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一些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须知,中华民族也有自己的“圣诞节”,即每年的9月28日,那天是孔子诞辰。
几与孔子处在同一历史时期的左丘明在《春秋左氏传》中就已经把孔子尊为圣人了。《史记·孔子世家》结尾处的“太史公(司马迁)曰”:“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民间直呼孔子为“孔圣人”久矣。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孔子推举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200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议会通过决议,将孔子的生日9月28日定为“孔子日”,以纪念这位对人类教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贤。如今,孔子学院遍布全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将孔子诞辰设定为中国的“圣诞节”,具有极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
近年来,一些年轻人热衷于过的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也都是“洋节”。
须知,我们也有自己的母亲节。人大代表曾在两会上建议,把孟子出生的日子即农历的四月初二日设定为“中国母亲节”。孟母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孟母三迁,成就了中国的“亚圣”。将孟母诞下孟子的日子设定为“母亲节”,是对以孟母为代表的中国母亲们的致敬。我们也有自己的“父亲节”。1945年8月6日,上海《申报》发文《八八父亲节缘起》,把每年的八月八日设定为“八八父亲节”。“八八”,谐音“爸爸”,每年在“八八”这天隆重祝福父亲!我们也有自己的“情人节”,即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夫妻们和正在热恋中的情人们,在农历“七七”这天庆祝“情人节”,会联想到牛郎与织女那个极其感人的爱情故事,也会受到故事里忠贞爱情的感召,更会对“死生契阔,与子偕老”的誓言有深刻的体会!
对于洋节趋之若鹜的原因,一是稀里糊涂赶时髦。我们知道,盲目赶时髦,追潮流,是很容易流于浅薄的。二是不知道我们自己也有相对应的那些节日,这个板子应该打到“宣传”的屁股上,宣传不够,造成本土节日的“虚位”,众多“洋节”就乘虚而入了。我们的端午节、中秋节,家喻户晓,家家户户年年過,因为这两个节日一直处于“实位”状态,可见对于我们自己节日的宣传是非常重要的。三是有些节日如本土的“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等,立法确认有所滞后。
节日,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中华民族是兼容并包的民族,许多外来文化元素,早已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中。而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都非本土节日,我们不是都过得红红火火,情深意浓吗。
但吸收外来文化不可盲目,即如中国已经有了的节日,却不加重视、引导及实践,而是盲目地去过西方的节日,那就显得对自己的文化既无知又有点不那么自信了。
民族文化的自信,是民族文化之魂。
几与孔子处在同一历史时期的左丘明在《春秋左氏传》中就已经把孔子尊为圣人了。《史记·孔子世家》结尾处的“太史公(司马迁)曰”:“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民间直呼孔子为“孔圣人”久矣。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孔子推举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200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议会通过决议,将孔子的生日9月28日定为“孔子日”,以纪念这位对人类教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贤。如今,孔子学院遍布全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将孔子诞辰设定为中国的“圣诞节”,具有极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
近年来,一些年轻人热衷于过的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也都是“洋节”。
须知,我们也有自己的母亲节。人大代表曾在两会上建议,把孟子出生的日子即农历的四月初二日设定为“中国母亲节”。孟母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孟母三迁,成就了中国的“亚圣”。将孟母诞下孟子的日子设定为“母亲节”,是对以孟母为代表的中国母亲们的致敬。我们也有自己的“父亲节”。1945年8月6日,上海《申报》发文《八八父亲节缘起》,把每年的八月八日设定为“八八父亲节”。“八八”,谐音“爸爸”,每年在“八八”这天隆重祝福父亲!我们也有自己的“情人节”,即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夫妻们和正在热恋中的情人们,在农历“七七”这天庆祝“情人节”,会联想到牛郎与织女那个极其感人的爱情故事,也会受到故事里忠贞爱情的感召,更会对“死生契阔,与子偕老”的誓言有深刻的体会!
对于洋节趋之若鹜的原因,一是稀里糊涂赶时髦。我们知道,盲目赶时髦,追潮流,是很容易流于浅薄的。二是不知道我们自己也有相对应的那些节日,这个板子应该打到“宣传”的屁股上,宣传不够,造成本土节日的“虚位”,众多“洋节”就乘虚而入了。我们的端午节、中秋节,家喻户晓,家家户户年年過,因为这两个节日一直处于“实位”状态,可见对于我们自己节日的宣传是非常重要的。三是有些节日如本土的“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等,立法确认有所滞后。
节日,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中华民族是兼容并包的民族,许多外来文化元素,早已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中。而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都非本土节日,我们不是都过得红红火火,情深意浓吗。
但吸收外来文化不可盲目,即如中国已经有了的节日,却不加重视、引导及实践,而是盲目地去过西方的节日,那就显得对自己的文化既无知又有点不那么自信了。
民族文化的自信,是民族文化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