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研读 重组整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li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38-02
  教师能否对教材既做到准确理解,又能够灵活驾驭,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关键之一。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对比新旧教材,重组不同版本的教材,有助于教师深刻理解教材,深入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用活用好教材,让学生真正理解教材从中传递的知识结构与思想方法。
  策略一:对比研读,用活教材。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内容在新教材中的呈现方式、教学要求和学习方式相对于旧教材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对比研读一些传承和部分突破,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教材中的本质点。
  现以《对称》为例,人教版和2011版人教版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编排的比较为例进行阐述。
  1.新旧教材的比较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同一内容在新旧教材中教学目标定位的比较,可以为我们更好的组织教学打好基础。
  在教学设计之前,笔者围绕新旧教材关于“对称”的单元目标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简单的整理。
  通过整理,笔者发现在第一学段中,主要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为学生后续的学习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而对画对称轴及在方格纸上作图的定量刻画都放在了第二学段。由此,教师在教学“对称”时注重对概念的深度和难度。从表中可见,“对称”在新教材中减少了操作上的难度,像画对称轴,画对称图形的一半。由此带来的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那么教材对我们学生的要求降低了,那是不是意味着对知识点的降低呢?显然不是,那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准确把握住“对称”的本质属性——空间观念的建立。
  我们来看一下新旧版本下,对《对称》的不同处理:
  旧教材下的《对称》:
  课开始从实物(蝴蝶、脸谱、蜻蜓、图形)入手,根据实物学生找出对称图形的特征,再让学生操作剪一个对称图形,找、画不同图形的对称轴,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画出另一半。通过折、剪、画等活动来建立对称这个概念的。
  根据2011版课标对教材进行的调整,如何来构建“对称”空间概念,笔者是这样设计:
  让学生在给定方格纸上创造出一幅对称图形。(给定一个固定的直角三角形)
  要求:(1)在信封袋里找出合适的三角形摆一摆。(有3个不同形状大小的,其中②号三角形是和原图完全相同的。)
  (2)摆出对称图形后,找一找对称轴在哪里?
  (3)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学生展示创作作品
  很明显,大部分学生能较好理解“对称”的“形状”、“大小”这两个维度,但对于“位置”这个维度仅通过这几个图形还不够深入,因此笔者通过学生的错例,将错就错,把学生的错误放大,来进一步深入剖析“位置”这个点。
  根据学生的错题(拼成一个长方形),进一步研究长方形的对角线是否是对称轴,再进行和正方形进行比较得出原来正方形为什么有4条对称轴,而长方形却只有2条对称轴,从本质上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从而让学生改正如果对称轴是斜的话,那另一半到底在哪里,也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多元化地理解对称轴的位置可以是改变的。
  借着学生对“对称”有了一定的理解后,笔者顺势而下,让学生判断这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不是你能把它变成对称图形吗?
  学生发现要么移动对称轴或者移动一个三角形都能使之成为对称图形,到这里,笔者惊喜的发现我们的学生不仅能理解“对称”的第四个维度“距离”,还有了深刻的体验,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也有了质的提升。
  对教材的新旧对比和理解,笔者力求从形状、大小、位置、距离四个维度为求完善“对称”概念时,让学生在得到对“对称”概念理解的同时,对本课时的本质属性空间观念的培养可谓是水到渠成了。
  策略二:重组整合,活用教材。
  课程改革使教材呈现了“一标多本”的格局,由于不同的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理解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版本教材对同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产生了差异。这种群芳竞艳的局面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打开了广阔的空间。作为一线教师,如果能遨游其中,岂不美哉?
  总之,教材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媒介,我们教师既要全面了解教材的知识基础,又要对教材进行研思解读,还要有高于教材之上的审视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活用教材、用活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功能。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从重视“结果”过渡到重视“过程”,真正走向有效。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进程;拓宽学习的空间,有效补充课程资源,才能;传递真情实感,温暖成长的心灵,让品德课堂每一节都精彩。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教学设计 开放学习 真情实感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74-01  《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一课选自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穿越
期刊
【摘要】改变枯燥的英语阅读教学,把审美教育渗透到英语阅读教学中,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英语阅读文章的背景美、情感美和语句美三个方面阐述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对美的追求与发现,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关键词】阅读教学 审美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12-01  阅读课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阅读是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30-01  面对题型众多的中考试题,我们往往眼花缭乱,给人无法下手的感觉。殊不知很多情况下,许多题目都是换汤不换药,只要能静下心来,我们都可以从复杂多变的题型中找到基本题型。在这里仅探讨复杂图形中存在的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是比较特殊的基本图形,它的边和角都具有特殊的性质,如边的关系(勾股定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35-01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已成为一门必修课程,它是孩子开启21世纪的金钥匙。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促进其个性化发展,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觉得应以生为本,抓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点燃激情,激发兴趣,感染思维,激活灵感,还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45-02  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宗旨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给课程带来新的生机,给师生带来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始终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创设好恰当的、有趣的数学情境。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做法,谈几点创设情境的方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教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49-02  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了“国培计划(2012年)”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活动,这次学习机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在福建师范大学这个网络给予的学习平台上,我如饥似渴的吸收着知识的营养。专家精彩的理论解读让我受益匪浅,优秀的教学课例和点评让我耳目一新,在学习中不段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我
期刊
【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和技能的主阵地,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打造高效初中数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是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师的要求。为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68-01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地理上册《水资源》  【设计思想】突出人水关系,依据新课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人均水资源少、时空分布不均的基本国情,从而进行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教育。  【教材分析】  地位作用: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水资源又是最重要的,因为水孕育和维持着地
期刊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非常重要,将数学活动渗透到数学课堂中,以“小形式”在数学课堂中展示,使数学中许多抽象的定义、定理、公式等变得具体、易懂、有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由此引发的学习数学的能力是巨大的。  【关键词】课堂 数学活动 数学教学 精彩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