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宝宝福伦达 Vitessa 相机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h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胶片相机早已退出市场的今天,已经很少有年轻人知道福伦达这个品牌了。但几十年前,福伦达曾是个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著名品牌,创造过多项世界第一,有过辉煌的历史。虽然福伦达很多巧妙的设计并没有流行开来,但那些奇思妙想的相机却留了下来,引来后人啧啧称赞。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60多年前的福伦达Vitessa折叠型相机。
  另辟蹊径的双开门折叠相机
  Vitessa诞生在1950年,当时,德国相机制造业已经从战后的废墟重新崛起。福伦达在战争中受到的损失比其它德国相机公司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技术储备使它很快恢复了相机设计和制造能力。从1948年开始设计,仅两年的时间,福伦达就推出了全新的35毫米旁轴取景、固定镜头的Vitessa 双开门折叠相机。
  折叠相机很早就出现了,但无论是采用135还是120胶片的折叠相机,都采用一片镜头板向下或左右折叠的设计。1950年面市的Vitessa则另辟蹊径,采用了左右两片对称镜头板同时开合的方式,既减小了相机体积,又保证了镜头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同时,它的机身顶部右侧有一根可以伸出的天线般的金属杆。通过它实现胶卷过片、快门上弦、计数等多种功能。
  Vitessa的设计思想是:拍摄者在眼睛不离开取景器的情况下,通过左右手的配合完成快速拍摄。具体讲,拍摄者双手持机,右手拇指转动机身背部的对焦旋钮精确对焦,左手食指按动立杆过片并为快门上弦,最后右手食指按动快门拍摄。在不改变光圈、快门速度的条件下,两手配合可以实现每秒一张的快速拍摄,这在当时非常先进。即使改变焦距,眼睛也不用离开取景器。这样的设计特别适合拍摄运动物体,在完全手动的条件下实现快速拍摄。
  在1950年美国《摄影》杂志上刊登的Vitessa相机广告,上面有Vitessa相机的图片和一对拳击手比赛的照片,广告中写到:“漂亮的福伦达Vitessa 能够随时凝固拍摄对象。只要连续快速按动立
  杆,你就能拍到精美的连贯动作照片。这台小巧的35mm全金属联动测距相机能够连续拍摄,适合拍摄儿童、运动员、新闻事件和名人。拍摄如此简单,只要按动高高的立杆,你就能够过片、计数、上快门并防止重拍。Vitessa替你思考,不会错过任何美妙的场景。”
  除了设计先进,这台相机的其他配置也很给力:镜头是高素质的四组六片50mm F2 Ultron镜头、快门采用了当时最好的康班快速(Compur-Rapid),快门速度范围1s~1/500s、有联动对焦和手动视差调节装置,全金属机身,工艺精湛。
  天线宝宝
  Vitessa相机刚推出时,人们对它充满好奇,它真有广告里说得这么好吗?要知道,这相机着实不便宜,当年价格高达348马克或159美元!不过,还是有不少人被广告吸引,大胆尝试了这台双开门、带着高高“天线”的相机。1950年代中期的几年时间里,各种型号的Vitessa 竟然卖出了20多万台,可见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它的奇特造型赢得了不少外号,有人根据它的两扇小门叫它“谷仓门”,也有人根据那根立杆称它为“灯塔”,在中国,它也有个响亮的名字:石库门。
  “双开门”相机的确非常少见。Vitessa机身正面的两扇小门设计得非常漂亮,格外惹人喜爱。闪亮的不锈钢边框配黑色真皮,闭合时镜头缩进机身,只要按动相机快门,两扇小门就会自动弹开呈半开状态,同时机身右侧的过片杆也会自动弹出,这时稍稍用力向外扳动任意一扇小门,镜头就会完全弹出,进入工作状态。旋动机身背面的对焦旋钮进行对焦时,两扇小门也会由连杆带动随着镜头前后整体移动,关闭相机小门后,立杆也会缩回机身。这种通过折叠皮腔连接机身和镜头的设计使Vitessa在闭合后比一般固定镜头的35mm相机都要小,很容易放入外衣口袋中,非常便携。
  除了两扇小门,Vitessa最奇特的就是那根高高的“天线”。虽然它只能上下运动,却能完成多种功能。开始按下它时,首先会通过连杆触动机身背面一个按键,松开胶片压板,为过片做好准备;再向下按时,通过一根弹簧压迫螺旋轴将向下的力转化为横向的力带动过片齿轮和胶片轴过片,同时带动计数器走过一格;在“天线”下压的过程中,会同时压下快门上弦柄为快门上弦;在立杆回弹的过程中,会重新触动机身背面按键,压紧胶片,同时带动锁闭装置,防止重复按下立杆出现空片;按动快门进行拍摄之后,与立杆连接的连杆会松开快门按钮,防止重复曝光。一个简单的按压动作,就能通过纯机械装置完成如此众多功能,而且这套系统全部由可靠耐用的金属部件组成,故障率低,维修简单,不得不让人佩服Vitessa 设计者的高明。
  Vitessa相机都带有内置的联动对焦取景器,联动对焦技术在1950年代初期已经很成熟,能够将过去外置的对焦取景器缩小放进机身里,当时很多中高档相机都带有这种功能。从1952年开始,Vitessa 相机又增加了自动视差调节功能。福伦达的视差补偿技术一直很先进,在1933年面市的双镜头反光相机Superb中就采用了非常先进的自动视差补偿技术。Superb在近距离对焦时,下面的成像镜头保持不动,上面的取景镜头会随着拉近焦距逐渐向下倾斜,以补偿被拍摄物体在上下两颗镜头之间产生的纵向视差。相对双镜头相机Superb使用的技术,Vitessa的旁轴视差补偿技术更为简单实用,它是通过一根拉杆,在拉近焦距时逐渐改变取景器的角度,自动补偿近距离拍摄时镜头与旁轴取景器之间的横向视差。
  1950年推出的第一代Vitessa相机相对简单,不能自动调节视差,机顶也没有安装冷靴,机身后盖不能完全脱离机身,装卸胶卷比较麻烦。在随后几年里,这款相机不断改进,增加了自动调节视差功能,后盖也加以改进,增加了冷靴和机身挂钩。除了配有专业型50mm F2 Ultron镜头,又增加配备了普及型Color-Scopar F2.8 口径镜头和配备经济型Color-Scopar F3.5 口径镜头。1954年开始,Vitessa配备了应用硒光电池的内置测光表,并增加了自拍装置。从1950年到1957年,双开门的Vitessa一共开发了12种不同机型,同时还开发了与其配套的闪光灯、皮套、滤镜、近摄镜等。   匆忙的改进
  Vitessa 相机虽然方便实用,但是有个缺点,就是取景器很小,取景、对焦比较困难。福伦达曾经设计出一款带有大视窗取景器的Vitessa改进型,应用了同时期福伦达Vito BR型相机的1:1大视窗取景器,在Vitessa原来平滑的机身顶部安放了一个突出的取景器窗口,以改善取景效果。这款相机设计并不复杂,Vito BR的取景系统也是现成的,但是它还没有实际生产就夭折了。因为此时仅仅改进Vitessa的取景器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福伦达设计团队面临更为紧迫的形势,必须直面咄咄逼人的对手,对Vitessa做出根本性的改变。
  二战后,35mm规格胶片开始流行,以徕卡为代表的旁轴135相机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徕卡相机能方便地更换各种镜头来满足不同场合、不同拍摄对象的需要,特别是徕卡M系列在1954年的出现,给整个35mm小型相机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徕卡M系列相机可以换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明亮的取景器中带有不同焦距的取景框,超长的对焦行程能够更精确地测距,快速扳手过片能达到每秒两张的拍摄速度。所有这些指标都超过了Vitessa!另外,以徕卡为首的众多竞争者已经有了规格齐全的镜头群, Vitessa如何能够迎头赶上?于是,让Vitessa能够换镜头成了当务之急。
  1956年,能够更换镜头的Vitessa T 型相机终于面市,最大改变是将原有的双开门伸缩皮腔设计改为固定机身设计,其它部分几乎没做任何改变。它能使用4只特制的不同口径和焦距镜头:35mm Skoparet F3.4、50mm Color-Skopar F2.8、100mm Dynaret F4.8和135mm Super Dynaret F4。但是,匆忙应战的福伦达来不及对Vitessa T的取景器再做出相应改进,不得不用外接取景器来满足不同镜头的取景要求。仅从这一点上看,Vitessa T一开始在技术上就落后了徕卡M系列一大截。
  短暂的生命
  丢掉了双开门设计的Vitessa同时失去了原来优雅的身段,原本纤细的机身像增加了一个突出的肚腩,加上镜头后变得体态臃肿,没有了便携的优势。与同类相机比较,除了那根立杆再也没有什么其它特色。为了实现能够换镜头的目标,它失去了太多。被动地变革自然效果不佳,Vitessa T型只生产了42000台,与双开门机型相差甚远。更要命的是, Vitessa T 与福伦达自家至尊系列(Prominent Sys-
  tem)“撞机”了。
  福伦达至尊系列相机从原型机开始,就是能换镜头的旁轴相机,1950年面市后逐渐完善,镜头和配件都很丰富,并且已经有了自己忠实的用户群。Vitessa T与至尊系列在镜头焦段上是完全重复的,但是两个不同系列的镜头因接口不同而不能互换,给福伦达用户造成了选择困扰。已经拥有至尊型相机的用户基本不会购买Vitessa T,因为他们必须重新购买镜头。在继续开发新一代机型时,福伦达面临着痛苦的抉择:两个系列中不得不放弃一个。最后,开发较早、相对成熟、更受用户喜爱的至尊系列得以保留。而Vitessa系列,包括双开门的所有型号和固定机身的T型都在1950年代末停止了生产。到1960年代末期,Vitessa的名字又被重新启用,不过新相机已经完全是另外的模样了。
  尽管仓促应战,但福伦达凭着深厚的技术功力,在1959年就推出了带有快速过片扳手和大取景器,取景器内同样带有不同焦距内框的福伦达至尊II型(Prominent II)
  相机,其配套镜头素质也不逊于徕卡M镜头。可惜,它没能改变福伦达可换镜头旁轴相机的命运,只生产了几千台就停产了。在徕卡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福伦达选择了退却,从此再也没有开发过新的可更换镜头旁轴相机。
其他文献
截至2014年年末,总共17条线路的北京地铁,平均每日接送1100万人次上下班。行色匆匆的人流,在巨大的地下迷宫川流不息。地铁与每名乘客的生活息息相关,从A点到B点的旅程,承载着他们的生活、梦想、成长和喜怒哀乐。新华社摄影部国际照片编辑室的十几名编辑,一起做了一个手机地铁摄影的小项目,他们用手机记录自己搭乘地铁的日常见闻,讲述身边的地铁故事,也许这些画面对观者来说并无特别,但将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拼接
期刊
中国的摄影人如何能创作出具有“中国味道”的摄影作品?怎样把中国画的笔法和墨法引入摄影这种源自西方的技术和艺术中,从而使摄影作品能够表达中国哲学的意境和体现中国文化?这是陈大志思考的问题。  2009年才拿起相机的陈大志,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便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为风光摄影添上水墨意境。而且,他的摄影方法在中国摄影界还未有人尝试过。  追寻水墨形式美  看到陈大志的水墨摄影作品,很多人会联想到
期刊
我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老广告,并非是特别老的,也并非是特别有名,而是一些在特定历史时期,在特殊环境下产生的“小”商品广告。说到它们出现的时间,距今至多不过三十年;跟广告史比起来,三十多年真的不算很长,即便在广告业原本就不太发达的中国,三十多年也不算什么。但是别忘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广告史实际上是有一个断层的,这个断层也大约是三十年,即从1950到1980年代。广告史的这个断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
期刊
为何要将镜头对准动物?  如果将这些影像看作从自然中捕捉优美的形式、传播富有冲击力的生命符号,未免过于简单。  无论是赞美自然造物的神奇,讴歌生命的魅力,还是将照片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证据和武器;无论是拍摄强健的动物之王,还是关注弱小的花鸟鱼虫,以动物为对象的摄影都在帮助人们去探索认知那未知、或本已熟悉的世界。  同时,面对动物的摄影不仅让我们增长对自然的了解,也让我们改变对自然的观念和看法;它们借
期刊
冬季的呼伦贝尔是银色的世界,辽阔的大草原,连绵起伏的群山,纵横交错的河流、湖泊以及浩瀚无边的原始森林,都被白雪覆盖。没有了夏日的勃勃生机,却带给了摄影人一片纯净的天地。2014年岁末,摄影世界—佳能冬季摄影训练营再次出发,走入了奇幻的冰雪世界,用镜头捕捉下了呼伦贝尔的冬日美景。  冬季呼伦贝尔经典行程  我们每一次摄影训练营都精心设计独特的线路,让每一位成员遇见最美的风景。此行,呼伦贝尔著名摄影家
期刊
人像摄影大概是需求量最大的摄影类型了。不论是新闻报道,广告宣传,婚纱写真,还是个人简历,人像照片几乎无处不在。对于职业摄影师来说,拍摄人像的市场较大;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在各种场合拍摄人像是种生活乐趣。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拍好人像呢?“人像摄影室”是一个“老”栏目,几年来我们请过多位人像摄影名家与读者分享心得,刊发过不少人像摄影技法技巧。今年,我们会邀请一线摄影师为读者朋友们更有针对性地分享关
期刊
“我的角色是为灵长动物们代言。我拍摄这些动物肖像是为了表现它们的尊严和美丽,也通过这些照片让人感觉到自己与动物们存在着某种联系。”  “人们对动物在哪里生存以及它们的生存状态知之甚少。”在安妮·贝瑞的采访回复中,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天前,我还和朋友说起在哈尔滨极地馆里,第一次看到北极熊在水中快乐地游来游去,还在水下玩起橡胶轮胎,也是第一次看到企鹅们心情大好地在水中追逐嬉戏,与之前在北京见
期刊
思锐T-2005X便携式脚架在反折状态下长度仅有34厘米;材质方面,它采用硬度较高的铝合金材料,脚架的管径摸上去有点像铬钼钢管,非常硬,且管壁很厚,否则,这样一款最粗管径只有28毫米的铝合金脚架不会有1.8KG(云台自重0.36KG)的自重。尽管大自重会增加携带负担,但对提高脚架的稳定性有很大好处。经验证明,金属类材料相对于碳纤材料要更耐磕碰。  总体来说,这套思锐T-2005X脚架整体做工精致,
期刊
2013年夏天,杨圆圆来到波兰的克拉科夫。十天的旅行结束后, 她并未像一个旅行者,留下一叠明信片一般的风景照片;而是用影像提出疑问:在陌生之地,当旅行者只能停留很短的时间时,自身是否能与该地的历史时空发生关联?一座城市又如何通过遗留下的细节来告知到访者彼时此地的故事?  于是,杨圆圆试图把自己拍摄的照片、在当地二手市场收集的老照片和一些有意味的电影画面截图放在同一场域内发酵。在影像的相衬中,观者可
期刊
2012年7月,440页的生物学科普畅销书《蒙大拿的哺乳动物》第二次出版。这么一本介绍局部地区物种形态和行为特性的生物书之所以成为畅销书,其中的配图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摄影师是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生物学教授亚历山大·巴蒂耶夫(Alexander Badyaev),和其他科学家不同的是,他在动物摄影方面不仅得到同行认可,也得到了摄影界的赞誉,并获得很多自然摄影奖项,如2014年,他获得了第50届野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