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审美之花在课堂尽情绽放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在定义其课程性质时,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由此可见,所谓美术,“美”字应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是美术课程的核心。然而,知易行难,不少教师认为“审美”是个厚重的大話题,对于小学生而言,显得有些抽象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只要教学生如何去“做”就可以了。带着这样的“曲解”,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避重就轻,只关注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们审美体验,忽视了他们审美素养的陶冶。
  绘画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彩色画、铅笔画、蜡笔画、水墨画、粉彩画等,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重头戏。在学生绘画时,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审美教育对他们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些忽略审美的课堂中产生的作品,往往中规中矩,看似整齐划一,却缺乏灵气,就连配色都显得生硬。而“美”的课堂作品,往往充满情感,在细节处都能看出作者的用心。由此可见,在美术课堂中,美的教育不可或缺。
  一、真情作画,笔下流情
  小学生其实有着非常丰富的情感,他们天真烂漫、善良直率,对事物有着最本真的理解与最率性的表现。他们还不具备成熟的是非观,但是他们已经逐渐懂得用情感去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而这份真情,就是我们绘画教学最弥足珍贵的素材。在动笔之前,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教学内容,避免他们接到任务就一股脑地想着“画什么?怎么画?”,而是在交流与体验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真情,让他们在自然流露的过程中,联想绘画内容,寻找绘画的灵感,把教学由一个“点”逐渐向外扩散。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我的小天地”时,笔者在课前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自己家庭或者房间的照片。在教学中,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对“家”的真实情感,笔者在动笔作画之前,设计了“我的天地欢乐多”的小组探究活动。于是笔者向学生提问:你的小天地给你带来哪些快乐?在这个探究活动中,笔者并且辅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就这个问题向外辐射,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以来自生活的照片、小视频为依据,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小天地”。
  二、创设情境,画中有话
  在不少美术课堂中,绘画仅仅是一项教学任务,一项教学作业,学生完成了,这个教学内容也就告一段落了。如此一来,绘画不过是一纸作品,单薄而缺乏生气,学生实践的热情自然也不高。笔者尝试以情境创设任务的方式,为绘画营造出充满生活气息的实践氛围,把“教”的功夫放在情境的拓展活动中,鼓励学生在动笔之间以“画轮廓、讲故事”的方式,交流自己的设计理念,并开展组间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动”之前做好预热准备,在“画”之前胸有成竹,以情境强化他们的审美体验。
  在“红色的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红色的画”,笔者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1.欣赏作家们的作品;2.欣赏小朋友们的作品。在第一个探究环节中,笔者引导学生在欣赏作家们的作品时,理解“红色的画”,即用红色创作的画;或者以红色为主彩的画,并感受红色画的特点,以此丰富学生对红色的理解,如过年欢天喜地的红、结婚时喜庆欢乐的红、秋天硕果累累的红、朝霞漫天飞舞的红,等等。而在第二个探究环节时,笔者则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幅小朋友的画,并鼓励他们以“讲故事”的方式,将这幅红色的画表现出来。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笔者要求他们画一幅“红色的故事”,不仅要画作品,还要与我们分享画中的故事。
  三、绘画活动,审美体验
  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自然它也有着艺术自带的开放性。在美的体验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不在于我们不厌其烦地“讲与授”,而在于创设怎样的平台,给予学生“做”的机会。在绘画教学中,我们要打破“任务—实践—总结”的套路,以一些更具开放性、合作性、创造性的小组探究活动,激活绘图的形式,如小组作图、合作涂色、小组评价、流水作业等。通过这些更加具有互动性与合作性的实践方式,点燃学生的实践热情,强化他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他们对美的感知,这样既帮助他们达成对美的共识,也有效发展了他们的审美个性。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四季的色彩”这一课时,笔者并不要求学生以个体为单位单一完成作品,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个小组共同完成一幅或者多幅表现四季色彩的作品。在这个活动中,有的小组进行了明确分工,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任务进行了分配;有的小组则采用了合作绘图,小组成员从设计、构图、绘制、涂色进行了分工,以共同设计、流水作业的方式,合作完成作品。在这样开放性的实践过程中,班级其乐融融,充满欢声笑语,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收获了审美体验。
  总之,美术是一门发现美、挖掘美、创造美的艺术学科。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要立足美术学科的审美性质,积极创建“美不胜收”的课堂,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学会创造美。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融入“美”,也一定会有“美”的收获,这对于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都是大有帮助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新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
其他文献
复习课是初中数学课堂的重要课型之一,是教师指导学生温习已学过的知识,强化知识,加深理解,使知识系统化、知识再建构的过程,学生在回顾与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分层的练习,提升
期刊
摘 要:提问,是检查教学成效的一种有效方法。在中小学各科教学中,恰当利用“好奇”与“质疑”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语文课也因为题材众多知识琐碎,不同形象,不同情境,其描写手法,侧重点,寓意千差万别。提问在语文课堂上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提问;语文;阅读;写作  语文课堂从新授到练习巩固,各个环节都可用到提问,不仅是因为它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
鲁迅先生的小说中有一段写到:孔乙已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
期刊
语文作业是贯穿语文课堂内外的一个枢纽。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语文作业的布置应该发挥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探索文本价值、积极投入课堂思辨、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优势,促进学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课程教育的不断改革,在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对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结构达到优化,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阳光体育”活动的根本诉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谓“阳光”,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提升学生幸福指数.和智商(IQ)、情商(EQ)、意商(AQ)一
期刊
摘 要:课程资源是指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丰富的、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恰当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教师应依据课标、教材、教学内容、学生等,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关键词:课程资源;学习方式;开发;利用  新一轮教学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到今天,已使多数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其中,合理地开发、利用
摘 要:问题化教学的核心是问题的设计,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同情境提出的问题,采取问题引导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它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问题化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一定的差别,在问题化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与辅助作用,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问题化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自学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了学生学好化学这门课程。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在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教师应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做好表率,通过课堂讨论、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