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导游口译有着区别于其他口译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目的论能很好地指导导游口译实践。导游口译的此种合目的性原则似乎与传统译论中追求“等值”的观念似乎背道而驰,但本文试图通过对导游口译在目的论框架下受到的文化制约与“等值”悖论进行辨析,让其在不同层面各得其所。
【关键词】导游口译;目的论;文化制约;等值论
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导游口译有着区别于其他口译的特殊性(如:“以游客为出发点”,“以传播本土文化为取向”等)。因此,导游口译的合目的性原则似乎與传统译论中追求“等值”的观念背道而驰。然而,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似是而非的矛盾,不过是其作用层面的问题,外延与内涵的纠葛。本文试图对导游口译在目的论框架下受到的文化制约与“等值”悖论进行辨析,让其在不同层面各得其所。
1.翻译标准之“等值论”与“目的论”
“对西方翻译活动和翻译理论的历史划分,西方翻译理论家常常莫衷一是。”(廖七一,2000:2)对翻译活动和翻译理论都没有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20世纪中叶之前,翻译研究基本上由“忠实”、“准确”等观念主导,大多是对许多翻译实践的经验、体会、见解和主张的总结。
功能派翻译理论家将翻译行为论与翻译目的论确立为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我们认为,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是从翻译行为的目的性出发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原则是“目的准则”:“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简而言之,就是‘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Reis andVermeer,1984:101;转引自Nord,2001:29)。该理论超越了传统的“等值”或“等效”的翻译观,看似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译学界的“直译”和“意译”、“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异化”与“归化”的二元对立。该理论认为:只要能达到翻译的目的,对原文既可以采用逐字直译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完全改写的方法,或者采用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翻译策略。而评价一篇译文的优劣,并非是看它对原文的等值程度(equivalence),包括功能等值,而是看它对于翻译目的的“适宜性(adequacy)”,即是否有助于在译语情境中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目的论重视对翻译行为过程本身的研究,提出了翻译过程的标准,即充分性(adequary)标准。赖斯和威密尔研究发现,词、短语或句子等语言单位之间的对等未必就能产生译文与原文整体上的对等,反之亦然。而且,前面提到过,为实现特定的目的或功能,有时不希望达到对等,因此,通过比较和对对等(equivalence)标准的扬弃,提出充分性作为翻译的最高标准。充分性指的是目标文本就翻译要求而言所具有的各种性质,翻译过程应该充分满足各项翻译要求。“充分性是与翻译行为过程有关的一个动态的概念,而对等是描述翻译结果的一个静态的概念。”( Nord,2001:35-36)赖斯和威密尔认为,充分性指的是译语文本同源语文本各语言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是翻译过程的基本参项,是翻译过程的标准;而对等指译语文本与源语文本处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但实现了相似的交际功能这个关系。所以,对等仅仅是充分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对等仅仅指的是译语文本实现源语文本交际功能的充分性。
“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尤其对导游口译有很大的实用意义和指导意义。目的论创新性地提出翻译目的性原则,但又不悖忠实性原则;主张翻译标准多元化,又重视语内和语际的连贯性;既强调译文的适应性与功能性,又体现文本类别的作用性(Nord,2001:27-37)。目的论看似否定或囊括了传统的“等值论”,使翻译的“等值”准则在实际的翻译实践中让渡于具体的翻译手段或目的。这种看似矛盾的“进步”是否在导游口译实践中颠覆传统呢?导游口译的合目的性特征,在受到文化因素制约的同时,是否也将遵守翻译“等值”原则。换言之,导游口译实践是否是“等值论”的反叛?
2. 导游口译之“目的论”与“等值论”
导游口译是口译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在对这一特殊文本的翻译过程中策略选择也异于一般的口译。因此,从原作的多元信息中进行选择,提取合目的性的有效信息翻译,达到文化交流,向游客翻译及推介的目的。为达到此目的,文化内涵及背景起着重要作用,游客感兴趣的,导游可推介的更多是其文化背景。因此,导游口译首当其冲地选择了翻译“目的论”作为其总的指导原则,那么这一选择是否与“等值论”的“忠实、对等”相矛盾呢?在导游口译中,“等值论”是否就失效了呢?
关系决定价值,差别产生意义。文化之间的差别与冲突,正好是导游口译的重心与突破口。导游口译要达到一种预期的言效(perlocutionary act),就不仅从文字上体现意蕴,还能产生让游客接受并欣赏的言后效果。要达到推介本土旅游资源特色为目的,如何平衡特色与冲突,只有调整其内涵参数,补充或换元的方式来实施导游口译。
接受理论看来,翻译(包括口译)应尽量传达原文民族形象和民族文化特色。符合忠实性原则的“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是翻译的根本目的,译者的任务就是尽量引导受众接受异域文化,译者的职责就是要使受众头脑中产生的形象及联想尽可能接近原文本的受众心中产生的作用。奈达的“等效翻译”原则,即译作尽量近似原作,译语读者对译文的感受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感受相同或大致相同,便是这个意思。因此,译者所追求的应该是语词间的“等值语”,而非“同一语”,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再现源语信息,即源语的“语义内容”(semantic content),而不强求形式上的一致(Nida,1964)。在翻译中,可以采用各种补偿手段再现原文的特有形象,但不应以译语形象去替换原文,否则会使上下文整体文化氛围发生冲突,失去一致性“我们需要的是深层结构和意义上的对等而非文化翻译”。由此可见,奈达的“等值”观,也并非强调译语与源语从形式到意义上的完全等值,而是通过不同的翻译途径与手段而达到在目的语受众与源语受众中近似或相同的效果,即“等效”。那么,如何能使译语受众与源语受众感同身受,不是仅仅控制文字、文化或目的这些参数就能实现的。在“等效”或“等值”的大框架下,对其所涵盖的内涵因素进行适当调整、变更是不违背“忠实、对等”或等值的。
3. 导游口译实践之文化制约与“等值论”
在导游翻译过程中,中西文化的差异和思维方式异同会给交际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导游译员的“文化大使”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如在三峡旅游中游客会参与划龙舟,那么“龙舟”若翻译成“dragon boat”,也同样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完全等值的翻译,也必须采用描述性方法或加注译法,向外国客人宣传本土文化中的屈原,棕子,端午节,等等文化内涵,所以导游口译更多地在实践操作层面体现其内涵上的差异性及特色性,但并不否定外延意义上的对等。
语言与文化关系紧密,美国语言学家指出:“语言的存在不能脱离文化,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虽然人类的共性是人类交际的基础,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地域、民族、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了文化的异质性,从而使翻译过程充满了矛盾,出现了“文化缺省”“文化冲突”的现象,例如“as white as snow”(白得像雪),对于冬天下雪的国家或地区而言是常识问题,但对某些终年无雪的赤道地区居民来说,却颇为困惑,因为他们从来没见过雪,更不知道它是什么颜色。同样 “龙”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帝王相联系,中华民族被称作“龙”的传人,而英语中的“龙”却是长着鹰爪和鹰翅,狮子的前脚和头,鱼鳞,羚羊角以及蛇尾,口中吐火的巨大怪物,这种被基督教视为恶魔化身的“龙”与象征伟大高贵的中国龙形成鲜明对比,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冲突无疑给翻译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对游客似乎也有不忠之嫌。因此,在同国外旅游者交往时,译者必须做到对原文中的背景知识正确理解并恰到好处地在译文中得以体现。
又如,杭州的导游翻译在向国外游客介绍风景名胜时,首先遇到的是如何翻译风景地名的问题。杭州有名的风景都有其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如“天下第三泉”的虎跑(páo)泉,译为Tiger-clawed Spring 或Tiger Spring 而非“Tiger-running Spring”,因为‘虎跑泉’的‘跑’念作‘páo’。相传唐代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有位法名性空的高僧云游至今日的虎跑寺,想栖禅于此,但一直苦于无水,准备迁走。夜里忽然梦见神仙相告:“南岳有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次日清晨,性空果见有二虎“跑地作泉”,泉水涌出。于是,他就建寺居住,并把此泉起名为“虎跑泉”。
当导游介绍西湖之畔的西泠印社——我国研究金石篆刻的著名学术团体时,汉三老石室是该社之精华,石室内收藏着素有“东南第一石”之称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如何向游客传达这(下转第64页)(上接第57页)一文化内涵,达到导游口译目的,“三老”的译法很重要。若将其以为“Three Old Men”或“Three Venerable”则完全背离了原义。“三老”既非三位老人,也非篆刻字,而是古代掌教化的乡官,西汉时有乡三老、县三老等。所以,此处音译为“sanlao”,再加上背景介绍,恐怕更符合导游口译的目的。
由此可见,若为了达到导游口译的目的,实现文化传播,调整内涵文化意义,是为了达到更大的翻译目的“等值”。表面上看似违背“忠实、对等”的导游口译,事实上是调整手段,达到更理想更高层面的“对等”与“忠实”。
4.结语
无论是笔译还是口译,凡是能称之为“翻译”,都是源语与目的语的转换,导游口译这一特殊的翻译形式也无法逃脱这一形式,也必须符合翻译的本质。语言要在文化中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而任何文化的翻译又脱离不了语言这一载体。翻译离不开对文化或目的等因素的考虑,但是文化与目的是翻译的属性而非本质,内涵而非外延。口译的源语文本相对较为灵活,而导游口译的源语文本更加灵活,且译语文本目的性更强。那么在导游口译实践活动中,更多的译者就选择目的论这一翻译策略来指导导游口译这一翻译活动。这并不背弃对原文本的“忠实”、“对等”,这只是内涵与与外延,本质与属性的关系而已。要达到推介本土旅游资源特色为目的,平衡文化特色与冲突,只有调整其内涵参数,补充或换元的方式来实施导游口译。因此,无论如何考虑或强调文化内涵或口译目的,导游口译仍然符合“忠实、对等”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 Gile, Daniel. (1995).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 Nord, Christiane. (2001).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陳刚.导游翻译中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J].中国翻译,1987(3),26-29.
[4]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 [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5]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 [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6]茌家飚.论导游口译中的跨文化交际 [J]. 高教论坛, 2005(5), 187-190.
[7]张美芳, 王克菲.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8]张美芳. 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9]张小平.从接受角度看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1)
作者简介:
刘科,贵阳学院外语系教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研究。
巫宏梅,贵阳学院外语系教师,主要从事语言学及翻译理论研究。
【关键词】导游口译;目的论;文化制约;等值论
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导游口译有着区别于其他口译的特殊性(如:“以游客为出发点”,“以传播本土文化为取向”等)。因此,导游口译的合目的性原则似乎與传统译论中追求“等值”的观念背道而驰。然而,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似是而非的矛盾,不过是其作用层面的问题,外延与内涵的纠葛。本文试图对导游口译在目的论框架下受到的文化制约与“等值”悖论进行辨析,让其在不同层面各得其所。
1.翻译标准之“等值论”与“目的论”
“对西方翻译活动和翻译理论的历史划分,西方翻译理论家常常莫衷一是。”(廖七一,2000:2)对翻译活动和翻译理论都没有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20世纪中叶之前,翻译研究基本上由“忠实”、“准确”等观念主导,大多是对许多翻译实践的经验、体会、见解和主张的总结。
功能派翻译理论家将翻译行为论与翻译目的论确立为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我们认为,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是从翻译行为的目的性出发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原则是“目的准则”:“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简而言之,就是‘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Reis andVermeer,1984:101;转引自Nord,2001:29)。该理论超越了传统的“等值”或“等效”的翻译观,看似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译学界的“直译”和“意译”、“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异化”与“归化”的二元对立。该理论认为:只要能达到翻译的目的,对原文既可以采用逐字直译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完全改写的方法,或者采用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翻译策略。而评价一篇译文的优劣,并非是看它对原文的等值程度(equivalence),包括功能等值,而是看它对于翻译目的的“适宜性(adequacy)”,即是否有助于在译语情境中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目的论重视对翻译行为过程本身的研究,提出了翻译过程的标准,即充分性(adequary)标准。赖斯和威密尔研究发现,词、短语或句子等语言单位之间的对等未必就能产生译文与原文整体上的对等,反之亦然。而且,前面提到过,为实现特定的目的或功能,有时不希望达到对等,因此,通过比较和对对等(equivalence)标准的扬弃,提出充分性作为翻译的最高标准。充分性指的是目标文本就翻译要求而言所具有的各种性质,翻译过程应该充分满足各项翻译要求。“充分性是与翻译行为过程有关的一个动态的概念,而对等是描述翻译结果的一个静态的概念。”( Nord,2001:35-36)赖斯和威密尔认为,充分性指的是译语文本同源语文本各语言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是翻译过程的基本参项,是翻译过程的标准;而对等指译语文本与源语文本处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但实现了相似的交际功能这个关系。所以,对等仅仅是充分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对等仅仅指的是译语文本实现源语文本交际功能的充分性。
“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尤其对导游口译有很大的实用意义和指导意义。目的论创新性地提出翻译目的性原则,但又不悖忠实性原则;主张翻译标准多元化,又重视语内和语际的连贯性;既强调译文的适应性与功能性,又体现文本类别的作用性(Nord,2001:27-37)。目的论看似否定或囊括了传统的“等值论”,使翻译的“等值”准则在实际的翻译实践中让渡于具体的翻译手段或目的。这种看似矛盾的“进步”是否在导游口译实践中颠覆传统呢?导游口译的合目的性特征,在受到文化因素制约的同时,是否也将遵守翻译“等值”原则。换言之,导游口译实践是否是“等值论”的反叛?
2. 导游口译之“目的论”与“等值论”
导游口译是口译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在对这一特殊文本的翻译过程中策略选择也异于一般的口译。因此,从原作的多元信息中进行选择,提取合目的性的有效信息翻译,达到文化交流,向游客翻译及推介的目的。为达到此目的,文化内涵及背景起着重要作用,游客感兴趣的,导游可推介的更多是其文化背景。因此,导游口译首当其冲地选择了翻译“目的论”作为其总的指导原则,那么这一选择是否与“等值论”的“忠实、对等”相矛盾呢?在导游口译中,“等值论”是否就失效了呢?
关系决定价值,差别产生意义。文化之间的差别与冲突,正好是导游口译的重心与突破口。导游口译要达到一种预期的言效(perlocutionary act),就不仅从文字上体现意蕴,还能产生让游客接受并欣赏的言后效果。要达到推介本土旅游资源特色为目的,如何平衡特色与冲突,只有调整其内涵参数,补充或换元的方式来实施导游口译。
接受理论看来,翻译(包括口译)应尽量传达原文民族形象和民族文化特色。符合忠实性原则的“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是翻译的根本目的,译者的任务就是尽量引导受众接受异域文化,译者的职责就是要使受众头脑中产生的形象及联想尽可能接近原文本的受众心中产生的作用。奈达的“等效翻译”原则,即译作尽量近似原作,译语读者对译文的感受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感受相同或大致相同,便是这个意思。因此,译者所追求的应该是语词间的“等值语”,而非“同一语”,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再现源语信息,即源语的“语义内容”(semantic content),而不强求形式上的一致(Nida,1964)。在翻译中,可以采用各种补偿手段再现原文的特有形象,但不应以译语形象去替换原文,否则会使上下文整体文化氛围发生冲突,失去一致性“我们需要的是深层结构和意义上的对等而非文化翻译”。由此可见,奈达的“等值”观,也并非强调译语与源语从形式到意义上的完全等值,而是通过不同的翻译途径与手段而达到在目的语受众与源语受众中近似或相同的效果,即“等效”。那么,如何能使译语受众与源语受众感同身受,不是仅仅控制文字、文化或目的这些参数就能实现的。在“等效”或“等值”的大框架下,对其所涵盖的内涵因素进行适当调整、变更是不违背“忠实、对等”或等值的。
3. 导游口译实践之文化制约与“等值论”
在导游翻译过程中,中西文化的差异和思维方式异同会给交际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导游译员的“文化大使”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如在三峡旅游中游客会参与划龙舟,那么“龙舟”若翻译成“dragon boat”,也同样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完全等值的翻译,也必须采用描述性方法或加注译法,向外国客人宣传本土文化中的屈原,棕子,端午节,等等文化内涵,所以导游口译更多地在实践操作层面体现其内涵上的差异性及特色性,但并不否定外延意义上的对等。
语言与文化关系紧密,美国语言学家指出:“语言的存在不能脱离文化,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虽然人类的共性是人类交际的基础,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地域、民族、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了文化的异质性,从而使翻译过程充满了矛盾,出现了“文化缺省”“文化冲突”的现象,例如“as white as snow”(白得像雪),对于冬天下雪的国家或地区而言是常识问题,但对某些终年无雪的赤道地区居民来说,却颇为困惑,因为他们从来没见过雪,更不知道它是什么颜色。同样 “龙”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帝王相联系,中华民族被称作“龙”的传人,而英语中的“龙”却是长着鹰爪和鹰翅,狮子的前脚和头,鱼鳞,羚羊角以及蛇尾,口中吐火的巨大怪物,这种被基督教视为恶魔化身的“龙”与象征伟大高贵的中国龙形成鲜明对比,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冲突无疑给翻译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对游客似乎也有不忠之嫌。因此,在同国外旅游者交往时,译者必须做到对原文中的背景知识正确理解并恰到好处地在译文中得以体现。
又如,杭州的导游翻译在向国外游客介绍风景名胜时,首先遇到的是如何翻译风景地名的问题。杭州有名的风景都有其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如“天下第三泉”的虎跑(páo)泉,译为Tiger-clawed Spring 或Tiger Spring 而非“Tiger-running Spring”,因为‘虎跑泉’的‘跑’念作‘páo’。相传唐代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有位法名性空的高僧云游至今日的虎跑寺,想栖禅于此,但一直苦于无水,准备迁走。夜里忽然梦见神仙相告:“南岳有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次日清晨,性空果见有二虎“跑地作泉”,泉水涌出。于是,他就建寺居住,并把此泉起名为“虎跑泉”。
当导游介绍西湖之畔的西泠印社——我国研究金石篆刻的著名学术团体时,汉三老石室是该社之精华,石室内收藏着素有“东南第一石”之称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如何向游客传达这(下转第64页)(上接第57页)一文化内涵,达到导游口译目的,“三老”的译法很重要。若将其以为“Three Old Men”或“Three Venerable”则完全背离了原义。“三老”既非三位老人,也非篆刻字,而是古代掌教化的乡官,西汉时有乡三老、县三老等。所以,此处音译为“sanlao”,再加上背景介绍,恐怕更符合导游口译的目的。
由此可见,若为了达到导游口译的目的,实现文化传播,调整内涵文化意义,是为了达到更大的翻译目的“等值”。表面上看似违背“忠实、对等”的导游口译,事实上是调整手段,达到更理想更高层面的“对等”与“忠实”。
4.结语
无论是笔译还是口译,凡是能称之为“翻译”,都是源语与目的语的转换,导游口译这一特殊的翻译形式也无法逃脱这一形式,也必须符合翻译的本质。语言要在文化中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而任何文化的翻译又脱离不了语言这一载体。翻译离不开对文化或目的等因素的考虑,但是文化与目的是翻译的属性而非本质,内涵而非外延。口译的源语文本相对较为灵活,而导游口译的源语文本更加灵活,且译语文本目的性更强。那么在导游口译实践活动中,更多的译者就选择目的论这一翻译策略来指导导游口译这一翻译活动。这并不背弃对原文本的“忠实”、“对等”,这只是内涵与与外延,本质与属性的关系而已。要达到推介本土旅游资源特色为目的,平衡文化特色与冲突,只有调整其内涵参数,补充或换元的方式来实施导游口译。因此,无论如何考虑或强调文化内涵或口译目的,导游口译仍然符合“忠实、对等”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 Gile, Daniel. (1995).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 Nord, Christiane. (2001).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陳刚.导游翻译中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J].中国翻译,1987(3),26-29.
[4]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 [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5]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 [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6]茌家飚.论导游口译中的跨文化交际 [J]. 高教论坛, 2005(5), 187-190.
[7]张美芳, 王克菲.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8]张美芳. 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9]张小平.从接受角度看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1)
作者简介:
刘科,贵阳学院外语系教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研究。
巫宏梅,贵阳学院外语系教师,主要从事语言学及翻译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