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方破晓之后,湛蓝的天幕一点一点的拉开,白云悠悠,丹诏小城醒来了,市井喧嚣中蕴藏着宁静悠远,参天的古榕,悠扬的潮乐,怡然自得的老人,蹒跚学步的孩子,一下子唤醒了我内心沉默的乡愁,穿过东关街斑驳的青石板路,诏安东岳庙在灿烂阳光的映衬下,显得如此光彩夺目气势恢宏,世间所有的狭隘、逼仄、空虚都将荡然无存,满心充溢的是庄严肃穆。
修缮后的东岳庙大门石匾上的“震岱灵宗”四字熠熠生辉,门口一对造型古朴的青石琚坐石狮静默了四百多年,仿佛历史老人阅尽人间沧海桑田。主宫前殿前廊、天井地面铺墁花岗岩条石,建筑室内都铺设红砖。宫内各金柱均为石柱,或墩接木柱,主殿和后殿石柱为梭柱,下承石础,做法不一。前殿梢间外檐隔墙制安各种青石花板,做工繁缛,其他部位的内外墙面均抹灰。主宫的前殿梁架为两架梁,余皆为三架梁。大木法式中,梁为月梁,斗为方斗,坐斗为瓜斗、狮象斗或船形剔花斗;拱有龙头拱和各种雕花异形拱,变化极为丰富;梁架间装饰较多的花板雀替,具有强烈的装饰作用;建筑屋面覆筒板瓦,均为燕尾脊式,各部位正垂脊和戗脊均剪粘脊饰,层次丰富,色彩艳丽,工艺精巧,我仿佛置身于一座闽南寺庙建筑的艺术殿堂,浓浓的中国古典味犹如狂涛巨浪冲击你的视线,让人目不暇接。
东岳庙的来历还和潮汕地区著名的民间故事“陈三五娘”有关,当年五娘为爱情勇敢地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毅然离家出走,五娘之父黄员外一路追寻女儿到诏安,最终无果后失望之余,倾其家财建了一座寺庙以赎前孽,即东岳庙的前身。后东岳庙作为诏安县祀典庙,每逢农历朔、望日,知县就率合邑文武属员进庙上香礼拜,祈祷风调雨顺百姓安康。后才逐渐演化为道佛结合,神祗多元化的庙宇(全庙大小神佛及其部属计124尊)。
我独自一人逡巡、祈祷,整个院落显得如此空阔辽远,一位干瘦的大爷从禅房中出来,他热情地招呼我喝茶,一杯清茶冲泡开来,淡淡的清香缭绕在红墙绿瓦间,一缕阳光洒落在大爷斑驳沧桑的脸上,淡定、从容。他要拿椅子给我坐,我却更喜欢坐在光滑的青石板上,这样我可以真切地触摸到历史。经大爷指引我才发现在天井左边走廊上堆放的两块条石,上面的字迹依稀可辨,似乎与大门石匾上的“震岱灵宗”相似,果然大爷介绍这可是乾隆御笔所题的门匾,本是由三块大理条石组成,可惜中间的一块已不知所踪了。抚摸着古朴苍劲的字体,辽远空阔的历史苍茫感在我心间蔓延,绿叶间一点一点的阳光漏下来,时空停止了。
天井走廊右边的一个缺了个口的“石脚桶”吸引了我的目光,中国自古就有“忠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中国妇女如果不能为夫家传宗接代就是一项莫大的罪过。前厅南殿供奉的注生娘娘传说灵验无比,为无数家庭接续了香火,改变无数妇女的命运。孩子满月时信众都要来答谢,并在“石脚桶”里给孩子洗满月,祈祷孩子无病无灾。如今残破的“石脚桶”注满了雨水,上面漂浮着一层绿苔,可又有谁知它曾经为无数新生命举行了庄严的洗礼,阳光照射下晃动的波光似乎还在昭示它辉煌的历史。
主殿上悬挂的“生灵保障”木匾,为明朝诏安知县夏宏所题,可惜涂上崭新的油漆却失去了它的古早味。殿门口的两个青石鼓还保留着那份古朴典雅,无任何的雕花纹饰,抚摸着冰凉的石鼓,悠远苍茫的历史味仿佛潺潺的溪水缓缓淌过心间。正中祀奉一尊三米高的“仁圣大帝”(俗称“岳王公”),两旁祀十殿阎罗和南北门星君。泰山神东岳大帝是道教神中专管人间生老病死的冥府之王,各尊神像法相庄严,让人不由心生敬畏之心,茫茫宇宙中人是如此的渺小,当人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时候就会把心交给神,心中有了神就找到了精神的归宿。当年那些漂泊海外的游子们“包东岳庙王公香火”保平安,薪火相传,如今信众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港澳台、新马泰等地信众尤多。东岳庙化成了无数游子永远的乡愁,每年回乡寻根访祖的华人华侨络绎不绝,这里是他们永远温暖的家。
穿过主殿,后殿佛厅面阔三间,一明两暗,明为佛厅,暗为禅房。殿祀三尊佛祖和观音菩萨,旁为十八罗汉。丝丝凉风渗透心间,缕缕梵音飘过耳际,心静下来了,世间所有的纷纷扰扰都飘荡到了九霄云外,留下的只有质朴本真,“修入三摩无声无臭;渡将一切大慈大悲。”摇曳的香火烛照心空,暮鼓晨钟中留下的只是满心的虔诚。
回望规模宏大神祗多元化的东岳庙,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人常怀敬畏之心,世界才会和平宁静,文明才会源远流长。
修缮后的东岳庙大门石匾上的“震岱灵宗”四字熠熠生辉,门口一对造型古朴的青石琚坐石狮静默了四百多年,仿佛历史老人阅尽人间沧海桑田。主宫前殿前廊、天井地面铺墁花岗岩条石,建筑室内都铺设红砖。宫内各金柱均为石柱,或墩接木柱,主殿和后殿石柱为梭柱,下承石础,做法不一。前殿梢间外檐隔墙制安各种青石花板,做工繁缛,其他部位的内外墙面均抹灰。主宫的前殿梁架为两架梁,余皆为三架梁。大木法式中,梁为月梁,斗为方斗,坐斗为瓜斗、狮象斗或船形剔花斗;拱有龙头拱和各种雕花异形拱,变化极为丰富;梁架间装饰较多的花板雀替,具有强烈的装饰作用;建筑屋面覆筒板瓦,均为燕尾脊式,各部位正垂脊和戗脊均剪粘脊饰,层次丰富,色彩艳丽,工艺精巧,我仿佛置身于一座闽南寺庙建筑的艺术殿堂,浓浓的中国古典味犹如狂涛巨浪冲击你的视线,让人目不暇接。
东岳庙的来历还和潮汕地区著名的民间故事“陈三五娘”有关,当年五娘为爱情勇敢地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毅然离家出走,五娘之父黄员外一路追寻女儿到诏安,最终无果后失望之余,倾其家财建了一座寺庙以赎前孽,即东岳庙的前身。后东岳庙作为诏安县祀典庙,每逢农历朔、望日,知县就率合邑文武属员进庙上香礼拜,祈祷风调雨顺百姓安康。后才逐渐演化为道佛结合,神祗多元化的庙宇(全庙大小神佛及其部属计124尊)。
我独自一人逡巡、祈祷,整个院落显得如此空阔辽远,一位干瘦的大爷从禅房中出来,他热情地招呼我喝茶,一杯清茶冲泡开来,淡淡的清香缭绕在红墙绿瓦间,一缕阳光洒落在大爷斑驳沧桑的脸上,淡定、从容。他要拿椅子给我坐,我却更喜欢坐在光滑的青石板上,这样我可以真切地触摸到历史。经大爷指引我才发现在天井左边走廊上堆放的两块条石,上面的字迹依稀可辨,似乎与大门石匾上的“震岱灵宗”相似,果然大爷介绍这可是乾隆御笔所题的门匾,本是由三块大理条石组成,可惜中间的一块已不知所踪了。抚摸着古朴苍劲的字体,辽远空阔的历史苍茫感在我心间蔓延,绿叶间一点一点的阳光漏下来,时空停止了。
天井走廊右边的一个缺了个口的“石脚桶”吸引了我的目光,中国自古就有“忠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中国妇女如果不能为夫家传宗接代就是一项莫大的罪过。前厅南殿供奉的注生娘娘传说灵验无比,为无数家庭接续了香火,改变无数妇女的命运。孩子满月时信众都要来答谢,并在“石脚桶”里给孩子洗满月,祈祷孩子无病无灾。如今残破的“石脚桶”注满了雨水,上面漂浮着一层绿苔,可又有谁知它曾经为无数新生命举行了庄严的洗礼,阳光照射下晃动的波光似乎还在昭示它辉煌的历史。
主殿上悬挂的“生灵保障”木匾,为明朝诏安知县夏宏所题,可惜涂上崭新的油漆却失去了它的古早味。殿门口的两个青石鼓还保留着那份古朴典雅,无任何的雕花纹饰,抚摸着冰凉的石鼓,悠远苍茫的历史味仿佛潺潺的溪水缓缓淌过心间。正中祀奉一尊三米高的“仁圣大帝”(俗称“岳王公”),两旁祀十殿阎罗和南北门星君。泰山神东岳大帝是道教神中专管人间生老病死的冥府之王,各尊神像法相庄严,让人不由心生敬畏之心,茫茫宇宙中人是如此的渺小,当人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时候就会把心交给神,心中有了神就找到了精神的归宿。当年那些漂泊海外的游子们“包东岳庙王公香火”保平安,薪火相传,如今信众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港澳台、新马泰等地信众尤多。东岳庙化成了无数游子永远的乡愁,每年回乡寻根访祖的华人华侨络绎不绝,这里是他们永远温暖的家。
穿过主殿,后殿佛厅面阔三间,一明两暗,明为佛厅,暗为禅房。殿祀三尊佛祖和观音菩萨,旁为十八罗汉。丝丝凉风渗透心间,缕缕梵音飘过耳际,心静下来了,世间所有的纷纷扰扰都飘荡到了九霄云外,留下的只有质朴本真,“修入三摩无声无臭;渡将一切大慈大悲。”摇曳的香火烛照心空,暮鼓晨钟中留下的只是满心的虔诚。
回望规模宏大神祗多元化的东岳庙,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人常怀敬畏之心,世界才会和平宁静,文明才会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