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为理论基础,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例,在了解该大学出版社转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國大学出版社转制后存在的诸如人力资源短缺、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管理水平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发展需求对大学出版社未来发展道路提出了实施人力资源战略、推进产权多元化等举措建议,以期推动大学出版社发展及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
关键词:大学出版社;文化体制改革;人力资源战略;产权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197-01
一、事业单位与大学出版社改革的相关理论概述
在以政事分开为基本原则进行事业单位改革时,要对不同特点的事业单位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分类改革:第一,具有非政府公共机构性质的事业单位。第二,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第三,具有生产经营性和能力的事业单位。
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86年11月成立,是一家高校综合性出版社,主要以教育、人文学术、珍稀文献类图书出版为主,现拥有包括杂志社、印刷厂、大学书店、电子音像出版社4个下属企业,以及十余家控股、参股公司。2007年广西师大社被列入首批“18+1”家大学社转制试点并在两年内率先完成转企改制。2009年6月,改制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并成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成为我国首家地方大学出版社集团。
三、大学出版社转制后存在的问题——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例
(一)人力资源短缺问题突显
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例,人才紧缺是制约该出版社发展最为严重的问题,虽然经过多年的培养,一批优秀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出版社的发展努力工作,但是对于还需要做的工作来说,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员工远远不够,尤其是对出版业务有所了解,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又掌握新技术的复合性人才更是紧缺。
(二)产权制度的改革不到位
从某种意义上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还是处在大学一股独大的状态。转企之后,表面上看高校出版社是独立的企业,但是学校作为出版社唯一的资产所有者,其本身是一个事业单位的性质并没有变化,因而无法对高校出版社的经营负责,也负不了这个责任,产权所有者缺位,其市场的主体地位依然无法得到有力的保障。
(三)转制后国家扶持政策缺位
包括广西师范大学社在内的所有大学出版社将面临着双重纳税缴费的负担。政府对大学出版社这一特殊单位扶持政策的缺失,致使大学社更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这样将不利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大学出版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后面临着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或者实行适应新时期发展的事业体制。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例,出版社一直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由于计划体制等深层次因素的影响,在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中,现在企业制度所要求的企业化管理意识还相对淡薄。目前大学出版社的业务管理能力差、经营理念落后、人力资源管理缺失等管理问题突出,已经不适应出版社转制后发展的需要。我国大学出版社转企后,整体的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对大学出版社未来发展的思考——来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启示
(一)实施人力资源战略
对出版社的人才培养机制应包括轮岗培训制度、继续教育等诸多内容。这就要求出版社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部门和部门之间必须适当的流动。除了轮岗培训,出版社也可以委托外面的培训机构或高等院校代为培训,向员工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
(二)稳妥推进产权多元化
当前,大学出版以外的出版发行单位的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为我国大学出版社推行产权多元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如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跨地区兼并重组等。大学出版社产权多元化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应该采取稳妥的方法,有组织、分步骤地推进、实施。先考虑由出版社所在的大学绝对控股,接着尝试允许新闻、出版等领域国有企业参股,再接着允许其他行业国有企业参股;待条件成熟之后,逐步实现对民营资本放开,或者允许新闻出版领域的其他国有资本控股。
(三)明确国家扶持政策
如果说大学社改制是一种必然的话,那么大学社的文化体制改制,只有强劲、强势的改制方案和步骤推进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体制改革。中宣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应该联合起来,推出明确的改制配套政策,这样对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具有现实意义。比如,明确规定上缴学校经费的最高比例,发展得好的社上缴的上限不得超过30%,上缴下限由各大学与其隶属的出版社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得税优惠政策方面,应该参照国际经验。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李丫丫(1988— ),女,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高新技术产业。
参考文献:
[1]蔡翔.大学出版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庄序莹.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周蔚华.30年大学出版变局之数据解读[J].中国图书商报.2008,3.
关键词:大学出版社;文化体制改革;人力资源战略;产权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197-01
一、事业单位与大学出版社改革的相关理论概述
在以政事分开为基本原则进行事业单位改革时,要对不同特点的事业单位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分类改革:第一,具有非政府公共机构性质的事业单位。第二,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第三,具有生产经营性和能力的事业单位。
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86年11月成立,是一家高校综合性出版社,主要以教育、人文学术、珍稀文献类图书出版为主,现拥有包括杂志社、印刷厂、大学书店、电子音像出版社4个下属企业,以及十余家控股、参股公司。2007年广西师大社被列入首批“18+1”家大学社转制试点并在两年内率先完成转企改制。2009年6月,改制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并成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成为我国首家地方大学出版社集团。
三、大学出版社转制后存在的问题——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例
(一)人力资源短缺问题突显
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例,人才紧缺是制约该出版社发展最为严重的问题,虽然经过多年的培养,一批优秀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出版社的发展努力工作,但是对于还需要做的工作来说,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员工远远不够,尤其是对出版业务有所了解,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又掌握新技术的复合性人才更是紧缺。
(二)产权制度的改革不到位
从某种意义上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还是处在大学一股独大的状态。转企之后,表面上看高校出版社是独立的企业,但是学校作为出版社唯一的资产所有者,其本身是一个事业单位的性质并没有变化,因而无法对高校出版社的经营负责,也负不了这个责任,产权所有者缺位,其市场的主体地位依然无法得到有力的保障。
(三)转制后国家扶持政策缺位
包括广西师范大学社在内的所有大学出版社将面临着双重纳税缴费的负担。政府对大学出版社这一特殊单位扶持政策的缺失,致使大学社更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这样将不利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大学出版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后面临着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或者实行适应新时期发展的事业体制。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例,出版社一直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由于计划体制等深层次因素的影响,在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中,现在企业制度所要求的企业化管理意识还相对淡薄。目前大学出版社的业务管理能力差、经营理念落后、人力资源管理缺失等管理问题突出,已经不适应出版社转制后发展的需要。我国大学出版社转企后,整体的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对大学出版社未来发展的思考——来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启示
(一)实施人力资源战略
对出版社的人才培养机制应包括轮岗培训制度、继续教育等诸多内容。这就要求出版社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部门和部门之间必须适当的流动。除了轮岗培训,出版社也可以委托外面的培训机构或高等院校代为培训,向员工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
(二)稳妥推进产权多元化
当前,大学出版以外的出版发行单位的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为我国大学出版社推行产权多元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如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跨地区兼并重组等。大学出版社产权多元化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应该采取稳妥的方法,有组织、分步骤地推进、实施。先考虑由出版社所在的大学绝对控股,接着尝试允许新闻、出版等领域国有企业参股,再接着允许其他行业国有企业参股;待条件成熟之后,逐步实现对民营资本放开,或者允许新闻出版领域的其他国有资本控股。
(三)明确国家扶持政策
如果说大学社改制是一种必然的话,那么大学社的文化体制改制,只有强劲、强势的改制方案和步骤推进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体制改革。中宣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应该联合起来,推出明确的改制配套政策,这样对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具有现实意义。比如,明确规定上缴学校经费的最高比例,发展得好的社上缴的上限不得超过30%,上缴下限由各大学与其隶属的出版社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得税优惠政策方面,应该参照国际经验。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李丫丫(1988— ),女,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高新技术产业。
参考文献:
[1]蔡翔.大学出版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庄序莹.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周蔚华.30年大学出版变局之数据解读[J].中国图书商报.2008,3.