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如果一个学生能把文章写得得心应手,应该说这个学生的语文程度就非常好了,即使有些理论知识他不掌握,他也能纯熟运用了。可如何指导学生作文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我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平时要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打好作文基础
舞台演出讲究“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作文也是如此,作文指导要从日常语文学习积累入手。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加强字词的记忆,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语言的欣赏品味。在课外阅读中,最好让学生抄写感兴趣的句段,或者剪切粘贴到一个采集本上。比如学习流沙河《理想》一文时,在让学生背诵诗歌的同时,可以同时背诵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一段名言。学习《孟子二章》时,把文中那六个人的事例记住,再背一背司马迁《报任安书》里的句子:“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对学生写议论文时进行举例论证大有裨益。这就是积累的功效。
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知识迁移等各种能力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学生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自己的所学所见化为所感所说,表达出来。比如让学生描写一朵花,没有相关的词汇是写不出来的,不会修辞方法是很难写得生动形象的,不会一点写法就会思路不清,结构不明的。那么怎么描写一朵花呢?词汇和修辞不说了,在这里就说说如何把平时课堂所学转化为构思写作能力吧。以前学的阿累的《一面》,里面对鲁迅先生有三处集中的外貌描写,由远到近,由粗到细,让学生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写法。结合学生小学学过的贺知章的诗歌《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体会前三句对柳的描写,同样有层次感,第一句写整棵树,第二句重点写枝条,第三句写柳叶,也是由远及近,由粗到细。学生就会思考,那描写花是不是一样可以这么写,他们还会设想很多种由远到近的情境,是写一朵花还是写一大片花。学生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写出三段描写花的文字来,至少思路和结构是没问题的。
如果学习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就更好了,课文其中一段写景的要求背诵,因为它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大的作用。指导学生更进一步想一想,能不能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起来,写花的时候,能不能再写写花枝,写写叶,写写果,能不能在写花的时候,顺便写写别的事物来衬托一下?在由远及近的观察过程中,如何调动不同的感觉器官来从形色味等不同的角度来写,又如何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穿插进去?能否写一写春夏秋冬各个季节花朵的细微不同,能不能写一写一天之内早中晚花朵形色味的区别?这样写完后不仅可以使文段在整体上保持思路不乱,还可以在每一段中写出层次感来。
最后再考虑句式的选择,修辞的运用,词语的斟酌,把花儿写得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当然如果学生的观察不细,知识储备不多,也要求写出蜜蜂在菊花丛中翩翩起舞的作文来,这更得靠老师的指导。
三、要求学生多练笔,各种文体,各种篇幅,各种写法
在三大基本文体之外,可以在教学时点拨,让学生练习童话、寓言、小说、散文、诗歌等体裁,日记或书信的形式也是不错的选择。提倡针对课文内容的仿写、改写、缩写、扩写、续写、读后感等。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老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仿写训练,比如学过《行道树》后,可以让学习把自己想象成一种动物或植物,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观察和体会生活,表达一个明确的中心。学过朱自清的《春》后,可以让学生仿写一篇《秋》,写一写秋叶、秋风、秋雨、秋实。当然仿写太像就类似于抄袭了,所以在“高仿”的基础上,逐渐进行仿构思,仿结构的训练,最终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改写对训练学生的思维也很有帮助。比如改变人称,把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改变视角,把以A为视角的文章改为以B为视角;改变体裁,把诗歌改成散文。
四、要有明确的写作计划,并且告诉学生训练的重点,学生也会有的放矢
每次作文时,都要告诉学生,这一次作文的重点是什么,它在本期作文训练里处在哪个环节。比如七年级写人记事。告诉学生我们先学习写人的作文,第一次要重在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即使学生在别的方面做得不太好也不要紧,只要外貌和神态描写能写好就成功了。第二次重在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第三次重在通过人物在事件里的表现,能写出人物的某一方面的性格特点来。这样每一次都有重点,而且知道这一次作文与上下次作文的关系,学生的思路也会更清晰,写作起来也更顺。
五、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个别写作指导
理论上,如果老师对每一篇作文都放不开,都要面向全体细致指导立意选材构思语言开头结尾,就容易导致学生作文缺乏个性,千人一面。但是理论大多针对的是一般情况,对于文思阻塞的特殊学生来说,咬破了笔还写不出600字左右的作文来,我们老师显然不能被一般理论束缚了手脚,这时候如果还一味讲求发展个性,结果便是学生永远都写不出像样的作文来。对于不写作文的学生来说,还是得手把手地指导写作,他们会写了,思路通畅了,自然就想发展自己的个性,写出与众不同的作文了。就跟练武一样,示范模仿是一方面,有时也得师傅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精通了一门武功,他才会想自立一派。学生的思路各不一样,我们可以通过分别讨论,发现学生的立意、选材、构思有何特点,因势利导,从某一种写法上进行具体指导。
作文的有效指导应该说有很多方法,我只能谈一些浅陋的看法,不足之处,敬请同仁批评指正。
一、平时要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打好作文基础
舞台演出讲究“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作文也是如此,作文指导要从日常语文学习积累入手。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加强字词的记忆,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语言的欣赏品味。在课外阅读中,最好让学生抄写感兴趣的句段,或者剪切粘贴到一个采集本上。比如学习流沙河《理想》一文时,在让学生背诵诗歌的同时,可以同时背诵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一段名言。学习《孟子二章》时,把文中那六个人的事例记住,再背一背司马迁《报任安书》里的句子:“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对学生写议论文时进行举例论证大有裨益。这就是积累的功效。
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知识迁移等各种能力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学生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自己的所学所见化为所感所说,表达出来。比如让学生描写一朵花,没有相关的词汇是写不出来的,不会修辞方法是很难写得生动形象的,不会一点写法就会思路不清,结构不明的。那么怎么描写一朵花呢?词汇和修辞不说了,在这里就说说如何把平时课堂所学转化为构思写作能力吧。以前学的阿累的《一面》,里面对鲁迅先生有三处集中的外貌描写,由远到近,由粗到细,让学生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写法。结合学生小学学过的贺知章的诗歌《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体会前三句对柳的描写,同样有层次感,第一句写整棵树,第二句重点写枝条,第三句写柳叶,也是由远及近,由粗到细。学生就会思考,那描写花是不是一样可以这么写,他们还会设想很多种由远到近的情境,是写一朵花还是写一大片花。学生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写出三段描写花的文字来,至少思路和结构是没问题的。
如果学习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就更好了,课文其中一段写景的要求背诵,因为它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大的作用。指导学生更进一步想一想,能不能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起来,写花的时候,能不能再写写花枝,写写叶,写写果,能不能在写花的时候,顺便写写别的事物来衬托一下?在由远及近的观察过程中,如何调动不同的感觉器官来从形色味等不同的角度来写,又如何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穿插进去?能否写一写春夏秋冬各个季节花朵的细微不同,能不能写一写一天之内早中晚花朵形色味的区别?这样写完后不仅可以使文段在整体上保持思路不乱,还可以在每一段中写出层次感来。
最后再考虑句式的选择,修辞的运用,词语的斟酌,把花儿写得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当然如果学生的观察不细,知识储备不多,也要求写出蜜蜂在菊花丛中翩翩起舞的作文来,这更得靠老师的指导。
三、要求学生多练笔,各种文体,各种篇幅,各种写法
在三大基本文体之外,可以在教学时点拨,让学生练习童话、寓言、小说、散文、诗歌等体裁,日记或书信的形式也是不错的选择。提倡针对课文内容的仿写、改写、缩写、扩写、续写、读后感等。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老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仿写训练,比如学过《行道树》后,可以让学习把自己想象成一种动物或植物,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观察和体会生活,表达一个明确的中心。学过朱自清的《春》后,可以让学生仿写一篇《秋》,写一写秋叶、秋风、秋雨、秋实。当然仿写太像就类似于抄袭了,所以在“高仿”的基础上,逐渐进行仿构思,仿结构的训练,最终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改写对训练学生的思维也很有帮助。比如改变人称,把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改变视角,把以A为视角的文章改为以B为视角;改变体裁,把诗歌改成散文。
四、要有明确的写作计划,并且告诉学生训练的重点,学生也会有的放矢
每次作文时,都要告诉学生,这一次作文的重点是什么,它在本期作文训练里处在哪个环节。比如七年级写人记事。告诉学生我们先学习写人的作文,第一次要重在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即使学生在别的方面做得不太好也不要紧,只要外貌和神态描写能写好就成功了。第二次重在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第三次重在通过人物在事件里的表现,能写出人物的某一方面的性格特点来。这样每一次都有重点,而且知道这一次作文与上下次作文的关系,学生的思路也会更清晰,写作起来也更顺。
五、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个别写作指导
理论上,如果老师对每一篇作文都放不开,都要面向全体细致指导立意选材构思语言开头结尾,就容易导致学生作文缺乏个性,千人一面。但是理论大多针对的是一般情况,对于文思阻塞的特殊学生来说,咬破了笔还写不出600字左右的作文来,我们老师显然不能被一般理论束缚了手脚,这时候如果还一味讲求发展个性,结果便是学生永远都写不出像样的作文来。对于不写作文的学生来说,还是得手把手地指导写作,他们会写了,思路通畅了,自然就想发展自己的个性,写出与众不同的作文了。就跟练武一样,示范模仿是一方面,有时也得师傅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精通了一门武功,他才会想自立一派。学生的思路各不一样,我们可以通过分别讨论,发现学生的立意、选材、构思有何特点,因势利导,从某一种写法上进行具体指导。
作文的有效指导应该说有很多方法,我只能谈一些浅陋的看法,不足之处,敬请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