻”,则应有时间、地点、事件、结果等基本要素;又因是“一句话”,就要简短、明白,把相关内容要点组织在一句话之中。
  新闻标题和导语在新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起着提挈全篇、浓缩文意的作用。因此必须简洁、确切、醒目,即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要求富有吸引力。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一行标题和多行標题之分。常有主标题、引题和副标题。引题放在主标题之前,用简明的文字引出主标题;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一般从宏观大方面着手;副标题(又称辅题、子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一般是从具体入手。
  拟写新闻标题,不但要突出主题,内容上也要扣住文段中心,而且还要使标题醒目,引人注意。因此,好的新闻标题,往往用词别具一格、结构工整,善于使用修辞方法等。
  一般说来标题较标题新闻更简洁,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句中通常不停顿,文末不用标点。
  新闻导语是长篇新闻报导的开头,常用一句话概括消息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要素。概括时注意要全面地涵盖新闻基本内容。
  概括新闻要点或主要内容。根据题意提取有关的信息,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容,筛选、概括出新闻主旨或主要内容。
  
  压缩语段练习
  1.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称“绕月工程不是‘天价’”。绕月探测工程从研制到建设,花费了14亿元,不是“天价”。
  14亿元,大概是14公里高速公路的造价。如果按照修地铁的话,可能也只能修两三公里。可我们修了38万公里从中国到月球的路,是一条真正的“天路”。
  整个工程的研制、建设,六千多人的队伍,二百多家单位,三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真正体现了“少花钱、办大事”的鲜明特色。
  工程花费不多跟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那就是充分利用成熟的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的装备和设施来开展。火箭、地面的设施、卫星平台和技术等,都是适应嫦娥一号卫星的要求做一部分修改。
  2.把下面这则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
  ——第一次探测月球。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首次开展对地球以外天体进行探测的飞行器,主要任务是携带有效载荷进入环月轨道对月球进行科学探测。
  ——第一次突破地球近地轨道。月球距离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万公里,从地球到达月球轨道至少需要10次较大的轨道控制,而神舟六号飞船仅需要3次左右的轨道控制。
  ——第一次为月球“画像”,真正用立体相机来获得月球三维影像。我国这次绕月探测工程的4个科学目标中,第一个科学目标即为获取月球的三维影像,而至今国际上还没有覆盖月球全球的三维照片。
  ——第一次探测月球表面元素。这次绕月探测工程的一项重要科学目标,是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及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对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和研究价值的元素含量与分布进行探测。我国将在美国探测的5种元素的基础上,再增加9种,共探测14种元素的分布。
  ——第一次利用微波辐射计探测月壤厚度及其分布。虽然以前对月探测也曾做过月壤厚度的测量,包括实地的测量,但真正对全月球月壤厚度的测量,目前还没有实现。
  ——第一次在航天器的测控中引入天文测量手段。我国目前的测控站只能支持近地航天器的测控,还没有专门的深空测控站,因此在绕月探测工程中引入了天文手段以补充现有航天测控网不足的方案。用于观测恒星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将在嫦娥一号卫星测控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次利用国际联网对航天器进行深控。欧洲空间局的库鲁站、新诺舍站、马斯帕拉马斯3个测控站,以及智利的CEE测控站,将采用国际通用的传输协议对嫦娥一号卫星提供测控支持。
  3. 阅读下面一则报道,请依据其内容为它写一个引题、主标题、副标题。
  引题(不超过10个字)——
  主标题(不超过10个字)——
  副标题(不超过20个字)——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将于24日至26日发射升空,意味着我国对遥远月球的探测正式迈出实质性步伐。根据有关规划,我国将在2020年前,分三步完成对月球的无人探测。
  第一步是对月球进行环绕遥感探测;第二步是实现软着陆探测器落在月球表面上,并实地考察月球;第三步,探测器不但要降落在月球表面,而且要从月球采集样品送回地球供人们研究。
  这三个步骤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绕”、“落”、“回”三部曲。
  探月三部曲实际就是三期工程。一期工程“绕月探测”于2004年通过国家立项。
  绕月探测。此次“嫦娥一号”发射探测执行的就是此项任务,将实现环绕月球飞行,对月球进行综合性探测。这将是我国航天器第一次追逐地球以外的另一个星球。
  月球软着落。我国探月二期工程将发射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实现月球车或机器人在月球上登陆,并在月球表面进行自动巡视考察。
  月球采样返回。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可以自动返回地球的返回器,它将在月面收集月壤和岩石,带回地球后供科学家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
  4. 请结合下面这段文字概括探月工程的主要任务。(不超过100个字)
  “作为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一步,绕月工程将完成4大科学目标。”绕月探测工程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透露,“这些目标的完成,将拉开我国深空探测新时代的序幕”。
  首先,利用CCD相机结合激光高度计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精细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和构造单元,初步编制月球三维地形图、地质图和构造纲要图,划分月球断裂和环形影像纲要图,并为月面软着陆提供参考依据。
  其次,通过γ/X射线谱仪和干涉程序光谱仪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不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为研究月球形成和演化历史、起源方式提供直接和有效的证据,为未来开发和利用月球资源提供依据。
  再次,利用微波辐射计探测月壤厚度及其分布,分析月壤成熟度与表面年龄的关系,概略估算月球表面氦-3的资源量。
  最后,探测4万至40万公里间地月空间环境。利用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低能离子探测器探测太阳宇宙线高能带电粒子和太阳风等离子体,研究太阳风和月球的相互作用,深入认识空间物理现象对地球空间以及对月球空间的影响。
  5. 阅读下面的消息,完成①②题。
  ①请概括“嫦娥一号”卫星开始出使月球的旅程。(不超过20个字)②请给这段文字拟个标题。
  伴随发射点火的巨大轰鸣,在长三甲“大力士”的托举下,“嫦娥”将首先被送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约5.1万公里、运行周期约为16小时的超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随着星箭分离,“嫦娥”将开始孤寂的旅程。接下来,整个飞行过程都将依靠“嫦娥一号”自身的控制系统与推进系统来实现。
  在发射完成后的7天时间里,“嫦娥一号”实际上是以一颗“地球轨道卫星”的面目,在调相轨道展开自己的旅行。
  但不同寻常的变化将有条不紊地发生:
  随着第1次远地点的加速,卫星的近地点高度将被抬高至600公里,但轨道周期仍为16小时。在16小时轨道运行总计数10小时之后,“嫦娥一号”卫星将进行第1次近地点加速,将自己送入周期为24小时的停泊轨道上。在这个轨道上,“嫦娥”将进行长达3天的“耐心”飞行。
  据悉,根据事先制定的预案,“嫦娥一号”卫星在停泊轨道上将有1~3天的“变量”。科研人员通过这样的设计以解决发射日期后延的问题,增加发射机会。“发射每延后一天,在24小时轨道的运行时间将减少一天。”“嫦娥一号”卫星副总设计师黄江川说。
  但平静只是暂时的。在停泊轨道飞行3天后,“嫦娥一号”将实施第2次近地点加速,将自己送入远地点高度12.8万公里、周期为48小时的大椭圆轨道。
  在這个轨道上,“嫦娥一号”将创下中国航天器到达的最远距离。
  10月31日,当“嫦娥一号”的飞行第3次“莅临”近地点的时候,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也将来临——此时,“嫦娥一号”将实施第3次近地点加速。顺利完成后,卫星的飞行速度将提高到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10.9公里/秒,进入远地点高度为38万公里的奔月轨道,开始向着月球飞去。
  专家指出,在奔向月球的飞行过程中,将根据测定轨的情况以及前几次变轨的情况,可能适当安排2~3次中途修正,使它能够按照预定的设计要求到达近月点。
  在地-月的通道上,“嫦娥”依然将孤独地飞行将近5个昼夜。
  经过长途跋涉,承载无数传说的月球将终于出现在“中国嫦娥”的眼前。此时,高速飞行的“嫦娥一号”卫星将放缓自己的脚步,开始第一次“刹车”制动,以使自己被月球捕获。
  也就在这一刻,月球将正式拥抱来自中国的“信使”。这一天,时间将被定格在“11月5日”。这一刹那,中国“嫦娥一号”将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
  激动人心的时刻之后,必须的调整仍将进行。经过第二次、第三次的制动,“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运行的椭圆轨道将逐步变为轨道周期127分钟、轨道高度200公里的环月轨道。
  至此,来自中国的“嫦娥”将正式进入为之精心选定的地方……用整整一年的时间,静静地萦绕、端详着那华夏子孙千年的梦想之地,并向远方的“亲人们”传递着她所看到的信息……
  6.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关键内容。(不超过15个字)
  对“设计寿命1年”的“嫦娥一号”卫星来说,一年后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主任胡浩透露:尚未确定。
  胡浩表示,所谓“嫦娥一号”卫星的寿命,主要是指卫星上的燃料支撑时间。胡浩说,卫星在距离月球200公里的工作轨道上运行,须不断地进行姿态调整,而发动机的工作就得消耗燃料。“卫星燃料一旦消耗完毕,将无法对它进行控制。按照它自己的运行,最后会掉到月球上去。”胡浩说。
  据了解,目前已有不少专家提出想法:如果卫星在发射飞行过程中一切都很顺利的话,当到达1年的设计寿命期限时,卫星依然有若干公斤的燃料,不妨尝试加力使它直接撞击月球表面。胡浩说:“但截至目前,这些只是设想,而且是建立在多个假设条件下的设想。”“对现在而言,‘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科学探测目标是最重要的。”
  7. 请给下面这段文字拟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14亿元:从2004年初立项研制,到2007年10月实施发射,绕月探测工程总投资14亿元人民币。
  14公里与100万公里:绕月探测工程所花费用,相当于修建14公里高速公路的费用,而嫦娥一号卫星飞到月球的总飞行距离将超过100万公里。
  10000人: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说,绕月探测工程的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五大系统中直接参与工程的科研人员约5000人,加上管理人员和相关单位的协作人员,共约10000人。
  103次: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03次飞行。
  10次点火:“嫦娥奔月”的路线由绕地、地月转移、绕月三段拼接而成,需要卫星发动机点火10次来实现。在绕地飞行段通过4次变轨,使卫星获得飞向月球的足够速度;在地月转移段,通过3次修正来精确瞄准月球;在绕月段通过3次近月制动来捕获月球,建立工作轨道。
  330小时:从火箭点火发射,到卫星建立绕月圆轨道,大约需要330小时。
  8与4:嫦娥一号卫星将携带8台探测设备,完成4大科学目标。
  2000条: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的奔月过程进行飞行控制,需要向卫星注入大约2000条指令。
  23000页: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开发嫦娥一号卫星任务控制软件系统,包含了实时处理、长期管理、轨道控制、数据存储、指挥显示、数字仿真、国际联网7个子系统。总共421份文件,98.8万行源代码,如果打印出来将有23000余页。
  8. 阅读下面一则报道,请依据其内容为它写一个引题和主标题。
  引题(不超过20个字)——
  主标题(不超过20个字)——
  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献上了一份厚礼。
  
  参考答案
  1. “嫦娥一号”从研制到建设花费仅14亿元。
  2. 嫦娥一号卫星创七项第一/我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将开创我国航天史上的多项第一。
  3. 嫦娥探月三部曲;绕→落→回;2020年前完成对月球无人探测。
  4. “嫦娥一号”将完成四大科学控测任务: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化学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5.①借力飞天——绕地而行——奔月之路——“嫦娥”绕月。②38万公里四步走。
  6. 1年后命运尚未确定/嫦娥一年后“命运”未定。
  7. 数字“嫦娥”见风采。
  8.千年飞天曾是梦想而今追月正是嫦娥/我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进入太空。
其他文献
一家三代坐在一块儿看电视。七十岁的爷爷想看新闻,近五十的父亲想看连续剧,二十岁的柳超要看超女比赛。  父亲说,这些电视台也怪了,非得把好看的节目凑到一起,就不能调整一下?柳超说,这叫“黄金时段”,是每家电视台争夺观众的最佳时间。爷爷打趣地说,老的不跟小的争,等会儿我看重播。父亲半开玩笑地说,我也算老的,不和小的争黄金时段,明天去租碟子慢慢欣赏。  爷爷一听不高兴地说,你才多大就认为自己老?父亲叹了
期刊
初读《嫁》,觉平淡。细细想来,很有味道。  春花长得怎样?“长得不好看”,“矮矮胖胖的个子,像个大冬瓜,脸上还有一块大胎印”。进一步认识,“长得丑,但心灵美”,“春花心灵手巧,工作又踏实”,是一个“高中生”。再进一步看,她爱阿牛,但阿牛父母嫌她丑;她爱村小学民办教师陈志,父母又不愿女儿填房;中年老板向她求婚,她拒绝了;最后,她与陈老师有情人终成眷属。一次次挫折,犹如一次次波浪,春花采撷了波尖的浪花
期刊
位于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是神秘的,神秘得连科学家也众说纷纭,猜想不断。然而,三星堆的神秘恰好为艺术审美提供了平台。宇宙万物的神秘永远挡不住人类审美想象的穿越。于是,便有了王剑冰先生这篇诗化散文《三星堆随感》。它以审美的眼光成功地穿越了“神秘莫测”的三星堆,将其中的诸多“神秘”妙笔点染成新颖别致的诗意图画。  阅读文学作品,享受美的沐浴往往是首要的。粗粗浏览《三星堆随感》,第一感觉就是一股浓浓诗意正面袭
期刊
“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暗点头。”写出文采斐然的文章,令读者颔首,甚至拍案叫绝,这大概是古今学子不变的追求。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采对于文章的重要性由此也可见一斑。如何彰显文采,使“朱衣”暗点头呢?    一、恰当运用修辞,使文章华丽。    修辞最易使语言生动,形象鲜明,表意丰沛,从而使文章文采斐然。  比如《明湖居听书》中这样写道:“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
期刊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绯红 诽谤 痱子 斐然成章  B.觊觎 发髻 扶乩 岌岌可危  C.愚昧 联袂 抹杀 厉兵秣马  D.商贾 假名 袈裟 戛然而止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期刊
[诗人逸事]    张继,字懿孙,生卒年月不详,中唐著名诗人。父祖都是词章大家,世代文业相传。他为官清正,为人直率,为诗爽利激越,清远自然,擅长写景抒情,其代表作《枫桥夜泊》名扬天下。  关于《枫桥夜泊》,有两则趣事: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认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语失实,“理有不通”,于是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笔墨官司,其后连陆游、唐寅、袁枚、甚至日本学者都参加了论战,他们实地考察,多方取证,为张继抱屈
期刊
命题展望    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笔者认为,2008年的高考作文,还会保持“开放中有限制”的基本特点,还会继续倡导自由表达、展示个性的写作。  具体说来,可能会有如下特点。  第一,时代色彩鲜明,现实性强。今后高考作文的命题,或许既和过去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一类的话题有共通之处(例如有利于表现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也会有所区别,将更加突出理性地面对现实和解决现实问
期刊
这是一篇很有意趣的短文,讲了几个女小学生之间的嫉妒与对立。“我”与琴学习成绩相仿,这种相仿没能使我们成为朋友,反倒成了敌人。谁都害怕对方超过自己,于是用尽心思孤立对方。嫉妒产生仇恨,仇恨又使人处心积虑地寻找对付敌人的方法。于是,这些本不该出现在少年时代的争吵、谩罵、互相贬损、算计、倾轧等行径接踵而来。事情的结果出人意料,战斗的双方两败俱伤,成绩普遍下降,都未考入理想的中学。  细细读来会发现这篇不
期刊
杜十娘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她美丽,善良,真诚,有智慧,有追求,但就是这样一个难得的女子最终怒沉江底。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杜十娘的爱情悲剧呢?有人认为是世俗观念最终导致了其悲剧结局,有人认为是李甲迫于父亲李布政的压力而始乱终弃,还有人认为孙富是罪魁祸首……笔者认为,杜十娘悲剧的结局最重要的在于她爱错了对象选错了人:李甲并不值得她爱,李甲也并不真心爱她。    一、从言谈行动,看李甲其人。    李甲出
期刊
我以为这篇散文,以雕琢胜,也以大气胜。  这篇散文,作者记叙的是和他的一个朋友的故事。文章里介绍了画家的客居环境和几幅画作;写了由品画引起的关于仇家的对话。文章的重点应该是在后半部分,作者和朋友的对话,交流,交锋,但这一部分却十分简洁,其实这就是要说的雕琢,一种雕琢后的精干。这种精干是以介绍朋友居住环境和详描油画作为基础的。朋友的住处在通州乡里,乡下是对喧闹的一种隔断,有一种离开京都繁华的清静,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