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朗读能力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rum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就是把书面语言转换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的活动过程。它要求朗读者能准确、流利、入情、传情的再现文章的美,既是对文章的全面感知,又能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句的含义、文章的情感,更可以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所以朗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更是进行有效阅读的基础。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仍普遍存在老师在课堂上高谈阔论,学生做忠实听众的现象。课内外,中学生不会朗读、不懂朗读、不愿朗读,缺乏朗读的现象极其严重。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学生学会朗读,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真正实现以朗读促进阅读,以“美声”再现“美文”、再创“美文”,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阅读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许多老师十分重视让语文老师课堂书声琅琅,但实现这一目标是需要进行精心设计的。
   一、注重自读自悟
   初读课文,一定要充分,切忌指名学生一口气就把课文读完,便开始讲解,或齐读后教师蜻蜓点水式的点评,或来去匆匆的快速默读后教师就开始进行自己设计好的提问,这种朗读是无效的,无法展示学生朗读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朗读训练,巧妙的设置情境,激发学生想读的冲动,让学生发自内心愿意读,喜欢读,这就是朗读的第一步。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朗读诗歌,宜配乐激趣;赏析经典美文时,以范读激趣。教师充满激情的朗读,赢来的一定不只是赞赏,更多的是对学生朗读兴趣潜移默化的激励,此时要求学生朗读便水到渠成。
   二、注重精读品悟
   教师在朗读指导过程中应讲究一个“精”字,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和段落进行精心指导,方能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如:课文中词汇丰富、形象生动的句子;修辞手法用得贴切、精妙的句子;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句子;突出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这些就是教师应该花大力气进行朗读指导的对象。
   三、注重阅读共鸣
   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充分渲染朗读的气氛,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四、注重激励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朗读的评价既要恰如其分,又要妙笔生花,应以欣赏的眼光、朋友的口气、智者的明断对学生朗读宽容的进行评价,应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充分的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
   在不同的情况下,给予不同的评价。对于读得较好的学生,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和表扬,要以肯定鼓励、积极引导为主,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读得很好,听得出你已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对于读得一般的学生,教师也要先以表扬为主,指出其优点,然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指出朗读的问题之后,须教之有效的改进方法,最简单的方法便是点拨之后让该生按照指导方法再读,并加以激励。切忌不要对所有学生的朗读都是一句“很好!”而不做任何评价。在要求学生互相评价时,不能简单的一句“他读得好吗?”而要深入到“他读得好在哪里?”“为什么要将该种语气读出来?”总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对文本可能作出不同的“解读”,应充分激励,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朗读水平的提高便可实现。
   总之,只要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学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旋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才能为语文的教、学及运用奠定牢固的基础。
其他文献
在《新教育》这本书中,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我是语文教师,这个专业就是为阅读而生的。而我的备课方式、教学方式、作业方式、考试方式和评价方式是不是真的能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呢?那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离我到底有多远呢?  一、学生当下的阅读现状  学校方面,现行的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肯定让我们的学生读书的时间有
期刊
近几年来,课外阅读往往被教师、学生自觉不自觉的淡化、忽视。其结果是导致了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厌烦情绪,写作材料贫乏。因此,要改变这一现象,唯一的药方就是让学生走进课外阅读,抓好学生课外阅读实践,力争改变课外阅读被淡化的现象,着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呢?我认为读书要有效果就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眼到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7—9年级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兴趣、改进学法、突出重点把索然无味的文言文教学课堂变得兴味盎然成为关键。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可
期刊
“作文作文,写起头痛”,一提到作文,许多同学往往会皱眉头。面对作文题,搜肠刮肚,感到实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只好硬着头皮,东拉西扯地说上一些大话、空话,不但别人读了索然无味,就连自己读起来也觉得意兴全无。  然而,谁不希望自己写起文章来文思泉涌,一挥而就?谁又愿意老咬着笔杆“挤牙膏”?因此,迅速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不断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出了一
期刊
一、图画再现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或表现课文的中心,或揭示课文的重点,或描绘人物形象,或展现故事情节,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则会提高教学效率。《白鹭》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漠漠水田,白鹭伫立,映照其中,出现在课文的插图中。教学时,当图画出示后,激发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并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
期刊
兴趣是前进的动力,有了兴趣会让人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反之,没有兴趣会让人不思进取。学生要想学习好,就要有学习好的兴趣,这个兴趣就是一种美好的憧憬、向往、追求。许多孩子在学习的活动中,无法找到成功的感觉,因此就容易自我放弃,缺乏学习兴趣。孩子的一般性动机就是争取奖励、逃避处罚、取悦父母和老师、拥有操控环境的能力,希望有所作为的欲望。到底该如何提高孩子的这些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期刊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最大的心愿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生认真学,学的好。于是我们尽最大可能传道授业,但往往事与愿违,教师一味倾洒,学生反倒很不情愿,学生被动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那么如何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由不乐意学到热爱学,我认为教师的示范作用很关键。那么如何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让学生热爱学习?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示范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古人对“读”的作用的经典概括和诠释。可
期刊
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如果一个学生能把文章写得得心应手,应该说这个学生的语文程度就非常好了,即使有些理论知识他不掌握,他也能纯熟运用了。可如何指导学生作文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我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平时要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打好作文基础   舞台演出讲究“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作文也是如此,作文指导要从日常语文学习积累入手。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加强字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灵活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直观、快速、图像清晰、色彩丰富等优势,能有效的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下面就如何运用多媒体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开始,运用多媒体设置情境,多角度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可使他们尽快进入状态,集中注意力,为整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例如设计《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期刊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一个出色的开头就会为整堂课奠定成功的基调。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导入方法。   一、图片导入   初中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篇章都可以用图片导入,如《故宫博物馆》《桥》《华南虎》《海燕》等等,由学生在中国地图上寻找罗布泊的具体位置导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由“马”字的转变导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