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化的生活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anjing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后现代小说主要是通过事实与虚构的交叉融合来构建一个新的语境,作者力求在虚构的小说创作语境中打破文学艺术的边界,更多地去思考和探讨现实的现象与问题,由此涌现出一批具有后现代现实批判意义的经典之作,其中唐·德里罗所著的《白噪音》(2013年7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便是其中杰出的一本。《白噪音》是德里罗创作于1985年的长篇小说,整个小说置身于现代化的生存环境中,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白噪音》这部小说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整体环境的概述,主人公杰克生活在铁匠镇时,铁匠镇处在一个看似平静的环境当中,但无处不在的“波和辐射”却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工业化的文明下,人类的生存权利一步步被压抑,暴躁和毁灭的情绪暗流汹涌;第二部分是空中毒物事件,在一场化学泄漏事故发生之后,人们被笼罩在死亡威胁之中,小镇的居民们在高度恐慌的情绪中纷纷集体出逃,后来化学毒物被科学技术人员用微生物进行了消除,但吞噬了毒物的微生物又会不会有危害呢;第三部分将目光重新放回到家庭之中,透过妻子的药品来透视工业文明时代人与人关系的疏远和隔离,家庭成员之间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相互沟通往往也是通过电视或网络等。
  从小说主题上来说,德里罗的《白噪音》主要是对后现代文明社会中的工业过度开发、生态污染、媒介依赖、消费异化、家庭关系疏离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而形象的预见和描述,表现了德里罗对在后现代文明快速发展中人类文明异化的忧虑和批判。而在诸多异化中,德里罗始终将人类与工业文明放置在同一个语境中去讨论,并认为工业文明的过度侵蚀和发展,让人类身上人性化的部分逐渐剥离,逐渐被工业文明异化为一个符号,人类的消费行为、媒介选择、生活环境、情感关系等都在符号构成的工业时代中被同化为一体,人类文明的生存空间在工业物质文明的环境下越来越逼仄,越来越岌岌可危。机械以及后来诞生的科技,逐渐占据了人的生存空间,人在科技化的狂欢中逐渐迷失了自我,人的情感维系依赖于网络、电视、电影,喜欢往自己身上贴标签和符号,人的生存也依赖于各种科技化的设备和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會、人与科技产物之间的关系日渐符号化,人们在符号化的世界中很难找到彻底的真相,就像被微生物侵蚀的毒物一样,大多数的人根本无法确认毒物是否真的被清除,以及吞噬了毒物的微生物是否真的无害,显然人类正在被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中的权威符号所支配。
  除人的符号化之外,《白噪音》中更深层次地解读了消费的符号化,它将整个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们去审视自己沉溺于消费来获得精神满足的狂欢,人们不再是因为物质的物质属性而去消费,而是希望在物质上赋予它更多的精神意义和价值,从而通过消费来填充自己精神上的空白,可符号的能指和所指都是人为规定的,它是自定义的,是虚幻的,把符号的消费来填充自我精神的缺失,显然是以空补空,最后仍是空洞的人生,所谓的意义和价值最终还是迷失了。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父亲买了一个很长的麻绳,不是因为他需要它,而是他觉得它漂亮,如果有一天他的儿子问起这个麻绳,他便可以跟他夸耀它的产地、制造过程以及使用方法等,以显示他的知识丰富。但这条麻绳的知识也不是他儿子所需要的。符号化的消费本质上是无意义的、荒谬的,是人们对符号意义的过度阐释,是后现代文明社会知识被过度强调的后果。在后现代文明社会中,科技文明对知识的崇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人们迫不及待地去学习、去装作已知,但已知以外还有未知,真正想知道的无法知道,便只能拿身边符号化的知识消费来填充它。后现代社会中科技、知识、意义、价值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崇拜感,让人们不由得去追寻,但人们在获得的同时也感到畏惧,对未知的畏惧、对科技的畏惧、对意义和价值的畏惧等。笔者认为,崇拜与畏惧交织是后现代文明中符号化的生活给人们带来的最显著的两大感受,人们的物欲越来越强烈,但心里的洞却怎么也填不满。
  《白噪音》是一个至今读来仍振聋发聩的杰出作品,它以工业文明时代的符号消费为主要议论对象,描述的是一个符号化的生活,人变成了符号,物也变成了符号,人类都生活在符号的世界里,创造符号,追寻符号,成为符号,最终迷失在荒谬的符号化生活里。
  (刘琦/硕士,西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实验师)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对此,国家及政府充分强调了文化惠民的重要性,并认为在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文化应当更加深入群众,真正服务于群众,应当为民众积极向上的审美需求提供正能量的精神食粮,而大众传媒的发展正好适应了惠民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崔银河和崔燕共同编著的《大众传媒与文化》(2015年3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立足新形势下大众传播媒介及媒介传播文化的变革发展,
期刊
【摘要】“慢综艺”节目是适应文化需求的变化而出现的一种电视综艺形态,符合新时代精神发展的需要。尽管近两年“慢综艺”节目收视率和口碑都有不错的表现,可综艺节目常见的同质化、过度强调冲突、商业化过度等问题未能避免。借助消费文化的视角,提出深耕细作以丰富节目内涵、以“超真实”状态呈现慢生活、全景敞视“还”选择权给受众的“慢综艺”节目发展策略。  【关键词】消费文化;慢综艺;发展策略  2017年下半年,
期刊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教育改革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伐,将网络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中的各个领域和环节,给高校教育带来了创新性的变革,其中,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以及高校教育的网络化正是当前教育改革创新中的有力举措之一。武法提编著的《网络教育应用(第2版)》(2011年5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当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系列教材之一。基于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背景,网络教育应用在
期刊
新媒体环境下的专业英语教学正随着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平台创新的时代发展趋势发生着循序渐进的变革和发展,一方面新媒体改变了专业英语教学的环境和教学课程目标,充分强调了专业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应用性;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优势和新媒体资源优势也改变了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黄和斌和戴秀华共同编著的《英语语法新论》(2007年12月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阐述了英语语法研究中的重要成果,并在
期刊
【摘要】被誉为“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摄影家”“当今中国最有分量的摄影家之一”的吕楠,其作品将人文关怀诠释到了极致。与世无争的性格特点和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使吕楠成为中国纪实摄影师中的独行者和苦行僧。吕楠曾耗时15年拍摄了三部巅峰之作——《被遗忘的人:中国精神病人生存状况》《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缅北监狱》,这3部摄影作品在中国摄影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吕楠在作品中对于人性本质的精神解读超越了时间与
期刊
在新媒体传播语境中,视觉文化的转向给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视觉传达设计的创作理念和作品开始广泛融入新媒体环境下的新旧媒介渠道和平台中,有效增强了信息传播的视觉冲击力和凝聚力,显著提升了内容传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周静编著的《新媒体时代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2006年9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一书是现代艺术设计学科与传播学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研究成果。  从整体上来说,编者条分缕析地阐明
期刊
【摘要】中华古诗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精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随着新时代脚步的加快,弘扬和传承古诗词文化的任务越发艰巨。作为面向大众的重要传播途径的诗词类电视节目,如何创新才能推动中华古诗词文化的传承,是新时代亟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华古诗词文化;电视节目;创新;传播渠道;融合  2018年新春,由中央电视台原创的一档大型诗词类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成功热播,开播次日以9.4的
期刊
当我们讨论新时期以来舆论监督成败得失的时候,一些名记者及他们的名篇自然而然跃入我们的眼帘。笔者偶然读到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记者郝斌生的新闻作品集《雪地日记》《郝斌生文集》等,被其中大量带有舆论监督性质的批评性报道所吸引。后来又亲闻作者讲述舆论监督背后的一些奇闻逸事,激发了笔者对郝斌生舆论监督报道的研究兴趣。研究郝斌生的新闻生涯,分析他的舆论监督作品,管中窥豹,可见中国新闻人的担当意识、职业精神乃至
期刊
文化的传播是无处不在的,它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娱乐休闲等不同场景之中,而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语文既是我国传统语言文字、文学批评、语言交际交流的传统教学内容,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教育渠道和平台。由曹明海编著的《语文教育智慧论》(2001年12月由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解读了语文教育与文化精神、人本观念、个性心理、教学策略、审美策略和传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关系,通过语文教育智
期刊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选择学习和报考声乐专业的学生规模不断增加,文化艺术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由颜五湘所著的《声乐教学艺术与演唱实践》(2009年7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是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的经典教材之一,它以较为通俗的论述方法系统化地阐释了声乐艺术中的教学原则、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著者根据现代声乐教学和声乐演唱指导的相关需求,有针对性地挖掘了当前声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